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透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70102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防渗透气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渗透气阀,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防渗透气帽和与外侧的防渗透气帽固定连接且开设有排气孔的防护帽,所述的防渗透气帽包括连接栓和连接母,所述的连接栓包括底面和筒体,所述的连接母与筒体固定连接且设置有可允许连接栓插入并与之固定连接的连接腔,所述的底面上形成有贯通的渗油孔和透气孔,两固定连接的防渗透气帽的透气孔错开设置。本实用新型的防渗透气阀单层可阻止70%的油液溢出,再加一层就可以使98%以上的油液阻隔,简单可行的拼组性,显著提高了防渗漏的性能,喷溅油液的回流回油箱,节省了油耗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专利说明】防渗透气阀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内置有液体的箱体的防渗透气阀。
【背景技术】
[0002]油缸或者其他油驱设备被大量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对于油驱设备通常需要油箱进行存储,在工作时随着油温的上升及气体的混入,油箱就需要进行排气,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齿轮箱、轴承箱等设备中,在进行排气的同时又要防止油的泄露。
[0003]但是现有的透气装置,达到透气性能的同时会有大量的油液外溢,造成设备的油损失,一般液压设备满油运行前三个月液压油损失量高达15%,而且对环境造成污染。
[0004]中国专利201020240758公开了一种轴承箱透气帽,它包括透气帽盖,螺柱和挡油圈,所述透气帽盖连接所述螺柱,所述挡油圈设置在所述螺柱内,所述挡油圈为迷宫式挡油圈,它为一个具有错位布置的三道缺口的圆片。
[0005]虽然上述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卸油量,但是其适应性差,对于不同的工况只能通过简单调节圆片来实现,不能广泛适用于各种设备和工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能有效实现回液排气的防渗排气阀。
[0007]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防渗透气阀,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防渗透气帽和与外侧的防渗透气帽固定连接且开设有排气孔的防护帽,所述的防渗透气帽包括连接栓和连接母,所述的连接栓包括底面和筒体,所述的连接母与筒体固定连接且设置有可允许连接栓插入并与之固定连接的连接腔,所述的底面上形成有贯通的渗油孔和透气孔,两固定连接的防渗透气帽的透气孔错开设置。
[0009]所述的筒体外壁面和连接腔的内壁面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的螺纹。
[0010]所述的防渗透气帽呈凸字形结构,所述的筒体和连接腔同轴设置,所述的渗油孔形成在底面中心处,所述的防护帽与连接腔螺接,所述的排气孔设置在防护帽的顶盖中心。
[0011]所述的渗油孔为内侧直径小于外侧直径的锥形孔。
[0012]所述的渗油孔和筒体的内壁面间形成有过渡斜面。
[0013]所述的斜面的底角在10-30°。
[0014]所述的筒体的内腔和连接腔间设置有第二过渡斜面。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实用新型的防渗透气阀可广泛应用在震荡工作环境下的油箱水箱等,适用于液压油箱透气或需要自然排气的液态封闭容器,其通过组合拼接形成迷宫式整体结构实现回油排气的作用。针对不同的工况或者具体环境,可以任意组装数个防渗透气帽,单层可阻止70%的油液溢出,再加一层就可以使98%以上的油液阻隔,简单可行的拼组性,显著提高了防渗漏的性能,喷溅油液的回流回油箱,节省了油耗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渗透气帽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渗透气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渗透气帽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渗透气帽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渗透气阀,包括至少两个依次串联连接的防渗透气帽以及设置在外侧防渗透气帽尾部的防护帽,所述的防护帽与防渗透气帽螺接且其中心处开设有排气孔,防护帽在保证能正常排气的同时有效防止灰尘进入防渗透气阀内污染油液,所述的防渗透气帽截面呈凸字形结构,所述的防渗透气帽包括一体形成且同轴设置连接栓I和连接母2,所述的连接栓包括底面11和筒体12,所述的筒体外壁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的连接栓I的底面11上形成有贯通的渗油孔13和透气孔14,所述的渗油孔位于底面中心处且为内侧直径小于外侧直径的锥形孔,采用锥形孔设计能有效防止液体溅出。所述的渗油孔和筒体的内壁面间还形成有过渡斜面15,所述的过渡斜面的底角在10-30°,优选为20度,在渗油孔和筒体内壁面间直接采用过渡面,主要是使通过渗油孔进入筒体内的油液沿斜面流向渗油孔回流至油箱。所述的透气孔均匀地设置在渗油孔周围,对于两固定连接的防渗透气帽来说,两者的透气孔错开设置,即将排气通道设计成迂回迷宫式设计,而将排油通道设计成逐级削弱的节流孔式,能有效控制油液回流防止其溢出。
[0023]所述的连接母2呈六角螺母状,其与筒体固定连接且设置有可允许连接栓插入并与之固定连接的连接腔21,所述的连接腔的内壁面上设置有与连接栓的筒体的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所述的筒体和连接腔同轴设置且所述的筒体的内腔和连接腔间设置有第二过渡斜面16。采用过渡斜面和第二过渡斜面的设置而不是采用直角平面,所述的第二过渡斜面的的底面夹角为30-50°,优选为45度,斜面设计避免了角落处可能出现的油液和杂质积存,有效防止透气孔和渗油孔的堵塞。
[0024]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顶部其与油箱的连接端,尾部为与另一防渗透气帽或保护帽的连接端,所述的渗油孔和透气孔的直径一般为2-2.5mm,应用在不同领域可以采用不同的尺寸。
[002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渗透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防渗透气帽和与外侧的防渗透气帽固定连接且开设有排气孔的防护帽,所述的防渗透气帽包括连接栓和连接母,所述的连接栓包括底面和筒体,所述的连接母与筒体固定连接且设置有可允许连接栓插入并与之固定连接的连接腔,所述的底面上形成有贯通的渗油孔和透气孔,两固定连接的防渗透气帽的透气孔错开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透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外壁面和连接腔的内壁面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的螺纹,所述的防护帽与连接腔螺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渗透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渗透气帽呈凸字形结构,所述的筒体和连接腔同轴设置,所述的渗油孔形成在底面中心处,所述的排气孔设置在防护帽的顶盖中心。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渗透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油孔为内侧直径小于外侧直径的锥形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渗透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油孔和筒体的内壁面间形成有过渡斜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渗透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面的底角在10-3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渗透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的内腔和连接腔间设置有第二过渡斜面。
【文档编号】F16K17/02GK203477491SQ201320461171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0日
【发明者】周东, 王勇 申请人:天津港欧亚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