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复合管半成品及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5662588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双金属复合管半成品及加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半成品及加工方法,包括金属外管和金属内管,所述金属外管和金属内管都分别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金属内管套设于金属外管中,金属外管内壁和金属内管外壁之间具有间隙区,在金属外管上设有排气孔,在双金属管的两端口分别设有第一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在金属内管的第一端口处设有第一堵塞,第一堵塞中设有导管,导管导通金属内管的内腔与外界,在金属内管的第二端口处设有第二堵塞,第二堵塞中设有液压传感器和排气管,液压传感器贯穿所述第二堵塞并伸入至金属内管的腔内,排气管导通金属内管的内腔与外界。本发明可实现复合管层间贴合力大小的控制,制造出符合标准要求的双金属复合管。
【专利说明】双金属复合管半成品及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半成品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双金属复合管是一种具有高性价比的产品,已在能源、造船、化工、石油和机械等领域得到大量推广应用。双金属复合管由两种材料性能优势各异的金属管组合加工而成,其结构分金属外管和金属内管两部分,二者贴合力大小是衡量双金属机械复合工艺可靠性的主要标志。以应用于酸性油气介质输送管道的双金属复合管为例,其内管为耐蚀合金管,其外管是高强度的管线管,按照城镇建设部行业CJ/T192-2004和中石油天然气SY/T6623标准,经复合加工处理的双金属管,其层间贴合力最小值应达到0.2Mpa,制作工艺过程控制对该指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双金属复合管制造技术包括爆燃、旋压、拉拔以及外包模具的水压扩径等多种工艺,但如何实现复合管层间贴合力大小的控制,上述工艺都未曾提供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03]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半成品及加工方法,可实现对复合管层间贴合力大小的控制,制造出符合标准要求的双金属复合管。
[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双金属复合管半成品,包括金属外管和金属内管,所述金属外管和金属内管都分别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金属内管套设于金属外管中,金属外管内壁和金属内管外壁之间具有间隙区,在金属外管上设有排气孔,在金属外管第一端口和金属内管第一端口之间、金属外管第二端口和金属内管第二端口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在金属内管的第一端口处设有第一堵塞,第一堵塞中设有导管,导管导通金属内管的内腔与外界,在金属内管的第二端口处设有第二堵塞,第二堵塞中设有液压传感器和排气管,液压传感器贯穿所述第二堵塞并伸入至金属内管的腔内,排气管导通金属内管的内腔与外界。
[0006]所述第一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皆包括密封垫和张力密封圈,第一密封装置的张力密封圈紧箍在第一密封装置的密封垫外面,第二密封装置的张力密封圈紧箍在第二密封装置的密封垫外面。
[0007]所述排气管上设有阀门。
[0008]所述第一堵塞、第二堵塞的口径分别与所述金属内管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的口径相适应。
[0009]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通过导管将液体输入金属内管,排出所述金属内管内的空气;
[0011]关闭排气管,通过导管输入液体增大金属内管内的液压,使金属内管发生膨胀变形,间隙区的空气从排气孔排出,通过液压传感器获得管内的液压值,当达到设定的液压值时,保压一段时间;
[0012]降低金属内管内的液压,排出所述金属内管内的液体。
[0013]下面对本发明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0014]1、将金属内管套入金属外管腔内,两边端口分别套入第一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便可进行密封,组装操作简便易行;
[0015]2、通过这种加工工艺方法,可有效控制金属内管与金属外管的贴合程度,并可使管间的贴合力达到最佳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双金属复合管半成品的横截面不意图;
[0017]图2是本发明实施过程中,密封液压对应加压时间的关系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10、第一密封装置,111、第一密封垫,112、第一张力密封圈,120、第二密封装置,121、第二密封垫,122、第二张力密封圈,101、排气孔,102、间隙区,130、金属外管,131、金属外管第一端口,131、金属外管第二端口,140、金属内管,141、金属内管第一端口,142、金属内管第二端口,210、第一堵塞,211、导管,220、第二堵塞,221、液压传感器,222、排气管,223、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1]如图1, 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半成品,包括金属外管130和金属内管140,所述金属外管130和金属内管140都分别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金属内管140套设于金属外管130中,金属外管130内壁和金属内管140外壁之间具有间隙区102,在金属外管130上设有排气孔101,在金属外管第一端口 131和金属内管第一端口 141之间、金属外管第二端口 132和金属内管第二端口 142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密封装置110、第二密封装置120,在金属内管第一端口 141处设有第一堵塞210,第一堵塞210中设有导管211,导管211导通金属内管的内腔与外界,在金属内管第二端口 142处设有第二堵塞220,第二堵塞220中设有液压传感器221和排气管222,液压传感器221贯穿所述第二堵塞220并伸入至金属内管140的腔内,排气管222导通金属内管140的内腔与外界。
[0022]所述第一密封装置110、第二密封装置120皆包括密封垫和张力密封圈,第一密封装置的张力密封圈112紧箍在第一密封装置的密封垫111外面,第二密封装置的张力密封圈122紧箍在第二密封装置的密封垫121外面。
[0023]所述排气管222上设有阀门223。
[0024]所述第一堵塞210、第二堵塞220的口径分别与所述金属内管第一端口 141、第二端口 142的口径相适应。
[0025]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6]通过导管211将液体输入金属内管140,排出所述金属内管140内的空气;
[0027]关闭排气管222上的阀门223,通过导管211输入液体增大金属内管140内的液压,使金属内管140发生膨胀变形,间隙区的空气从排气孔101排出,通过液压传感器221获得管内的液压值,当达到设定的液压值时,保压一段时间;
[0028]降低金属内管140内的液压,排出所述金属内管140内的液体。
[0029]如图2,从导管211输入液体,达到A点时,液体从排气管222排出,表明金属内管140内的空气已排尽,此时关闭阀门223,继续通过导管211输入液体是金属内管140内产生膨胀压力,当到达曲线中第5秒所对应的B位置时,金属内管140已经完成弹性变形并进入到塑性变形阶段,到达曲线C点位置时,金属内管140的外壁与金属外管130的内壁已基本贴合,当膨胀压力继续增大后,受到金属内管140膨胀变形的影响,金属外管130开始进入弹性变形阶段,随着双金属复合管变形抗力的不断增大,通过导管211输入的液体产生的膨胀压力随时间以近似线性增量方式继续增大,并一直持续到曲线D点位置,当膨胀压力达到E点位置时,金属外管130处于由弹性形变向塑性形变阶段过渡的拐点,金属外管130的膨胀变形因达到弹性变形极限而获得最大弹性势能,为了让金属外管130的弹性势能保持稳定,停止从导管211输入液体,使金属内管140内的液压保持一段时间,此时液压会有些许回落,至F点时已基本不再变化,然后卸载液压、排去金属内管140内的液体。
[0030]本实施例具有的优点有:
[0031]1、将金属内管140套入金属外管130腔内,两边端口分别套入第一密封装置110、第二密封装置120便可进行密封,组装操作简便易行;
[0032]2、通过这种加工工艺方法,可有效控制金属内管140与金属外管130的贴合程度,并可使管间的贴合力达到最佳效果。
[003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半成品,包括金属外管和金属内管,所述金属外管和金属内管都分别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金属内管套设于金属外管中,金属外管内壁和金属内管外壁之间具有间隙区,其特征在于,在金属外管上设有排气孔,在金属外管第一端口和金属内管第一端口之间、金属外管第二端口和金属内管第二端口之间分别设有第一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在金属内管的第一端口处设有第一堵塞,第一堵塞中设有导管,导管导通金属内管的内腔与外界,在金属内管的第二端口处设有第二堵塞,第二堵塞中设有液压传感器和排气管,液压传感器贯穿所述第二堵塞并伸入至金属内管的腔内,排气管导通金属内管的内腔与外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复合管半成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第二密封装置皆包括密封垫和张力密封圈,第一密封装置的张力密封圈紧箍在第一密封装置的密封垫外面,第二密封装置的张力密封圈紧箍在第二密封装置的密封垫外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双金属复合管半成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上设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双金属复合管半成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塞、第二堵塞的口径分别与所述金属内管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的口径相适应。
5.双金属复合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导管将液体输入金属内管,排出所述金属内管内的空气; 关闭排气管,通过导管输入液体增大金属内管内的液压,使金属内管发生膨胀变形,间隙区的空气从排气孔排出,通过液压传感器获得管内的液压值,当达到设定的液压值时,保压一段时间; 降低金属内管内的液压,排出所述金属内管内的液体。
【文档编号】F16L9/02GK103527860SQ201310497030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1日
【发明者】陈昌, 黄克坚, 王利树, 黎剑峰, 莫敏玲, 苏章卓, 徐亮, 魏家乐, 仵炳祥, 许轩有 申请人:番禺珠江钢管(珠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