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拉索阻尼器及汽车拉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7665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汽车拉索阻尼器及汽车拉索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动力控制系统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拉索阻尼器及汽车拉索。



背景技术:

汽车拉索是汽车动力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用于汽车的刹车、油门和换挡等,都是一些比较复杂的工作环境,为防止振动传入车厢,汽车拉索上都设置有阻尼器。现有的汽车拉索阻尼器通过其接头的环形安装槽与安装架U形槽相配合卡装,但并不稳定,还需要在U形槽槽口安装其他限位件将阻尼器接头限制在安装架U形槽上,限位件的设置导致阻尼器的安装和拆卸都较为繁琐,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与安装架安装和拆卸的汽车拉索阻尼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拉索阻尼器,包括设有安装凹槽的壳接头,以及装配在壳接头内的前衬套、导向管组件和后衬套,所述后衬套与壳接头之间设有挡圈;所述挡圈与壳接头固定,所述挡圈设有套在壳接头后部的套接部;还包括套在壳接头与挡圈套接部外的限位套,以及设在限位套与壳接头及挡圈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壳接头安装凹槽由壳接头上的两道环形凸环形成,靠近后衬套的环形凸环上开设有多个插槽,所述限位套的前端设有穿过插槽插入安装凹槽的多个凸齿,由多个凸齿围成的圆环的外直径大于安装架阻尼器安装槽的槽口最窄处的宽度;所述复位弹簧的前端与凸齿的尾端端面相抵,所述复位弹簧的后端与挡圈套接部的前端端面相抵。

作为优选,所述挡圈与壳接头固定是指:所述挡圈套接部与壳接头后部外周壁螺纹连接;在阻尼器前衬套、导向管组件和后衬套损坏时更换比较方便,降低维修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后衬套的环形凸环上的插槽有四个,且呈圆周分布;容易制模。

作为优选,所述凸齿构成的弧形角度为55°~70°。所述凸齿构成的弧形角度最优为60°。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套的尾部外周设有凸环,方便将限位套后移。

作为优选,所述前衬套凸环部的前端端面设有环形凹槽,增大前衬套前端的变形空间,能够获得更好的减震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后衬套凸环部的后端端面设有环形凹槽。增大后衬套后端的变形空间,能够获得更好的减震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改变了挡圈与壳接头的连接结构,并增设了限位套和复位弹簧,在阻尼器安装前,后移限位套压缩复位弹簧,使限位套的凸齿隐入壳接头靠近后衬套的环形凸环的插槽内,安装凹槽与安装架阻尼器安装槽卡装后,松开限位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凸齿插入安装凹槽中,由于多个凸齿围成的圆环的直径大于安装架阻尼器安装槽的槽口直径,从而将阻尼器与安装架限位,阻尼器与安装架的安装和拆卸都比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其阻尼器易于与安装架安装和拆卸的汽车拉索。

本实用新型解决另一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拉索,包括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为上述的任意一种阻尼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拉索的优点在于改变了阻尼器挡圈与壳接头的连接结构,并增设了限位套和复位弹簧,在阻尼器安装前,先后移限位套压缩复位弹簧,使限位套的凸齿隐入壳接头靠近后衬套的环形凸环的插槽内,安装凹槽与安装架阻尼器安装槽卡装后,松开限位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凸齿插入安装凹槽中,由于多个凸齿围成的圆环的外直径大于安装架阻尼器安装槽的槽口最窄处的宽度,从而将阻尼器与安装架限位,阻尼器与安装架的安装和拆卸都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阻尼器与安装架的装配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阻尼器的剖视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阻尼器省却限位套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套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优选实施例为一种汽车拉索,包括阻尼器,其他部件未做改进,这里不在详述。该阻尼器如图1至4所示,包括设有安装凹槽111的壳接头11,装配在壳接头11内的前衬套12、导向管组件和后衬套13,以及用于将后衬套13限位在壳接头11内的挡圈14;还包括套在壳接头11与挡圈14外的限位套15,以及设在限位套15与壳接头11之间的复位弹簧16;壳接头11后部外周壁上设有多个凸起的卡扣112,挡圈14设有套在壳接头11后部的套接部,挡圈14套接部上设有与卡扣112相应的卡扣槽141,这种连接结构使得阻尼器的组装会比较方便;壳接头11安装凹槽111由壳接头11上的两道环形凸环113形成,靠近后衬套13的环形凸环113上开设有多个插槽114,限位套15的前端设有穿过插槽114插入安装凹槽111的多个凸齿151,由多个凸齿151围成的圆环的外直径大于安装架2阻尼器安装槽21的槽口最窄处的宽度;复位弹簧16的前端与凸齿151的尾端端面相抵,复位弹簧16的后端与挡圈14套接部的前端端面相抵。其中,安装凹槽111的槽底直径略小于安装架2阻尼器安装槽21的槽口最窄处的宽度;挡圈14也可通过螺纹或其他形式与壳接头11连接固定;安装架2阻尼器安装槽21的槽口最窄处如图1所示由两侧向阻尼器突出的凸起形成。其中,挡圈14套接部可改为与壳接头11后部外周壁通过螺纹连接,这样能够在阻尼器前衬套、导向管组件和后衬套损坏时进行更换,从而降低维修成本。

作为优选,靠近后衬套13的环形凸环113上的插槽114有四个,且呈圆周分布;凸齿151构成的弧形角度为55°~70°,最优为60°,其中凸齿151构成的弧形角度是指凸齿151投射在径向平面上的弧线的角度。凸齿151构成的弧形角度设置比较大的作用,一在于能够保证与安装架2阻尼器安装槽21的卡接,二是凸齿151不容易被震断。

限位套15的尾部外周设有凸环152和摩擦纹,后移限位套15时比较容易受力,使安装拆卸比较省力。

前衬套12凸环部的前端端面设有环形凹槽121,后衬套13凸环部的后端端面设有环形凹槽131;由于衬套的变形主要源于拉紧的钢丝拉绳的压迫和震动,且主要集中在前衬套12凸环部的前端和后衬套13凸环部的后端,因此在增大前衬套12凸环部前端端面和后衬套13凸环部后端端面的变形空间后,能够获得更好的减震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由壳接头11的两个环形凸环113与安装架2阻尼器安装槽21形成轴向限位,由插入壳接头11安装凹槽111内的凸齿151与安装架2阻尼器安装槽21的槽口最窄处形成径向限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