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插式中继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3903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对插式中继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市政管道铺设的顶管施工领域,具体涉及顶管施工的一种对插式中继间。



背景技术:

顶管是市政管道铺设的常用施工方法,顶管施工中,随着顶进长度的增加,管道轴向推力亦会逐渐增大。当推力超过管材承受值时,管材将破碎,导致工程失败。为了使用较小的顶力推进较长距离的管道,常用方法是将长距离管道划分成多个区段,分区段推进,在每个相邻区段之间加设中继间,中继间内安装小型千斤顶,每个顶段产生的推力均小于管道所能承受的最大推力,将大的顶力分解为多个小的顶力,这样能够保证顶管施工正常进行。

传统的中继间为顺插式,顺插式中继间结构如图1、图3所示。顺插式中继间的围护筒(18)为单层结构,围护筒(18)后端固定在后承力盘(11)外周,前端游离。千斤顶(16)位于围护筒内周,多个千斤顶沿围护筒内圈圆周布置,千斤顶底座固着在后承力盘(11)内端,后承力盘(11)外端与管道前端相抵。前承力盘(14)插入围护筒游离端内部,千斤顶活塞固着在前承力盘(14)内端,前承力盘(14)外端与管道后端相抵。

千斤顶伸出运动时,如图2所示,后承力盘(11)不动,以后承力盘(11)为支承,将前承力盘(14)及前段管道向前推移,前承力盘(14)在围护筒内侧滑动,中继间沿轴向伸长,前段管道在千斤顶(16)的作用下向前移动。后段管道向前推进时,前承力盘(14)不动,以前承力盘(14)为支承,后承力盘(11)推动千斤顶(16)回缩,带动围护筒(18)向前移动,围护筒在前承力盘(14)外侧滑动,中继间沿轴向缩短。工作时,中继间交替地伸长与缩短,达到管道不断向前推进的目的。

因围护筒(18)与阻水密封环(15)的保护,中继间伸长及缩短过程中,管道及中继间内部不受地下水及泥砂的干扰。

顺插式中继间主要由后承力盘(11)、围护筒(18)、前承力盘(14)、阻水密封环(15)、千斤顶(16)组成,围护筒(18)分为千斤顶段、千斤顶伸出段与阻水防护段三部分,围护筒的长度为千斤顶长度、千斤顶伸出长度、阻水防护段长度的三者之和。合拢时,中继间的轴向长度为后承力盘宽加围护筒长度,前承力盘插入到围护筒内,不单独计算长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的对插式中继间,如图4所示,有二个围护筒,分为内筒与外筒,外筒内径大于内筒外径,内筒插于外筒内部。外筒后端固定在后承力盘外周,外筒前端游离;内筒前端固定在前承力盘后端,内筒后端游离,插入外筒内周,外筒内侧与内筒外侧设置阻水密封环,内筒、外筒可滑动抽插。千斤顶位于内筒内周,多个千斤顶沿内筒内圈圆周布置,千斤顶底座固着在后承力盘内端,后承力盘外端与管道前端相抵。千斤顶活塞固着在前承力盘内端,前承力盘外端与管道后端相抵。

千斤顶伸出运动时,如图5所示,后承力盘不动,以后承力盘为支承,推动前承力盘及前段管道向前移动,前承力盘带动内筒在外筒内侧滑动,中继间沿轴向伸长,前段管道在千斤顶的作用下向前移动。后段管道向前推进时,前承力盘不动,以前承力盘为支承,后承力盘推动千斤顶回缩,带动外筒向前移动,外筒在内筒外侧滑动,中继间沿轴向缩短。

外筒、内筒设置阻水密封环,阻挡管道外部的地下水及泥砂渗入。

对插式中继间由后承力盘、外筒、内筒、前承力盘、阻水密封环、千斤顶组成。中继间工作时,内筒、外筒同时移动,千斤顶的长度大于伸出长度、阻水密封环宽度、前承力盘宽度之和。合拢时,对插式中继间的轴向长度为后承力盘宽度加外筒长度,因阻水密封段、千斤顶伸出段均位于内、外筒长度范围之间,中继间的整体长度大大缩短。

本发明的对插式中继间比传统的顺插式中继间的轴向长度大大减小,在施工中节省了中继间的占用空间,能够在空间狭窄的场地施工,并可节约工程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顺插式中继间结构纵断图。

图2为顺插式中继间伸出工作结构纵断图。

图3为顺插式中继间结构横断图。

图4为本发明对插式中继间结构纵断图。

图5为本发明对插式中继间伸出工作结构纵断图。

图6为本发明对插式中继间结构横断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应用形式。

11—后承力盘,14—前承力盘,15—阻水密封环,16—千斤顶,17—中继间承口,18—围护筒,19—中继间插口。

21—后承力盘,22—外围护筒,23—内围护筒,24—前承力盘,25—阻水密封环,26—千斤顶,27—中继间承口,29—中继间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对插式中继间,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二个围护筒,外筒(22)与内筒(23),外筒(22)后端与后承力盘(21)外周连接,内筒(23)前端与前承力盘(24)后端连接,内筒(23)、外筒(22)对插,阻水密封环(25)置于内筒(23)与外筒(22)之间。内筒内周排布多个千斤顶(26),千斤顶行程一致。千斤顶底座固着在后承力盘(21)内端,千斤顶活塞固着在前承力盘(24)内端。千斤顶为单作用液压千斤顶,伸出时注入高压油,收回时需要外力挤压。

使用时,中继间位于顶进管道中间,后部管道插入中继间承口(27)内,中继间插口(29)插入前部管道承口。

启用中继间的前半程,千斤顶(26)活塞伸出,推动前承力盘(24)向前移动,带动内筒(23)在外筒(22)内滑动,后承力盘(21)与外筒(22)在后部管道的支撑下保持固定,前承力盘(24)推动前部管道向前移动,中继间轴向增长,如图5所示。

启用中继间的后半程,后部管道顶推后承力盘(21),前承力盘(24)、内筒(23)与前部管道固定不动,后承力盘(21)带动外筒(22)向前移动,在挤压作用下,千斤顶(26)回缩,中继间轴向长度减小。中继间的轴向长度在增长、缩短的变化中向前推移。

在实际实施时,中继间内部的千斤顶(26)可以反装,即千斤顶底座固定于前承力盘(24)内端,千斤顶活塞顶在后承力盘(21)内端,如图7所示。

实施时,内、外围护筒的横断面可以是圆形、矩形,或其它形状,承力盘的横断面可以是圆形、矩形或其它形状。

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示范实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可以用各种不同方式进行若干改进和修正,这些改进和修正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