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安全放散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16327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低压安全放散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阀,特别是指一种在低压管道环境中使用的低压安全放散阀。包括阀体,封装于其上表面的阀盖,开设于阀体上的介质入口及介质出口;还包括有阀板,阀板与介质入口的内侧适配且二者邻接部设有密封构件,阀板的轴杆与阀体内的导向孔导向配合,阀板的轴杆上部的导向孔内设有弹簧,弹簧上方的导向孔内设有弹簧座,弹簧座与导向孔为密封装配,弹簧座上部连接有调节弹簧压力的调整机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适于低压管道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启闭灵活等优点。
【专利说明】低压安全放散阀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阀,特别是指一种在低压管道环境中使用的低压安全放散阀。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是钢铁生产及消耗的大国,近年来随着国内钢铁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安全方面的问题日益显现,安全事故不断增加,尤其是煤气管道方面的事故不断涌现。为加大生产任务量,煤气管道超压现象屡禁不止,人为的误操作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保证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安全,2005年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颁布了《GB/T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其中明确规定了煤气管道中应当加煤气放散阀,以保证当煤气管道超压或人为操作失误时,起到放散作用,保证生产管道及人身的安全。而国内目前的安全放散类的阀门多为高压力,其使用压力一般都为LOMPa以上,而钢铁生产厂家的煤气管道压力只有
0.03-0.1MPa,所以未能有效起到对管道的保护作用。目前急需一种在低压管道环境中使用且安全有效的放散阀。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低压管道环境中使用的低压安全放散阀。
[0004]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技术构思是:
[0005]低压安全放散阀,包括阀体,封装于其上表面的阀盖,开设于阀体上的介质入口及介质出口 ;还包括有阀板,阀板与介质入口的内侧适配且二者邻接部设有密封构件,阀板的轴杆与阀体内的导向孔导向配合,阀板的轴杆上部的导向孔内设有弹簧,弹簧上方的导向孔内设有弹簧座,弹簧座与导向孔为密封装配,弹簧座上部连接有调节弹簧压力的调整机构。
[0006]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还有:
[0007]为保证阀体与阀盖的密封配合,使阀体内的介质不发生外泄,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所述的阀体与阀盖的邻接部设有第二密封圈。
[0008]为保证阀板与介质入口的密封配合,使阀体内的介质不发生外泄,优选的技术实现方式是,所述的密封构件为装配于阀板与介质入口的端口内侧之间的第一密封圈。
[0009]为保证弹簧座与导向孔之间的密封配合,使阀体内的介质不发生外泄,优选的技术实现方式是,所述的弹簧座与导向孔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
[0010]为使第三密封圈装配牢固且不易脱出,同时满足对弹簧座的导向作用,优选的技术实现方式是,所述的第三密封圈表面设有压盖,压盖中部与弹簧座套装且下部顶压于第三密封圈表面,压盖与导向孔紧固配合。
[0011]导向孔的结构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装配于阀体内,其目的是实现阀板的轴杆、弹簧以及弹簧座实现轴向定位,为简化结构,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所述的导向孔由阀盖中部向下延伸形成。
[0012]介质的出口及入口可以选用多种方式在阀体侧壁开口,考虑到国内的煤气管道在设计上是以水平管道(尤其是煤气主管道)为主,同时满足阀板依靠自身重力以及弹簧的压力更为方便地实现与介质入口密封配合的需要,优选的技术实现方式是,所述的介质入口开设于阀体底部,介质出口开设于阀体侧壁。
[0013]调整机构的结构形式可以采用多种机械结构,其中较为常见的是丝杠丝母机构,优选的实施方式是,调整机构包括设于弹簧座上端的丝杠丝母机构。
[0014]因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环境为露天,考虑到对于阀盖表面外露部件的防护,以保证阀门整体性能的需要,同时便于实现调整机构的布置,优选的技术实现方式是,所述的导向孔外侧的阀盖上表面设有盖板,弹簧座的上端穿过盖板表面的开孔延伸于盖板表面。
[001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
[0016]当阀体下部的煤气压力在正常的工作范围内时,由于工作压力产生的力不能推动阀板(阀板的自重>压力的推力),所以阀门处于关闭的位置,使得煤气不能外漏。
[0017]当阀体下部的煤气压力在超出正常的工作范围内时,工作压力产生的推力超过阀板的自重,使阀板进行向上的运动,阀板打开,煤气进入阀体内,通过介质出口将超量的煤气通过管道进行放散。放散到一定时间后,管道内的煤气压力下降,达到正常工作范围时,由于自身重量及弹簧的压力的作用,阀板向下进行运动,压紧第一密封圈,阀板自动关闭,系统运行。从而达到保护管道的作用。
[0018]弹簧以及丝杠丝母机构的作用是:阀板的自身重量不可能与管道的压力刚好匹配,弹簧及丝杠丝母机构调整到与管道内的压力相匹配。
[0019]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0020]1、整体其体积小,对空间安装位置要求低。
[0021]2、结构简单,没有电器、控制等其它方面的要求。
[0022]3、安装调整简便,只要知道管道的正常工作压力,对丝杠丝母机构进行微调,就能达到使用要求。
[0023]4、无外露件,保证阀门的整体性能。
[0024]5、由于是靠自身重量以及弹簧压力进行关闭阀门,所以其启、闭灵活。
[0025]6、软密封结构形式,其密封可以达到GB/T13927-2008标准A级要求。
[0026]7、由于没有泄爆膜或爆破膜(铝膜),极大的减少了工人师傅更换铝膜的劳动强度,减少的高空作业的危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有:
[002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30]1、阀板;2、第一密封圈;3、阀体;4、弹簧;5、第二密封圈;6、阀盖;7、盖板;8、压盖;9、丝杠丝母机构;10、弹簧座;11、第三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记载的内容为准,任何依据说明书做出的等效技术手段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2]本实施例的整体构造如图示,其中包括阀体3,封装于其上表面的阀盖6,开设于阀体3上的介质入口及介质出口 ;还包括有阀板1,阀板I与介质入口的内侧适配且二者邻接部设有密封构件,阀板I的轴杆与阀体3内的导向孔导向配合,阀板I的轴杆上部的导向孔内设有弹簧4,弹簧4上方的导向孔内设有弹簧座10,弹簧座10与导向孔为密封装配,弹簧座10上部连接有调节弹簧4压力的调整机构。
[0033]所述的阀体3与阀盖6的邻接部设有第二密封圈5。
[0034]所述的密封构件为装配于阀板I与介质入口的端口内侧之间的第一密封圈2。
[0035]所述的弹簧座10与导向孔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11。
[0036]所述的第三密封圈11表面设有压盖8,压盖8中部与弹簧座10套装且下部顶压于第三密封圈11表面,压盖8与导向孔紧固配合。
[0037]所述的导向孔由阀盖6中部向下延伸形成。
[0038]所述的介质入口开设于阀体3底部,介质出口开设于阀体3侧壁。
[0039]调整机构包括设于弹簧座10上端的盖板7表面的丝杠丝母机构9。
[0040]因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环境为露天,考虑到对于阀盖表面外露部件的防护,以保证阀门整体性能的需要,同时便于实现调整机构的布置,优选的技术实现方式是,所述的导向孔外侧的阀盖6上表面设有盖板7,弹簧座10的上端穿过盖板7表面的开孔延伸于盖板7表面。
【权利要求】
1.低压安全放散阀,包括阀体(3),封装于其上表面的阀盖(6),开设于阀体(3)上的介质入口及介质出口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阀板(1),阀板(I)与介质入口的内侧适配且二者邻接部设有密封构件,阀板⑴的轴杆与阀体⑶内的导向孔导向配合,阀板⑴的轴杆上部的导向孔内设有弹簧(4),弹簧(4)上方的导向孔内设有弹簧座(10),弹簧座(10)与导向孔为密封装配,弹簧座(10)上部连接有调节弹簧(4)压力的调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安全放散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3)与阀盖(6)的邻接部设有第二密封圈(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安全放散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构件为装配于阀板(I)与介质入口的端口内侧之间的第一密封圈(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安全放散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座(10)与导向孔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11)。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低压安全放散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密封圈(11)表面设有压盖(8),压盖(8)中部与弹簧座(10)套装且下部顶压于第三密封圈(11)表面,压盖(8)与导向孔紧固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低压安全放散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孔由阀盖(6)中部向下延伸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安全放散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质入口开设于阀体(3)底部,介质出口开设于阀体(3)侦彳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安全放散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机构包括设于弹簧座(10)上端的丝杠丝母机构(9)。
9.根据权利要求1、2、4、5或8中任一项所述的低压安全放散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孔外侧的阀盖(6)上表面设有盖板(7),弹簧座(10)的上端穿过盖板(7)表面的开孔延伸于盖板(7)表面。
【文档编号】F16K17/04GK203948727SQ201420405533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2日
【发明者】李耀辉, 王国平, 朱中六 申请人:石家庄石脉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