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操作传动系的换档结构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31688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用于操作传动系的换档结构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作自动化的车辆传动系的方法,自动化的车辆传动系包括多个档位级和具有以机械方式规定换档次序的换档促动机构,换档次序仅允许按顺序进行档位变换,其中,换档促动机构以如下方式得到操控,使得在行驶运行中,根据至少一个运行参数分别接通档位级中的一个。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具有多个档位级的机动车传动系的相应的换档结构,特别是用于执行上面提到的方法,其中,换档结构具有:具备以机械方式规定换档次序的换档促动机构。



背景技术:

这样的换档结构特别是用在用于机动车的分级变速装置中,特别是用在呈中间轴结构形式的分级变速器中,其档位级借助已知的换档离合器(同步换档离合器)来接通。

在这种换档结构中,一般将两个换档离合器组合成换档离合器组件,其中,换档离合器组件的换档离合器能够借助换档轴套交替地接通。这种换档轴套的轴向运动也称为换档。选取确定的换档离合器组件也称为选档。

手动的换档结构一般针对每个换档离合器组件包括能够沿轴向移位的换档轴,换档轴与对应的换档轴套相联接。换档连杆一般可以借助换档轴选取,换档轴为了换档而扭转或沿轴向移动,并且为了选档而沿轴向移动或扭转。这种换档方案能够容易地反映到所谓的h型图中,如其也用在具有手动换档变速器的机动车中那样,并且还实现了依次的换档、特别是彼此跟随的档位级的换档,也如多重换档、也就是超出至少一个档位级的换档,例如从4档向2档换档,用于启动超越换档过程等。

在这里,特别是说到上述类型的自动化的机动车变速器。在此情况下,将换档促动机构用于操作换档离合器。换档促动机构例如可以包括液压换档促动机构,其中,为每个换档连杆配设有自己的液压缸,液压缸能够独立于其他缸得到操控。另外,可以考虑的是,使上面介绍类型的换档轴以液压的方式沿轴向移动,并且在转动方向上同样以液压方式或者借助电马达移动。

另外,也整体上已知电机械的换档促动机构。在此情况下,例如可以针对换档轴的扭转以及针对换档轴的纵向移动应用独立的电马达。

所有上面提到的换档方案实现了无需选档地挂入和摘出档位级,也就是特别是也实现多重换档。

在有些自动化的机动车变速器中,为了换档也应用所谓的换档辊。换档促动机构的由摩托车传动技术已知的类型一般实现了单纯按次序的换档过程。在此情况下,在换档辊的外圆周上安装有换档型廓,换档型廓与凸轮随动件保持连接,凸轮随动件对应于换档离合器组件。在此,多个这种凸轮随动件存在于一个换档型廓中,但也可以将多个换档型廓彼此并排布置在一个换档轴上。

这样的换档促动机构的优点在于,为了挂入和摘出档位级,仅须使用单独一个电马达,这样,换档控制装置是简单的。另外,这种换档促动机构能够成本低廉地实现。

不利的是,一方面,一般不能实现交叉换档,也就是在彼此跟随的档位级之间非常快速的档位变换。而另一方面,特别是不能实现多重换档,因为一般仅能够按次序挂入彼此跟随的档位级。

另一种已知的用于机动车变速器的换档结构由文献de102013104552a1已知。在此情况下,电马达与换档离合器通过专门的芯轴传动件联接,芯轴传动件实现了:使各个档位级能够无需选档地选取并且接下来能够被操作,具体而言,借助单个电马达得到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操作自动化的机动车传动系的改进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机动车传动系的改进的换档结构。

上述目的在开头提到的操作方法中以如下方式实现,使得换档促动机构具有至少一个另外的以机械方式规定的、用于档位级的预先限定的部分数量的换档次序,另外的换档次序包括至少一个在不相邻的档位级之间进行的多重换档,换档促动机构以如下方式操控,使得根据至少一个另外的运行参数,预先选出其中一个换档次序或另外的换档次序。

另外,上述目的通过相应的换档结构来实现,其中,换档促动机构具有另一换档次序并且能够以如下方式操控,使得根据至少一个另外的运行参数,预先选出其中一个换档次序或另外的换档次序。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以及在这里能够应用的换档结构中,因而可行的是,在至少两个不同的、以机械方式规定的换档次序之间预先选取。例如,可以针对正常运行,预先选出第一换档次序,第一换档次序优选实现了彼此跟随的档位级之间按照次序换档。

一旦出现如下状况,其中,从当前的行驶状态出发,希望进行多重换档的话,可以切换到另外的换档次序,使得其得到预先选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非常快速地执行多重换档,因为不需要对处于其间的档位级在此期间同步化、挂入以及再次摘出,正如在彼此跟随的档位级的按次序的换档次序中必须进行的那样。

因此,能够明显快速地执行多重回档。

以机械方式规定的换档次序例如可以是强制引导机制,也就像在换档辊中那样。但是,以机械方式规定的换档次序也可以例如通过换档凸轮的顺序来限定,换档凸轮在换档轴转动时,则发生换档接合,也就是相应执行换档。

机动车传动系由此具有分级变速器,特别是呈中间轴变速器的形式,其中,换档促动机构对诸如同步换档离合器的换档离合器进行操作。机动车传动系优选具有控制装置,借助控制装置来操控换档促动机构。

能够以第一换档次序接通的档位级的数量由此大于2而小于11,特别是大于4。预先限定的部分数量的、由其他以机械方式规定的换档次序伺服的档位级包括至少两个、而优选三个或四个档位级。在计算时,适应于前进档位级地设置。

在常见的行驶过程中表现出的换档图案通常包括跨过两个档位级的回档(例如从7档向4档或者从5档向2档),其中,由此通常再次向上接通相接的档位级(也就是例如从4档向5档或者从2档向3档)。换档反映了典型的加速过程,如其例如在公路上执行的那样。因此,优选的是,部分数量的档位级恰好包括三个档位级,其按照(i)来源档位级、(ii)中间档位级的顺序向下跨过两个档位级,并且朝上将与中介档位级相接的(iii)目标档位级发生或接通接合。

只要换档促动机构为了限定换档次序而包括带有分布于圆周上的凸轮的换档轴,则优选的是,换档轴被构造用于沿第一转动方向执行换档过程。沿相反的转动方向,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换档促动机构包括空转特性,如其在德国专利申请de102014103523及其根据专利法§3(2)形成现有技术的同族申请中公开那样。其他通常根据基本原理工作的换档结构在文献de102014115373中以及de102014115371中公开。上述三个德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在这里以全部内容通过参引而获得。

由此,上述目的完全实现。

根据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他运行参数(根据其预先选出其中一个换档次序或者另外的换档次序)是预见性的运行参数。

在这里,对于预见性的运行参数被认为是对未来的行驶状况进行预告的参数。在此,这种预见借助不同传感器件来实现,例如导航传感器件、需要行驶的行驶区段的数据材料、环境传感器件和/或与车辆的通信或者静态的信息发送装置。

通过这种措施,可行的是,当运行参数表明:存在很窄的弯道组合,或者有坡道或者要超过非常慢速的车辆时,根据预见性的运行参数例如预选出其他换档次序。

相反,当运行参数表明:基本上预见到的是速度变化很小的平稳行驶的话,选取第一换档次序,凭借其优选仅能够彼此跟随地接通相邻档位级。

运行参数可以在最简单的情况下是数字化的运行参数。这种运行参数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预见性的子运行参数的函数,这些子运行参数由不同的传感器或信息站点产生或从其中导出。

特别有利的是,其他运行参数由下列参数中的一个或组合构成:方向变换、弯道行驶、绝对高度、高度差、行驶车道坡度标识、行驶车道坡度角、道路类型(高速公路、快车道等)、道路环境(土地、乡村、城市等)、速度极限、行驶模式(经济、运动等)、gps-参数(编入程序的行程区段等)、车辆间通信(与至少一辆另外的车辆)、与静态的信息发送站(交通流量导引系统等)的通信、当前的油门踏板位置(例如踩下)等。

一个或多个参数可以分别是当前的参数,但也可以是预见性的运行参数,方式为:对换档次序的预选选择能够以预先推定的方式进行。运行参数可以是预见性的运行参数,其特别是顾及到对于档位切换关键的信息,如其在上面示例地列出那样。另外,可替换地或累加地,一个或多个参数可以是“过去时”参数,其反映了基于过去的事件,例如历史交通数据。

在根据本发明的换档结构中,特别有利的是,换档促动机构具有换档转动结构,在其上构造有基本换档特征,用以配置其中一个换档次序,换档特征在转动换档转动结构时,按照次序发挥作用,以便挂入传动系的档位级,其中,在换档转动结构上,相对于基本换档特征附加地构造有附加换档特征,用于配置另外的换档次序,其在转动换档转动结构时,彼此先后发生接合,以便挂入传动系的档位级。

换档转动结构例如可以是换档轴或换档辊。换档特征例如可以是换档凸轮或者换档辊的换档型廓的曲线分段。档位级按照次序的切换优选在沿一个方向(换档转动方向)转动换档转动结构时实现。

换档转动结构可以包括单个的、能够围绕转轴转动的换档转动件,诸如换档辊或换档轴。但是,换档转动结构也可以包括能够彼此独立地转动的换档转动件。

在此情况下,特别有利的是,基础换档特征和附加换档特征沿圆周方向彼此相邻地或彼此间隔地布置在换档转动结构上。

在这种构造方案中,对相应的换档次序的预先选择通过换档转动结构的转动运动来实现。

根据一种可替换的构造方案,基本换档特征和附加换档特征沿轴向彼此间隔地或者相邻地布置在换档转动结构上。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对相应的换档次序的预先选择通过换档转动结构沿轴向的移动来实现。

如上面提及那样,换档转动结构可以具有单独的换档转动件。但是,特别有利的是,换档转动结构具有两个换档转动件,换档转动件能够彼此独立地转动,其中,基本换档特征构造在至少一个换档转动件上,附加换档特征构造在另一换档转动件上。

总之,还可以有利的是,换档促动机构具有带至少一个换档型廓的换档辊。

在此,换档促动机构可以沿圆周方向相接地或者彼此平行错开地具有呈另一换档型廓等形式的另一换档次序。另外,换档促动机构可以具有多于一个的换档辊,例如两个能够彼此独立转动的换档辊,特别是用于双离合器变速器的两个子变速器。

根据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换档促动机构具有换档轴,其带有沿轴向和沿圆周方向分布布置的换档凸轮。

换档轴可以是单独的换档轴,但也可以由两个或更多个能够彼此独立转动的换档轴分段构成。

在本文中,又参引上述三个未在先公开的德国专利文献,对其公开内容在这里以全部范围加以参引。于是,优选的是,换档轴能够沿一个转动方向扭转,用于执行换档过程,以及沿另一转动方向扭转,用于执行选档过程。

在此,换档凸轮与换档件相关地以如下方式操作,用于操作换档离合器,使得换档离合器能够通过沿一个方向的推移运动来操作换档件,其中,在以这种方式执行的换档过程结束时,凸轮优选能够沉入换档件下方,使得:当换档轴继续转动时,沿相同的转动方向(换档转动方向)执行相应的换档次序(根据选取哪个换档次序而定)。

总之,有利的是,在换档轴上,基本换档凸轮被构造用于配置其中一个换档次序,以及附加换档凸轮被构造用于配置另一换档次序。

另外,有利的是,换档轴能够沿一个方向扭转,用于执行换档过程。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换档轴继续扭转时,彼此先后嵌入相应的换档次序的相应的档位级。

但也优选的是,沿另一转动方向能够执行选档过程。

因而,优选的是,换档轴具有换档凸轮或挂档凸轮,其中,在挂入一个档位之后,当换档轴继续转动时,在无需选档过程的情况下(也就是无需换档轴往回旋转的情况下),下一个凸轮操作所属的换档连杆(例如推移连杆)并且可以挂入相应的档位。

特别是对于双离合器变速器,也可以同时挂入两个档位级。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每个换档连杆或推移连杆的这种构造中,不仅对应有一个换档凸轮,而且对应有至少一个另外的附加换档凸轮,使得优选多个时间紧急的换档能够非常迅速地执行,因为选档过程(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换档轴往回转动)可以取消。

在低档位分级很短或者多重回档不被支持的情况下,这种时间紧急的换档可以是单重回档、经辅助的多重回档、还有多重牵引换高档。

因而,可行的是,预先限定和预先选出换档次序。换言之,例如可以在多重回档时,在一次挂入高档位级(例如档位级5)之后,直接挂入通过至少一个档位级间隔的另外的档位级(例如档位级2)。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为此目的继续转动换档轴,其中,对应档位级5的换档凸轮在挂入之后可以沉入其所对应的换档连杆的下方。

预先选出换档次序的方案特别是可以当存在行驶区段信息(结合gps数据、联网行驶等)的情况下有意义。换档凸轮的多次结构可能使得成套机器稍微更大(例如换档轴的直径或换档滚筒),但这不是关键问题。

总之,可以缩短时间紧急的换档时间。特别是可以改善安全性,例如在超越换档操作的情况下。

当然,前面提到的和后面还要阐释的特征不仅能够以分别给出的组合应用,而且也能够以其他组合或者单独应用,而不离开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后面的说明书中详细阐释。其中:

图1示出行驶在行程区段上的机动车中机动车传动系的示意图,其中,传动系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换档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2示出针对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换档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机动车的传动系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示出沿图2的线iii-iii的剖视图;

图4示出在挂入档位级之前,根据本发明的换档结构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类似于图3的图示;

图5示出在挂入该档位级期间类似于图4的图示;

图6示出在挂入该档位级之后以及在挂入另一基于预先选出的换档次序下一个切换的档位级之前类似于图4的图示;以及

图7示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包括换档辊的换档结构的又一实施方式的传动系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示出行驶在车道b上的机动车a,行驶车道b包括弯道c以及具有角度α的坡道d。在图1中,在行驶车道b上还示出另一车辆a’,其可以通过未详细示出的通信选择性地与车辆a保持连接。车辆a具有传动系10,传动系同样在图1中示意地示出。传动系10包括驱动发动机12(诸如内燃机或混合驱动单元)或者也包括电动发动机。另外,传动系10具有可以包括单个离合器的离合器结构14,或者包括双离合器结构14。在输出侧,离合器结构14与机动车变速器16相连接,机动车变速器构造为分级变速器并且在这里包括三个档位级g1、g2、g3。机动车变速器16的输出端与差速器18连接,借助差速器能够将驱动功率分摊到被驱动的车轮20l、20r。

传动系10还包括换档结构22,换档结构用于挂入和摘出机动车变速器16的档位级。换档结构22构造为带有换档促动机构24的自动化的换档结构。换档促动机构具有以机械方式规定的第一换档次序24-1,档位变换仅按照次序在相邻的档位级之间实现,其中,换档促动机构24借助控制结构26以如下方式操控,使得在行驶运行中,分别接通档位级1-3中的一个。另外,换档促动机构具有至少一个另外的以机械方式规定的、针对预先规定的部分数量的档位级的换档次序24-2。在这里,部分数量的档位级由档位级1和3构成。因此,另外的换档次序实现了至少一次多重换档,其在不相邻的档位级之间进行。换档促动机构24同样由换档结构26操控。

在第一换档促动机构24-1与第二换档促动机构24-2之间可以在换档促动机构24中进行预选v,使得机动车变速器16的档位级要么借助第一换档次序24-1、要么借助第二换档次序24-2来换档。

控制结构26包括变速器控制装置26-1,其对换档促动机构22加以操控。另外,换档结构26优选包括发动机控制装置26-2。变速器控制装置26-1和发动机控制装置26-2可以借助处于上级的控制装置26-3加以协调。通过26-4,以示意形式示出检测装置,其对车辆a的行驶运行的至少一个状态或参数加以检测并且输送给变速器控制装置26-1,并且必要时也输送给处于上级的控制装置26-3,如其通过虚线示出那样。

检测装置26-4可以与gps-控制设备26-5相关联。

基于借助检测装置26-4在变速器控制装置26-1中检测到的数据推导出第一运行参数26-6。只要是预选出换档次序24-1或24-2,就在相应的换档次序内部根据第一运行参数26-6来进行档位变换。运行参数26-6可以由多个子运行参数组成。

基于通过检测装置26-4检测的数据,变速器控制装置26-1还获知第二运行参数26-7。第二运行参数26-7优选是预见性的运行参数。借助第二运行参数26-7,实现了预选v:即换档是借助第一还是第二换档次序来执行。

第二运行参数能够选自下列参数之一或组合:方向变换、弯道行驶、绝对高度、高度差、行驶车道坡度标识、坡度角α、道路类型、道路环境、速度极限、行驶模式、gps-参数(例如根据输入的和可用的路线)、在a与a’之间的车辆间通信、当前的油门踏板位置(例如为了超越换档过程而踩下)等。

因此,利用机动车a的传动系10,能够预见性地根据未来的事件进行预先选择,例如在弯道c之前或者在坡道d之前。另外,必要时可以预知进行超越换档过程,例如在gps数据和车辆间通信的辅助下。也可以顾及到针对换档次序的预先选择的其他信息,例如通过静态的信息检测器(如车辆引导系统l),其通过通信装置与车辆a保持连接。

通信装置例如可以是处于上级的控制装置26-3的一部分。

在后面的附图中,对此示出机动车的传动系或控制结构的其他实施方式,其在结构和工作原理方面基本与图1的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相同的元件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示出。在下面主要阐释区别。

在图2和图3中示出控制结构22’,其对应于传动系10’。在传动系10’中,离合器结构14包括针对变速器16的奇数档位级的第一摩擦离合器14-1和针对偶数档位级的第二摩擦离合器14-2。按照相应方式,变速器16包括针对奇数档位级的第一子变速器16-1和针对偶数档位级的第二子变速器16-2。

出于概览原因,仅示出机动车变速器16的一些档位级。第一子变速器16-1包括第一换档离合器结构30,借助第一换档离合器结构例如能够接通档位级1和7。另外,第二子变速器16-2包括第二换档离合器结构32,借助第二换档离合器结构例如能够接通档位级4和r。当然,第一子变速器16-1可以具有其他档位级3、5以及必要时还具有档位级9,并且第二子变速器16-2可以包括其他档位级2、6以及必要时还具有档位级8。

机动车变速器16以中间轴的结构形式实施为分级变速器。换档离合器结构30分别用于将对应于档位级的浮动轮与相应的变速器轴连接。第二子变速器16-1、16-2的共同的输出端与差速器的输入件连接。

在图2中还示出:传动系10’可以具有壳体34,壳体特别是可以实施为变速器壳体。传动系10’限定出纵轴36,其中,特别是变速器16的轴平行于纵轴36地布置。

两个摩擦离合器14-1、14-2优选借助适当的促动器被自动化操作,但促动器在图2中并未示出。为了操作变速器16的档位级,设置有换档结构22’,其在图2中示意示出。

换档结构22包括针对档位级1的推移连杆42。推移连杆42关于壳体34沿轴向能够推移地支承。推移连杆42在图2中以中立位置n示出,并且能够沿第一纵向44移动,由此,挂入档位级1。为此目的,推移连杆42具有换档离合器操作分段46,其通过换档离合器联接件48与第一换档离合器结构30联接。

换档结构22’具有另一推移连杆50,该推移连杆在功能上对应于档位级7,也就是对应于与档位级1相同的换档离合器结构30的档位级。另外的推移连杆50通过联接装置52与推移连杆42以如下方式相联接,使得连杆42和另外的连杆50能够强制反向地沿轴向推移。在此,联接装置52特别是构造为两边肘杆,其具有相对于壳体固定的杆枢转点。因而,推移连杆42沿第一纵向44的移动强制地借助联接装置52使得另一推移连杆50沿第二纵向54移动,第二纵向与第一纵向44相反。只要推移连杆42总在图1中以实线示出的中立位置n沿第一纵向44运动到换档位置sp中,通过联接装置52联接的另一推移连杆50就沿第二纵向54运动到非换档位置np中。

为了例如在挂入档位级1之后(其中,推移连杆42运动到换档位置sp中),使推移连杆42再次运动到中立位置n中,另外的推移连杆因而沿第一纵向44运动,由此,推移连杆42借助联接装置52沿第二纵向54朝向中立位置n的方向运动。这种构造方案形成针对推移连杆42的回位方向55。

针对档位级1的推移连杆42和针对档位级7的另外的连杆50形成换档结构22’的推移连杆对。针对其他档位级设置有其他推移连杆对,即,推移连杆42a用于档位级4,另一推移连杆50a用于档位级r,其中,推移连杆通过联接装置52a相互联接。换档结构22’还包括用于档位级3的推移连杆42b和用于档位级5的另一推移连杆50b,这两个推移连杆通过联接装置52b相互联接。另外,换档结构22’包括针对档位级6的换档连杆42c和针对档位级2的另一换档连杆50c,这两个换档连杆通过联接装置52c相互联接。各个推移连杆对的工作原理相应地相同。每个换档连杆对对应于变速器16的两个子变速器16-1、16-2中的一个。换档连杆对42、50以及42b、50b对应于第一子变速器16-1。换档连杆对42b、50b以及42c、50c对应于第二子变速器16-2。

换档连杆在其沿第二纵向54指向的端部上分别优选具有能够枢转的分段56。能够枢转的分段56在其轴向端面上具有凸轮随动件分段57,并且能够围绕枢转轴58枢转,枢转轴相对于纵轴36沿横向、特别是垂直地取向。

换档结构22’还包括换档轴或凸轮轴60,其具有换档轴轴线61,换档轴轴线同样横向于纵轴36地取向,特别是平行于换档连杆42、50的能够枢转的分段56的枢转轴线58地取向。

换档轴60能够借助独立的电马达62沿双向被驱动,具体来讲,要么沿第一转动方向s(换档方向)要么沿第二转动方向w(选档方向)被驱动。

对此可替换地,换档轴60可以由两个换档轴分段形成,两个换档轴分段分别借助自己的电马达驱动,这在图2中通过第二电马达63标示。

换档连杆42、50布置在共同的平面中,所述平面平行于换档轴轴线61地取向、特别是相对于换档轴轴线平行错开地取向。

在换档轴60上构造有多个换档凸轮64,换档凸轮分别对应于换档连杆42、50中的一个或者分级变速器的档位级中的一个。换言之,在图2中设有相应于分别对应的档位级的后缀的换档凸轮64沿换档轴轴线61以如下方式分布地布置,使得换档凸轮分别与对应于其的换档连杆42或50的纵向伸展对齐。

另外,换档凸轮64以在换档轴60的圆周上分布的方式布置。在图2中所示的俯视图中换档凸轮64-4例如朝上取向,并且换档凸轮64-1例如朝下取向。另外,在图1中示意示出的是,换档凸轮64-r贴靠在针对倒档档位级r的另外的换档连杆50a的凸轮随动件分段57上。换档凸轮64-5沿斜向朝下指向,并且换档凸轮64-3在图2的图示中布置在所对应的换档连杆62b的下方。

推移连杆42、50的能够枢转的分段56分别示意示出的铰链68(参见图3)等能够枢转地铰接在相应的推移连杆42、50的基体上。在此,铰链68以如下方式构造,使得铰链根据在分级变速器16中的装入位置使得:能够枢转的分段56基于重力g一般处在如下的取向或位置中,其中,所述分段与相应的推移连杆42、50的基体对齐,如其在图3中所示那样。相对于重力g替代或附加地,可以设置弹簧,用以使能够枢转的分段56移位到图2中所示的基本位置中。

在基本位置中,能够枢转的分段56以如下方式贴靠在相应的换档连杆42、50的基体上,使得施加到能够枢转的分段56(准确来讲,其凸轮随动件分段57)上的轴向力能够沿第一纵向44的方向传递到相应的推移连杆42、50的基体上。图3示出如下位置,其中,换档凸轮64-r处在如下的转动位置中,其中,换档凸轮贴靠在针对倒档档位级r的推移连杆50a的凸轮随动件分段57上。于是,换档轴60沿换档方向s的扭转使得推移连杆50a沿第一纵向44轴向移位,以便按照这种方式从图3中所示的空档位置n挂入档位档位级r。

倒档档位级r的推移连杆50a事先已选取作为对应于目标档位级(这里为倒档档位级)的相应的推移连杆。这通过选档过程来实现,其中,换档轴60已沿第二转动方向w扭转,如其在图3中标示那样。在此情况下,换档轴60已经扭转,使得凸轮64-r处在换档轴50a的凸轮随动件分段57的侧面上。

在通向所述位置的行程上,当换档轴60沿第二转动方向w扭转时,换档凸轮64-r贴靠在相对应的换档连杆的能够枢转的分段56的底面上。准确来讲,换档凸轮64-r基于选档运动w而作用于能够枢转的分段56的底面上并且使之枢转,使得所述分段56已经执行偏移运动,以便实现选档过程。偏移运动70对所对应的换档连杆50a的轴向位置不产生影响。其他换档凸轮也可以在其间使其相对应的能够枢转的分段偏转,而档位级r已被选取。

在挂入相应的档位级(图3中另外的推移连杆50a的位置r)之后,档位级保持挂入,直至借助换档凸轮64-4将推移运动施加到相联接的换档连杆42a上,具体而言,借助换档凸轮64-4来实现。从图3中所示的位置出发,在此,换档轴60又沿选档方向w以如下程度转动,直至换档凸轮64-4处在图3中对应于换档凸轮64-r的位置中。

基于如下事实:当执行选档过程时,在挂入档位级(例如图2中的档位级r)之后,保持挂入该档位级,例如可以在另外的子变速器中挂入另一档位级、例如档位级1,方式为换档轴60沿选档方向w运动,直至换档凸轮64-1处在针对换档过程的初始位置中。接下来,换档轴沿换档方向s运动,以便使推移连杆42运动到对应于档位级1的换档位置sp中。

基于换档凸轮在圆周上分布地布置的事实,可行的是,有针对性地分别仅将一个推移连杆沿第一纵向44运动,其中,另外的推移连杆在该过渡期间保持不运动。

换档凸轮64和能够枢转的分段56分别共同形成空程带动装置72,其特征在于,当换档轴60沿换档方向s扭转时,推移连杆沿第一纵向被带动,相反,当换档轴60沿选档方向w扭转时,实现连杆与换档轴断开联接。

在图4至图6中,示出图2和图3中所示的换档结构22’的改动方案,其在结构和工作原理方向通常相当于图2和图3的换档结构22’。因此,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明特征。在后面,主要阐释区别。

在图4至图6中示出的是,在换档轴60上构造有第一换档次序24-1”的换档凸轮64-3、64-2,第一换档次序在这里构造为换倒挡次序。在于换档结构22”相连接的变速器中,换档连杆42(2/4)可以对应于档位级2和4,并且在图页平面中处在下方的换档连杆42(3/5)可以对应于档位级3和5。在此,换档连杆的凸轮随动件分段57”与相应的基体刚性联接,也就是不通过铰链68就与基体连接。

在此,推移连杆42和换档轴60的凸轮的结构以如下方式选定,使得换档凸轮在实现换档过程之后,可以沉在所对应的推移连杆下方,使得接下来可以将沿周向跟随的换档凸轮可以挂入相应的跟随的档位级。在图4至图6中,这借助档位级3和2示出。

首先,针对倒档档位级3的换档凸轮64-3处在借助推移连杆42(3/5)执行换档过程之前的位置中。在其下方沿周向设置的是针对档位级2的换档凸轮64-2。换档轴s从图4中所示的位置中扭转出来的过程实现换档过程,如其在图5中所示那样,其中,推移连杆42(3/5)沿第一纵向44移动。

换档过程在图6中结束。能够看到的是,挂入了档位级3(换档行程d)。基于换档凸轮64-3的尺寸和推移连杆42(3/5)所达到的位置,这时可以使换档凸轮64-3在沿换档方向s继续转动时,沉入推移连杆42(3/5)下方,直至后面的换档凸轮64-2贴靠在其所对应的推移连杆42(4/2)上。当换档轴60沿换档方向s继续转动时,可以附加于档位级3地挂入档位级2。

在图2和图3的换档结构22’中,第一换档次序24-1’通过换档凸轮64在圆周上以及沿换档轴纵向的适当布置来实现。虽然档位级在换档结构22’中一般能够通过选档w的可能性而自由选择地选取,也就是不一定必须严格按照次序彼此先后挂入,但是,通过换档凸轮64-1至64-7的布置配置出第一换档次序。

为了针对第二换档次序也实现上述优点,换档结构22’包括:另一第一换档次序64-2’,其对应于档位级5、3、2,以及另一第二换档次序24-3,其对应于档位级7、4、3。

相应的换档凸轮在图2中以24-2’或24-3示意示出。换档凸轮在换档轴60上的布置方案可以被认为是纯示意性的并且应当仅表示基本原理,通过另一换档次序,对应于一个档位级或推移连杆的不是单个的换档凸轮(例如针对第一换档次序24-1’的64-5),而是只要该档位级包括在另一换档次序中,必要时还对应有另一或其他换档凸轮(在图2的示例中,在另外的第一换档次序24-2’的范围内为针对前进档位级5的另一换档凸轮,在另外的第二换档次序24-3的范围内还有针对前进档位级5的凸轮)。

利用其他换档次序24-2’、24-3,能够执行得到辅助的或未经辅助的多重换档。得到辅助的多重换档包括如下的换档,其中,在此期间挂入另一子变速器的档位级(也就是例如在5档向3档的多重换档中为前进档位级2,或者当从7档向5档的多重换档中为前进档位级4)。

但是,未经辅助的多次回档或换高档也能够在牵引或者也在倒拖的情况下实现。

在图4至图6的换档结构22”中,可行的是,推移连杆明显更简单地构造。因为在可替换的(未示出的)构造方案中,换档结构具有另一换档轴,换档轴布置在相应换档连杆的相反的端部上并且被构造用于使推移连杆沿相反的方向运动。由此,可以将推移连杆的数量减半。这种示例在图4至图6中示出。在此情况下,推移连杆42(2/4)对应于档位级2还有档位级4。在图4至图6中仅示出换档轴60,其包括凸轮64-2,借助所述凸轮能够使推移连杆42(2/4)运动到用于配置前进档位级2的位置中。为了使推移连杆42(2/4)朝相反的方向运动,用于挂入前进档位级4,可以要么将另一换档轴布置在推移连杆的相反的端部上,要么换档连杆42(2/4)可以与另一推移连杆相联接,类似于图2至图3中那样。

在图4至图6中,仅示出第一换档次序24-1”。但是以64-3”示意示出的是,在换档轴60上可以设置另一针对前进档位级3的换档凸轮(并且必要时设置针对例如档位级5、2的其他换档凸轮和/或针对档位级7、4、5的其他换档凸轮,类似于图2的实施方式中那样)。出于概览原因,这种其他附加换档凸轮的图示在图4至图6中已略去。

在图2至图6中的实施方式中,对换档次序的预选选择v可以例如通过将换档轴60沿选档方向w扭转来实现,但是也可以通过换档轴与推移连杆42之间的其他相对运动来实现。

在图4至图6的实施方式中,不言而喻的是,为此目的,凸轮随动件分段57”也可以通过铰链与推移连杆的相应的基体连接,类似于图2和图3的实施方式中那样。

而相对于推移连杆上的能够枢转的分段56可替换地,也可行的是,使凸轮能够沿径向推移,使得凸轮在选档运动中能够相对于刚性的换档连杆(如在图4中所示那样)偏移。这种偏移过程在图4中示意地对应未详细示出的换档凸轮64至72示出。

在图7中,示出换档结构22”’的另一实施方式,其包括换档辊80,换档辊借助电马达82驱动。换档辊80包括:第一换档型廓84,第一换档型廓对应于针对档位级1和2的第一换档离合器组件;以及第二换档型廓86,第二换档型廓对应于针对前进档位级3的第二换档离合器组件。

在图7中,换档轴80还以展开图示出,其中,换档型廓84、86得到更好地示出。能够看到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换档型廓84、86分别限定出所设置的第一换档次序24-1”’,其包括在换档型廓84、86上的基本换档特征90,基本换档特征以如下方式构造,使得档位级1至3单纯按次序选取,也就是按照1、2、3然后在3、2、1的顺序选取。

在图7中能够看到,而在换档辊80的展开图中,在换档辊上还构造由另一换挡次序24-2”’,其仅对应于档位级1和3,方式为:当选取其他换档次序24-2”’时,能够进行从3向1的多重回档或者从1向3的多重换高档,而在此中间不必接通档位级2。为此目的在其他换档次序24-2”’的范围内构造在圆周型廓84、86上的额外的换档特征在图7中以92表示。

换档轴80的转动运动使得未详细标示的凸轮随动件在换档型廓84、86中移动,其中,凸轮随动件典型地与换档离合器结构30”’、32”’的换档轴套联接。

换档轴80的圆周方向在图7中以88标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