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缓冲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80792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液压缓冲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适合在自动二轮车用前叉等中使用的液压缓冲器。

背景技术:
作为自动二轮车用前叉等的液压缓冲器,如日本特开2004-44669(专利文献1)中记载那样,在车体侧的外管内滑动自如地插入着车轮侧的内管,在内管的内周上设有隔壁部件,在该隔壁部件的下部划分出动作油室,在上部划分出存油室,将安装在外管侧的活塞杆贯通隔壁部件而插入到动作油室内,在该活塞杆的前端部设有在该动作油室内滑动的活塞,用该活塞,将该动作油室在该活塞的两侧划分为收容活塞杆的杆侧油室和不收容活塞杆的活塞侧油室,在内管的内部的活塞侧油室内配置有悬架弹簧,并具有调节悬架弹簧的弹簧载荷的弹簧载荷调节装置。这里,弹簧载荷调节装置在固定于外管的上端部上的帽上螺装着调节器,在插入在存油室中的调节器的下端部上固定活塞杆,活塞杆的前端部的活塞通过面对活塞侧油室的下端面经由弹簧挡圈对悬架弹簧加压。通过使调节器螺旋运动,使活塞杆及活塞相对于外管上下运动,通过该上下运动调节悬架弹簧的弹簧载荷。此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液压缓冲器中,在位于内管的内部的杆侧油室内的活塞杆周围配置回弹弹簧,在外管和内管的最长伸长时,受设在活塞杆上的活塞背面支承的回弹弹簧对接在设在内管上的隔壁部件上,限制最长伸长行程,结果限制外管和内管的完全伸长的全长。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液压缓冲器中,限制最长伸长行程的活塞杆的活塞在通过调节器的螺旋运动调节弹簧载荷时相对于外管上下运动,结果外管和内管的完全伸长的全长变化。此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液压缓冲器中,调节器是相对于固定在外管的上端部上的帽螺旋运动的,调节器从帽的上面跃出到上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通过调节器调节弹簧载荷时、不使外管和内管的完全伸长的全长变化、不使调节器从帽的上面跃出。有关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液压缓冲器,将车体侧管与车轮侧管滑动自如地嵌合;将安装在车体侧管侧的中空杆插入到车轮侧管的内侧;在车轮侧管的内侧配置悬架弹簧;具有调节悬架弹簧的弹簧载荷的弹簧载荷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车体侧管和车轮侧管的内侧的中空杆周围设有限制最长伸长行程的止动机构;并且,上述弹簧载荷调节装置在车体侧管的上端部设有调节器;将通过调节器上下运动的推杆贯通配置在中空杆的中空部中;通过从中空杆的中空部突出到车轮侧管的内侧的推杆对悬架弹簧加压;通过由调节器带来的推杆的上下运动,能够调节悬架弹簧的弹簧载荷。有关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一种液压缓冲器,将车体侧管与车轮侧管滑动自如地嵌合;将安装在车体侧管侧的中空杆插入到车轮侧管的内侧的动作油室内,在该中空杆的前端部上设置在该动作油室内滑动的活塞,用该活塞,将该动作油室在该活塞的两侧划区为收容中空杆的杆侧油室和不收容中空杆的活塞侧油室;在车轮侧管的内侧的活塞侧油室内配置悬架弹簧;具有调节悬架弹簧的弹簧载荷的弹簧载荷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车体侧管和车轮侧管的内侧的中空杆周围设有限制最长伸长行程的止动机构;上述弹簧载荷调节装置在车体侧管的上端部设有调节器;将通过调节器上下运动的推杆贯通配置到中空杆的中空部中;通过从中空杆的中空部突出到活塞侧油室中的推杆对悬架弹簧加压;通过由调节器带来的推杆的上下运动,能够调节悬架弹簧的弹簧载荷。有关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一种液压缓冲器,在作为车体侧管的外管内滑动自如地嵌合作为车轮侧管的内管;在内管的内周上设置隔壁部件,在该隔壁部件的下部划区动作油室,在上部划区存油室;将安装在外管侧的中空杆贯通在隔壁部件中而插入到动作油室内,在该中空杆的前端部上设置在该动作油室内滑动的活塞,通过该活塞,将该动作油室在该活塞的两侧划区为收容中空杆的杆侧油室和不收容中空杆的活塞侧油室;在内管的内部的活塞侧油室内配置有悬架弹簧;具有调节悬架弹簧的弹簧载荷的 弹簧载荷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内管的内部的杆侧油室内的中空杆周围设置止动机构,在最长伸长时,使设在中空杆周围的止动机构对接在上述隔壁部件上,能够限制最长伸长行程;并且,上述弹簧载荷调节装置在外管的上端部设有调节器;将通过调节器上下运动的推杆贯通配置在中空杆的中空部中;通过从中空杆的中空部突出到活塞侧油室中的推杆对悬架弹簧加压;通过由调节器带来的推杆的上下运动,能够调节悬架弹簧的弹簧载荷。有关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一种液压缓冲器,将车体侧管与车轮侧管滑动自如地嵌合;将安装在车体侧管侧的中空杆插入到立设在车轮侧管内的减振筒的动作油室内,在该中空杆的前端部设有在该动作油室内滑动的活塞,通过该活塞,将该动作油室在该活塞的两侧划区为收容中空杆的杆侧油室和不收容中空杆的活塞侧油室;在减振筒的内部的活塞侧油室内配置悬架弹簧;具有调节悬架弹簧的弹簧载荷的弹簧载荷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减振筒的内部的杆侧油室内的中空杆周围设有止动机构,在最长伸长时,使设在中空杆周围的止动机构对接在该减振筒的杆导引部上,能够限制最长伸长行程;并且,上述弹簧载荷调节装置在车体侧管的上端部设有调节器;将通过调节器上下运动的推杆贯通配置在中空杆的中空部中;通过从中空杆的中空部突出到车轮侧管的内侧的推杆对悬架弹簧加压;通过由调节器带来的推杆的上下运动,能够调节悬架弹簧的弹簧载荷。有关技术方案5的发明,在有关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中,在固定在上述车体侧管的上端开口部的帽上固定中空杆的上端部;在帽的枢轴支撑孔中枢轴支撑调节器;在调节器的异形孔中,将调节螺栓的异形头部阻止转动且能够在轴向上移动地卡合;将调节螺栓的螺纹轴螺合到帽的螺孔中;将调节螺栓的螺纹轴的下端面对接在处于中空杆的中空部的推杆的上端面。有关技术方案6的发明,在有关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中,设在上述中空杆周围的止动机构是背面支承在支承于中空杆的外周的弹簧座上的回弹弹簧。有关技术方案7的发明,在有关技术方案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明中,在上述推杆的外周槽内有游隙地安装着环状圈,该推杆的环状圈卡装在设 在悬架弹簧的上端部上的弹簧座的连结孔中。有关技术方案8的发明,在有关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中,上述弹簧座由载置在悬架弹簧的上端部的弹簧座主体、和卡止在弹簧座主体的卡止孔中的接头构成,在该接头上形成有上述连结孔。因而,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技术方案1)(a)弹簧载荷调节装置在车体侧管的上端部设置调节器,将通过调节器上下运动的推杆贯通配置在中空杆的中空部中,通过从中空杆的中空部突出到车轮侧管的内侧的推杆对悬架弹簧加压,通过由调节器带来的推杆的上下运动能够调节悬架弹簧的弹簧载荷。由此,即使在通过调节器进行的弹簧载荷的调节时推杆相对于车体侧管上下运动,中空杆也完全不进行上下运动。因而,设在中空杆周围以限制最长伸长行程的止动机构在弹簧载荷的调节时不会相对于车体侧管上下运动,结果车体侧管和车轮侧管的完全伸长的全长不会变化。(技术方案2)(b)弹簧载荷调节装置在车体侧管的上端部设置调节器,将通过调节器上下运动的推杆贯通配置在中空杆的中空部中,通过从中空杆的中空部突出到活塞侧油室的推杆对悬架弹簧加压,通过由调节器带来的推杆的上下运动能够调节悬架弹簧的弹簧载荷。由此,即使在通过调节器进行的弹簧载荷的调节时推杆相对于车体侧管上下运动,中空杆也完全不上下运动。因而,设在中空杆周围以限制最长伸长行程的止动机构在弹簧载荷的调节时不会相对于车体侧管上下运动,结果车体侧管和车轮侧管的完全伸长的全长不会变化。(技术方案3)(c)弹簧载荷调节装置在外管的上端部设置调节器,将通过调节器上下运动的推杆贯通配置在中空杆的中空部中,通过从中空杆的中空部突出到活塞侧油室中的推杆将悬架弹簧加压,通过由调节器带来的推杆的上下运动能够调节悬架弹簧的弹簧载荷。由此,即使在由调节器进行的弹簧载荷的调节时推杆相对于作为车体侧管的外管上下运动,中空杆也完全不上下运动。因而,设在中空杆周围 以限制最长伸长行程的止动机构在弹簧载荷的调节时不会相对于作为车体侧管的外管上下运动,结果作为车体侧管的外管和作为车轮侧管的内管的完全伸长的全长不会变化。(技术方案4)(d)弹簧载荷调节装置在车体侧管的上端部设置调节器,将通过调节器上下运动的推杆贯通配置在中空杆的中空部中,通过从中空杆的中空部突出到车轮侧管的内侧的推杆对悬架弹簧加压,通过由调节器带来的推杆的上下运动,能够调节悬架弹簧的弹簧载荷。由此,即使在由调节器进行的弹簧载荷的调节时推杆相对于车体侧管上下运动,中空杆也完全不上下运动。因而,设在中空杆周围以限制最长伸长行程的止动机构在弹簧载荷的调节时不会相对于车体侧管上下运动,结果车体侧管和车轮侧管的完全伸长的全长不会变化。(技术方案5)(e)在固定在上述车体侧管的上端开口部上的帽上固定中空杆的上端部,在帽的枢轴支撑孔中枢轴支撑调节器,在调节器的异形孔中阻止旋转且能够沿轴向移动地卡合调节螺栓的异形头部,将调节螺栓的螺纹轴螺合到帽的螺孔中,将调节螺栓的螺纹轴的下端面对接在处于中空杆的中空部的推杆的上端面上。由此,调节器通过枢轴支撑在帽上而旋转,将推杆上下运动。因而,在由调节器进行的弹簧载荷的调节时,调节器也不会从帽的上面跃出。(技术方案6)(f)设在上述中空杆周围的止动机构由背面支承在支承于中空杆的外周的弹簧座上的回弹弹簧构成。由此,在车体侧管和车轮侧管的最长伸长时,设在中空杆的外周上的回弹弹簧限制最长伸长行程,结果限制车体侧管和车轮侧管的完全伸长的全长。(技术方案7)(g)在上述推杆的外周槽内有游隙地安装环状圈,该推杆的环状圈卡装在设于悬架弹簧的上端部的弹簧座的连结孔中。由此,在液压缓冲器的组装阶段,安装在推杆上的环状圈卡装在弹簧 座的连结孔中,弹簧座不会从推杆分离、脱落。进而,在液压缓冲器的动作阶段,卡装在弹簧座的连结孔的环状圈有游隙地安装在推杆的外周槽内。因而,就座在伸缩的悬架弹簧的上端面的弹簧座不会受到推杆的约束,能够追随于悬架弹簧的上端面的振动等。此外,能够降低或消除弹簧座对推杆施加的弯曲载荷。(技术方案8)(h)上述弹簧座由载置在悬架弹簧的上端部的弹簧座主体、和卡止在弹簧座主体的卡止孔中的接头构成,在该接头上形成上述连结孔。由此,使弹簧座成为例如由树脂构成的弹簧座主体、和例如由金属构成的接头这两个零件。直接就座在悬架弹簧上的弹簧座主体能够相对于接头旋转,能够将伴随着悬架弹簧的伸缩的扭转吸收。此外,通过弹簧座主体的树脂化,能够实现轻量化。通过接头的金属化,能够提高耐久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液压缓冲器的整体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下部剖视图。图3是图1的上部剖视图。图4是表示弹簧载荷调节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弹簧座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推杆与弹簧座的连结构造的分解图。图7是表示实施例2的液压缓冲器的整体的剖视图。图8是图7的下部剖视图。图9是表示实施例3的液压缓冲器的整体的剖视图。图10是图9的下部剖视图。图11是图9的中间部剖视图。图12是图9的上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图6)图1所示的液压缓冲器10A构成自动二轮车等的前叉的左右的腿的至 少一个,是没有内置阻尼器、而内置有悬架弹簧35的弹簧腿。此时,前叉的左右的腿的另一个由内置有阻尼器的阻尼器腿构成。但是,也可以左右两个腿是弹簧腿。液压缓冲器10A构成以车体侧管为外管11、以车轮侧管为内管12的倒立型前叉。但是,液压缓冲器10A也可以构成以车体侧管为内管、以车轮侧管为外管的正立型前叉。液压缓冲器10A如图1~图3所示,经由固定在外管11的下端开口部的内周上的下部导引套筒11A、和固定在内管12的上端开口部的外周上的上部导引套筒12A,在外管11的内部中滑动自如地嵌合着内管12。11B是油密封,11C是灰尘密封。在外管11的上端开口部中,在基于O形环的密封状态下螺装固定着帽13的外筒部13A,在外管11的外周上设有车体侧安装部件。在内管12的下端开口部上,在基于O形环的密封状态下插接螺装着底托架15,在底托架15上设有车轮侧安装部16。液压缓冲器10A在外管11的内周与内管12的外周之间,划区出由上述两个导引套筒11A、12A划区的环状油室17。液压缓冲器10A将从外管11的上端侧的内周连通到内管12的下端侧的内周的空间作为存油室18。存油室18的下侧区域是油室18A,上侧区域是空气室18B。存油室18在油室18A中确保一定的容积,而且确保用于空气弹簧(空气反作用力)发生的空气室18B的容积。环状油室17和存油室18通过设在内管12上的油孔28连通,对将环状油室17划区的套筒11A、12A、油密封11B供给润滑油。液压缓冲器10A通过后述的悬架弹簧35和存油室18的空气室18B的空气弹簧的反弹力,吸收车辆从路面接受到的冲击力。液压缓冲器10A在内管12的上端侧内周设有杯状的隔壁部件19。隔壁部件19将从隔壁部19A的外周向上方延伸的筒状部19B螺装在内管12的内周上,将隔壁部19A定位在比内管12的前端部靠下方。隔壁部件19在该隔壁部19A上具备将隔着隔壁部19A的上下的存油室18(空气室18B)相互连通的连通孔19D。液压缓冲器10A将安装在外管11侧的中空杆23贯通到设在隔壁部件19的隔壁部19A的内周上的贯通孔19C中,并插入到内管12的内侧。具 体而言,在帽13的内筒部13B的外周螺纹部上螺装连结筒24的朝上螺孔而一体化,在该连结筒24的下端部的中心的朝下螺孔中螺装中空杆23的上端部,将其用锁紧螺母25固定。中空杆23作为将后述的推杆33滑动自如地支承的导引杆发挥作用。液压缓冲器10A在内管12的内部的存油室18(油室18A)内配置悬架弹簧35,具有调节该悬架弹簧35的弹簧载荷的弹簧载荷调节装置30。弹簧载荷调节装置30如图4所示,在以贯通状设在帽13的内筒部13B上的轴支撑孔13C中在通过O形环密封状态下枢轴支撑着调节器31。调节器31在面向外界的上端具备操作部31A,在面向存油室18(空气室18B)的一侧的下端具备开口的四方孔状等的异形孔31B。调节器31从存油室18(空气室18B)的一侧插装在帽13的内筒部13B的枢轴支撑孔13C中,在将调节器31的外周凸缘31C碰抵在帽13的内筒部13B的下端面上的状态下,防松保持在从存油室18(空气室18B)的一侧螺装固定在帽13的内筒部13B的外周螺纹部上的上述连结筒24的朝上凹部中。弹簧载荷调节装置30将调节螺栓32的四方头状等异形头部32A阻止旋转且可沿轴向移动地卡合在调节器31的异形孔31B中。并且,将该调节螺栓32的螺纹轴32B螺合到与帽13实质上为一体的连结筒24的螺孔24A中。连结筒24在上述的朝上凹部与朝下螺孔的中间设有螺孔24A。当调节器31通过施加在操作部31A上的操作力而旋转时,调节螺栓32一边被调节器31的异形孔31B阻止转动,一边在连结筒24的螺孔24A中螺旋运动并上下运动。弹簧载荷调节装置30将调节螺栓32的螺纹轴32B的下端面对接在贯通配置在中空杆23的中空部中的推杆33的上端面上。由此,通过调节器31的旋转而上下运动的调节螺栓32对接在推杆33的上端面上,从中空杆23的中空部突出到存油室18(油室18A)中的推杆33的下端部经由上弹簧座34对悬架弹簧35加压。悬架弹簧35夹装在上弹簧座34、与就座在底托架15形成的内管12的底部上的下弹簧座36之间,通过由调节器31带来的上述推杆33的上下运动来调节弹簧载荷。液压缓冲器10A将在车辆行驶时从路面接受到的冲击力通过悬架弹簧35的伸缩振动吸收。在弹簧载荷调节装置30中,悬架弹簧35的压缩的反作用力将上弹簧 座34总是碰抵在推杆33的下端面上,将推杆33的上端面总是碰抵在调节螺栓32的螺纹轴32B的下端面上。另外,上弹簧座34如图2所示,由配置在悬架弹簧35的上端部上的弹簧座主体61、和嵌装卡止在弹簧座主体61的中央卡止孔61K中的接头62构成。弹簧座主体61,使有顶筒状体的筒部61A的下端面就座在悬架弹簧35的上端面上,并具备贯通到筒部61A的内外的油路61R。弹簧座主体61将接头62的嵌合外周面62A嵌装到在顶部61B的上面61C的中心轴上开口的笔直状的中央卡止孔61K中,并且将接头62的安设平面62B密接在该上面61C上,通过卡装在从弹簧座主体61的中央卡止孔61K突出的接头62的嵌合外周面62A上的止动环63将该接头62可防松地卡止在该中央卡止孔61K中。并且,推杆33的下端面碰抵在上弹簧座34的接头62的中央凹部62K中,能够将悬架弹簧35加压。液压缓冲器10A在帽13的外筒部13A与内筒部13B之间的环状凹部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设在内管12上的隔壁部件19的筒状部19B的上端部经由垫圈37以最压缩行程对接的止动橡胶38,通过该止动橡胶38限制最压缩行程。液压缓冲器10A围绕位于内管12的内部的存油室18(空气室18B)中的中空杆23设有止动机构50,在最长伸长时,使绕中空杆23设置的止动机构50对接在隔壁部件19的隔壁部19A上,限制最长伸长行程。在本实施例中,在卡装在中空杆23的外周上的止动环51之上支承着弹簧座52,使背面支承在该弹簧座52上的回弹弹簧53为止动机构50。在液压缓冲器10A的最长伸长时,通过隔壁部件19对回弹弹簧53加压,来限制最长伸长行程。根据本实施例,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a)弹簧载荷调节装置30在外管11的上端部上设有调节器31,将通过调节器31上下运动的推杆33贯通配置在中空杆23的中空部中,通过从中空杆23的中空部突出到内管12的内侧的推杆33将悬架弹簧35加压,通过由调节器31带来的推杆33的上下运动,能够调节悬架弹簧35的弹簧载荷。由此,在基于调节器31进行弹簧载荷的调节时,即使推杆33相对于 外管11上下运动,中空杆23也完全不上下运动。因而,设在中空杆23周围以限制最长伸长行程的止动机构50在弹簧载荷的调节时不会相对于外管11上下运动,结果外管11和内管12的完全伸长的全长不会变化。(b)在固定在上述外管11的上端开口部上的帽13上固定中空杆23的上端部,在帽13的枢轴支撑孔13C中枢轴支撑调节器31,在调节器31的异形孔31B中阻止旋转且可沿轴向移动地卡合着调节螺栓32的异形头部32A,将调节螺栓32的螺纹轴32B螺合到与帽13实质上为一体的连结筒24的螺孔24A中,将调节螺栓32的螺纹轴32B的下端面对接在处于中空杆23的中空部中的推杆33的上端面上。由此,通过调节器31枢轴支撑在帽13上而旋转,使推杆33上下运动。因而,在基于调节器31进行的弹簧载荷的调节时,调节器31也不会从帽13的上面跃出。(c)设在上述中空杆23周围的止动机构50由背面支承在支撑于中空杆23的外周上的弹簧座52上的回弹弹簧53构成。由此,在外管11和内管12的最长伸长时,设在中空杆23的外周上的回弹弹簧53对接在隔壁部件19上而限制最长伸长行程,结果规定外管11和内管12的完全伸长的全长。图5、图6是表示推杆33与上弹簧座34的连结构造的变形例的图。上弹簧座34由配置在悬架弹簧35的上端部上的弹簧座主体61、和嵌装卡止在弹簧座主体61的中央卡止孔61K中的接头62构成。弹簧座主体61使有顶筒状体的筒部61A的下端面就座在悬架弹簧35的上端面上,具备贯通到筒部61A的内外的油路61R。弹簧座主体61将接头62的嵌合外周面62A嵌装到在顶部61B的上面61C的中心轴上开口的笔直状的中央卡止孔61K中,并将接头62的安设平面62B密接在其上面61C上,通过卡装在从弹簧座主体61的中央卡止孔61K突出的接头62的嵌合外周面62A上的止动环63将该接头62可防松地卡止在该中央卡止孔61K中。上弹簧座34在接头62的上面的中心轴上凹设有中央连结孔62C,并且具备从中央连结孔62C的开口缘部向上方展开的锥面62D。中央连结孔62C使包括接头62的中心轴的面上的孔面为R面状,使中央连结孔62C的孔底径和开口径为比被这些孔底和开口夹着的中间深度部分的孔径小的 孔径。并且,在推杆33的下端部上设有环状的外周槽33A,在该外周槽33A中,在轴向及径向上有游隙地安装着C字圈状的环状圈64。有游隙地安装在推杆33的下端部的外周槽33A中的环状圈64卡装在设在悬架弹簧35的上端部上的上弹簧座34的接头62的中央连结孔62C中。此时,安装在推杆33的环状的外周槽33A中的环状圈64一边被接头62的锥面62D导引而推入一边弹性地缩径,被从中央连结孔62C的开口装填到孔内,并且在其装填后弹性地扩径,紧压在中央连结孔62C的R面状的孔面上,卡装在该中央连结孔62C中。在有游隙地安装在推杆33的下端部的外周槽33A中的环状圈64这样卡装在接头62的中央连结孔62C中的状态下,推杆33的环状的外周槽33A和环状圈64在轴向及径向上具有游隙(图5)。根据本实施例的推杆33和上弹簧座34的形态,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d)在上述推杆33的下端部的外周槽33A内有游隙地安装环状圈64,该推杆33的环状圈64卡装在设于悬架弹簧35的上端部上的弹簧座34的中央连结孔62C中。由此,在液压缓冲器10A的组装阶段中,安装在推杆33的下端部上的环状圈64卡装在弹簧座34的中央连结孔62C中,弹簧座34不会从推杆33的下端部分离、脱落。此外,安装在推杆33的下端部上、卡装在弹簧座34的中央连结孔62C中的环状圈64在对推杆33施加的规定的拔出力作用下,一边被从中央连结孔62C的R面状的孔面拉起一边缩径,能够从该中央连结孔62C拔出。进而,在液压缓冲器10A的动作阶段中,卡装在弹簧座34的中央连结孔62C中的环状圈64有游隙地安装在推杆33的下端部的外周槽33A内。因而,就座在伸缩的悬架弹簧35的上端面上的弹簧座34不会受到推杆33的下端部的拘束,而能够追随于悬架弹簧35的上端面的振动等。此外,能够降低或消除弹簧座34对推杆33施加的弯曲载荷。(e)上述弹簧座34由载置在悬架弹簧35的上端部上的弹簧座主体61、和卡止在弹簧座主体61的中央卡止孔61K中的接头62构成,在该接头62上形成有上述中央连结孔62C。由此,使弹簧座34为例如由树脂构成的弹簧座主体61、和例如由金属 构成的接头62的两个零件。直接就座在悬架弹簧35上的弹簧座主体61能够相对于接头62旋转,能够将伴随着悬架弹簧35的伸缩的扭转吸收。此外,能够通过弹簧座主体61的树脂化而轻量化。能够通过接头62的金属化而提高耐久性。(实施例2)(图7、图8)图7、图8所示的实施例2的液压缓冲器10B与图1~图6所示的实施例1的液压缓冲器10A实质上不同的点是,在比设在内管12的上端侧内周的隔壁部件19的隔壁部19A靠下部划区动作油室21,并在上部划区存油室22,在中空杆23的前端部上固定滑动接触在内管12的内周上的活塞26。以下,对液压缓冲器10B详细叙述,在液压缓冲器10B中,与液压缓冲器10A中的相同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液压缓冲器10B是将外管11配置在车体侧、将内管12配置在车轮侧的倒立型前叉,经由固定在外管11的下端开口部的内周上的下部导引套筒11A、和固定在内管12的上端开口部的外周上的上部导引套筒12A,在外管11的内部中滑动自如地插入内管12。11B是油密封,11C是灰尘密封。在外管11的上端开口部上,在基于O形环的密封状态下螺装固定着帽13的外筒部13A,在外管11的外周上设有车体侧安装部件。在内管12的下端开口部中,在基于O形环的密封状态下插装螺装着底托架15,在底托架15上设有车轮侧安装部16。液压缓冲器10B在外管11的内周与内管12的外周之间,划区由上述两个导引套筒11A、12A划区的环状油室17。液压缓冲器10B在内管12的上端侧内周上设有杯状的隔壁部件19,在比隔壁部件19的隔壁部19A靠下部划区动作油室21,并在上部划区存油室22。在存油室22中,其下侧区域是油室22A,上侧区域是空气室22B。隔壁部件19将从隔壁部19A的外周向上方延伸的筒状部19B螺装在内管12的内周上,将隔壁部19A定位在比内管12的前端部靠下方。由此,能够在充分确保伸长时的外管11与内管12的嵌合长的同时,确保存油室22的容积、并确保用于空气弹簧(空气反作用力)发生的空气室22B的容积。液压缓冲器10B通过后述的悬架弹簧35和由存油室22的空气室22B 形成的空气弹簧的反弹力,将车辆从路面接受到的冲击力吸收。液压缓冲器10B将安装在外管11侧的中空杆23贯通到设在隔壁部件19的隔壁部19A的内周上的贯通孔19C中,插入到动作油室21内。具体而言,在插入在存油室22中的帽13的内筒部13B的外周螺纹部上螺装连结筒24的朝上螺孔而一体化,在该连结筒24的下端部的中心的朝下螺孔24A中螺装中空杆23的上端部,将其用锁紧螺母25固定。液压缓冲器10B在从隔壁部件19的隔壁部19A插入在内管12的动作油室21内的中空杆23的前端部上固定滑动接触在内管12的内周上的活塞26,将上述油室21在该活塞26的两侧划区为收容中空杆23的杆侧油室21A、和不收容中空杆23的活塞侧油室21B。活塞26通过螺母27固定。在液压缓冲器10B中,在内管12上设置将杆侧油室21A与环状油室17连通的油孔28,并在隔壁部件19的隔壁部19A上设置将杆侧油室21A与存油室22连通的油孔29。由此,进行相对内管12进入、退出的中空杆23的体积补偿。此外,对将环状油室17划区的套筒11A、12A、油密封11B供给润滑油。液压缓冲器10B在内管12的内部的活塞侧油室21B内配置悬架弹簧35,具有调节该悬架弹簧35的弹簧载荷的弹簧载荷调节装置30。关于弹簧载荷调节装置30,与实施例1中的在液压缓冲器10A中使用的弹簧载荷调节装置30(图4)实质上同样地构成,省略说明。但是,在本实施例中,调节器31在面向外界的上端上具备操作部31A,在面向存油室22的一侧的下端具备开口的四方孔状等异形孔31B。调节器31从存油室22的一侧插装在帽13的内筒部13B的枢轴支撑孔13C中,在将调节器31的外周凸缘31C碰抵在帽13的内筒部13B的下端面的状态下,被防松保持在从存油室22的一侧螺装固定在帽13的内筒部13B的外周螺纹部上的上述连结筒24的朝上凹部中。此外,通过调节器31的旋转而上下运动的调节螺栓32对接在推杆33的上端面上,从中空杆23的中空部突出到活塞侧油室21B中的推杆33的下端部经由上弹簧座34对悬架弹簧35加压。另外,关于上弹簧座34,也与在实施例1的液压缓冲器10A中使用的上弹簧座34(图2、图5、图6)实质上同样地构成,省略说明。液压缓冲器10B在活塞26上具备衰减力发生装置40(衰减力发生机构)。衰减力发生装置40具备压侧流路41(未图示)和伸侧流路42。压侧流路41通过背撑在阀止动部41B上的压侧盘阀41A(压侧衰减阀)开闭。伸侧流路42通过背撑在阀止动部42B上的伸侧盘阀42A(伸侧衰减阀)开闭。另外,阀止动部41B、阀41A、活塞26、阀42A、阀止动部42B构成插装在中空杆23中的阀组装体,被卡装在中空杆23上的止动环41C、和螺装在中空杆23上的螺母27夹持固定。衰减力发生装置40在压侧行程中,通过压侧盘阀41A的挠曲变形而产生压侧衰减力。此外,在伸侧行程中,通过伸侧盘阀42A的挠曲变形而产生伸侧衰减力。通过该压侧衰减力和伸侧衰减力,将上述悬架弹簧35的伸缩振动制振。液压缓冲器10B在帽13的外筒部13A与内筒部13B之间的环状凹部的底面上,固接着设在内管12上的隔壁部件19的筒状部19B的上端部经由垫圈37以最压缩行程对接的止动橡胶38,通过该止动橡胶38限制最压缩行程。液压缓冲器10B在位于内管12的内部的杆侧油室21A中的中空杆23周围设有止动机构50,在最长伸长时,使设在中空杆23周围的止动机构50对接在隔壁部件19的隔壁部19A上而限制最长伸长行程。在本实施例中,在卡装在中空杆23的外周上的止动环51之上支承弹簧座52,将背面支承在该弹簧座52上的回弹弹簧53作为止动机构50。在液压缓冲器10B的最长伸长时,通过隔壁部件19对回弹弹簧53加压,限制最长伸长行程。根据本实施例,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a)弹簧载荷调节装置30在外管11的上端部上设置调节器31,将通过调节器31上下运动的推杆33贯通配置在中空杆23的中空部中,通过从中空杆23的中空部突出到活塞侧油室21B中的推杆33对悬架弹簧35加压,通过基于调节器31的推杆33的上下运动能够调节悬架弹簧35的弹簧载荷。由此,即使在通过调节器31进行的弹簧载荷的调节时推杆33相对于作为车体侧管的外管11上下运动,中空杆23也完全不上下运动。因而,设在中空杆23周围以限制最长伸长行程的止动机构50在弹簧载荷的调节 时不会相对于作为车体侧管的外管11上下运动,结果,作为车体侧管的外管11和作为车轮侧管的内管的完全伸长的全长不会变化。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还起到实施例1中上述(b)~(e)的作用效果。(实施例3)(图9~图12)图9~图12所示的实施例3的液压缓冲器100构成自动二轮车等的前叉。液压缓冲器100构成以车体侧管为外管111、以车轮侧管为内管112的倒立型前叉。但是,液压缓冲器100也可以构成以车体侧管为内管、以车轮侧管为外管的正立型前叉。液压缓冲器100如图9~图12所示,经由固定在外管111的下端开口部的内周上的下部导引套筒111A、和固定在内管112的上端开口部的外周上的上部导引套筒112A,将内管112滑动自如地嵌合在外管111的内部中。111B是油密封,111C是灰尘密封。在外管111的上端开口部上,在基于O形环的密封状态下螺装固定着帽113的外筒部113A,在外管111的外周上设有车体侧安装部件。在内管112的下端开口部中,在基于O形环的密封状态下插装螺装着底托架115,在底托架115上设有车轮侧安装部116。液压缓冲器100在外管111的内周与内管112的外周之间,划区由上述两个导引套筒111A、112A划区的环状油室117。在内管112的底部上安装并立设有阻尼器120的减振筒121的下端部。此时,减振筒121经由后述的底部零件141通过从外侧卡入在底托架115上的底螺栓118如后述那样被固定保持。液压缓冲器100将安装在外管111侧的中空杆123通过固定在减振筒121的上端部上的杆导引部122,插入到减振筒121的内部的动作油室133内。具体而言,在插入在外管111的上端开口部中的帽113的内筒部113B的外周螺纹部上螺装连结筒124的朝上螺孔而一体化,在该连结筒124的下端部的中心的朝下螺孔中螺装中空杆123的上端部,并将其用锁紧螺母125固定。液压缓冲器100在两管111、112之间的轴向上隔着悬架弹簧126夹装。在本实施例中,将该悬架弹簧126配置在减振筒121的内部中。液压缓冲器100在两管111、112的内部中、在减振筒121的外周部划 区存油室127。在存油室127中,其下侧区域是油室127A,上侧区域是空气室127B。存油室127在油室127A中确保一定的容积,而且确保了用于空气弹簧(空气反作用力)发生的空气室127B的容积。上述环状油室117和存油室127通过设在内管112上的油孔128连通,对将环状油室117划区的套筒111A、112A、油密封111B供给润滑油。液压缓冲器100通过悬架弹簧126和由存油室127的空气室127B形成的空气弹簧的反弹力,将车辆从路面接受到的冲击力吸收。阻尼器120具有活塞阀装置(伸侧衰减力发生装置)130、和底阀装置(压侧衰减力发生装置)140。阻尼器120通过活塞阀装置130和底阀装置140产生的衰减力,抑制伴随着由悬架弹簧126和空气弹簧进行的冲击力的吸收的外管111和内管112的伸缩振动。在减振筒121的上端开口部中紧固固定着杆导引部122,在杆导引部122中压入着滑动接触导引中空杆123的套筒122A。另外,在减振筒121的内周的杆导引部122的正下方,保持着在最长伸长时在与后述的活塞保持部131之间被压缩而起到缓冲作用的回弹弹簧171。以下,对液压缓冲器100的衰减机构进行说明。(活塞阀装置130)(图10)活塞阀装置130在中空杆123的前端部固定地插装着活塞保持部131,通过螺装在该活塞保持部131上的螺母131A、阀止动部131B插装着活塞132、阀止动部131C。活塞132滑动接触在减振筒121的内部上,将减振筒121的内部的动作油室133划区为收容中空杆123的杆侧油室133A和不收容中空杆123的活塞侧油室133B。活塞132具备具有伸侧阀134A、能够将杆侧油室133A与活塞侧油室133B联络的伸侧流路134、和具有压侧阀(单向阀)135A、能够将杆侧油室133A与活塞侧油室133B联络的压侧流路135。因而,在液压缓冲器100的压缩时,活塞侧油室133B的油通过压侧流路135将压侧阀135A打开,向杆侧油室133A导引。此外,在液压缓冲器100的伸长时,杆侧油室133A的油通过伸侧流路134使伸侧阀134A挠曲变形而向活塞侧油室133B引导,产生伸侧的衰减 力。(底阀装置140)(图10)底阀装置140在如后述那样固定着减振筒121的底部零件141上,通过螺栓142保持着压侧阀146A、阀箱143、阀止动部144。阀止动部144在与阀箱143之间保持着伸侧阀(单向阀)147A、弹簧147B。阀箱143液密地密接在减振筒121的中间部上,在活塞侧油室133B的下方划区形成底阀室145。阀箱143具备具有压侧阀146A的能够将活塞侧油室133B与底阀室145联络的压侧流路146、和具备伸侧阀147A、能够将活塞侧油室133B与底阀室145联络的伸侧流路147(未图示)。底阀室145通过设在减振筒121的壁面上的油路148,能够与设在减振筒121的外部的存油室127联络。因而,在液压缓冲器100的压缩时,进入到减振筒121中的中空杆123的进入容积量的油从活塞侧油室133B通过压侧流路146、底阀室145、减振筒121的壁面的油路148向存油室127排出。此时,从活塞侧油室133B通过压侧流路146的油使压侧阀146A挠曲变形而被向底阀室145引导,产生压侧的衰减力。在液压缓冲器100的伸长时,使从减振筒121退出的中空杆123的退出容积量的油从存油室127通过底阀室145、伸侧流路147向活塞侧油室133B回流。因而,液压缓冲器100如以下这样进行衰减作用。(压缩时)在液压缓冲器100的压缩时,在底阀装置140中,通过在阀箱143的压侧阀146A中流动的油产生压侧衰减力,在活塞阀装置130中几乎不发生衰减力。(伸长时)在液压缓冲器100的伸长时,在活塞阀装置130中,通过在活塞132的伸侧阀134A中流过的油产生伸侧衰减力,在底阀装置140中几乎不发生衰减力。通过这些压侧和伸侧的衰减力,抑制液压缓冲器100的伸缩振动。液压缓冲器100在减振筒121的内部中,在构成底阀装置140的阀箱 143之上配置悬架弹簧126,并具有调节该悬架弹簧126的弹簧载荷的弹簧载荷调节装置150。弹簧载荷调节装置150如图12所示,在以贯通状设在帽113的内筒部113B中的轴支撑孔113C中通过O形环在密封状态下枢轴支撑着调节器151。调节器151在面对外界的上端具备操作部151A,在面向存油室127侧的下端具备开口的四方孔状等异形孔151B。调节器151从存油室127的侧插装在帽113的内筒部113B的枢轴支撑孔113C中,在将调节器151的外周凸缘151C碰抵在帽113的内筒部113B的下端面上的状态下,防松保持在从存油室127侧螺装固定在帽113的内筒部113B的外周螺纹部上的上述连结筒124的朝上凹部中。弹簧载荷调节装置150在调节器151的异形孔151B中防松且可沿轴向移动地卡合着调节螺栓152的四方头状等的异形头部152A。并且,将该调节螺栓152的螺纹轴152B螺合在与帽113实质上为一体的连结筒124的螺孔124A中。连结筒124在上述的朝上凹部与朝下螺孔的中间设有螺孔124A。当调节器151通过施加给操作部151A上的操作力而旋转时,调节螺栓152一边被调节器151的异形孔151B阻止转动,一边相对于连结筒124的螺孔124A螺旋运动、上下运动。弹簧载荷调节装置150将调节螺栓152的螺纹轴152B的下端面对接在贯通配置在中空杆123的中空部中的推杆153的上端面上。由此,通过调节器151的旋转而上下运动的调节螺栓152对接在推杆153的上端面上,从中空杆123的中空部突出到活塞侧油室133B中的推杆153的下端部经由上弹簧座154将悬架弹簧126加压。悬架弹簧126夹装在上弹簧座154与底阀装置140的阀箱143之间,通过由调节器151带来的上述推杆153的上下运动,调节弹簧载荷。液压缓冲器100将在车辆行驶时从路面接受到的冲击力通过悬架弹簧126的伸缩振动吸收。在弹簧载荷调节装置150中,悬架弹簧126的压缩的反作用力将上弹簧座154总是碰抵在推杆153的下端面上,将推杆153的上端面总是碰抵在调节螺栓152的螺纹轴152B的下端面上。另外,上弹簧座154如图10所示,由配置在悬架弹簧126的上端部上的弹簧座主体161、和嵌装卡止在弹簧座主体161的中央卡止孔161K中的 接头162构成。弹簧座主体161使有顶筒状体的筒部161A的下端面就座在悬架弹簧126的上端面上,具备贯通到筒部161A的内外的油路161R。弹簧座主体161将接头162的嵌合外周面162A嵌装到在顶部161B的上面161C的中心轴上开口的笔直状的中央卡止孔161K中,并将接头162的安设平面162B密接在其上面161C上,通过卡装在从弹簧座主体161的中央卡止孔161K突出的接头162的嵌合外周面162A上的止动环163将该接头162可防松地卡止在该中央卡止孔161K中。并且,推杆153的下端面对接在上弹簧座154的接头162的中央凹部162K上,能够将悬架弹簧126加压。液压缓冲器100如图12所示,在帽113的外筒部113A与内筒部113B之间的环状凹部的底面上,固接着内管112的上端部经由垫圈157以最压缩行程对接的止动橡胶158,通过该止动橡胶158限制最压缩行程。液压缓冲器100如图11所示,在位于减振筒121的内部的杆侧油室133A中的中空杆123周围设有止动机构170,在最长伸长时,使设在中空杆123周围的止动机构170对接在减振筒121的杆导引部122上,限制最长伸长行程。在本实施例中,使从下方支承在固定地插装在中空杆123的前端部上的活塞保持部131上的回弹弹簧171为止动机构170。在液压缓冲器100的最长伸长时,通过减振筒121的杆导引部122的下面在与活塞保持部131的上面之间对回弹弹簧171加压,限制最长伸长行程。另外,回弹弹簧171既可以如安装那样固定在杆导引部122的下面,或者也可以载置在活塞保持部131的上面。根据本实施例,起到以下的作用效果。(a)弹簧载荷调节装置150在外管111的上端部上设有调节器151,将通过调节器151上下运动的推杆153贯通配置在中空杆的中空部中,通过从中空杆的中空部突出到内管112的内侧的推杆153对悬架弹簧126加压,通过由调节器151带来的推杆153的上下运动,能够调节悬架弹簧126的弹簧载荷。由此,即使在通过调节器151进行的弹簧载荷的调节时推杆153相对于外管111上下运动,中空杆也完全不上下运动。因而,设在中空杆周围以限制最长伸长行程的止动机构170在弹簧载荷的调节时不会相对于外管111上下运动,结果,外管111和内管112的完全伸长的全长不会变化。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也起到在实施例1中上述的(b)~(e)的作用效果。以上,通过附图详细叙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的具体的结构并不限于该实施例,如果有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的变更等,也包含在本发明中。例如,本发明的弹簧载荷调节装置并不限于通过设在从中空杆的中空部突出的推杆的前端部上的弹簧座对悬架弹簧加压,也可以通过固定在从中空杆的中空部突出的推杆的中间部上的弹簧座对悬架弹簧加压。本发明在将车体侧管与车轮侧管滑动自如地嵌合、将安装在车体侧管侧的中空杆插入到车轮侧管的内侧、在车轮侧管的内侧配置悬架弹簧、具有调节悬架弹簧的弹簧载荷的弹簧载荷调节装置的液压缓冲器中,在车体侧管和车轮侧管的内侧的中空杆周围设有限制最长伸长行程的止动机构;并且,上述弹簧载荷调节装置在车体侧管的上端部设有调节器;将通过调节器上下运动的推杆贯通配置在中空杆的中空部中;通过从中空杆的中空部突出到车轮侧管的内侧的推杆对悬架弹簧加压;通过由调节器带来的推杆的上下运动,能够调节悬架弹簧的弹簧载荷。由此,在通过调节器进行的弹簧载荷的调节时,不会使外管和内管的完全伸长的全长变化,也不会使调节器从帽的上面跃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