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形单元集成材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69421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梯形单元集成材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梯形单元集成材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集成材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梯形单元集成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利用小径木加工的梯形板条为单元制作的集成材,在拼接的过程中,胶合面之间容易出现滑移错位现象,降低集成材的出材率,并且容易发生翘曲变形,导致集成材的尺寸稳定性差,多余的胶黏剂会被挤出留置在集成材的表面,不但造成胶黏剂的浪费,而且影响胶合强度和产品质量的问题。本发明所述一种梯形单元集成材是由多个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第一板条和多个横截面为倒置等腰梯形的第二板条通过胶黏剂交替拼接而成,每个第一板条与相邻的一个第二板条的拼接处设有一个圆棒榫。本发明用于家具及装饰装修领域。
【专利说明】一种梯形单元集成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材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梯形单元集成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天保工程”及部分地区的国有林区停止商业性采伐的实施,大径级木材越来越少,随之产出的主体必然由天然林转为以速生人工林及间伐、抚育伐材为主的小径木。目前,小径木主要应用在制作集成材、胶合板及重组木等。集成材因其幅面大,被广泛用于家具及建筑装饰装修等领域。采用小径木制作梯形板条集成材,是小径木锯割成梯形板条后,经指接、横拼冷压成为集成材。利用小径木加工的梯形板条为单元制作的集成材,在拼接的过程中,胶合面之间容易出现滑移错位现象,降低集成材的出材率,并且容易发生翘曲变形,导致集成材的尺寸稳定性差,多余的胶黏剂会被挤出留置在集成材的表面,不但造成胶黏剂的浪费,而且影响胶合强度和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利用小径木加工的梯形板条为单元制作的集成材,在拼接的过程中,胶合面之间容易出现滑移错位现象,降低集成材的出材率,并且容易发生翘曲变形,导致集成材的尺寸稳定性差,多余的胶黏剂会被挤出留置在集成材的表面,不但造成胶黏剂的浪费,而且影响胶合强度和产品质量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梯形单元集成材及其制备方法。
[0004]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梯形单元集成材是由多个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第一板条和多个横截面为倒置等腰梯形的第二板条通过胶黏剂交替拼接而成,每个第一板条与相邻的一个第二板条的拼接处设有一个圆棒榫。
[0005]一种梯形单元集成材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一、将小径木沿长度方向锯割成多个第一板条和多个第二板条,且第一板条和第二板条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铣削指榫;
[0007]指接:第一板条的后端面上的指榫与相邻的一个第二板条前端面上的指榫指接;
[0008]拼宽:第一板条的斜面与相邻的第二板条的斜面上均涂覆胶黏剂后交替拼接;
[0009]步骤二、冷压过程:板条经组坯后放在拼板机下冷压,温度为20°C -30°C,湿度为40% -75%,压力为lMPa-2MPa,加压时间为不少于4小时。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小径木作为原材料制作集成材,以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板条为单元,并采用圆棒榫连接两个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板条,从而防止集成材在横拼的过程中发生错位现象,提高了集成材出材率8%左右,并在每个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板条上设置多个溢胶半圆槽,溢胶半圆槽可以防止胶黏剂的外溢,不但防止了胶黏剂的浪费,而且提高了集成材的胶合强度,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发明的梯形单元集成材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梯形单元集成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梯形单元集成材是由多个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第一板条I和多个横截面为倒置等腰梯形的第二板条2通过胶黏剂交替拼接而成,每个第一板条I与相邻的一个第二板条2的拼接处设有一个圆棒榫3。
[0013]【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每个第一板条
I的两个斜面上均设有多个第一溢胶半圆槽1-1,且每个第一溢胶半圆槽1-ι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第一板条I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平行,每个第二板条2的两个斜面上均设有多个第二溢胶半圆槽2-1,每个第二溢胶半圆槽2-1,且每个第二溢胶半圆槽2-1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均与第二板条2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平行。如此设置,两个溢胶半圆槽1-2相对设置构成一个溢胶槽,拼接的过程中,多余的胶黏剂会通过挤压留置在溢胶槽内,不仅防止了胶黏剂的浪费,还可以增加胶合强度。其他组成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4]【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梯形单元集成材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步骤一、将小径木沿长度方向锯割成多个第一板条I和多个第二板条2,且第一板条I和第二板条2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铣削指榫;
[0016]指接:第一板条I的后端面上的指榫与相邻的一个第二板条2前端面上的指榫指接;
[0017]拼宽:第一板条I的斜面与相邻的第二板条2的斜面上均涂覆胶黏剂后交替拼接;
[0018]步骤二、冷压过程:板条经组坯后放在拼板机下冷压,温度为20°C -30°C,湿度为40% -75%,压力为lMPa-2MPa,加压时间为不少于4小时。
[0019]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胶黏剂为市售产品,第一板条I的斜面与相邻一个第二板条2的斜面的总涂胶量为200g/m2-300g/m2。
[0020]【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所述冷压后的集成材放在温度不低于15°C的室内陈放,时间为不少于48小时。这样做,胶黏剂能够充分固化,使集成材的胶合强度达到最大,有效的防止集成材变形开裂,提高了尺寸稳定性。其他组成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梯形单元集成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梯形单元集成材是由多个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第一板条(I)和多个横截面为倒置等腰梯形的第二板条(2)通过胶黏剂交替拼接而成,每个第一板条(I)与相邻的一个第二板条(2)的拼接处设有一个圆棒榫(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形单元集成材,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板条(I)的两个斜面上均设有多个第一溢胶半圆槽(1-1),且每个第一溢胶半圆槽(1-1)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第一板条(I)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平行,每个第二板条(2)的两个斜面上均设有多个第二溢胶半圆槽(2-1),且每个第二溢胶半圆槽(2-1)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均与第二板条(2)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平行。
3.—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梯形单元集成材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组坯过程:将小径木沿长度方向锯割成多个第一板条(I)和多个第二板条(2),且第一板条(I)和第二板条(2)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铣削指榫; 指接:第一板条(I)的后端面上的指榫与相邻的一个第二板条(2)前端面上的指榫指接; 拼宽:第一板条(I)的斜面与相邻的第二板条(2)的斜面上均涂覆胶黏剂后交替拼接; 步骤二、冷压过程:板条经组坯后放在拼板机下冷压胶合,温度为20°C -30°C,湿度为40% -75%,压力为lMPa-2MPa,加压时间为不少于4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梯形单元集成材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压后的集成材放在温度不低于15°C的室内陈放,时间为不少于48小时。
【文档编号】F16S1/10GK104235590SQ201410412433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0日
【发明者】毕克新, 毛磊, 郑拓宇, 何金存, 高丹丹 申请人:黑龙江省木材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