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3408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压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调节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压阀。



背景技术:

采气井口通常设有调节阀,以调控采气井输出气体压力的稳定性,进而保证采气产量的稳定。目前,上述调节阀主要是手动针阀,在工作时,可通过人工进行调节,但是,这种调节方式耗费工时较长,调节效率低,且调节故障率较高,难以满足生产需求。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稳压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稳压阀,其阀体内设有调节手柄01、调压弹簧02、膜片03、阀杆05、阀芯07和复位弹簧08,调压弹簧02的两端分别抵靠于调节手柄01、膜片02,而阀杆04的两端则分别连接于膜片03和阀芯07,复位弹簧08的两端分别抵靠于阀体内壁、阀芯07,以推动阀芯07封堵阀口。

在使用时,可首先旋转调节手柄01,以压缩调压弹簧02,并给予膜片04以向下的作用力,膜片04在向下运动过程中,可通过阀杆05推动阀芯07,以打开阀口,气体可自该稳压阀的左端进入阀体。进入阀体的气体可通过反馈导管06作用于膜片04的下表面,并对膜片04产生向上的推力,当该推力与调压弹簧02作用力相平衡时,该稳压阀即可具有稳定的输出压力。若输出压力超过调定值,则膜片04会离开平衡位置而向上变形,溢流阀03打开,以排出多余的气体,直至输出压力降至调定值,膜片04可重新回到平衡位置。

若输入压力瞬时升高,输出压力也将随之升高,使得膜片04上移,部分气体可经溢流阀03排出,而膜片04上移的过程中,在复位弹簧08的作用下,阀芯07可向上移动,缩小其与阀口之间的距离,节流作用加大,使得输出压力下降,膜片04又将下移,直至达到新的平衡,此时,输出压力基本又回到原来值;若输入压力瞬时下降,输出压力也下降,膜片04下移,阀芯07可随之下移,其与阀口之间的距离加大,节流作用减小,使得输出压力也基本回到原来值。如此,即可实现不同工况下的输出压力稳定。

但是,由于上述复位弹簧08的作用,阀芯07与阀口之间的开合范围是极其有限的,二者相配合以实现节流、调节下游流体压力的能力也是有限的,难以满足采气生产需求。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更大范围地调节下游流体压力的稳压阀,仍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更大范围地调节下游流体压力的稳压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稳压阀,包括主阀体和调压阀体,二者围合形成阀腔,所述主阀体具有与所述阀腔相连通的进口通道、出口通道;还包括阀套,所述阀套与所述阀腔的内壁滑动密封,所述阀套的周壁设有节流孔,该节流孔能够连通所述进口通道、所述出口通道;所述调压阀体内设有弹性调压组件,所述弹性调压组件通过阀杆与所述阀套相连,并为所述阀套提供弹性压力;工作时,所述阀套受所述弹性压力、进入该阀套的流体推力作用能够在所述阀腔内滑动,以调整节流孔与所述进口通道相连通部分的大小。

本发明所提供稳压阀,在使用时,可首先通过弹性调压组件为阀套施加弹性压力,阀套可正向移动,以使设于该阀套周壁的节流孔全部落入进口通道中,节流孔可处于全开状态。

当上游流体自进口通道进入时,流体可对该阀套产生与上述弹性压力相逆的推力,以推动阀套逆向移动,节流孔可部分落入进口通道中,节流作用加大,使得流体输出压力减小,即流体作用于阀套的推力减小;而此时,由于阀套的逆向移动,弹性调压组件受到进一步地压缩,使得其所产生的弹性压力加大,又将推动阀套的正向移动。如此,上述弹性压力与推力相互作用,直至相平衡,即可使得该稳压阀可具有一稳定输出压力,且此时,该节流孔处于半开状态。

当下游流体的压力瞬时升高时,流体对阀套所产生的推力将增大,以推动阀套逆向移动,节流孔落入进口通道的部分将减少,节流作用进一步地加大,又将减小输出压力,直至流体所产生的推力与弹性调压组件的弹性压力重新达到平衡;且在极端的情况下,若下游流体的压力升到极高,阀套逆向移动的距离可进一步地加大,以使节流孔的开度降为最小(近乎全部关闭),节流作用最大化,稳压阀的输出压力又可快速降低,直至上述推力与弹性压力重新达到平衡。且此时稳压阀的输出压力与前述的稳定输出压力基本相同。

当下游流体的压力瞬时减小时,流体对阀套产生的推力也将减小,在弹性调压组件的弹性压力作用下,阀套可正向移动,使得节流孔落入进口通道的部分增加,节流作用减小,输出压力又可增大;相应地,在极端情形下,若下游流体的压力下降到极低,阀套可正向移动最大距离,以使节流孔处于全开状态,节流作用最小,稳压阀的输出压力又可快速增大,直至上述推力与弹性压力重新达到平衡,且此时的输出压力也与前述的稳定输出压力基本相同。

较之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稳压阀在调节下游流体压力的过程中,该节流孔可在全开与近乎全闭之间变换,可更大程度地应对下游流体压力的变动,从而保证压力输出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阀腔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阀套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相抵靠时,所述节流孔与所述进口通道全部相连通。

可选地,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固定于所述阀腔的内壁,所述阀套内套于所述衬套,并能够沿所述衬套的轴向滑动;所述衬套的周壁设有第一进孔,所述第一进孔与所述进口通道相连通,且所述第一进孔的尺寸至少大于所述节流孔。

可选地,还包括缓冲套,所述缓冲套外套于所述衬套,且缓冲套的内壁与所述衬套的外壁围合形成缓冲腔;所述缓冲套的周壁设有第二进孔,以连通所述进口通道、所述缓冲腔。

可选地,所述节流孔、所述第一进孔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二者一一对应设置;各所述节流孔沿所述阀套的周向间隔分布,各所述第一进孔沿所述衬套的周向间隔分布。

可选地,所述阀杆远离所述弹性调压组件的一端设有第一凸缘部,所述第一凸缘部与所述阀套的内壁相抵靠;所述阀杆的外周设有第二凸缘部,所述第二凸缘部与所述阀套的轴向端部相抵靠。

可选地,所述调压阀体包括侧体和弹簧套筒,所述侧体与所述主阀体围合形成所述阀腔,所述弹簧套筒固定于所述侧体;所述弹性调压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弹簧套筒的调压弹簧、连接盘、调压部,所述连接盘能够在所述弹簧套筒内滑动,并与所述阀杆相连;所述调压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调压部、所述连接盘,操作所述调压部可压紧或放松所述调压弹簧。

可选地,所述调压部包括阀罩和弹簧托,所述弹簧托的一面与所述调压弹簧相抵靠,另一面与所述阀罩相抵靠,所述阀罩螺纹连接于所述弹簧套筒。

可选地,还包括若干导向柱,所述连接盘设有与所述导向柱相匹配的导向孔,各所述导向柱穿过相应的所述导向孔,并固定于所述侧体,所述连接盘可沿各所述导向柱在所述弹簧套筒内滑动。

可选地,所述连接盘与所述弹簧套筒之间、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孔之间还设有减磨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稳压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稳压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阀套、衬套、缓冲套及阀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衬套的立体图;

图6为图2中缓冲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缓冲套的立体图;

图8为图2中阀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阀套的立体图;

图10为图2中阀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阀杆与阀套的另一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2中弹簧套筒、连接盘、导向柱、减磨套及阀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1调节手柄、02调压弹簧、03溢流阀、04膜片、05阀杆、06反馈导管、07阀芯、08复位弹簧。

图2-12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主阀体、11进口通道、12出口通道;

2调压阀体、21侧体、22弹簧套筒、221调压弹簧、222连接盘、222a导向柱、222b导向孔、223调压部、223a阀罩、223b弹簧托;

3阀套、31节流孔、32均压通道;

4阀杆、41第一凸缘部、42第二凸缘部、421环形压盖、422对开环、43缩口部、44螺母;

5衬套、51第一进孔;

6缓冲套、61第二进孔;

7减磨套、a阀腔、b缓冲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所述“若干”是指数量不确定的多个,通常为两个以上;且当采用“若干”表示某几个部件的数量时,并不表示这些部件的数量相同。

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相同或相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或部件,并不表示对顺序的某种特殊限定。

请参考图2-11,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稳压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阀套、衬套、缓冲套及阀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衬套的立体图,图6为图2中缓冲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缓冲套的立体图,图8为图2中阀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阀套的立体图,图10为图2中阀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阀杆与阀套的另一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2中弹簧套筒、连接盘、导向柱、减磨套及阀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稳压阀,包括主阀体1和调压阀体2,二者围合形成阀腔a,主阀体1具有与阀腔a相连通的进口通道11、出口通道12;还包括阀套3,阀套3与阀腔a的内壁滑动密封,阀套3的周壁设有节流孔31,该节流孔31能够连通进口通道11、出口通道12;调压阀体2内设有弹性调压组件,弹性调压组件通过阀杆4与阀套3相连,并为阀套3提供弹性压力。

工作时,阀套3受弹性调压组件的弹性压力、进入该阀套3的流体推力作用能够在阀腔a中滑动,以调整节流孔31与进口通道11相连通部分(以下简称为节流孔31的开度)的大小。

具体使用时,可首先通过弹性调压组件为阀套3施加弹性压力,阀套3可正向移动,以使设于该阀套3周壁的节流孔31全部落入进口通道11中,节流孔31可处于全开状态。

当上游流体自进口通道11进入时,流体可对该阀套3产生与上述弹性压力相逆的推力,以推动阀套3逆向移动,节流孔31可部分落入进口通道11中,节流作用加大,使得流体输出压力减小,即流体作用于阀套3的推力减小;而此时,由于阀套3的逆向移动,弹性调压组件受到进一步地压缩,使得其所产生的弹性压力加大,又将推动阀套3的正向移动。如此,上述弹性压力与推力相互作用,直至相平衡,即可使得该稳压阀具有一稳定输出压力,而此时,该节流孔31处于半开状态。

本文中所述“正向移动”是指阀套3沿其节流孔31开度增大的方向移动,反映于附图2中是指阀套3向右移动;所述“逆向移动”是指阀套3沿其节流孔31开度减小的方向移动,反映于附图2中是指阀套3向左移动。

应当知晓,稳压阀又名减压稳压阀,其原理是通过控制阀体内的启闭件(本申请中的节流孔31)的开度来调节流体的流量,将流体的压力降低,并借助阀后压力的作用调节启闭件的开度,以使阀后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进而保护其后的生产器具。故而,在初始工作时,进入进口通道11的流体所产生的推力必将大于弹性调压组件初始设定时的弹性压力,以推动阀套3逆向移动,直至达到平衡状态,且此时节流孔31应当处于半开状态,以便于应对后续工作过程中下游流体压力突然变大或变小的情形;换而言之,在实际应用中,操作人员可根据生产经验,预估上游流体的压力范围,进而设置小于该压力范围的初始弹性压力,以保证稳压阀能够正常工作。

当下游流体的压力瞬时升高时,流体对阀套3所产生的推力将增大,以推动阀套3逆向移动,节流孔31落入进口通道11的部分将减少,节流作用进一步地加大,又将减小输出压力,直至流体所产生的推力与弹性调压组件的弹性压力重新达到平衡;且在极端的情况下,若下游流体的压力升到极高,阀套3逆向移动的距离可进一步地加大,以使节流孔31的开度降为最小(近乎全部关闭),节流作用最大化,稳压阀的输出压力又可快速降低,直至上述推力与弹性压力重新达到平衡。且此时稳压阀的输出压力与前述的稳定输出压力基本相同。

当下游流体的压力瞬时减小时,流体对阀套3产生的推力也将减小,在弹性调压组件的弹性压力作用下,阀套3可正向移动,使得节流孔31落入进口通道11的部分增加,节流作用减小,输出压力又可增大;相应地,在极端情形下,若下游流体的压力下降到极低,阀套3可正向移动最大距离,以使节流孔31处于全开状态,节流作用最小,稳压阀的输出压力又可快速增大,直至上述推力与弹性压力重新达到平衡,且此时的输出压力也与前述的稳定输出压力基本相同。

较之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稳压阀在调节下游流体压力的过程中,该节流孔31可在全开与近乎全闭之间变换,可更大程度地应对下游流体压力的变动,从而保证压力输出的稳定性。

上述阀腔a中还可以设有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该第一限位件可限制阀套3的正向(向右)移动范围,以使得正向移动最大范围时,节流孔31可恰好全部落入进口通道11中,节流孔31可保持最大开度,以避免正向移动范围过大、节流孔31的开度再次减小的情形;该第二限位件可限制阀套3的逆向(向左)移动范围,以使得逆向移动最大范围时,节流孔31即将全部脱离进口通道11,节流孔31可保持最小开度。

实际上,当节流孔31保持最小开度时,进口通道11、出口通道12已基本处于相隔离状态,输出压力近乎为0,若此时阀套3仍然逆向移动,则节流孔31将处于关闭状态,阀套3将仅承受弹性调压组件的弹性压力,阀套3难以保持稳定。换而言之,正常工作时,一旦节流孔31处于最小开度,阀套3已几乎不可能继续逆向移动,故而,上述阀腔a内部也可以不设置第二限位件。

上述两限位件可以为单独制造的限位块,进而采用焊接、粘结或卡接等方式固定于阀腔a的内壁,以便于调整各限位件在阀腔a内的安装位置;上述两限位件也可以由阀腔a的内壁外突而形成,换而言之,两限位件即可以与主阀体1、调压阀体2通过一体铸造而形成,更便于批量生产,如图2所示,上述第一限位件即可以为主阀体1的内壁。

如图3-5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稳压阀还可以包括衬套5,该衬套5可以固定于阀腔a的内壁,上述阀套3可以内套于衬套5,并能够沿衬套5进行轴向滑动。如此设置,衬套5可对阀腔a的内壁起到的保护作用,以避免阀套3滑动过程对阀腔a内壁所造成的直接损伤,有利于延长主阀体1、调压阀体2的使用寿命。

该衬套5的周壁可以设有第一进孔51,第一进孔51可以与进口通道11相连通,且第一进孔51的尺寸至少应大于节流孔31,以保证节流孔31可以处于全开状态。上述的“第一进孔51的尺寸大于节流孔31”是指节流孔31可全部落入第一进孔51的范围内,节流孔31在水平面的投影可被第一进孔51在水平面的投影所包围。

应当理解,由于上述衬套5、第一进孔51的设置,节流孔31与第一进孔51相连通的部分即相当于节流孔31与进口通道11相连通的部分,即为节流孔31的开度。

如图5和图9所示,上述节流孔31可以为三角形孔,第一进孔51可以为方形孔,如此,阀套3每滑动相同的距离,衬套5所遮挡或开启的节流孔31的面积均不相同,可使得该节流孔31的开度调节呈现梯度性;进一步地,该节流孔31可以为等腰三角形孔,且其底边的中线可以与阀套3的中轴线相平行,如此,该节流孔31的考度调节还将呈现一定的线性趋势。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角形孔、方形孔的结构设计仅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并不能作为对本发明所提供稳压阀实施范围的限定,上述节流孔31也可以为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相应地,上述第一进孔51也可以为三角形、圆形或其他形状,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设定。

如图2和图8所示,上述阀套3还设有均压孔32,以连通中心阀腔a与阀套3的内部,从而保证阀套3可在中心阀腔a中顺利滑动。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提供稳压阀还可以包括缓冲套6,该缓冲套6可以外套于衬套5,且缓冲套6的内壁可以与衬套5的外壁围合形成缓冲腔b;该缓冲套6的周壁可以设有第二进孔61,以连通进口通道11、缓冲腔b。

以图3为视角,采用上述结构,自进口通道11进入的流体除少部分可直接通过第一进口51、节流孔31进入阀套3内部外,大部分的流体则优先进入该缓冲腔b中,并沿衬套5的外周转动。由于该缓冲腔b的内部空间较大,当流体自第二进口61进入时,可减缓流体的流速,以减轻流体对衬套5外周壁的直接冲击,同时,流体在环行过程中,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流体的紊流状态,并使得该部分流体具有较为一致的运动方向,进而使得其更为容易地自第一进口51、节流孔31进入阀套3内部。应当理解,该缓冲腔b为环形腔,除与第一进口51、第二进口61相连通外,该缓冲腔b具有密封性,以避免流体的泄露。

如图6和图7所示,该缓冲套6可以为筒状结构,其轴向两端可以具有沿径向向内的翻折部,该翻折部可围合形成安装孔,衬套5可套接于该安装孔中,且衬套5与安装孔之间还需进行密封处理,以保障密封性能。

具体而言,可在安装孔与衬套5之间设置密封圈等密封材料,或者,也可采用焊接、粘结、螺纹连接等方式将衬套5固定于该安装孔中,也可保证密封效果。

请继续参考图3,上述节流孔31、第一进孔51的数量均可以为多个,且二者可以一一对应设置,如此,多个节流孔31可同步调节流体流量,可更为迅速地对下游流体的压力进行调节。

各节流孔31可以沿阀套3的周向间隔分布,各第一进孔51也可以沿衬套5的周向间隔分布,使得在缓冲腔b中环行的流体可通过周向不同位置的多个节流孔31进入阀套3内,进而加快压力调节速度。或者,各节流孔31、各第一进孔51也可以沿阀套3、衬套5的轴向间隔分布,同样可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比较而言,各节流孔31、各第一进孔51沿周向布置时,节流区域(阀套3设有节流孔31的区域)的轴向长度较短,缓冲腔b的轴向长度也可以较小,缓冲套6的尺寸可以较小,更便于安装;而各节流孔31、各第一进孔51沿轴向布置时,缓冲腔b的轴向长度可以较大,更便于减缓流体的流速,更有利于减轻流体对衬套5的直接冲击,同时,也更有利于消除流体的紊流状态。

如图3和图7所示,阀杆4远离弹性调压组件的一端可以设有第一凸缘部41、第二凸缘部42,第一凸缘部41可以与阀套3的内壁相抵靠、第二凸缘部42可以与阀套3的轴向端部相抵靠,进而固定连接阀套3、阀杆4,以使二者可同步运动。

具体而言,上述第一凸缘部41、第二凸缘部42中的任一均可以由阀杆4的周壁沿其径向外突而形成,即上述各凸缘部可以与阀杆4通过一体铸造而形成,以便于阀杆4的批量生产;或者,也可以分别加工上述两凸缘部,进而采用焊接、粘结、卡接等方式将各凸缘部固定于该阀杆4,也可实现阀杆4与阀套3的安装、固定。

为便于安装,本发明实施例优选将第一凸缘部41与阀杆4一体铸造成型,进而单独制造第二凸缘部42。

该第二凸缘部42可以包括环形压盖421和对开环422,对开环422可卡接于该阀杆4的缩口部43,并与阀套3的轴向端部相抵靠,即可限制阀杆4的轴向位移;进而还可使用环形压盖421扣合于该对开环422上,以避免对开环422自缩口部43掉落,如此,阀杆4即可获得稳定的限位。

上述环形压盖421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于阀套3或阀杆4,也可以采用焊接、粘结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于阀套3或阀杆4。

除此之外,阀杆4与阀套3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进行固定,具体可参见图11,阀杆4伸入阀套3的部分可以设有螺纹部,进而采用螺母44与该螺纹部配合,以实现阀杆4与阀套3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种关于阀杆4与阀套3的固定方式,仅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并不能作为对本发明所提供稳压阀实施范围的限定,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实现阀杆4与阀套3的连接,而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只要能够保证阀杆4与阀套3的同步运动即可。

针对上述各方案,还可对该稳压阀调压阀体2、调压组件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限定。

如图3和图12所示,该调压阀体2可以包括侧体21和弹簧套筒22,侧体21可以与主阀体1围合形成阀腔a,弹簧套筒22可以固定于侧体21。弹性调压组件可以包括设于该弹簧套筒22的调压弹簧221、连接盘222、调压部223,连接盘222可以在弹簧套筒22的内壁,阀杆4可以穿过侧体21,并与该连接盘222相连。为保证阀腔a的密封性,阀杆4穿过侧体21的部分还可以设有密封压盖,以密封阀杆4与侧体21的连接处。

上述调压弹簧221的两端可以分别抵靠于调压部223、连接盘222,操作该调压部223即可压紧或放松调压弹簧221,进而为阀套3施加弹性压力。

具体而言,该调压部223可以包括阀罩223a和弹簧托223b,弹簧托223b与调压弹簧221相抵靠的一面可以设有突出部,且该突出部可以插接于该调压弹簧221,以对该调压弹簧221进行定位;该弹簧托223b的另一面可以与阀罩223a相抵靠,阀罩223a可螺纹连接于该弹簧套筒22,进而通过调整阀罩223a拧入该弹簧套筒22的深度,即可调整该调压弹簧221的压紧与放松。

上述弹簧套筒22中还可以设有若干导向柱222a,相应地,连接盘222可以设有与该导向柱222a相匹配的导向孔222b,各导向柱222a可穿过相应的导向孔222b,并固定于侧体21。如此,该连接盘222在弹簧套筒22中滑动时,各导向柱222a可对该连接盘222起到导向、定位作用,以使得该连接盘222可更为顺利地在弹簧套筒22中滑动。

进一步地,上述连接盘222与弹簧套筒22之间、导向柱222a与导向孔222b之间还可以设有减磨套7,以减少连接盘222滑动过程中与弹簧套筒22、导向孔222b之间的摩擦,有利于延长弹簧套筒22、连接盘222及导向柱222a的使用寿命。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