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灭火剂容器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3453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消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灭火剂容器阀。

背景技术:
气体灭火剂容器阀有很多种类,根据启动方式分为电气自动启动、电气手动启动和机械应急启动等;根据密封方式分膜片密封式、活塞密封式等;各种容器阀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诸如密封部位漏气等等问题。还有膜片密封式容器阀,由于驱动刺破针刺破膜片的弹簧性能的影响,及启动气体气压、膜片性能及产品生产质量等的影响,有时候膜片很难及时被刺破,从而影响气体灭火剂的正常喷出,而且当其压力表损坏时不能及时更换压力表,只有泄放完灭火剂储存钢瓶内的所有灭火剂才能更换压力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灭火剂容器阀,其启动方式安全可靠,不会受到材料性能和内部环境压力的影响,并不需要提前泄放灭火剂就可更换压力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发明提出一种气体灭火剂容器阀,用于灭火系统,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中空,所述阀体的上端口与集气管连通,所述阀体的下端口与灭火剂钢瓶连接,还包括:内密封帽、启动接口、压帽和压力表座;所述内密封帽设置在所述阀体内,隔离在所述阀体的上端口与下端口之间,所述内密封帽为桶形,其开口端连接在所述阀体的内侧,其盲端向所述阀体的上端口方向延伸;所述启动接口设置在所述阀体的外侧壁上,所述启动接口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阀体的上端口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正对所述内密封帽的侧壁,所述启动接口内设置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伸入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压帽连接在所述启动接口上,所述压帽与所述第一活塞之间设置有药包,所述压帽上设置有引线孔,所述引线孔中设置有连接所述药包的引线;所述压力表座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测压接口,所述测压接口内设置有与所述阀体的下端口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测压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压力表螺纹连接,所述压力表座的第一端口内装配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一端口的内侧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端口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活塞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顶杆,所述第二顶杆从所述第三通孔伸入所述第二端口内,所述第二顶杆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二顶杆与所述第二活塞的连接处的侧壁设置有旁孔,所述旁孔与所述第二顶杆的端部连通。根据本发明的气体灭火剂容器阀,第一活塞可以在启动接口内滑动,第一顶杆可随第一活塞在第一通孔中滑动,当压帽与第一活塞之间的药包被引线引爆后,第一活塞被向启动接口内侧推动,第一顶杆的端部将从第一通孔内向阀体的内侧伸出并撞断内密封帽,使阀体的上端口与下端口连通,进而使钢瓶内的灭火剂经阀体进入集气管内,实现了灭火系统的容器阀的电控启动,以上启动方式安全可靠,不会受到材料性能和内部环境压力的影响。第二活塞与压力表座的第一端口间隙配合,第二顶杆与第三通孔滑动配合,第二活塞可随第二顶杆在压力表座的第一端口内滑动,当在压力表座的第二端口上连接压力表时,压力表的接口向另一侧挤压第二顶杆的端部,使第二活塞远离第三通孔,此时压力表的接口通过第二顶杆的端部和旁孔与测压接口内的第二通孔导通,并最终与阀体的下端口导通,压力表由此可正常测量气体灭火剂钢瓶内的压力,当卸下连接在压力表座的第二端口的压力表后,第二活塞在阀体的下端口的环境压力下向第一端口的底部滑动,第二顶杆完全进入第三通孔内,第二活塞封堵第三通孔,使压力表座的第二端口与气体灭火剂钢瓶隔离起来,以上结构保证在阀体上拆卸压力表时气体灭火剂钢瓶不会发生泄漏,因此在更换压力表时不需要提前泄放灭火剂。作为优选的,所述压帽上设置有气动接口,所述气动接口通入所述压帽的内侧与所述第一活塞之间。根据本发明的气体灭火剂容器阀,压帽上的气动接口通入压帽的内侧与第一活塞之间,在气动接口内通入高压气体后,高压气体可推动第一活塞及其第一顶杆向阀体内滑动,使第一顶杆将内密封帽撞断,由此导通气体灭火剂钢瓶和集气管,实现了灭火系统的容器阀的气动启动。作为优选的,所述阀体上设置有手动阀接口,所述手动阀接口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阀体的下端口的第一通道,所述手动阀接口的侧壁设置有通向所述压帽的内侧与所述第一活塞之间的第二通道,所述手动阀接口内装配有锥顶阀芯,所述锥顶阀芯的顶部正对所述第一通道的端口,所述锥顶阀芯的的根部连接有手柄座,所述手柄座与所述手动阀接口螺纹配合,所述手柄座的外侧设置有手柄。根据本发明的气体灭火剂容器阀,通过转动手柄,可控制锥顶阀芯对第一通道的端口的封堵或远离,当锥顶阀芯远离第一通道的端口时,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导通,气体灭火剂钢瓶内的高压气体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进入第一活塞与压帽的内侧之间,并推动第一活塞和第一顶杆撞断内密封帽,最终使气体灭火剂钢瓶与集气管导通,实现了灭火系统的容器阀的手动启动。作为优选的,还包括集气管接头,所述集气管接头与所述阀体的上端口连接,所述上端口的边沿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环形槽,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环形槽连通,所述集气管接头上设置有环形台阶面,所述环形台阶面封堵在所述环形槽的开口上,所述启动接口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环形槽,另一端通入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压帽的内侧之间。根据本发明的气体灭火剂容器阀,环形槽设置在阀体的上端口,当集气管接头连接在阀体的上端口后,集气管接头上的环形台阶面将覆盖住环形槽的开口,时环形槽形成一个环形通道,与环形槽连通的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经环形通道导通,由此可将气体灭火剂钢瓶内的高压气体引入第一活塞与压帽的内侧之间,使灭火系统的灭火剂钢瓶可使用自身的高压气体启动容器阀进行灭火,不需要连接外部的高压气源,使灭火系统的启动更加方便可靠。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顶杆内轴向设置有变径孔,所述变径孔连通至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压帽的内侧之间,所述变径孔内设置有单向阀芯,使所述变径孔由第一顶杆的端部至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压帽的内侧单向导通。根据本发明的气体灭火剂容器阀,单向阀芯与变径孔配合,使第一顶杆形成一个单向阀,第一活塞与压帽之间的气体在则压力下不能通过变径孔,阀体内的空气可在压力作用下推开单向阀芯经过变径孔进入第一活塞与压帽之间,有助于平衡阀体的上端口与第一活塞与压帽的内侧之间的环境压力,可避免阀体内的环境压力影响第一活塞的移动,保证第一顶杆在启动时能顺利撞断内密封帽。作为优选的,所述锥顶阀芯为尾端开口的空心结构,所述锥顶阀芯的尾端的开口与外界连通,所述锥顶阀芯的尾端的开口上连接有封堵螺钉,所述锥顶阀芯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与其尾端的开口连通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手动阀接口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手柄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两个轴向排列的两个螺孔,两个螺孔内分别装配有第一限位螺钉和第二限位螺钉,所述第一限位螺钉的端部伸入所述限位槽中,所述第二限位螺钉的端部挡在所述手动阀接口的端口外。根据本发明的气体灭火剂容器阀,阀体的上端口内的高压气体可经过第一顶杆上的变径孔进入第一活塞与压帽之间,再经过第三通道和环形槽以及第二通道进入锥顶阀芯的内腔,当拧开封堵螺钉后,高压气体可从其尾端泄出。第一限位螺钉在旋开过度时卡在限位槽内,阻止手柄座的进一步旋开,可防止手柄座因旋开过度而从手动阀接口上脱离;第二限位螺钉在手柄座旋入过度时挡在手动阀接口的端部,可防止手柄座因旋入过度而挤坏锥顶阀芯。作为优选的,所述集气管接头内设置有格挡件,所述格挡件与所述集气管接头的内壁形成的孔隙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内密封帽的端部的直径。根据本发明的气体灭火剂容器阀,当内密封帽被撞断后,断开的部分可能会卡在集气管道内,妨碍气体灭火剂的流动,在集气管接头中设置格挡件,使格挡件与集气管接头的内壁形成的空隙的最大宽度小于内密封帽的端部的直径时,断开的部分内密封帽将不会进入集气管内,保证了集气管的畅通。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顶杆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启动接口内具有限位卡环,所述限位卡环卡在所述第一顶杆上的所述限位槽中。根据本发明的气体灭火剂容器阀,卡在第一顶杆上的限位槽中的卡环可使第一顶杆在阀体或者连接阀体的气体灭火剂钢瓶的运输过程中不会轻易撞击到内密封帽,以免阀体失效或者灭火剂被误释放。在启动灭火系统的容器阀时,由于推动活塞的压力较大,卡环可在移动过程中被第一顶杆撑开,使阀体的启动功能不会受到影响。作为优选的,所述内密封帽由脆性材料制成,所述内密封帽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折断槽。根据本发明的气体灭火剂容器阀,为了使内密封帽在必要情况下能被第一顶杆撞断,内密封帽应该由脆性材料制成,进一步地,内密封帽的外侧壁上应该设置有折断槽,使其更容易被第一顶杆撞断。作为优选的,所述阀体上设置有泄压接口,所述泄压接口内设置有泄压孔,所述泄压孔与所述阀体的下端口连通,所述泄压口内设置有安全膜片,所述安全膜片封堵在所述泄压孔的端口处。根据本发明的气体灭火剂容器阀,当气体灭火剂钢瓶内的压力达到危险数值时,气体灭火剂将冲破泄压孔端口处的安全膜片,并从泄压口中泄出,以上措施可避免由高压引起的危险事故的发生。作为优选的,所述泄压接口中连接有安全螺钉,所述安全螺钉为中空结构,所述安全螺钉的内端为开口结构,外端设置有与气内端连通的气孔,所述安全膜片被夹持在所述安全螺钉的内端与所述泄压孔的端口之间。根据本发明的气体灭火剂容器阀,安全螺钉的内部中空,其内端口与其外端上的气孔导通,安全螺钉可将安全膜片固定在泄压口内,并且不会影响泄压口的泄压功能,而且还方便对安全膜片的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发明的气体灭火剂容器阀的一个实施例的全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气体灭火剂容器阀的左视全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启动接口部位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手动阀接口部位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在图1至图4中:1阀体;101启动接口;102测压接口;103手动阀接口;104第一通道;105第二通道;106环形槽;107第三通道;108泄压接口;109泄压孔;2内密封帽;201折断槽;3第一活塞;301第一顶杆;302限位卡环;303变径孔;304钢珠;305弹簧;306螺堵;4压帽;401药包;402引线孔;403引线;404气动接口;405布药槽;5压力表座;6压力表;7第二活塞;701第二顶杆;702旁孔;8锥顶阀芯;801封堵螺钉;9手柄座;901第一限位螺钉;902第二限位螺钉;10手柄;11集气管接头;12格挡件;13安全膜片;14安全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气体灭火剂容器阀,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中空,所述阀体1的上端口与集气管连通,所述阀体1的下端口与灭火剂钢瓶连接,还包括:内密封帽2、启动接口101、压帽4和压力表6座;所述内密封帽2设置在所述阀体1内,隔离在所述阀体1的上端口与下端口之间,所述内密封帽2为桶形,其开口端连接在所述阀体1的内侧,其盲端向所述阀体1的上端口方向延伸;所述启动接口101设置在所述阀体1的外侧壁上,所述启动接口101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阀体1的上端口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正对所述内密封帽2的侧壁,所述启动接口101内设置有第一活塞3,所述第一活塞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顶杆301,所述第一顶杆301伸入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压帽4连接在所述启动接口101上,所述压帽4与所述第一活塞3之间设置有药包401,所述压帽4的内侧设置有布药槽405,药包401位于布药槽405内,所述压帽4上设置有引线孔402,引线孔402与布药槽405的底部连通,所述引线孔402中设置有连接所述药包401的引线403;所述压力表6座具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阀体1上还设置有测压接口102,所述测压接口102内设置有与所述阀体1的下端口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测压接口102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压力表6螺纹连接,所述压力表6座的第一端口内装配有第二活塞7,所述第二活塞7与所述第一端口的内侧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端口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活塞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顶杆701,所述第二顶杆701从所述第三通孔伸入所述第二端口内,所述第二顶杆701为管状结构,所述第二顶杆701与所述第二活塞7的连接处的侧壁设置有旁孔702,所述旁孔702与所述第二顶杆701的端部连通。在以上实施例中,第一活塞3可以在启动接口101内滑动,第一顶杆301可随第一活塞3在第一通孔中滑动,当压帽4与第一活塞3之间的药包401被引线403引爆后,第一活塞3被向启动接口101内侧推动,第一顶杆301的端部将从第一通孔内向阀体1的内侧伸出并撞断内密封帽2,使阀体1的上端口与下端口连通,进而使钢瓶内的灭火剂经阀体1进入集气管内,实现了灭火系统的电控启动,以上启动方式安全可靠,不会受到材料性能和内部环境压力的影响。第二活塞7与压力表6座的第一端口间隙配合,第二顶杆701与第三通孔滑动配合,第二活塞7可随第二顶杆701在压力表6座的第一端口内滑动,当在压力表6座的第二端口上连接压力表6时,压力表6的接口向另一侧挤压第二顶杆701的端部,使第二活塞7远离第三通孔,此时压力表6的接口通过第二顶杆701的端部和旁孔702与测压接口102内的第二通孔导通,并最终与阀体1的下端口导通,压力表6由此可正常测量气体灭火剂钢瓶内的压力,当卸下连接在压力表6座的第二端口的压力表6后,第二活塞7在阀体1的下端口的环境压力下向第一端口的底部滑动,第二顶杆701完全进入第三通孔内,第二活塞7封堵第三通孔,使压力表6座的第二端口与气体灭火剂钢瓶隔离起来,以上结构保证在阀体1上拆卸压力表6时气体灭火剂钢瓶不会发生泄漏,因此在更换压力表6时不需要提前泄放灭火剂。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帽4上设置有气动接口404,所述气动接口404通入所述压帽4的内侧与所述第一活塞3之间。在以上实施例中,压帽4上的气动接口404通入压帽4的内侧与第一活塞3之间,在气动接口404内通入高压气体后,高压气体可推动第一活塞3及其第一顶杆301向阀体1内滑动,使第一顶杆301将内密封帽2撞断,由此导通气体灭火剂钢瓶和集气管,实现了灭火系统的气动启动。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阀体1上设置有手动阀接口103,所述手动阀接口103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阀体1的下端口的第一通道104,所述手动阀接口103的侧壁设置有通向所述压帽4的内侧与所述第一活塞3之间的第二通道105,所述手动阀接口103内装配有锥顶阀芯8,所述锥顶阀芯8的顶部正对所述第一通道104的端口,所述锥顶阀芯8的的根部连接有手柄座9,所述手柄座9与所述手动阀接口103螺纹配合,所述手柄座9的外侧设置有手柄10。在以上实施例中,通过转动手柄10,可控制锥顶阀芯8对第一通道104的端口的封堵或远离,当锥顶阀芯8远离第一通道104的端口时,第一通道104与第二通道105导通,气体灭火剂钢瓶内的高压气体从第一通道104和第二通道105进入第一活塞3与压帽4的内侧之间,并推动第一活塞3和第一顶杆301撞断内密封帽2,最终使气体灭火剂钢瓶与集气管导通,实现了灭火系统的手动启动。如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集气管接头11,所述集气管接头11与所述阀体1的上端口连接,所述上端口的边沿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环形槽106,所述第二通道105与所述环形槽106连通,所述集气管接头11上设置有环形台阶面,所述环形台阶面封堵在所述环形槽106的开口上,所述启动接口10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通道107,所述第三通道107的一端连通所述环形槽106,另一端通入所述第一活塞3与所述压帽4的内侧之间。在以上实施例中,环形槽106设置在阀体1的上端口,当集气管接头11连接在阀体1的上端口后,集气管接头11上的环形台阶面将覆盖住环形槽106的开口,时环形槽106形成一个环形通道,与环形槽106连通的第二通道105和第三通道107经环形通道导通,由此可将气体灭火剂钢瓶内的高压气体引入第一活塞3与压帽4的内侧之间,使灭火系统可使用自身的高压气体启动灭火,不需要连接外部的高压气源,使灭火系统的启动更加方便可靠。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顶杆301内轴向设置有变径孔303,所述变径孔303连通至所述第一活塞3与所述压帽4的内侧之间,所述变径孔303内设置有单向阀芯,使所述变径孔303由第一顶杆301的端部至所述第一活塞3与所述压帽4的内侧单向导通。在以上实施例中,单向阀芯包括依次设置在变径孔中螺堵306、弹簧305和钢珠304,钢珠304卡在变径孔303内的最细口处,螺堵306设置在靠近压帽4的最外侧,弹簧305使钢珠304在第一活塞3至第一顶杆301的方向上封堵变径孔303,使第一顶杆301形成一个单向阀,第一活塞3与压帽4之间的气体不能通过变径孔303,阀体1内的空气可在压力作用下推开钢珠304和弹簧305组成的单向阀芯经过变径孔303进入第一活塞3与压帽4之间,有助于平衡阀体1的上端口与第一活塞3与压帽4的内侧之间的环境压力,可避免阀体1内的环境压力影响第一活塞3的移动,保证第一顶杆301在启动时能顺利撞断内密封帽2。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锥顶阀芯8为尾端开口的空心结构,所述锥顶阀芯8的尾端的开口与外界连通,所述锥顶阀芯8的尾端的开口上连接有封堵螺钉801,所述锥顶阀芯8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与其尾端的开口连通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第二通道105连通;所述手动阀接口10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手柄座9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两个轴向排列的两个螺孔,两个螺孔内分别装配有第一限位螺钉901和第二限位螺钉902,所述第一限位螺钉901的端部伸入所述限位槽中,所述第二限位螺钉902的端部挡在所述手动阀接口103的端口外。在以上实施例中,阀体1的上端口内的高压气体可经过第一顶杆301上的变径孔303进入第一活塞3与压帽4之间,再经过第三通道107和环形槽106以及第二通道105进入锥顶阀芯8的内腔,当拧开封堵螺钉801后,高压气体可从其尾端泄出。第一限位螺钉901在手柄座9旋开过度时卡在限位槽内,阻止手柄座9的进一步旋开,可防止手柄座9因旋开过度而从手动阀接口103上脱离;第二限位螺钉902在手柄座9旋入过度时挡在手动阀接口103的端部,可防止手柄座9因旋入过度而挤坏锥顶阀芯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集气管接头11内设置有格挡件12,所述格挡件12与所述集气管接头11的内壁形成的孔隙的最大宽度小于所述内密封帽2的端部的直径。在以上实施例中,当内密封帽2被撞断后,断开的部分可能会卡在集气管道内,妨碍气体灭火剂的流动,在集气管接头11中设置格挡件12,使格挡件12与集气管接头11的内壁形成的空隙的最大宽度小于内密封帽2的端部的直径时,断开的部分内密封帽2将不会进入集气管内,保证了集气管的畅通。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顶杆301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启动接口101内具有限位卡环302,所述限位卡环302卡在所述第一顶杆301上的所述限位槽中。在以上实施例中,卡在第一顶杆301上的限位槽中的卡环可使第一顶杆301在阀体1或者连接阀体1的气体灭火剂钢瓶的运输过程中不会轻易撞击到内密封帽2,以免阀体1失效或者灭火剂被误释放。在启动灭火系统时,由于推动活塞的压力较大,卡环可在移动过程中被第一顶杆301撑开,使阀体1的启动功能不会受到影响。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密封帽2由脆性材料制成,所述内密封帽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折断槽201。在以上实施例中,为了使内密封帽2在必要情况下能被第一顶杆301撞断,内密封帽2应该由脆性材料制成,进一步地,内密封帽2的外侧壁上应该设置有折断槽201,使其更容易被第一顶杆301撞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阀体1上设置有泄压接口108,所述泄压接口108内设置有泄压孔109,所述泄压孔109与所述阀体1的下端口连通,所述泄压口内设置有安全膜片13,所述安全膜片13封堵在所述泄压孔109的端口处。在以上实施例中,当气体灭火剂钢瓶内的压力达到危险数值时,气体灭火剂将冲破泄压孔109端口处的安全膜片13,并从泄压口中泄出,以上措施可避免由高压引起的危险事故的发生。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泄压接口108中连接有安全螺钉14,所述安全螺钉14为中空结构,所述安全螺钉14的内端为开口结构,外端设置有与气内端连通的气孔,所述安全膜片13被夹持在所述安全螺钉14的内端与所述泄压孔109的端口之间。在以上实施例中,安全螺钉14的内部中空,其内端口与其外端上的气孔导通,安全螺钉14可将安全膜片13固定在泄压口内,并且不会影响泄压口的泄压功能,而且还方便对安全膜片13的更换。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