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使用的拉线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4000发布日期:2018-10-09 17:12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力金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拉线线夹。



背景技术:

在电力线路中,用于架设电线的杆塔通常需要两至八条斜拉的钢绞线进行固定,钢绞线一头固定在杆塔的上部或中部,另一头固定在地上,以保证杆塔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仍保持竖立而不会倾斜,从而保证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在这斜拉的钢绞线中间必须要有至少一个拉线金具,拉线金具通常一端与地基连接另一端与钢绞线连接,通过调整该拉线金具能够使电线杆或铁塔的四周受力平衡,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较佳的拉线金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内容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拉线线夹,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便于使用的拉线线夹,其包括第一线夹主体和第二线夹主体,第一线夹主体和第二线夹主体通过一调节螺杆连接,第一线夹主体和第二线夹主体均构造成“U”形且开口相背;

第一线夹主体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中部设有第一安装通孔;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向同一侧垂直折弯地形成2个支撑板,所述2个支撑板在相对位置处均设有第二安装通孔,所述2个支撑板的第二安装通孔间穿设有固定螺栓;

第二线夹主体包括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中部设有第三安装通孔;第二连接板的两端向同一侧垂直折弯地形成2个轨道板;

调节螺杆的一端穿过第一安装通孔后与一第一调节螺母螺纹配合,调节螺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三安装通孔后与一第二调节螺母螺纹配合;

第二线夹主体处还设有夹具主体,夹具主体包括分别设于所述2个轨道板处的2个夹线单元;夹线单元包括直接与对应轨道板连接的第一夹线块和通过一连接件与第一夹线块连接的第二夹线块,第一夹线块与第二夹线块间共同形成夹线孔。

本发明的便于使用的拉线线夹中,第一线夹主体和第二线夹主体能够分别与钢绞线和地基进行连接,而通过调节第一调节螺母和/或第二调节螺母,能够较佳的调节第一线夹主体和第二线夹主体间的间距,从而能够较佳的对钢绞线处的拉力进行调节。

另外,由于第一线夹主体的开口处能够设置有固定螺栓,通过固定螺栓与2 个支撑板间的配合,使得第一线夹主体能够较佳的与地基连接。相比于现有的拉线金具,本发明拉线线夹的第一线夹主体在与地基连接时,只需要将第一线夹主体的开口卡于待连接处,再将固定螺栓入,即可较佳的实现第一线夹主体与地基间的连接,从而能够大大简化施工步骤。

同时,由于第一线夹主体和第二线夹主体均能够相对调节螺杆进行转动,从而能够较佳的对钢绞线中的扭力进行卸除。

除上述之外,第二线夹主体的轨道板处还设有夹具主体,从而能够较佳的实现第二线夹主体与钢绞线间的连接。

作为优选,第一线夹主体、第二线夹主体和调节螺杆的表面均经渗氮处理并形成厚度为2mm~3.5mm的渗氮层。渗氮层的设置,能够较佳地提升第一线夹主体、第二线夹主体和调节螺杆的表面性能,使得第一线夹主体、第二线夹主体和调节螺杆能够具备较佳的防腐蚀、耐磨等性能。

作为优选,第一调节螺母的外壁沿轴向设有第一固定通孔,第一连接板对应第一固定通孔处 设有第一固定螺孔;第一固定通孔内穿设有第一固定螺钉,第一固定螺钉与第一固定螺孔螺纹配合。通过第一固定螺钉将第一调节螺母与第一连接板进行锁定,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第一调节螺母的松动。

作为优选,第一固定通孔和第一固定螺孔的数量均为6个。从而能够较佳的保证第一调节螺母与调节螺杆间,以及第一调节螺母与第一连接板间的连接强度。

作为优选,第二调节螺母的外壁沿轴向设有第二固定通孔,第二连接板对应第二固定通孔处设有第二固定螺孔;第二固定通孔内穿设有第二固定螺钉,第二固定螺钉与第二固定螺孔螺纹配合。通过第二固定螺钉将第二调节螺母与第二连接板进行锁定,从而能够有效的防止第二调节螺母的松动。

作为优选,第二固定通孔和第二固定螺孔的数量均为6个。从而能够较佳的保证第二调节螺母与调节螺杆间,以及第二调节螺母与第二连接板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便于使用的拉线线夹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第一线夹主体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第二线夹主体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的第一夹线块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的第二夹线块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的压块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中的定位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使用的拉线线夹。其包括第一线夹主体110和第二线夹主体120,第一线夹主体110和第二线夹主体120通过一调节螺杆130连接,第一线夹主体110和第二线夹主体120均构造成“U”形且开口相背。

如图2所示,第一线夹主体110包括第一连接板210,第一连接板210中部设有第一安装通孔211;第一连接板210的两端向同一侧垂直折弯地形成2个支撑板220,所述2个支撑板220在相对位置处均设有第二安装通孔221,所述2 个支撑板220的第二安装通孔221间穿设有固定螺栓111。

如图3所示,第二线夹主体120包括第二连接板310,第二连接板310中部设有第三安装通孔311;第二连接板310的两端向同一侧垂直折弯地形成2个轨道板320。

本实施例中,调节螺杆130的一端穿过第一安装通孔211后与一第一调节螺母131螺纹配合,调节螺杆130的另一端穿过第三安装通孔311后与一第二调节螺母132螺纹配合。

另外,第二线夹主体120处还设有夹具主体,夹具主体包括分别设于所述2 个轨道板320处的2个夹线单元140;夹线单元140包括直接与对应轨道板320 连接的第一夹线块141和通过一连接件144与第一夹线块141连接的第二夹线块142,第一夹线块141与第二夹线块142间共同形成夹线孔143。

所述2个夹线单元140外侧设有压块150,压块150可滑动地同时与所述2 个轨道板320连接,压块150外侧设有定位板160,定位板160通过对应的定位螺钉161同时与所述2个轨道板320固定连接。定位板160中部设有调节螺钉 170,调节螺钉170与定位板160螺纹配合且头部朝向压块150。从而使得,通过旋动调节螺钉170,即可较佳的调节压块150的位置,从而能够对该2个夹线单元140的位置进行调节。

如图4所示,第一夹线块141中部沿对应轨道板320长度方向设有穿设通孔410,第一夹线块141通过穿设通孔410可滑动地套设于对应轨道板320处。第一夹线块141内侧沿对应轨道板320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半圆槽420,第一半圆槽420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孔430。

如图5所示,第二夹线块142对应第一半圆槽420处设有第二半圆槽510,第一半圆槽420和第二半圆槽510共同形成夹线孔143。第二夹线块142对应第一连接孔430处设有第二连接孔520,连接件144穿设于第一连接孔430与第二连接孔520间,并且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144采用螺栓且其螺母位于第二线夹主体120外侧。

另外,本实施例中,2个第二夹线块142相对的内侧间相互远离从而形成一个空间,并且2个第二夹线块142的内侧面均构造成朝向第二线夹主体120开口的第一斜面530。

如图6所示,压块150包括压块基板610,压块基板610对应任一轨道板 320处均设有第一配合通孔611,压块基板610通过第一配合通孔611与所述2 个轨道板320可滑动地连接。压块基板610对应任一夹线孔143处均设有第一过线孔612,第一过线孔612的设置,使得钢绞线能够较佳的穿过压块基板610。

尤为重要的是,压块基板610背向第二线夹主体120开口的一侧设有顶块部620,顶块部620对应任一第二夹线块142的第一斜面530处均构造有第二斜面621。其中,第一斜面530和第二斜面621相互平行,并且第二斜面621沿轨道板320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一斜面530的相应尺寸,且该2个尺寸间的比例较佳的为3:2,从而使得顶块部620能够较佳的将该2个第二夹线块142向两侧顶压,进而能够较佳的使得夹线单元140能够较佳的对钢绞线进行夹紧。

如图7所示,定位板160对应任一轨道板320处均设有第二配合通孔710,定位板160通过第二配合通孔710与所述2个轨道板320连接。任一第二配合通孔710的外侧壁处均设有定位螺孔711,通过定位螺钉161与定位螺孔711的配合,使得定位板160能够较佳的固定于第二线夹主体120处。

定位板160对应任一夹线孔143处均设有第二过线孔720,从而使得钢绞线能够较佳的穿过定位板160。定位板160中部还设有用于配合调节螺钉170的调节螺孔730。

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夹主体110、第二线夹主体120和调节螺杆130的表面均经渗氮处理并形成厚度为2mm~3.5mm的渗氮层。

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螺母131的外壁沿轴向设有第一固定通孔131a,第一连接板210对应第一固定通孔131a处 设有第一固定螺孔212;第一固定通孔 131a内穿设有第一固定螺钉131b,第一固定螺钉131b与第一固定螺孔212螺纹配合。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通孔131a和第一固定螺孔212的数量均为6个。

本实施例中,第二调节螺母132的外壁沿轴向设有第二固定通孔132a,第二连接板310对应第二固定通孔132a处设有第二固定螺孔312;第二固定通孔 132a内穿设有第二固定螺钉132b,第二固定螺钉132b与第二固定螺孔312螺纹配合。

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通孔132a和第二固定螺孔312的数量均为6个。

本实施例中,第一半圆槽420和第二半圆槽510的内壁均向外周凹陷形成填充槽孔,填充槽孔内设置有挤压垫片,挤压垫片主要由以重量份计的碳纤维 10份、铝粉20份、锌粉10份和钛粉5份复合而成。本实施例中的挤压垫片能够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和较佳的耐磨性能,从而使得第一半圆槽420和第二半圆槽510能够较佳的对钢绞线进行夹紧。

本实施例中的便于使用的拉线线夹在使用时,通过固定螺栓111将第一线夹主体110与地基连接,通过2个夹线单元140将第二线夹主体120与钢绞线连接。之后能够通过调节第一调节螺母131或第二调节螺母132对钢绞线的拉力进行较大幅度调节,并能够通过第一固定螺钉131b和第二固定螺钉132b分别将第一调节螺母131和第二调节螺母132固定即;同时还能够通过调节螺钉 170对钢绞线的拉力进行较小幅度的调节。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