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管试压快速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0664阅读:11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换热器管束试压的快插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大庆石油化工机械厂主要以生产管束换热器为主,年均生产换热器管束10万根左右,大量的管束在煨制后需用高压水试漏,根据换热能力的要求一般试压压力在5Mpa-15Mpa之间,一直采用试压管焊接连接的方式进行试压:即单根管束“头碰尾”方式进行焊接,在多组管束形成一个密封腔后,最后接高压水泵打压。试压完成后需要对每个焊接管束端进行切割,逐一断开后并对管头再处理以达到使用条件,进行下一道工序。其中,该试压方法存在很多问题:1、管束焊接工艺要求很高,效率极低;2、试压后破坏切割,造成材料的浪费,每根换热管必须预留出100mm以上长度的加工余量;3、切割后管头处由于切割产生的高温使再处理困难;4、整个试压过程繁琐复杂,费时费力,劳民伤财。该工序严重影响设备的制造工期,故一种好的管束试压工装的出现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了一直以来管束传统试压方法中费时、费力等问题,大庆石油化工机械厂组织技术人员自行研制并加工制造的一种单管试压快速接头,大大地提高了单管试压的效率。

本实用性提供了一种单管试压快速接头,包括:筒体、活塞、封头、夹紧机构、连接管;

活塞、封头、夹紧机构设置于筒体内,所述夹紧机构、封头各设置在筒体的出入口两端,活塞设置于封头、夹紧机构之间,连接管穿过封头与活塞入口端连接,连接管上设有出水口,所述活塞、封头、筒体内壁围成一密封腔,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密封腔内;

靠近筒体的出口端的筒体内壁厚度自其出口端向筒体内逐次减少而形成一筒体锥面;所述夹紧机构为由多个夹块围合形成的一设有夹口的圆台,圆台插入筒体内与筒体锥面适应性配合后再与活塞嵌合,试压管穿过夹口与活塞的出口端连接,左右拉动连接管,在连接管的带动下活塞沿着筒体左右滑动并带动锥形体的夹口收紧或放大,进而控制锥形体卡紧或松开试压管。

所述的单管试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接头还包括一推抵件,所述推抵件设置于封头与活塞之间并抵触活塞。

所述的单管试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推抵件为一弹簧件。

所述的单管试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筒体上还设有一手柄,手柄固定于筒体的入口端。

所述的单管试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手柄包括一手柄把手、一与手柄把手连接的设有安装孔的固定片,固定片盖设于筒体的入口端,手柄把手沿着固定片斜向上延伸,手柄把手与固定片之间夹角为95-105度。

所述的单管试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圆台为可拆卸圆台,由4个夹块围合形成,夹口贯通圆台的中心。

所述的单管试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圆台的底面半径大于顶面半径,靠近圆台底面处沿圆台周向设有一环状凹槽、一环状凸缘。

所述的单管试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包括一活塞顶部、与所述活塞顶部一体成型连接的一活塞裙部,活塞顶部与活塞裙部之间设有一环形卡槽,所述活塞顶部嵌入所述环状凹槽内,所述环状凸缘卡入所述环形卡槽内,活塞顶部内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自所述活塞顶部延伸至活塞裙部且与设置于所述活塞裙部的第二凹槽通过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凹槽内表面周向设有一第一密封环槽,所述活塞裙部外周向设有第二密封环槽,第一密封环槽、第二密封环槽内均设有密封环。

所述的单管试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靠近活塞的封头一端设有容置腔,所述弹簧件部分卡入容置腔内。

所述的单管试压快速接头,其特征在于,封头外侧周向设有一第三密封环槽,封头内壁周向设有第四密封环槽,第三密封环槽、第四密封环槽设置于封头的相对两端,第三密封环槽正对应容置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快速接头在大庆石油化工机械厂的实际生产中已得到试用,并且使用效果良好,省略了单管组焊、多管切割和管头再处理工序,提高生产效率近50倍,缩短了设备的制造工期,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每根管的试压成本在0.2元以下),同时极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单管试压快速接头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筒体1

活塞11

活塞裙部111

第二密封环槽1111

环形卡槽1112

活塞顶部112

第一密封环槽1121

密封腔113

封头12

推抵件121

容置腔122

第三密封环槽123

第四密封环槽124

密封环125

夹紧机构13

夹口131

环状凹槽132

环状凸缘133

筒体锥面14

连接管2

出水口21

手柄3

手柄把手31

固定片32

试压管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管试压快速接头,见图1,包括:筒体1、连接管2、活塞11、封头12、推抵件121、夹紧机构13、手柄3。

筒体1内设有活塞11、封头12、夹紧机构13,夹紧机构13、封头11各设置在筒体的出入口两端,封头12螺接于筒体的入口端上,夹紧机构13嵌入筒体出口端上,活塞11设置于封头12、夹紧机构13之间,连接管穿过封头与活塞入口连接,试压管4穿过夹紧机构与活塞出口连接。靠近出口端的筒体1内壁厚度自出口端向筒体1内逐次减少而形成一筒体锥面14,夹紧机构13是由4个夹块围合形成的有夹口的圆台,夹口131贯通圆台的中心,圆台的底面半径大于顶面半径,圆台插入筒体1入口与筒体锥面14适应性配合连接,圆台底面与活塞11嵌合,夹紧机构13、活塞11、封头12、连接管2连接成一体。

圆台的底面半径大于顶面半径,圆台靠近底面处沿周向向内凹陷形成一环状凹槽132、一环状凸缘133。活塞11包括一活塞顶部112、与活塞顶部112一体成型连接的一活塞裙部111,活塞顶部112与活塞裙部之间设有一环形卡槽1112,活塞顶部112嵌入环状凹槽132内,环状凸缘133卡入环形卡槽内,用以夹紧机构与活塞紧密卡合。活塞内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活塞顶部112内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自活塞顶部112延伸至活塞裙部111与设置于活塞裙部的第二凹槽通过一通道连通,第一凹槽内表面周向设有一第一密封环槽1121,活塞裙部111外周向设有第二密封环槽1111,第一密封环槽、第二密封环槽均设有密封环。在圆台内部沿周向方向开一环状凹槽132,环状凹槽132靠近底面处,环状凹槽132的半径要与活塞的活塞顶部112半径相同,以利于活塞顶部112卡入环状凹槽132内,圆台内的环状凸缘133卡入环形卡槽1112内,将夹紧机构与活塞嵌合,试压管4穿过夹口131卡入第一凹槽内,连接管穿过封头卡入第二凹槽内,来自密封腔内的水压通过通道传递至试压管内,对密封腔的密封尤其重要,在封头、活塞处均设有密封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封头12为设有一端外螺纹部的套管结构,封头与活塞之间设有一推抵件121,推抵件121沿着连接管延伸至活塞11并抵触活塞11,本实用新型中推抵件121为一弹簧,靠近活塞的封头一端与连接管之间设有容置腔,部分弹簧设置于容置腔内。封头12外侧周向设有一第三密封环槽123,封头12内壁周向设有第四密封环槽124,第三密封环槽123、第四密封环槽124设置于封头12的相对两端,第三密封环槽123正对应容置腔122设置,第三密封环槽123、第四密封环槽124均装置密封环,封头、活塞、筒体1以及设置于封头、活塞上的密封环构成的密封腔。

连接管2一端与活塞裙部111连接,连接管2的另一端与高压泵(未画出)连接,高压泵将水流泵入连接管,一部分水流经连接管上2的两出水口21注入密封腔。试压管4穿过夹口131与活塞顶部112的连接,因连接管与活塞11固定成为一体,左右拉动连接管,活塞11沿着筒体1左右滑动并带动锥形体的夹口131收紧或放大,进而控制锥形体松开或卡紧试压管4。

手柄3设置于筒体1上,手柄3固定于筒体1的入口端。手柄3包括一手柄把手31、一设有安装孔的固定片32,固定片32设置于筒体1的入口端面处,手柄把手31沿着固定片32斜向上延伸,手柄把手31与固定片32之间夹角为95-105度。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主要是利用试压介质(清水)的自身压力将试压管4加紧,防止脱离(介质压力越大,夹块的夹紧力也越大),另外利用特殊材质的密封环承压保证不泄漏的原理设计的。来自高压水泵的水流通过连接管上的两个出水口21注入密封腔113内,另一部分通过连接管2直接注入活塞11内,随着压力的提高,密封腔113内的带压介质推动活塞11和夹块向筒体1外侧移动,在筒体锥面14的反作用力下使夹块收紧,将试压管4夹紧防止其脱出,在规定时间保压后,完成试压。

本装置提供的快速接头的关键部件是在筒体1出口、入口端设置活塞11、封头12,设置于活塞11上第二密封环槽1111、第一密封环槽1121以及设置于封头12上的第三密封环槽123、第四密封环槽124,第一密封环槽1121、第二密封环槽1111、第三密封环槽123、第四密封环槽124装设有密封环,密封环采用特殊材质,作用是承受高压介质的压力,采用四组密封环,一是保证封头12、活塞11和筒体1三者间的动密封,二是保证连接管2和封头12间的静密封,三是保证活塞11和试压管4间的静密封;从而保证来自连接管2的压强传递至试压管4内。

待测试试压管4数量庞大,提高测试速度是关键,本装置提供的快速接头的关键部件之一是在筒体1的出口端设置多个夹块围合形成的一设有夹口131的圆台,测试时,将试压管4插入夹口131内,移动连接管2时活塞11在筒体1内可以水平移动,可拖动夹块使其夹口131放大或收紧,详细来说,对试压管4测试时,一手抓手柄,一手将连接管2向左推动,在弹簧的推动下,封头12和夹块预夹紧插入封头12内的试压管4,测试完毕后,一手抓手柄,另一手往外拉连接管2,连接管2带动活塞11向右移动,进而带动圆台向右移动,筒体锥面14对圆台反作用力减弱,而使圆台得夹口131放大,从而夹口131放松试压管4,从而取出试压管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