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阀及输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0508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气阀及输水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排气阀及输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般情况下,水中约含2VOL%的溶解空气,在输水过程中,这些空气由水中不断地释放出来,聚集在管线的高点处,形成空气袋,使输水变得困难,系统的输水能力可因此下降约5%-15%。此微量排气阀主要功能就是排除这2VOL%的溶解空气,并适合装置于高层建筑、厂区内配管、小型泵站用以保护或改善系统的输水效率及节约能源。单杆式排气阀,为一类似椭圆形阀体,内部所有零件包括浮球、杠杆、杠架、阀座等均为304不锈钢,内部使用标准排气孔径1/16,适合用于PN16工作压力环境。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排气阀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排气量较小;

排气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排气阀,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其能够增大排气阀的排气量,且密封效果较佳,不容易出现渣滓堵塞排气孔的现象,整体排气效果较佳,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输水系统,其能够增大排气阀的排气量,且密封效果较佳,不容易出现渣滓堵塞排气孔的现象,整体排气效果较佳,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气阀,其包括阀本体和排气组件,阀本体具有腔体,排气组件包括控制件、密封件和排气件,排气件和阀本体固定连接,排气件设置有与阀本体的外部连通的排气通道和用于使腔体和排气通道连通的排气孔,控制件可滑动的套设于排气件,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排气件,排气组件具有控制件将排气孔封闭且控制件抵接第一密封件的第一状态,以及排气孔打开的第二状态。

具体的,通过设置第一密封件,大大增强了排气孔的密封性能,通过控制件的控制,使得需要排气孔打开时,排气阀的排气量能够满足设计需求,渣滓不容易堵塞排气孔,整体排气效果较佳。在排气孔关闭的状态下,由于增设有第一密封件,使得排气阀的密封效果较佳,不会出现漏气漏水的现象,使用效果较佳,该排气组件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可选的,控制件的内表面设置有沿排气件的周向分布的环形槽,密封件包括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嵌设于环形槽内且将控制件和排气件密封。

可选的,排气件设置有对应环形槽的过渡部,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位于排气孔的两侧,沿过渡部的远离第一密封件的一端到靠近第一密封件的另一端的方向,过渡部的外径逐渐增大。

可选的,第二密封件为O型密封圈。

可选的,排气件沿其轴向贯穿控制件。

可选的,第一密封件为橡胶密封垫。

可选的,排气孔沿排气件的径向贯穿排气件。

可选的,排气组件还包括浮球,浮球和控制件连接,浮球上下移动时,排气孔打开或闭合。

可选的,排气组件还包括杠杆件,杠杆件包括连接件、杠杆支架和与阀本体固定连接的固定件,连接件的一端铰接于固定件,连接件的另一端和浮球的上部铰接,杠杆支架的一端铰接于连接件的位于固定件和浮球之间,杠杆支架的另一端和控制件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输水系统,其包括上述提到的排气阀,其具有排气阀的全部功能。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通过设置第一密封件,大大增强了排气孔的密封性能,通过控制件的控制,使得需要排气孔打开时,排气阀的排气量能够满足设计需求,渣滓不容易堵塞排气孔,整体排气效果较佳。在排气孔关闭的状态下,由于增设有第一密封件,使得排气阀的密封效果较佳,不会出现漏气漏水的现象,使用效果较佳,该排气组件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排气阀的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排气阀的第二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排气组件的第一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排气组件的第二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排气组件的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排气组件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标:100-排气阀;11-阀本体;13-排气组件;131-排气件;1311-排气通道;1313-排气孔;1315-环形槽;1317-过渡部;1331-第一密封件;1333-第二密封件;135-控制件;1371-固定件;1373-连接件;1375-杠杆支架;139-浮球;1391-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气阀100,其包括阀本体11和排气组件13。

请参考图3,阀本体11具有腔体,排气组件13包括控制件135、密封件和排气件131,排气件131和阀本体11固定连接,排气件131设置有与阀本体11的外部连通的排气通道1311和用于使腔体和排气通道1311连通的排气孔1313(图5中示出),控制件135可滑动的套设于排气件131,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件1331,第一密封件1331套设于排气件131,排气组件13具有控制件135将排气孔1313封闭且控制件135抵接第一密封件1331的第一状态,以及排气孔1313打开的第二状态。

阀本体11内具有腔体,排气组件13的除了与外界通气的排气件131的一部分位于阀本体11外,其他大部分结构都位于该腔体内。

具体的,通过设置第一密封件1331,大大增强了排气孔1313的密封性能,通过控制件135的控制,使得需要排气孔1313打开时,排气阀100的排气量能够满足设计需求,渣滓不容易堵塞排气孔1313,整体排气效果较佳。在排气孔1313关闭的状态下,由于增设有第一密封件1331,使得排气阀100的密封效果较佳,不会出现漏气漏水的现象,使用效果较佳,该排气组件13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可选的,排气组件13还包括浮球139,浮球139和控制件135连接,浮球139上下移动时,排气孔1313打开或闭合。

一般的排气阀100分为浮球139式和卷帘式,浮球139式和卷帘式的排气阀100原理是一样的,这里只是介绍浮球139式的排气阀100,卷帘式的排气阀100同样适用。

通过浮球139连接控制件135,当腔体内充满空气时,浮球139跟随着液体的液面下降而下降,此时控制件135相对排气件131向下滑动,排气孔1313相对打开,腔体内的空气便通过排气孔1313和排气通道1311排出阀本体11。此时液面上升,浮球139随之上升,控制件135密封排气孔1313,排气孔1313处于封闭的状态,由于增设有第一密封件1331的作用。整体密封效果较佳。

可选的,排气组件13还包括杠杆件,杠杆件包括连接件1373、杠杆支架1375和与阀本体11固定连接的固定件1371,连接件1373的一端铰接于固定件1371,连接件1373的另一端和浮球139的上部铰接,杠杆支架1375的一端铰接于连接件1373的位于固定件1371和浮球139之间,杠杆支架1375的另一端和控制件135铰接。

可选的,浮球139设置有连接部1391,连接部1391位于浮球139的上部。

通过连接部1391和连接件1373的铰接,使得浮球139上下移动的力能够有效传递给杠杆支架1375,使用效果较佳。

根据杠杆原理可以知道,当杠杆支架1375位于固定件1371和浮球139之间且靠近固定件1371时,浮球139向上或向下所施加的力会大大小于杠杆支架1375对控制件135所施加的力,当浮球139向上或向下运动时,控制件135滑动的效果较佳,密封排气孔1313的过程变得迅速,且对第一密封件1331的抵接效果好,由于杠杆支架1375对控制件135施加的力较大,使得控制件135和第一密封件1331之间基本不存在间隙,保证了排气孔1313的密封性能,使得液面上升后,液体中的渣滓不能进入排气孔1313内。

请参考图4和图5,可选的,控制件135的内表面设置有沿排气件131的周向分布的环形槽1315,密封件包括第二密封件1333,第二密封件1333嵌设于环形槽1315内且将控制件135和排气件131密封。

通过设置第二密封件1333,使得控制件135和排气件131之间的密封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控制件135相对排气件131上下滑动的同时,该第二密封件1333紧紧贴合控制件135和排气件131,保证了控制件135和排气件131之间的密封。

请参考图6,可选的,排气件131设置有对应环形槽1315的过渡部1317,第一密封件1331和第二密封件1333位于排气孔1313的两侧,沿过渡部1317的远离第一密封件1331的一端到靠近第一密封件1331的另一端的方向,过渡部1317的外径逐渐增大。

过渡部1317位于排气孔1313的下部,也就是靠近浮球139的一侧,过渡部1317对应环形槽1315,也就是说对应该环形槽1315内的第二密封件1333,过渡部1317的靠近排气孔1313处的外径最大,也就意味着当控制件135密封排气孔1313时,第二密封件1333处于外径最大的过渡部1317处,在这个情况下,第二密封件1333被压缩,此时控制件135和排气件131的位于第二密封件1333处几乎没有间隙,整体密封效果较佳。通过设计过渡部1317,控制件135在滑动的过程中,第二密封件1333紧紧贴合控制件135和排气件131,对第二密封件1333的磨损较小,由于外径逐渐增大,滑动的过程也是一个缓冲的过程,使得整体上,控制件135和排气件131总能起到较佳的密封效果。

可选的,第二密封件1333为O型密封圈。

O型密封圈是具有圆形截面的环行橡胶密封圈,主要用于机械部件在静态条件下防止液体和气体介质的泄露,在某些情况下O型密封圈还能用做轴向往复运动和低速旋转运动的动态密封元件,根据不同的条件,可分别选择不同的材料与之相适应,O型密封圈通常选用时要尽量选用大截面的O圈,在相同间隙的情况下,O型密封圈被挤入间隙的体积应当小于其被挤入的最大允许值。

O型密封圈材料的选择对其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O密封型圈的使用性能。除应具备密封圈材料的一般要求外,O型密封圈还要注意下述条件:

(1)富有弹性和回弹性;

(2)适当的机械强度,包括扩张强度、伸长率和抗撕裂强度等;

(3)性能稳定,在介质中不易溶胀,热收缩效应小;

(4)易加工成型,并能保证精密的尺寸;

(5)不腐蚀接触面,不污染介质等。

因此一般的O型密封圈往往采用橡胶或者硅胶制成。

可选的,排气件131沿其轴向贯穿控制件135。

如图所示,控制件135位于排气件131的中部,该控制件135只是套设住排气件131的一部分,通过套设一部分,使得控制件135在整个滑动过程中,腔体内的渣滓不容易进入排气孔1313内,整体密封效果较佳。

可选的,第一密封件1331为橡胶密封垫。

橡胶密封垫为一种自膨胀密封垫片,属于管道密封部件。具有弹性的橡胶密封垫能够保证在控制件135抵接密封垫时,不会对控制件135造成磨损,密封效果较佳。

可选的,排气孔1313沿排气件131的径向贯穿排气件131。

该排气孔1313贯穿排气件131,该排气件131的两个开口相对排气件131的轴线对称设置,便于通气,该排气孔1313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气阀100,排气阀100的工作步骤是:

腔体内有一部分液体的状态下。

步骤一:水中的空气溢出,进入腔体内,腔体内气压增大;

步骤二:液面下降,浮球139随之向下移动;

步骤三:杠杆支架1375向下移动,控制件135远离排气孔1313,排气孔1313打开;

步骤四:腔体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孔1313和排气通道1311进入阀本体11的外部;

步骤五:空气排出,液面上升,浮球139随之上升,使控制件135密封排气孔1313。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输水系统,该输水系统包括上述提到的排气阀100,排气阀100的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1,该输水系统具有排气阀100的所有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气阀100,其通过设置第一密封件1331,大大增强了排气孔1313的密封性能,通过控制件135的控制,使得需要排气孔1313打开时,排气阀100的排气量能够满足设计需求,渣滓不容易堵塞排气孔1313,整体排气效果较佳。在排气孔1313关闭的状态下,由于增设有第一密封件1331,使得排气阀100的密封效果较佳,不会出现漏气漏水的现象,使用效果较佳,该排气组件13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