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头的进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1927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水龙头的进水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水龙头的进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一种水龙头组设装置,请参阅图6和图7所示,其包括有:一承接板30,该承接板30开设有一圆孔31与一椭圆孔32,且该圆孔31与椭圆孔32处皆穿设有一弯管接头33,透过圆孔31与椭圆孔32提供两弯管接头33调整相对位置,又该弯管接头33于穿过承接板30一端锁设有一螺套34,并由螺套34与弯管接头33形成对承接板30的夹合固定,另外该承接板30延伸有一固定部35,并于固定部35开设有一螺孔351;以及一水龙头本体40,该水龙头本体40一体延伸形成有一容置壳41,并于容置殻41内凸设有一冷水管42与一热水管43,又该水龙头本体40以容置殻41盖合遮蔽该承接板30与弯管接头33,并由冷、热水管43、43各别插设于弯管接头33,又该容置壳41的底面开设有一穿孔44,并以一螺栓45穿过穿孔44而螺锁至承接板30的螺孔351处,借此形成水龙头本体与弯管接头的快速组接,并兼具有以水龙头本体40遮蔽弯管接头33的实用功能。

详观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不难发觉其尚存有些许不足之处,主要原因归如下:

(一)现有水龙头透过一承接板30配合两弯管接头33与壁内预设的冷、热进水管组接,并使承接板30受到两弯管接头33及螺套34限制固定墙面上,虽水龙头本体30在与两弯管接头33安装时,可透过水龙头本体30的容置壳31有效遮蔽该承接板30以及弯管接头33,但也使得水龙头本体30的体积较大,造成壁面空间被水龙头本体30大幅占据,且缺乏实际的结构使用的便利性,不具有经济效益。

(二)再者,该容置壳41由底面开设有一穿孔44,并以一螺栓45穿过穿孔44并螺锁至承接板30的螺孔351,达到水龙头本体40与承接板30的组设定位,但由于水龙头本体40的冷、热水管42、43位置已被限制无法再被调整,而两弯管接头33则须搭配壁内的冷、热出水管位置以及承接板30的圆孔31以及椭圆孔32距离进行组配,造成水龙头本体40以冷、热水管42、43与两弯管接头33套掣固定后,其容置设41的穿 孔44兴承接板30的螺孔351间并非能够准确对位,反而具有错位偏移的疑虑,导致螺栓45无法确实通过容置殻41的穿孔44并锁接至承接板30的螺孔351处,实为组装上的不便,缺乏实用性。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方便快速更替出水龙头,还能有效减少水龙头于墙面上所安装的体积,防止烫伤的水龙头的进水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龙头的进水结构,其包含:

一进水座,具有一热水接部、冷水接部以及一衔接管部,该热水接部以及冷水接部分别设有热进水流道以及冷进水流道,并延伸连通至该衔接管部,该热进水流道以及冷进水流道分别在该衔接管部的端部形成一热水孔以及一冷水孔,该冷水孔还设有一连通接管;

一出水龙头,呈t型状,具有一控水部以及一连接部,该控水部具有一混合容室,以及一通过混合流道与混合容室相通的出水端,该连接部具有一组合槽室,并通过组合槽室安装于进水座的衔接管部,而该混合容室及组合槽室间连通的设有热水流道以及冷水流道,该组合槽室处的冷水流道延伸设有一扩孔状的限位槽道用以供嵌设连通接管。

所述的水龙头的进水结构,该出水龙头的连接部外壁设有一螺孔与组合槽室相通并搭配锁入一止付螺丝。

所述的水龙头的进水结构,该控水部的混合容室内配合安装一切控阀,该控水部的上端设有一切控柄与切控阀组设连动。

所述的水龙头的进水结构,该衔接管部的端部还设有嵌槽用以穿套止水垫圈。

所述的水龙头的进水结构,该连通接管前段设有一环状的限位凸垣。

所述的水龙头的进水结构,该连通接管的两端部的外径处都设有止水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一)本发明将一进水座预先埋设于墙内,透过热水接部及冷水接部组接热水管及冷水管,并将衔接管部凸设于墙面外,且该衔接管部与热、冷水接部分别连通 设有热、冷进水流道,借此能直接透过衔接管部提供出水龙头的安装,不仅提供消费者方便更替出水龙头,另一方面更能有效减少水龙头于墙面上所安装的体积,大幅提升结构实用性。

(二)其衔接管部的端部对应热、冷进水流道偏心形成一热水孔以及一冷水孔,并提供一连通接管穿设于冷水孔,令出水龙头以连接部的组合槽室安装于衔接管部时,能再透过连通接管提供出水龙头安装定位,进而具有快速安装的效果,增进消费者的选购意愿。

(三)更者,其进水座预先埋设于墙内,仅将衔接管部的前端处凸设于墙面外提供出水龙头的安装,且当出水龙头安装时,亦将衔接管部凸设部位完全包覆,能有效将进水座隔绝以具有一防烫效果,进而避免进水座外露而有导致他人烫伤之虞,大幅提升结构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际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热水出水状态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冷水出水状态剖视图;

图6为习知的分解图;

图7为习知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进水座;11-热水接部;111-热进水流道;12-冷水接部;121-冷进水流道;13-衔接管部;131-热水孔;132-冷水孔;133-嵌槽;134-止水垫圈;14-连通接管;141-限位凸垣;142-止水圈;20-出水龙头;21-控水部;211-混合容室;212-混合流道;213-出水端;22-连接部;221-组合槽室;222-螺孔;223-止付螺丝;224-限位槽道;23-热水流道;24-冷水流道;25-切控阀;26-切控柄;30-承接板;31-圆孔;32-椭圆孔;33-弯管接头;34-螺套;35-固定部;351-螺孔;40-水龙头本体;41-容置壳;42-冷水管;43-热水管;44-穿孔;4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 着描述而更为清楚。

首先,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水龙头的进水结构,其包含:一进水座10以及一出水龙头20,一进水座10具有一热水接部11、冷水接部12以及一衔接管部13,该热水接部11以及冷水接部12分别设有热进水流道111以及冷进水流道121,并延伸连通至衔接管部13,更于衔接管部13端部偏心形成一热水孔131以及一冷水孔132,而衔接管部13的端部设有嵌槽133提供穿套有止水垫圈134,另由冷水孔132设有一连通接管14,该连通接管14前段设有一环状的限位凸垣141,更于连通接管14的两端部外径都设有止水圈142,一出水龙头20呈t型状具有一控水部21以及一连接部22,该控水部21具有一混合容室211,以及一透过混合流道212与混合容室211相通的出水端213,该连接部22具有一组合槽室221,并透过组合槽室221安装于进水座10的衔接管部13,还在出水龙头20的连接部22外壁设有一螺孔222与组合槽室221相通,并搭配锁入一止付螺丝223,该混合容室211及组合槽室221间连通设有热水流道23以及冷水流道24,再由组合槽室221往冷水流道24延伸设有一扩孔状的限位槽道224,以供嵌设连通接管14。

其结构的组成暨实际使用的状态,再请参阅图3并配合图2、图4和图5所示,该进水座10预先理入墙面内,并透过热水接端11以及冷水接端12分别提供热、冷水管组接,而衔接管部13则凸设于墙面外,再由冷水孔132配合组设一连通接管14,更透过前端处的限位凸垣141限制定位于冷水孔132端口,借此提供出水龙头20的安装,该出水龙头20以连接部22的组合槽室221配合穿套于衔接管部13,并透过冷水流道24及组合槽室221间的限位槽道224提供连通接管14嵌入限制,进而达到衔接管部13与组合;槽室221的定位状态,同时将衔接管部13的热水孔131与热水流道23形成连通,最后再由连接部22外壁的螺孔222配合锁入一止付螺丝223,并抵靠衔接管部13外壁形成迫紧,以完成出水龙头20与进水座10的连接,而该出水龙头20由控水部21的混合容室211内配合安装一切控阀25,还在控水部21的上端提供一切控柄26与切控阀25组设连动,综上所述,即可透过切控柄26旋钮切控达到出水状态,并达到调节冷、热水温度的使用。

凭借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一)本发明将一进水座10预先埋设于墙内,透过热水接部11及冷水接部12组接热水管及冷水管,并将衔接管部13凸设于墙面外,且该衔接管部13与热、冷水接部11、12分别连通设有热、冷进水流道111、121,借此能直接透过衔接管部13提供出水龙头20的安装,不仅提供消费 者方便更替出水龙头20,另一方面更能有效减少水龙头于墙面上所安装的体积,大幅提升结构实用性。

(二)其衔接管部13的端部对应热、冷进水流道111、121偏心形成一热水孔131以及一冷水孔132,并提供一连通接管14穿设于冷水孔132,令出水龙头20以连接部22的组合槽室221安装于衔接管部13时,能再透过连通接管14提供出水龙头20安装定位,进而具有快速安装的效果,增进消费者的选购意愿。

(三)更者,其进水座10预先理设于墙内,仅将衔接管部13的前端处凸设于墙面外提供出水龙头20的安装,且当出水龙头20安装时,也将衔接管部13凸设部位完全包覆,能有效将进水座10隔绝以具有一防烫效果,进而避免进水座10外露而有导致他人烫伤之虞,大幅提升结构使用的安全性。

以上的说明和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