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松垫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6032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防松垫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元件领域,尤其涉及垫圈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松垫圈。



背景技术:

目前,众所周知的光伏支架系统的支架常采用长圆孔结构,以适应安装误差的调整,螺栓穿过长圆孔与另一部件固定连接,而长圆孔的加工误差一般较大,且长圆孔加工后的毛刺较多,对支架的后续装配造成一定的困难,费时费力,装配后的光伏支架系统仍存在一定的安装质量问题,同时,对于长期使用的震动类设备,螺栓较易松动,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

综上所述,如何使螺栓穿过长圆孔与另一部件固定时简单、方便、且固定后长期使用不易松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松垫圈,该防松垫圈设置于安装件的长圆孔上,螺栓穿过防松垫圈后拧紧固定,该防松垫圈的突肩限制了其在长圆孔的周向位置的旋转运动,且在螺栓的预紧力作用下,垫圈本体的摩擦纹带可以压平长圆孔上的毛刺,同时能够增大摩擦力,该防松垫圈结构简单,易安装,有利于支架的后续装配,高效快速,使长期使用的震动类设备上的螺栓不易松动,从而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松垫圈,用于与装配在安装件的长圆孔内的螺栓配合使用,该防松垫圈包括垫圈本体和突肩,所述突肩固定设置于所述垫圈本体的一侧;所述垫圈本体包括与螺栓匹配的通孔和与安装件的安装面相配合的摩擦纹带,所述突肩和所述摩擦纹带设置于所述垫圈本体的同一侧,所述突肩包括两个限位壁,两个所述限位壁分别与长圆孔的两个平面壁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防松垫圈与长圆孔和螺栓配合使用,通过突肩嵌设于长圆孔,且突肩的两个限位壁与长圆孔的平面壁对应设置,可以限制该防松垫圈沿周向旋转,拧紧螺栓时,该防松垫圈在螺栓预紧力的作用下,摩擦纹带可以压平安装件的长圆孔上的毛刺,同时能够增大摩擦力。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防松垫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摩擦纹带为锯齿带,所述锯齿带包括多个并排设置且具有齿尖的锯形齿,所述齿尖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垫圈本体的一侧所在的平面相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锯齿带具有相互垂直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述锯齿带包括第一锯齿带和第二锯齿带,所述第一锯齿带的每个锯形齿的齿尖沿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锯齿带的每个锯形齿的齿尖沿宽度方向成锐角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锯齿带为两条相互平行的第一锯齿带,所述第一锯齿带包括长度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的边缘均位于所述垫圈本体的边缘;所述突肩位于两条所述第一锯齿带之间,且两个所述限位壁与所述第一锯齿带的长度方向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锯齿带还包括弧形锯齿带,所述弧形锯齿带的齿尖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锯齿带和/或第二锯齿带的齿尖所在的平面重合,且所述弧形锯齿带与所述突肩设置于所述垫圈本体的通孔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锯齿带为四条相互平行的第二锯齿带,四条所述第二锯齿带的每个锯形齿的齿尖与宽度方向之间的锐角大小相同,靠近所述垫圈本体的通孔的两条第二锯齿带的锐角方向一致或者相反;远离所述垫圈本体的通孔的两条第二锯齿带与靠近所述垫圈本体的通孔的两条第二锯齿带的方向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垫圈本体的外轮廓为圆形或者方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垫圈本体的外轮廓设置有一个止动耳片,所述止动耳片与所述垫圈本体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突肩为弧形件,所述弧形件包括相对的第一弧形壁和第二弧形壁,所述第一弧形壁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弧形壁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一弧形壁与所述第二弧形壁之间的厚度尺寸小于或者等于长圆孔长度的一半与螺栓标称直径之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垫圈本体为弹性垫圈,所述弹性垫圈包括具有断面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设置在所述垫圈本体的通孔的远离所述突肩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松垫圈,该防松垫圈设置有限制该垫圈在长圆孔的周向位置可旋转的突肩和在螺栓预紧力的作用下能够压平毛刺的摩擦纹带,该突肩嵌设于长圆孔内,且该突肩的两个限位壁与长圆孔的两个平面壁相配合,使该防松垫圈设置于长圆孔中不能旋转,限制了该防松垫圈在长圆孔的周向位置的旋转运动,起到限位作用。该垫圈本体上设置的摩擦纹带与安装件的安装面相配合,螺栓穿过垫圈本体的通孔后与支架的长圆孔固定,在螺栓的预紧力作用下,垫圈本体的摩擦纹带可以压平长圆孔上的毛刺,同时能够增大摩擦力,有利于支架的后续装配,也使长期使用的震动类设备上的螺栓不易松动,且该防松垫圈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松垫圈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装配使用过程省时省力,且容易定位,极大地提高安装效率,保障安装质量,安装后,特别对长期使用的震动类设备紧固性好,有效预防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事故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松垫圈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防松垫圈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防松垫圈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防松垫圈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防松垫圈第三种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防松垫圈100 突肩10

限位壁103 第一弧形壁105

第二弧形壁107 顶壁108

垫圈本体30 通孔302

圆孔壁3021 摩擦纹带303

锯齿带305 齿尖3051

锯形齿3052 第一壁306

第二壁307 第一端311

第二端312 第一锯齿带314

第二锯齿带315 弧形锯齿带316

第三弧形壁3162 第四弧形壁3163

止动耳片317 弹性垫圈32

第一部321 第二部32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松垫圈,包括垫圈本体和突肩,突肩设置于垫圈本体的一侧,用于限制该防松垫圈相对安装件的长圆孔周向旋转,垫圈本体上还设置有摩擦纹带,在螺栓预紧力的作用下,摩擦纹带可以压平长圆孔的毛刺,同时增大摩擦力。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接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其中图1—图3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图4—图6对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防松垫圈100主要包括突肩10和垫圈本体30,突肩10设置于垫圈本体30的一侧,该防松垫圈100与装配在安装件的长圆孔内的螺栓配合使用。

下面对各个部分的具体结构以及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突肩1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请参照图1所示,突肩10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限位壁103,该防松垫圈100的突肩10嵌设于长圆孔内,且突肩10的两个限位壁103与长圆孔的两个平面壁相对应,(此处的对应为相互贴合或者具有细小缝隙,只要使突肩10嵌设于安装件的长圆孔内后,该防松垫圈100不能旋转,即限制了该防松垫圈100沿长圆孔的周向旋转运动)。

该突肩10还包括第一弧形壁105和第二弧形壁107,第一弧形壁105相对于第二弧形壁107更靠近于与该防松垫圈100相配合的螺栓设置,第一弧形壁105的中心轴线与第二弧形壁107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即该突肩10的第一弧形壁105与第二弧形壁107之间的距离相等;且第一弧形壁105与第二弧形壁107之间的厚度尺寸小于或者等于安装件上的长圆孔的长度尺寸的一半与螺栓标称直径之差。

突肩10还包括顶壁10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该突肩10的顶壁108与垫圈本体30的一侧平行。

其次,对垫圈本体3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请参照图1所示,垫圈本体30包括通孔302和摩擦纹带303,该垫圈本体30的通孔302尺寸与该防松垫圈100相配合使用的螺栓外径尺寸相配合,螺栓穿过通孔302后装配在安装件的长圆孔内,垫圈本体30上的摩擦纹带303与安装件的安装面相配合,此处安装面是指该防松垫圈100与安装件相配合时,与防松垫圈100具有摩擦纹带303的一侧相配合的面为安装件的安装面;且该摩擦纹带303与突肩10设置于垫圈本体30的同一侧,在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通孔302正好位于垫圈本体30的中心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摩擦纹带303为锯齿带305,该锯齿带305包括多个并排设置且具有齿尖3051的锯形齿3052,该锯形齿3052的齿尖3051所在的平面与该垫圈本体30的一侧所在的平面相重合。

该锯齿带305的形状可以为多种,在本实施例1中,锯齿带305的齿尖3051均位于同一平面内,且该锯齿带305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该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相互垂直,此处的垂直不是绝对垂直。在宽度方向上,该锯齿带305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壁306和第二壁307,第一壁306相对第二壁307更靠近于通孔302设置;在长度方向上,该锯齿带305包括相对的第一端311和第二端312,且该第一端311与第二端312的边缘均位于垫圈本体30的边缘,该锯齿带305的第一壁306与第二壁307之间的宽度尺寸为3至5mm,该锯齿带305的每个锯形齿3052的齿尖3051沿宽度方向平行设置,即每个锯形齿3052的齿尖3051垂直于第一壁306和第二壁307。

请参照图2所示,垫圈本体30上设置的锯形齿3052可以有多种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锯齿带305为两条相互平行的锯齿带305,且该相互平行的两条锯齿带305分别位于垫圈本体30的通孔302的两侧,两条锯齿带305在宽度方向上的第一壁306与第二壁307之间的距离相等,在长度方向上,两条锯齿带305的第一端311与第二端312的边缘均位于垫圈本体30的边缘,两条锯齿带305在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与安装件上的长圆孔的孔径尺寸相一致,此处的相一致是指距离可以相等,也可以稍微大于或稍微小于。

请参照图3所示,锯齿带305的具有齿尖3051的锯形齿3052的排布方向有多种,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锯齿带305的每个锯形齿3052的齿尖3051沿宽度方向平行设置,该排布方式的锯齿带305为第一锯齿带314,即垫圈本体30上设置有两条平行的第一锯齿带314,且第一锯齿带314的第一壁306所在的平面与突肩10的限位壁103所在的平面相重合,垫圈本体30的通孔302的圆孔壁3021所在的弧形面与突肩10的第一弧形壁105所在的弧形面相重合,通过将突肩10嵌设于长圆孔内从而将该防松垫圈100设置于安装件上,突肩10限制防松垫圈100的轴线旋转,锯形齿3052正好与安装件的安装面相配合,在螺栓预紧力的作用下,通过锯形齿3052将安装面和长圆孔的毛刺压平,同时,增大摩擦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锯齿带305还包括弧形锯齿带316,该弧形锯齿带316的齿尖3051所在的平面与上述第一锯齿带314所在的平面重合,该弧形锯齿带316位于两条第一锯齿带314之间,弧形锯齿带316包括第三弧形壁3162和第四弧形壁3163,第三弧形壁3162的中心轴线和第四弧形壁3163的中心轴线重合,且该弧形锯齿带31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锯齿带314的靠近通孔302的第一壁306相贴合,即弧形锯齿带316与突肩10设置于垫圈本体30的通孔302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防松垫圈100,垫圈本体30上同一侧设置有突肩10、第一锯齿带314和弧形锯齿带316,使用时,将垫圈本体30的具有突肩10的一侧面对安装件,突肩10嵌设于安装件的长圆孔内,垫圈本体30的另一侧面对螺栓或者螺母,第一锯齿带314设置于安装件上长圆孔的直边对应的安装面上,拧紧螺母,在螺栓或者螺母的预紧力作用下,通过第一锯齿带314的锯齿压平长圆孔上的毛刺,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同时,能够增大摩擦力,对安装后的产品,特别是对于长期使用的震动性设备,摩擦力增大使螺栓不易松动,很好的保障了安装质量,有效的预防了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设备的安全事故隐患。

实施例2

研发人员经过研究,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松垫圈100,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垫圈本体30和突肩10等做出了下述可选的其他结构方案,至于本实施例中其余未提及的部分,可以参照实施例1或现有技术,具体说明如下:

垫圈本体30上的摩擦纹带303除了上述实施例1中的锯齿带305外,还可以将垫圈本体30与安装件的安装面上设置有较大的粗糙度,在螺栓的预紧力作用下,通过提高粗糙度来压平毛刺,同时增大摩擦力。

垫圈本体30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锯齿带305的齿尖3051并不位于同一平面上,只需要远离垫圈本体30一侧的最远的平面上的齿尖305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该至少两个齿尖3051位于垫圈本体30的一侧所在的平面与突肩10的顶壁108所在的平面之间即可。

锯齿带305的锯齿除了上述实施例1中所述的结构外,还可以为多个锯齿之间有一定夹角,并不平行设置,只要能够增大垫圈本体30一侧的摩擦力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锯齿带305的第一壁306所在的平面与第二壁307所在的平面之间设有夹角,且锯齿带305的第一壁306所在的平面与突肩10的限位壁103所在的平面不重合,垫圈本体30上的锯齿带305可以为一条,也可以为多条,只要可以在螺栓的预紧力作用下,压平毛刺、增大摩擦力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垫圈本体30上设置的通孔302的中心轴线与垫圈本体30的中心轴线不重合,只要该通孔302能够与螺栓的外径尺寸相配合即可。

该防松垫圈100的突肩10的结构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可以有其他不同的结构,例如:突肩10可以为平板,也可以为断开的结构,只要该突肩10的两个限位壁103与安装件的长圆孔的平面壁相配合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防松垫圈100,垫圈本体30上设置的突肩10和锯齿带305,突肩10的不同结构,以及锯齿带305的不同结构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限位的作用,同时,在螺栓的预紧力作用下,通过锯齿带305的锯齿可以一定程度上压平长圆孔上的毛刺,能够增大摩擦力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实施例3

研发人员经过研究,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松垫圈100,在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对垫圈本体30还做出了下述可选的其他结构方案,至于本实施例3中其余未提及的部分,可以参照实施例1、实施例2或现有技术,具体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4所示,该垫圈本体30上的锯齿带305的每个锯形齿3052的齿尖3051沿宽度方向成锐角设置,即相对于实施例1,该锯齿带305的每个锯形齿3052的齿尖3051相对于第一壁306和第二壁307是倾斜的,该锯齿带305定义为第二锯齿带315,其倾斜方向可以是顺时针,也可以是逆时针。

该防松垫圈100的垫圈本体30上设置的锯齿带305可以为多条,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中,锯齿带305为第二锯齿带315,且第二锯齿带315的数量为四条,且该四条第二锯齿带315平行设置。每条第二锯齿带315的每个锯形齿3052的齿尖3051与宽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大小相同,靠近垫圈本体30的通孔302的两条第二锯齿带315的锐角方向一致或者相反;远离垫圈本体30的通孔302的两条第二锯齿带315与靠近垫圈本体30的通孔302的两条第二锯齿带315的方向相反,即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如图4所示,靠近通孔302的两条第二锯齿带315的方向相反,远离通孔302的第二锯齿带315与靠近通孔302的第二锯齿带315的方向相反。

请参照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该防松垫圈100的垫圈本体30的外轮廓设置有一个止动耳片317,该止动耳片317与垫圈本体30一体成型,当防松垫圈设置于安装件的长圆孔内,螺栓穿过防松垫圈100的通孔302后,拧紧螺母,将垫圈本体30上的止动耳片317翻折与螺母或者螺栓的头部相贴合。防止设备在长期运行中,由于震动使螺栓松动而引起安全事故,该结构有效的减小了事故隐患发生率。

请参照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该防松垫圈100的垫圈本体30为弹性垫圈32,弹性垫圈32包括具有断面的第一部321和第二部323,第一部321和第二部323设置在垫圈本体30的不与突肩10相交的部分,可以位于垫圈本体30的通孔302的远离突肩10的一侧,也可以位于与突肩10的限位壁103相对应的一侧,此处不做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提供的防松垫圈100,垫圈本体30上设置有多条锯齿带305,且多条锯齿带305相错设置,在压平长圆孔的毛刺时提高摩擦力,垫圈本体30还设置有止动耳片317,对装配后的螺母或者螺栓头部进行翻折固定,防止设置在长期运行过程出现零件松动的问题;该垫圈本体30还可以是弹性垫圈32,能进一步增大摩擦力,从而提高装配效率,保障安装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松垫圈100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装效率高,省时省力,且安装后能够较好的保障安装质量,对于长期运行的社备,特别是长期震动运行的设备,极大的减小了设备中零部件松动的几率,较好的避免了安全事故隐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