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机械零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锥形不锈钢衬套。
背景技术:
在机械设备运行时,轴高速旋转,为了提高轴的稳定性,避免轴因摩擦生热而造成磨损,提高轴的使用寿命,都会再轴外侧固定一个衬套,来对轴进行保护。衬套是目前工业设备领域常用的防止轴磨损的部件。
常规的衬套为圆柱形结构,在装配时不易装配到需要的位置。衬套外部与外部转轴连接在一起,内部与内转轴连接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无法排出,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轴与衬套之间的摩擦会越来越大,严重时还会损坏轴承,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锥形不锈钢衬套,方便装配,零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加工精度,通过合理的结构使衬套与各转轴之间配合更加顺畅,磨损更小,运行更稳定,使用寿命更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锥形不锈钢衬套,包括圆锥形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的锥度为4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的中心位置设有惯穿所述主体结构的装配内孔,所述装配内孔的侧边设有一个内轴定位槽,所述装配内孔上还设有第一切口,所述第一切口延伸至所述主体结构的外表面,并且贯穿所述主体结构,所述装配内孔上位于所述第一切口的相反方向设有第二切口,所述第二切口的宽度与所述装配内孔的半径相等,所述第二切口的深度贯穿所述主体结构,所述装配内孔的半径是所述主体结构最大端面半径的三分之一,所述主体结构的外侧设有装配外孔。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外孔由一个半圆形第一装配外孔和两个半圆形第二装配外孔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装配外孔为贯穿所述主体结构的直孔;所述第二装配外孔为M8的螺纹孔,并且深度小于所述主体结构的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装配外孔的中心、所述第二切口的中心与所述主体结构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直线与两个所述第二装配外孔的中心连接所形成的直线相互垂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零件精度高,定位准确,不仅方便安装并且还减少了零件之间的磨损,提高了零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侧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1、主体结构,2、装配内孔,3、内轴定位槽,4、第一切口,5、第二切口,6、第一装配外孔,7、第二装配外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锥形不锈钢衬套,锥形结构使得衬套在进行安装时更加方便快捷,本发明的锥形不锈钢衬套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加工精度,零件的加工精度可以达到0.01mm,可以使零件配合更紧密,连接性更好。另外由于结构上的合理设计通过在零件中心轴位置放入润滑油可以有效减少转轴与衬套之间的磨损,提高了零件的安全性,延长了零件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包括圆锥形主体结构1,所述主体结构1的锥度为4度,在进行装配操作时更加方便快捷。所述主体结构1的中心位置设有惯穿所述主体结构1的装配内孔2,它用来连接内转轴,所述装配内孔2的侧边设有一个内轴定位槽3,内轴定位槽3配合内转轴时可以确保内转轴位置准确,有效保障了装配精度,并且确保在运行时内转轴与衬套之间配合更紧密,连接性更好。所述装配内孔2上还设有第一切口4,所述第一切口4延伸至所述主体结构1的外表面,并且贯穿所述主体结构1,通过第一切口4可以使润滑液流入到内转轴上,减少内转轴与衬套之间的磨损,也起到了一定的散热作用,提高了内转轴在进行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述装配内孔2上位于所述第一切口4的相反方向设有第二切口5,所述第二切口5的宽度与所述装配内孔2的半径相等,所述第二切口5的深度贯穿所述主体结构1,这样可以确保主体结构1的强度仍然可以满足要求,确保整个零件的结构强度。所述装配内孔2的半径是所述主体结构1最大端面半径的三分之一,使零件自身的强度最高,让零件更耐用。所述主体结构1的外侧设有装配外孔,外装配孔与外转轴连接在一起使用,从而实现了衬套的作用,保护了转轴。
作为优选,所述装配外孔由一个半圆形第一装配外孔6和两个半圆形第二装配外孔7组成,使外转轴与衬套可以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在运行时稳定性更有保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装配外孔6为贯穿所述主体结构1的直孔;在装配时,第一装配外孔6与外转轴上的螺纹孔配合,起到定位的作用。所述第二装配外孔7为M8的螺纹孔,并且深度小于所述主体结构1的深度,M8的第二装配外孔7与转轴上的M8螺纹孔配合连接,使它们可以完整的连接在一起,而且减少了零件的体积,保障了零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降低了整体的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装配外孔6的中心、所述第二切口5的中心与所述主体结构1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直线与两个所述第二装配外孔7的中心连接所形成的直线相互垂直。这个时候衬套的稳定性最高,连接时受力更均匀,使用寿命更长。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替换,这些改进或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