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5998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手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手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汽车手柄包括手柄外壳、换挡标示连接部和配重块,由于换挡标示连接部和手柄外壳连接不牢固,导致驾驶员在搬动换挡手柄时,该配重块在手柄外壳中会出现晃动现象发生,对配重块固定效果较差,从而对车辆行驶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对于初次学车或开车的人,尤其是夜间开车时,手柄的位置不容易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初学者能容易找到手柄及排除对车辆行驶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的汽车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本体包括手柄外壳、换挡标示连接部、配重块和螺钉,该手柄外壳中空设置,该中空部分构成供配重块放入的第一容纳腔,该配重块中空设置,中空部分构成供螺钉放入的第二容纳腔,所述配重块朝向换挡标示连接部的端面上设置有安装部,该安装部穿出手柄外壳的外部,该安装部上设置有安装槽,该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分别与安装槽槽底和第二容纳腔的连接通道,所述换挡标示连接部朝向配重块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安装槽配合的安装凸起,该安装凸起上设置有与连接通道的连接孔,该连接孔与连接通道对应设置,该连接孔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安装凸起的宽度大于连接通道的宽度,所述螺钉穿入连接通道与连接孔螺纹连接,所述配重块朝向手柄外壳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所述手柄外壳朝向配重块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凸起配合的凹槽,该凹槽与凸起相互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配重块朝向换挡标示连接部的端面上设置有安装部,该安装部上设置有安装槽,该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分别与安装槽槽底和第二容纳腔的连接通道,换挡标示连接部朝向配重块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安装槽配合的安装凸起,该安装凸起上设置有与连接通道的连接孔,该连接孔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在连接过程中安装凸起卡于安装槽中,然后该螺钉穿入连接通道与连接孔螺纹连接将配重块和换挡标示连接部两者实现螺纹固定连接,实现了对配重块上下进行固定,再结合在配重块朝向手柄外壳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和手柄外壳朝向配重块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凸起配合的凹槽配合下,实现了对配重块左右进行固定,最终实现了对配重块上下左右进行固定,固定效果较好,从而有效的保证了驾驶员在搬动换挡手柄时配重块在手柄外壳中不会出现晃动现象发生,从而排除了对车辆行驶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安装凸起的宽度大于连接通道的宽度,保证了安装凸起能抵触到安装槽槽底,提供给配重块与换挡标示连接部连接前做准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挡标示连接部上设置有具有夜间发光的换挡标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遇到夜间使用时,换挡标示连接部上换挡标示会发光,从而初学者能容易的找到手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呈锯齿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安装槽与安装凸起之间的摩擦力,保证了配重块与换挡标示连接部连接稳定性,进一步的配重块在手柄外壳中不会出现晃动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B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手柄,包括手柄本体,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手柄本体包括手柄外壳1、换挡标示连接部2、配重块3和螺钉4,该手柄外壳1中空设置,该中空部分构成供配重块3放入的第一容纳腔,该配重块3中空设置,中空部分构成供螺钉4放入的第二容纳腔5,所述配重块3朝向换挡标示连接部2的端面上设置有安装部31,该安装部31穿出手柄外壳1的外部,该安装部31上设置有安装槽310,该安装槽310的槽底设置有分别与安装槽310槽底和第二容纳腔5的连接通道6,所述换挡标示连接部2朝向配重块3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安装槽310配合的安装凸起20,该安装凸起20上设置有与连接通道6的连接孔21,该连接孔21与连接通道6对应设置,该连接孔21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210,所述安装凸起20的宽度大于连接通道6的宽度,所述螺钉4穿入连接通道6与连接孔21螺纹连接,所述配重块3朝向手柄外壳1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32,所述手柄外壳1朝向配重块3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凸起32配合的凹槽(图中未标出),该凹槽与凸起32相互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配重块朝向换挡标示连接部的端面上设置有安装部,该安装部上设置有安装槽,该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分别与安装槽槽底和第二容纳腔的连接通道,换挡标示连接部朝向配重块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安装槽配合的安装凸起,该安装凸起上设置有与连接通道的连接孔,该连接孔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在连接过程中安装凸起卡于安装槽中,然后该螺钉穿入连接通道与连接孔螺纹连接将配重块和换挡标示连接部两者实现螺纹固定连接,实现了对配重块上下进行固定,再结合在配重块朝向手柄外壳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和手柄外壳朝向配重块的端面上设置有与凸起配合的凹槽配合下,实现了对配重块左右进行固定,最终实现了对配重块上下左右进行固定,固定效果较好,从而有效的保证了驾驶员在搬动换挡手柄时配重块在手柄外壳中不会出现晃动现象发生,从而排除了对车辆行驶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安装凸起的宽度大于连接通道的宽度,保证了安装凸起能抵触到安装槽槽底,提供给配重块与换挡标示连接部连接前做准备。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换挡标示连接部2上设置有具有夜间发光的换挡标示200。

其中,换挡标示是塑料材质制成的,这种塑料混合了荧光粉,荧光粉的主要成分是磷元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遇到夜间使用时,换挡标示连接部上换挡标示会发光,从而初学者能容易的找到手柄。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310的槽底呈锯齿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安装槽与安装凸起之间的摩擦力,保证了配重块与换挡标示连接部连接稳定性,进一步的配重块在手柄外壳中不会出现晃动现象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