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301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装置,该离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轴向延伸的外摩擦片支架和多个外摩擦片,其中,该外摩擦片支架包括轴向延伸的内齿,该内齿具有通过轴向延伸的槽而彼此间隔开的多个齿部,该外摩擦片具有在上述内齿中啮合的外齿。



背景技术:

这种离合装置用于例如机动车辆的离合器中,并且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设计。已知例如湿式的单离合器或双离合器,其中,在单离合器中设置一个离合装置,而在双离合器中设置两个离合装置。还已知混合离合器,能够选择内燃机或电机连接到后续的变速器,其中,在此情况下,电机的转子与离合装置连接。

在已知的方式中,离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轴向延伸的外摩擦片支架,外摩擦片支架具有内齿,内齿具有通过轴向延伸的槽而彼此间隔开的多个轴向延伸的齿部。在内齿中啮合多个外摩擦片的外齿,外齿被轴向地、能动地引导在外摩擦片支架上。此外,当然还设置具有外齿的内盘支架以及具有内齿的相应数量的内摩擦片,内齿与支架侧的外齿啮合,并且内齿还被轴向地、能移动地引导。通过操作件,例如按键,这些摩擦片组能够被轴向压缩,从而形成摩擦连接,并且能够将扭矩从外摩擦片支架传递到内盘支架,再由此传递到从动轴。这种离合装置的结构和作用原理是已知的。

在湿式操作或运作的离合装置中,润滑剂,通常为油,从径向内侧经过摩擦片组流向径向外侧,其中,润滑剂的运动由产生的离心力驱动。在运行期间,外摩擦片支架通常持续转动,特别是在具有电机的混合离合器中,因为转子也持续转动。流经摩擦片组以及特别是流经外摩擦片的润滑剂进入各个槽,并且积聚在其中。这种润滑剂积聚方式的缺点一方面在于,由于润滑剂发生一定的回流,并且外摩擦片和内摩擦片能够产生牵引(schleppenden)连接,所以在外摩擦片和内摩擦片之间产生一定的牵引力矩。另一方面,在混合离合器中,因为在运行期间当然较热的润滑剂最终不受控地积聚或不受控地离开外摩擦片支架,润滑剂被引导经过绕组头或永磁铁。如果润滑剂接触绕组头或永磁铁,则能够对绕组头或永磁铁的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相比于上述现有技术改进的离合装置。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在上述根据本发明的离合装置中如此设置各个槽底的几何形状,使得在外摩擦片支架转动时,在槽底中积聚的润滑剂能够被轴向地沿着槽输送。

根据本发明的离合装置,这样设计每个槽的槽底,使得当外摩擦片支架转动时,在槽底积聚的润滑剂通过形成的离心力被赋予运动或方向分量,使得润滑剂沿着槽,也就是说沿着限定的方向,以限定方式被输送或以限定方式流动。这使得能够沿外摩擦片支架的确定的方向目标明确地、限定地传输润滑剂,并且润滑剂能够从外摩擦片支架的被限定的端部被引出并且被输送出离合器区域。由此避免不可控的润滑剂回流,因为润滑剂被目标明确地偏转输送,所以一方面减少了外摩擦片和内摩擦片之间的牵引力矩,另一方面,因为润滑剂在外摩擦片支架的一侧上被限定地排出,所以还能够避免热的润滑剂在混合离合器中流经电机的绕组头或永磁铁。通过与在操作时作用的离心力结合的相应的几何设计,能够由此实现润滑剂被限定地输送与排出。

根据本发明,槽底在此能够至少分区段地倾斜于内齿的纵轴线地延伸。也就是说,槽底不平行于纵轴线,而是倾斜地、并且由此轻微地呈斜坡形地至少在槽底的一定长度上延伸。通过这种轻微地倾斜的或呈斜坡形的几何形状,结合外摩擦片支架的转动和由此得到的离心力,润滑剂被限定地沿着下倾的槽底或槽底区段运动并且被引向外摩擦片支架的限定侧。

在这种情况下,槽底能够在其整个长度上倾斜于内齿的纵轴线地延伸。也就是说,设计槽底,使得槽底在其整个长度上呈斜坡形,因此在整个槽底长度上提供一定程度上主动的输送。

备选地,槽底能够只在槽的相对于流动方向的前部区域中倾斜于内齿的纵轴线延伸,并且在其相邻区域中平行于纵轴线延伸。即在此这样设计槽底,仅分区段地倾斜或呈斜坡形,即在位于前部的槽底区域中,也就是槽底上的、与槽的目标明确地排出润滑剂的端部对置的区段中倾斜或呈斜坡形。在离心力作用下、被赋予给或被施加给前部的槽底区段中的润滑剂的、可沿槽底驱动润滑剂的运动或方向分量是足够的,因为通过这些流动或流过的润滑剂体积就可将在相邻的、平行延伸的槽底区域中积聚的润滑剂限定地输出出所述槽。

第三种替代方案规定,槽底具有多个在轴向上相互间隔开的区段,在这些区段上,槽底倾斜于内齿的纵轴线延伸,并且在这些区段之间,槽底平行于纵轴线延伸。即在此设置一定程度上呈阶梯式的槽底,例如该槽底具有两个在轴向上相互间隔开的、倾斜的或呈斜坡形的区段,其中,优选设计该区段在槽的前部的端部。在这些区段中间或在与这些区段相邻的位置上分别设置具有平行延伸的槽底的区段。此处,在平行延伸的槽底区段中积聚的润滑剂被在倾斜地延伸的槽底区段中主动地轴向地被输送的润滑剂体积夹带和推出。两个或多个倾斜延伸的区段当然位于不同的半径基线上。

倾斜地或呈斜坡形地延伸的槽区段或多个槽区段相对于纵轴线的偏角显然非常小。偏角例如≤2°,尤其≤1°。

离合装置本身优选是湿式双离合器的一部分,或是外摩擦片支架与电机的转子连接的混合离合器的一部分。

除了离合装置本身,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离合装置的外摩擦片支架,该外摩擦片支架包括轴向延伸的内齿,内齿具有多个齿部,齿部通过轴向延伸的槽被相互间隔开。根据本发明,外摩擦片支架的特征在于,设置各个槽底的几何形状,使得在外摩擦片支架转动时,在槽底中积聚的润滑剂能够轴向地沿着槽被输送。

槽底优选至少分区段地倾斜于内齿的纵轴线地延伸。

在这种情况下,槽底能够在其整个长度上倾斜于内齿的纵轴线地延伸。备选地,槽底能够只在槽上的相对于流动方向的前部区域中倾斜于内齿的纵轴线延伸,并且在其相邻区域中平行于纵轴线延伸。第三种备选方案规定,槽底具有多个在轴向上相互间隔开的区段,在这些区段上,槽底倾斜于内齿的纵轴线延伸,并且在这些区段之间,槽底平行于纵轴线延伸。

最后,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所述类型的外摩擦片支架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外摩擦片支架的内齿通过滚压成形的方式制成。在滚压成形的情况下,使用相应的挤压工具,该挤压工具具有相应的外部几何形状,该几何形状通过在环形的、形成外摩擦片支架的部件的内周上的挤压而成形。因此,该几何形状限定槽底的几何形状。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结合附图的实施例来阐述本发明。附图是示意图,并且示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外摩擦片支架的示意性的剖视图,

图2是外摩擦片支架被沿图1所示的剖切线ii-ii剖切所得的剖视图,

图3是第二实施方案的根据本发明的外摩擦片支架的局部剖视图,以及

图4是第三实施方案的根据本发明的外摩擦片支架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外摩擦片支架1,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电机3的转子2与外摩擦片支架连接。如同在已知的方案中,外摩擦片支架1通常是已知的混合离合器的一部分,外摩擦片支架1经由环形的支架区段4和在轴向上延伸的轴承区段5在径向内置的位置上被滚动轴承6旋转地支承。

在已知的方案中,在外摩擦片支架1上设计内齿7,其中,为清楚起见,在剖视图中仅示出齿部8,而不是在剖视图中另外的还能够看见的齿部列。在图2中示出的沿剖切线ii-ii剖切所得的剖视图中示出内齿7的两个齿部8。齿部8分别通过槽9被相互间隔开,其中,如同外摩擦片支架1通过支架区段4在轴向上延伸,齿部8和槽9在外摩擦片支架的整个长度上延伸。

根据本发明,槽底10不与外摩擦片支架1的纵轴线平行地延伸,而是在此倾斜,即呈斜坡形地延伸,其中,槽底10相对于纵轴线延伸的偏角在图1中被标记为α。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槽底10在其整个长度上经由偏角α延伸,即相对于纵轴线倾斜或呈斜坡形。

图2示出如上述的沿图1中剖切线ii-ii剖切所得的剖视图。示出的是在剖切面中的槽底10,其中,还通过另外示出的虚线示出剖切面前方和后方的槽底分布或槽底基线。如图1所示,显然槽底基线从左至右连续地变化,也就是说,槽底的半径从在槽9左侧的最小值连续地增大至槽9右侧的最大值。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将槽底的变化量限定在这样的范围内,在径向相邻于齿面11的作用范围,即在该范围中,外齿与在此处未详细示出的外摩擦片啮合。

在运行期间,外摩擦片支架1持续地转动,特别是在此处示出的、与电机3的转子2连接的情况下。由于外摩擦片支架1的转动引起高离心力,润滑剂,通常为油,被从径向内侧通过由未详细示出的内-和外摩擦片形成的摩擦片组输送。润滑剂积聚在槽9中。由于倾斜的槽底10与产生的离心力相结合,润滑剂被赋予运动或方向分量,使得润滑剂沿槽9在向外下倾的槽底的方向上被驱动,因此润滑剂被限定地沿槽9流动并且被限定地从在图1中示出的外摩擦片支架的右侧端部流出。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外摩擦片支架1的另外的设计方案,其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标记。在此仅部分地示出外摩擦片支架。外摩擦片支架再次能够例如与电机的转子2连接。在此也设置包括相应的齿部8和槽9的内齿7。然而在这里,槽底10在各区段上被设计成不同的样式。在第一槽底区段10a中,设计槽底10为倾斜地或呈斜坡形地向径向外侧下倾,其中,该第一底槽区段10a与外摩擦片支架1上的自由侧对置,润滑剂应当从该自由侧限定地流出。在与第一槽底区段10a相邻的槽底区段10b中,槽底10平行于纵轴线延伸。在此,在离心力作用下,只有槽底区段10a中的润滑剂主动地在轴向上向外被驱动至外摩擦片支架1的自由端。而且,在槽底区段10a中的润滑剂的连续的轴向的输送还使得在“平坦的”槽底区段10b中积聚的润滑剂被夹带,即同样地被向外驱动。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外摩擦片支架1的第三个设计方案。外摩擦片支架再次能够例如与转子2连接。再次设置内齿7,内齿包括相应的齿部8和位于齿部中间的槽9。然而槽9的相应的槽底10在此具有4个不同的槽底区段10c,10d,10e和10f。设计在左侧示出的槽底区段10c,使其相对于外摩擦片支架1的纵轴线倾斜地或呈斜坡形地延伸。与槽底区段10c相邻的是平行于纵轴线地延伸的槽底区段10d。与槽底区段10d相邻的槽底区段10e再次被设计为相对于纵轴线倾斜地或呈斜坡形地延伸,而外摩擦片支架1上最右端的槽底区段10f再次平行于纵轴线延伸。在此,也设置阶梯状的槽底几何形状。在槽底区段10c和10e中,因为倾斜的或呈斜坡形的槽底几何形状,润滑剂在离心力作用下主动地沿槽9被向右推动。在区段10d和10f中积聚的润滑剂通过这些被导向的润滑剂流自动地被携带(夹带)并且被推出槽底。虽然在图4中仅设置四个区段,但是还能够明显地想到设置更多这样的区段。

代替具有电机的混合离合器,根据本发明的外摩擦片支架还能够应用在湿式的单离合器或双离合器中。

槽底或相应的槽底区段相对于纵轴线的各自的偏角α较小,优选≤2°,特别优选≤1°。外摩擦片支架1的内齿7优选通过借助于使用合适的挤压工具由滚压成形的方式制成。该挤压工具在其外侧具有待形成的几何形状,也就是说,在滚压成形时,挤压工具在外摩擦片支架1的内周上作用,该几何形状被压入内周并且成形。

附图标记列表

1外摩擦片支架

2转子

3发动机

4支架区段

5轴承区段

6滚动轴承

7内齿

8齿部

9槽

10槽底

10a-10f槽底区段

11齿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