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架用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861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吊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架用连接件。

背景技术:
吊架是当前无外架施工工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施工机具。由于它的结构原理简单,容易制造,成本低,加之操作简便,因而越来越多地在施工中被广泛采用。连接件是机械领域中的常用构件,适用于多种结构组装或支撑,工程实际中,经常需要将构件相互连接,如桥梁桁架接点处的铆钉(或螺栓)连接,机械中的轴与齿轮间的键连接,以及木结构中的榫卯连接等。现有的连接件其连接结构较为单一,其承受的剪切力往往集聚于一点,结构不稳定,抗拉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吊架用连接件,通过固定部和连接部的结构,将固定部所承受的拉力,均衡的转移到连接部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连接件,承受力集中于一点,结构不稳定,抗拉性差等问题。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吊架用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两侧的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两个连接部上开设有相对应的连接孔。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呈90°固定连接,且所述两个连接部在固定部的同侧。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连接部为U型结构,所述连接孔开设在所述U型结构上靠近弧形面的一侧,且所述相对应的两个连接孔同轴心。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U型结构包括长方形结构和连接在长方形结构一侧的半圆结构,所述连接孔开设在半圆结构上。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连接部为三角形结构,所述连接孔开设在三角形结构的其中一角上。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三角形结构为等腰三角形,且所述连接孔开设在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上。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固定部为长方形结构。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两个安装孔自上而下排列。有益效果:通过固定部和连接部的结构,将固定部所承受的拉力,均衡的转移到连接部上,结构简单,剪切力分散较为均匀,结构稳定,承压性好,适用于多种构件的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吊架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吊架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吊架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吊架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三。图中:1、固定部;11、安装孔;2、连接部;22、连接孔;3、墙壁;4、槽钢;5、悬臂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吊架用连接件,包括固定部1和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部1两侧的连接部2,所述固定部1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11,两个连接部上开设有相对应的连接孔21。所述固定部通过其上安装孔11与螺栓或螺杆相连接并在安装孔11的内外均通过螺帽固定。所述连接部2与所述固定部1呈90°固定连接,且所述两个连接部2在固定部1的同侧。所述固定部1与两个连接部2分别呈垂直连接的结构,利于结构的稳定。所述固定部1和连接部2为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1和连接部2采用冲压成型的方法制成。所述连接部2为U型结构,所述连接孔22开设在所述U型结构上靠近弧形面的一侧,且所述相对应的两个连接孔21同轴心。所述两个连接孔21同轴心的结构,可以均衡的分散固定部1所承受的拉力。所述U型结构包括长方形结构和连接在长方形结构一侧的半圆结构,所述连接孔21开设在半圆结构上。所述半圆结构相对于方形结构,其承压性能更好,同时可以减少连接部2所承受的其他外力,减少连接部2因磕碰或受外力冲击而变形的几率。所述固定部1包含但不限于长方形结构。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为正方形结构,橄榄形结构,或几个图形的结合等。所述固定部1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开设至少一个安装孔21,具体的,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21,且两个安装孔21自上而下排列。实施例2如图2-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连接部2为三角形结构,所述连接孔21开设在三角形结构的其中一角上。所述三角形结构的底边与固定部1的侧边相固定连接。所述三角形结构为等腰三角形,且所述连接孔21开设在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上。等腰三角形的结构,既保持了连接部2整体受力的稳定性,又可均匀的分散来自固定部1的剪切力。进一步的,所述三角形结构为等边三角形。具体应用时,两个自上而下排列的安装孔21可通过螺栓固定在墙壁3上、槽钢4或悬臂梁5上。综上所述,通过固定部和连接部的结构,将固定部所承受的拉力,均衡的转移到连接部上,结构简单,剪切力分散较为均匀,结构稳定,承压性好,适用于多种构件的连接。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