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型弯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00141阅读:941来源:国知局
一种p型弯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型弯头,包括进水管以及排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与外界水管连接,其出水端与所述排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端与外部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的端面上设有向外的折边,其出水端的管壁为逐渐缩小的弧形面;所述排水管为内壁上等间距设有3-8条螺旋槽的实壁管道或者真空双层管道,所述排水管的中线轴线与所述进水管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a为4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排水管为内壁上等间距设有3-8条螺旋槽的实壁管道或者真空双层管道,螺旋槽的设计便于水呈旋流式排除,既能减小水流冲击的噪音,又可以加快水流速度,从而起到消音和提高排污效果的双重效果,实用性强。
【专利说明】一种P型弯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同层排水装置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P型弯头。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蹲便器连接管件主要由存水弯、导管和45°弯头组成,管径一般为Φ 110mm,存水弯和45°弯头的连接管件高度必须350mm以上,因为采用重力、压力排水方式,导管内必须有一定的高度水位而产生的压力,来实现排污。因绝大部分蹲便器本身没有设置存水弯,依靠管道中存水弯的水封来实现防臭,使用过程中,如果水压过小、过低会导致存水弯的污物排不净,就会散发臭气出来,所以卫生间返臭。每次使用必须加大冲水量,一般需要12-15升以上的水才能冲洗干净,大大超过了国家规定的6升,即浪费水资源又具有很大的噪音。现实使用中,因其本身具有的高度,使得其安装不方便,又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例如容易滑倒嗑伤、手脚卡住、手机等物品掉入导管中不便取出等;若降板,这样就会影响建筑层高,增加荷载,减小空间,增加施工难度,就会大大增加建设成本。
[0003]目前的存水弯本体由蹲便器接口、进水端和排水端组成,进水端和排水端直径均为Φ IlOmm,在冲洗的过程中,小水量时,管内的冲满度很小,排污时,污水流经管道速度稍快,在没有达到一定的充满度的情况下,污物就会停留在管件管道内,且产生很多的噪音,所以,经常发生堵塞现象以及存在很大噪音的现象。
[0004]因此,设计一种具有消音效果且排污效果好的P型弯头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消音效果且排污效果好的P型弯头,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P型弯头,包括进水管以及排水管;
[0007]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与外界水管连接,其出水端与所述排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端与外部水管连接;
[0008]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的端面上设有向外的折边,其出水端的管壁为逐渐缩小的弧形面;
[0009]所述排水管为内壁上等间距设有3-8条螺旋槽的实壁管道或者真空双层管道,所述排水管的中线轴线与所述进水管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5°。
[0010]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螺旋槽为6条。
[0011]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为实壁管道。
[0012]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壁厚为3-3.5mm,其直径为102_110mm。
[0013]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排水管的壁厚为3-3.5mm,其直径为50_110mm。
[0014]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折边的厚度为3-3.5mm,宽度为5_15mm。
[0015]为了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还包括强筋板,所述强筋板设置在所述进水管的管壁与所述折边的连接处。[0016]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强筋板为等间距设置的3-8条。
[0017]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强筋板为等间距设置的6条。
[0018]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排水管的高度为100_180mm。
[001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I)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排水管为内壁上等间距设有3-8条螺旋槽的实壁管道或者真空双层管道,螺旋槽的设计便于水呈旋流式排除,既能减小水流冲击的噪音,又可以加快水流速度,从而起到消音和提高排污效果的双重效果,实用性强。
[0021](2)本实用新型中螺旋槽共设等间距排列的6条,便于管道的加工。
[0022](3)本实用新型进水管为实壁管道,其壁厚为3-3.5_,其直径为102_110_ ;排水管的壁厚为3-3.5mm,其直径为50-110mm,其高度为100_180臟,实用性广泛。
[0023](4)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折边的设计,且其厚度为3-3.5mm,宽度为便于进水管和外界水管的安装,使用方便。
[0024](5)本实用新型中增加强筋板,强筋板为等间距设置的3-8条,最好是6条,加工方便,且能提高进水管与外界管道连接处的牢固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0025]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7]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中P型弯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30]实施例1:
[0031]一种P型弯头,包括进水管I以及排水管2,详见图1以及图2。
[0032]所述进水管I的进水端与外界水管连接,其出水端与所述排水管2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排水管2的出水端与外部水管连接。
[0033]所述进水管I的进水端的端面上设有向外的折边11,所述折边11的厚度为3-3.5mm,宽度为便于进水管和外界水管的安装,使用方便。
[0034]所述进水管I的管壁与所述折边11的连接处设有等间距设置的3-8条强筋板3,优选6条板,加工方便,且能提高进水管与外界管道连接处的牢固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0035]所述进水管I的出水端的管壁为逐渐缩小的弧形面,也可以是倒置的桃形,提高水流速度,提闻排污功能。
[0036]所述排水管2为内壁上等间距设有3-8条螺旋槽21的实壁管道或者真空双层管道,所述排水管2的中线轴线与所述进水管I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a为45°,所述螺旋槽21优选6条,便于管道的加工,且螺旋槽的设计便于水呈旋流式排除,既能减小水流冲击的噪音,又可以加快水流速度,从而起到消音和提高排污效果的双重效果,实用性强。
[0037]所述进水管I为实壁管道,且其壁厚为3-3.5mm,其直径为102-110mm ;所述排水管2的壁厚为3-3.5mm,其直径为50-110mm,其高度H为100-180mm,取材方便,实用性强。
[0038]与现有的同类产品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P型弯头即增加了水流速度起到了很好地排污效果,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消音效果,实用价值非常高,应用广泛。
[00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P型弯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I)以及排水管(2); 所述进水管(I)的进水端与外界水管连接,其出水端与所述排水管(2)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排水管(2)的出水端与外部水管连接; 所述进水管(I)的进水端的端面上设有向外的折边(11),其出水端的管壁为逐渐缩小的弧形面; 所述排水管(2)为内壁上等间距设有3-8条螺旋槽(21)的实壁管道或者真空双层管道,所述排水管(2)的中线轴线与所述进水管(I)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a)为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型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21)为6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型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I)为实壁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型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⑴的壁厚为3-3.5mm,其直径为102-1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型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2)的壁厚为3-3.5mm,其直径为50-1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型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11)的厚度为3-3.5mm,宽度为 5_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型弯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强筋板(3),所述强筋板(3)设置在所述进水管(I)的管壁与所述折边(11)的连接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P型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筋板(3)为等间距设置的3-8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P型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强筋板(3)为等间距设置的6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型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⑵的高度⑶为100_180mm。
【文档编号】F16L55/033GK203671115SQ201420018740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3日
【发明者】胡泽保 申请人:胡泽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