一种水流传感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808265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流传感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在热水装装置或冷却装置的冷水进水管路上的水流传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水流传感器包括壳体、浮子、磁铁、复位弹簧和磁性开关,磁铁设置在浮子上;所述壳体有在一条直线上的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浮子设置在壳体内,信号发生部件设置在壳体的外表面上。存在问题是:装配时,需要分清进水端和出水端才能使用;维修或更换浮子、复位弹簧时,需要从管路上拆卸;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流传感器,它具有安装不需挑选方向和无需从管路上拆卸便可以维修的特点。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流传感器,包括壳体、浮子、磁铁、复位弹簧和磁性开关,磁铁设置在浮子上;磁性开关设置在壳体上;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壳体的两端有螺纹接口、中部有导水腔,导水腔的两端与螺纹接口连通;导水腔上有一贯通壳体壁的贯通孔,贯通孔的轴线与经过导水腔的水流方向垂直;贯通孔处的导水腔内有一隔板;还包括一下开口的缸筒,浮子设置在缸筒内,复位弹簧下端与浮子上端抵靠、上端与缸筒的顶板配合,缸筒与壳体用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缸筒的下开口与贯通孔相对,在无水流通过时,浮子下端与贯通孔和隔板贴合;在有水流通过时,浮子向上移动,水流越过隔板流向隔板的另一侧。所述一种水流传感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隔板的端面与贯通孔所在壳体的表面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浮子下端面覆盖贯通孔,并与隔板的端面贴合。所述一种水流传感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贯通孔的直径和缸筒的内腔相等;所述浮子与贯通孔和缸筒滑动配合并液密封,浮子的下端面与隔板的端面贴合;所述缸筒的顶板上有泄压孔。所述一种水流传感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隔板呈直线形、弧形或角形。本发明一种水流传感器,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无论从壳体的哪一个螺纹接口进水,其作用方式都是水流推动浮子向上移动,水流超越隔板而导通水路,与现有技术中,安装时,要分辨进水方向和进水方向相比,安装方便;另一方向,直接拆卸缸筒便可以更换维修部件,与现有技术中需将壳体从管路拆卸才可以维修相比,维修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图。图2是本发明壳体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壳体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所示,一种水流传感器,包括壳体1、浮子2、磁铁(图中未示出)、复位弹簧3和磁性开关4,磁铁设置在浮子2上;磁性开关4设置在壳体1上;磁铁与磁性开关4配合。所述壳体1的两端有螺纹接口11、中部有导水腔12,导水腔12的两端与螺纹接口11连通;导水腔12上有一贯通壳体壁的贯通孔13,贯通孔13的轴线与经过导水腔13的水流方向垂直;贯通孔13处的导水腔12内有一隔板5;还包括一下开口的缸筒6,浮子2设置在缸筒6内,复位弹簧3下端与浮子2上端抵靠、上端与缸筒6的顶板配合,缸筒6与壳体1用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实现缸筒6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缸筒6的下开口与贯通孔13相对,在无水流通过时,浮子2下端与贯通孔13和隔板5配合;在有水流通过时,浮子2向上移动,水流越过隔板5流向隔板5的另一侧。如图1、图2所示,所述隔板5的端面51与贯通孔12所在壳体1的表面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浮子2下端面覆盖贯通孔13,并与隔板5的端面51贴合。所述浮子2下端面覆盖贯通孔13,也可以说是浮子2的下端面与环绕贯通孔13的壳体1的表面贴合。所述隔板5呈角形,隔板5上端伸入贯通孔13内。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贯通孔13的直径和缸筒6的内腔相等;所述浮子2与贯通孔13和缸筒6滑动配合并液密封,浮子2的下端面与隔板5的端面51贴合;隔板5上端面与导水腔12上贯通孔13所在的导水腔12壁面在一个平面上。所述缸筒6的顶板上有泄压孔61。如图4所示,所述隔板5呈弧形。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