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式发电机及省时又省力的传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26335发布日期:2019-03-27 12:42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循环式发电机及省时又省力的传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可循环式发电机及省时又省力的传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发电机组一般可采用燃气能、核能、水能、风能、空气能、太阳能等能源,结构复杂、造价高、体积大、功率小,且消费过多资源,容易产生温室效应,不利于社会的持久发展。

现有技术中,可重复利用能源的发电机技术也已有发展。例如,cn201220112159.9公开了可循环利用废蒸汽的小型蒸汽发电机,由空气增压器、蒸汽升压器、动能转化器和电动机、锅炉、气缸、发电机组成的。可循环利用废蒸汽的小型蒸汽发电机的锅炉内的蒸汽压力是靠空气增压器的气泵和锥台形的蒸汽升压器的长叶片旋转来增压,达到发电标准的蒸汽通过动能转化器的长叶片旋转而转化成机械能,并驱动20~35kw/小时发电机运转发电的;其废蒸汽是通过蒸汽升压器升压后压入锅炉后再利用。但蒸汽能量较低,发电效率不高。

业内急需一种发电效率高、环保的新型发电机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循环式发电机及省时又省力的传动方法,以解决现有发电机效率不高且不环保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循环式发电机,包括发动机、传动机构、分动轴、轨道张力杠杆、省力平衡杠杆、若干组钢丝绳和若干组滑轮,所述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机构传至两个运动方向上下相反或左右相反的分动轴,

第一级:两个分动轴的曲柄处设置有行星定位滑轮,所述行星定位滑轮与第一组钢丝绳的一端紧锁固定连接;第一组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行至第一省力平衡杠杆中的第一组滑轮,与第一组滑轮吻合,再绕过第一组滑轮由下向上至机体顶部与钢丝绳固定座及调整螺丝连接;第一省力平衡杠杆一端为长方形,另一端为半径大于长方形宽度的半圆形,钢丝绳与长方形端的内置滑轮连接;

第二级:一端固定在固定轴座及吊耳的第二组钢丝绳与第一组滑轮中的第一省力平衡杠杆的第一组滑轮连接,第二组钢丝绳的另外一端由上而下绕行至第二省力平衡杠杆中的第二滑轮吻合后,再由下向上途经第一省力平衡杠杆中心槽道再往上行至机体顶部与钢丝绳固定座及调整螺丝连接;所述第二滑轮设置在第二省力平衡杠杆的两端,第二省力平衡杠杆为对称等臂结构;

第三级:一端固定在固定轴座及吊耳的第三组钢丝绳与第二级滑轮组中第二省力平衡杠杆的第二滑轮连接,第三组钢丝绳的另外一端由上而下绕行输出轨道杠杆,与处在输出轨道杠杆中部的第三组滑轮吻合后,再由下向上途经第二省力平衡杠杆、第一省力平衡杠杆中心槽道再往上行至机体顶部与另一个钢丝绳固定座及调整螺丝连接;所述输出轨道杠杆一端为长方形,另一端为带有中空轨道的圆角矩形;

在两个分动轴所悬挂的钢丝绳之间设置有轨道张力杠杆,轨道张力杠杆包括处于上方的从动轨道张力杠杆和处于下方的主动轨道张力杠杆;主动轨道张力杠杆中心线外缘凸出部的前端上置有一个大链轮,所述大链轮通过链条与从动张力杠杆的小链轮连接;

所述主动轨道张力杠杆的底部横向宽度大于顶部横向宽度,曲柄经曲柄上配置的滚推轴承推动主动轨道张力杠杆以其中心支撑轴孔中的支撑轴为支点左右摆动;主动轨道张力杠杆的底部横向宽度大于两个分动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在摆动时使钢丝绳弯曲。

优选的,在第一轨道张力杠杆的下方设置第二轨道张力杠杆,所述第二轨道张力杠杆的形状结构与第一轨道张力杠杆相同,摆动方向一致。

优选的,所述第二主动轨道张力杠杆的被动臂长度为所述第一主动轨道张力杠杆的被动臂长度的两倍。

优选的,以第一轨道张力杠杆的中轴线为划分线,位于同一侧的第一省力平衡杠杆、第二省力平衡杠杆、输出轨道杠杆的运动方向和频率均一致。

优选的,所述大链轮是小链轮的外径尺寸及模数数量的两倍。

优选的,第一主动轨道张力杠杆中心固定轴心到定滑轮轴心的垂直距离为中心固定轴心到连杆连接点的距离的2/3。

优选的,在轨道张力杠杆的支撑轴上,设置一复位轮,所述复位轮的轮缘外周端设置为凹型的滑轮状,中心轴孔装有轴承使得复位轮往左右两边移动,在所述复位轮的轮缘凹槽中装有一根带回位弹簧的钢丝绳,钢丝绳与下方的输出轨道杠杆末端上的连接轴连接;

支撑轴纵向安装在机体中线上。

优选的,所述输出轨道杠杆的中空轨道的水平段长度与分动轴的偏心距离相同。

上述的可循环式发电机所使用的省时又省力的传动方法,包括步骤:

a、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机构传至两个运动方向上下相反或左右相反的分动轴,每一个分动轴的曲柄处设置有行星定位滑轮,所述行星定位滑轮与第一组钢丝绳的一端紧锁固定连接;

b、第一组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行至第一省力平衡杠杆中的第一组滑轮,与第一组滑轮吻合,再绕过第一组滑轮由下向上至机体顶部与钢丝绳固定座及调整螺丝连接;

第二组钢丝绳与第一组滑轮中的第一省力平衡杠杆的第一组滑轮连接,第二组钢丝绳的另外一端由上而下绕行至第二省力平衡杠杆中的第二滑轮吻合后,再由下向上途经第一省力平衡杠杆中心槽道再往上行至机体顶部与钢丝绳固定座及调整螺丝连接;

第三组钢丝绳与第二级滑轮组中第二省力平衡杠杆的第二滑轮连接,第三组钢丝绳的另外一端由上而下绕行输出轨道杠杆,与处在输出轨道杠杆中部的第三组滑轮吻合后,再由下向上途经第二省力平衡杠杆、第一省力平衡杠杆中心槽道再往上行至机体顶部与另一个钢丝绳固定座及调整螺丝连接;

c、曲柄推动主动轨道张力杠杆以其中心支撑轴孔中的支撑轴为支点左右摆动,使得钢丝绳周期性的弯曲,带动滑轮往上从而撬动第二省力平衡杠杆和输出轨道杠杆。。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发电机是利用杠杆原理,将小电能转变为大机械能,再把大机械能转变为大电能来实现循环式工作的一种超能发动机。在蓄电池电力作用下,通过驱动齿轮带动输入曲轴旋转再经过连杆推动摇摆轴作前后往复摆动,并经摆动盘及轴承推动轨道传动主动轨道张力杠杆迫使钢丝绳作曲线运动,使滑动轮增加向上提升行程,以此实现滑轮组既能省力一半,又能不减行程的功效。

当接通电源使电动机起动旋转,旋转的力量经驱动齿轮带动输入曲轴旋转,经连杆推动摇摆轴作往复摆动,摆动轴上一端上的传动轮通过钢丝绳拉动下端的动滑动向上方向运动,传动轮旋转行程如果100mm,动滑轮向上方向运动则为50mm距离,但力量增加一倍。为了补偿传动轮与滑动轮组合的效率不足,此时,轨道传动主动轨道张力杠杆在摇摆轴上的转盘轴承推力作用下,以其下端的杠杆支撑轴为支点,上端跟随传动轮同步摆动,支撑轴带主动链轮经链条带动被动链轮旋转,下端通过张力轴顶动钢丝绳迫使钢丝绳呈曲线向侧上方运动,从而达到传动轮与滑动轮运动距离不能等同的补偿效果,同时,被动链轮一边自身旋转一边带动同轴中的被动传动张力杠杆,并同时推动第一组钢丝绳作曲线运动。

由于可采用多组滑轮组达到倍增的超能动力,倍增后的能量由一组滑动轮再经第二组滑动轮,逐渐向多级数提升。当动力达到所需,动力最终由万向连杆传递给主动输出轨道杠杆作上下往复运动,再经输出轨道杠杆的往复运动经滑动传动装置推动输出曲轴变为旋转运动并带动发电机发电,并将发电机发出的部分电再提供给电动机工作,实现循环运动,达到超能发电机的效果。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轨道张力杠杆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轨道张力杠杆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省力平衡杠杆结构正视示意图;

其中,1、电动机,2、皮带,3、皮带盘,4、分动一轴,5、分动二轴,6、第一级钢丝绳,7、第一级省力平衡杠杆,8、第一滑轮,9、钢丝绳固定座及调整锣丝,10、轨道张力杠杆,11、从动张力杠杆,12、大链轮,13、小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见图1至图4,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循环式发电机,包括发动机、传动机构、分动轴、轨道张力杠杆、省力平衡杠杆、若干组钢丝绳和若干组滑轮。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使用的钢丝绳为传递动力、保持行程之用,换做其他的、功能类似的常规部件,如传送带、链条,都不影响实施例的实现。

所述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机构传至两个运动方向上下相反或左右相反的分动轴。传动机构可为绕皮带盘转动的皮带。

传动机构通过输入轴同轴中靠前端置有的同步链轮与链条的一端连接,而链条的另一端与分动一轴上置有的链轮连接,分动一轴前端上另外还置有一个常吻齿轮,此常吻齿轮与分动二轴上的常吻齿轮处于常吻合状态,所述分动一轴和分动二轴的前后两端各配装一个滾压轴承,由轴承座支托固定在机体顶部中线左右两边,正确安装可使两个分动轴的曲柄位置朝向相反,可上下相反或左右相反。

两个分动轴之下,安装有四级杠杆,其结构分别如下所述:

第一级:每一个分动轴的曲柄处设置有行星定位滑轮,所述行星定位滑轮与第一组钢丝绳的一端紧锁固定连接;第一组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行至第一省力平衡杠杆中的第一组滑轮,与第一组滑轮吻合,再绕过第一组滑轮由下向上至机体顶部与钢丝绳固定座及调整螺丝连接;第一省力平衡杠杆一端为长方形,另一端为半径大于长方形宽度的半圆形,钢丝绳与长方形端的内置滑轮连接。第一省力平衡杠杆如此使得重量较大的半圆形能平衡另一侧的滑轮重量,持续保持运动节奏。

第二级:一端固定在固定轴座及吊耳的第二组钢丝绳与第一组滑轮中的第一省力平衡杠杆的第一组滑轮连接,第二组钢丝绳的另外一端由上而下绕行至第二省力平衡杠杆中的第二滑轮吻合后,再由下向上途经第一省力平衡杠杆中心槽道再往上行至机体顶部与钢丝绳固定座及调整螺丝连接;所述第二滑轮设置在第二省力平衡杠杆的两端,第二省力平衡杠杆为对称等臂结构;

所述第一省力平衡杠杆和第二省力平衡杠杆的中轴线重合,输出轨道杠杆所在平面与第一省力平衡杠杆所在平面垂直。

第二级滑轮组连接方式:是将第一级滑轮组的产出倍增力进行第二次倍增:即:实现一比四的倍增力效果。

第三级:一端固定在固定轴座及吊耳的第三组钢丝绳与第二级滑轮组中第二省力平衡杠杆的第二滑轮连接,第三组钢丝绳的另外一端由上而下绕行输出轨道杠杆,与处在输出轨道杠杆中部的第三组滑轮吻合后,再由下向上途经第二省力平衡杠杆、第一省力平衡杠杆中心槽道再往上行至机体顶部与另一个钢丝绳固定座及调整螺丝连接;所述输出轨道杠杆一端为长方形,另一端为带有中空轨道的圆角矩形。

第三级倍增力的力比为1:8倍。

并且,第四级杆杠为省时间传动杠杆。因为按上述单一的省力工作过程使动力在传动过程中产生了倍增力,即提升为1:8倍,但其行程也同样缩短了8倍,其实为省力不省功,或者为省力没有省时间,既想又省力又要同步省时间,就只有同时通过省时张力传动机构来配合完成。

在两个分动轴所悬挂的钢丝绳之间设置有轨道张力杠杆,轨道张力杠杆包括处于上方的从动轨道张力杠杆和处于下方的主动轨道张力杠杆;主动轨道张力杠杆中心线外缘凸出部的前端上置有一个大链轮,所述大链轮通过链条与从动张力杠杆的小链轮连接。大链轮的外径尺寸及模数数量可以是小链轮的外径尺寸及模数数量的两倍。

所述主动轨道张力杠杆的底部横向宽度大于顶部横向宽度,曲柄经曲柄上配置的滚推轴承推动主动轨道张力杠杆以其中心支撑轴孔中的支撑轴为支点左右摆动;主动轨道张力杠杆的底部横向宽度大于两个分动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在摆动时使钢丝绳弯曲。所述主动轨道张力杠杆的底部横向宽度大于顶部横向宽度,使得摆动时的底部可以超出竖直时的边界范围,从而将钢丝绳向两侧顶弯;主动轨道张力杠杆以中部固定轴为旋转轴进行左右摆动;主动轨道张力杠杆的底部横向宽度大于两个分动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才能在摆动时使钢丝绳的弯曲度超出其原本的下垂范围,从而向上提升滑轮。

另外,主动轨道张力杠杆的底部两端可为两个边缘带有凹槽的定滑轮,以更好地与钢丝绳契合;主动轨道张力杠杆中心固定轴心到定滑轮轴心的垂直距离为中心固定轴心到连杆连接点的距离的2/3。

其从动张力杠杆轴孔内装有一个滚压轴承,其轴承内孔与输入轴配合连接,其下部按两个分动轴中心距离垂直线左右分别安装了一个滑轮及固定轴,使其一边滑轮凹槽中心线与由上而下的垂直钢丝绳保持吻合,所述从动张力杠杆轴孔中心点至下部凸出安装的滑轮及固定轴中心距是轨道张力杠杆中心轴心至下部凸出安装滑轮及固定轴中心轴垂直距的50%。所述轨道张力杠杆下部两滑轮横向中心距是从动杠杆两滑轮横向中心距离的两倍,轨道张力杠杆下部滑轮凹槽与第二级垂直钢丝绳吻合。

第二组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行至下方的第二组滑轮半圈后,再往上与滑动轴承连接;所述第二组滑轮设置在输出轨道杠杆的中部,保持杠杆平衡。输出轨道杠杆一端为长方形,另一端为带有中空轨道的圆角矩形,轨道内设置轴承与输出轴相连。

还可在在第一轨道张力杠杆的下方设置第二轨道张力杠杆,所述第二轨道张力杠杆的形状结构与第一轨道张力杠杆相同,摆动方向一致,使得轨道张力杠杆的作用效果被再次提升。

所述第二主动轨道张力杠杆的被动臂长度为所述第一主动轨道张力杠杆的被动臂长度的两倍。

以第一主动轨道张力杠杆的中轴线为划分线,位于同一侧的第一省力平衡杠杆、第二省力平衡杠杆、输出轨道杠杆的运动方向均一致。

另外,在轨道张力杠杆的支撑轴(纵向安装在机体中线上)上,设置一复位轮,所述复位轮的轮缘外周端设置为凹型的滑轮状,中心轴孔装有轴承使得复位轮往左右两边移动,在所述复位轮的轮缘凹槽中装有一根带回位弹簧的钢丝绳,钢丝绳与下方的输出轨道杠杆末端上的连接轴连接。它的功用:能较好的使轨道输出杠杆在往复运动中保持均匀工作状态,并能在省力杠杆的作用下,有一定的省力节能效果,同时,加强整体传动结构配合,减少工作噪音。

最终的动力输出传动由输出轨道杠杆、滚推滑动轴承、输出曲轴、杠杆支撑轴及轴承、飞轮、发电机等主要部件组成。

功用:将省力传动机构和省时传动机构的合成倍增力,从输出轨道杠杆的上下往复运动经滚推滑动轴承的滚推作用,变为输出曲轴的旋转运动,同时经皮带带动发电机旋转作功发电。

所述输出轨道杠杆的中空轨道的水平段长度与分动轴的偏心距离相同,才可使得。滑动传动装置安装在该中空轨道中,并与传动输出轴连接,保证增量后的动力传动输出给发电机发电。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申请发电机的运动实现过程可如下述:

起动机与输入曲轴间接连接,电动机与输入曲轴3通过皮带及皮带轮连接,输入曲轴经连杆与摇摆曲轴连接,摇摆曲轴与传动轮、传动盘同置在一根轴上,传动轮上置为u形状,由钢丝绳从上向下分左右两端沿u型内绕行半圈,再直线向下垂方向延伸至滑动轮,再分左右沿滑轮两侧轮u型口内绕行半圈延伸至上方机体顶部与调整螺丝连接,摆动轴同轴中的传动盘在其轮面上置有一个驱动轴承,此轴承常与轨道传动补偿杠杆中的主动臂轨道内部连接。

所述主动轨道张力杠杆由主动轨道臂、支撑轴座孔和被动臂撬动轴组成,在其支撑轴座孔的纵向凸缘处,置有一个带空心轴的主动链轮连接,它由支撑轴连同所述主动轨道传动补偿杠杆和主动链轮并连悬挂在机壳中。

主动链轮是通过链条与处在垂直上方置有的被动链轮包括补偿杠杆连接,所述被动链轮包括补偿杠杆是通过支撑轴悬挂在支撑架与机壳之间,所述主动轨道传动补偿杠杆和被动补偿杠杆上各置有两个撬动轴,撬动轴上均置有一道圆型凹型槽,其凹型槽与钢丝绳在工作时吻合连接,所述滑动轮是被安装在滑轮平衡杠杆的动力臂凹槽座中,其滑动轮中心通过轴与掉耳并连,再经过连杆与主动轨道输出杠杆连接。

主动轨道输出杠杆它由回位部、主动部、支撑轴座孔、被动臂轨道四个部分组成,其回位部经互锁装置、经拉线、回位弹簧再到拉线垂直向上至回位轮绕半圈,再下垂至另一根主动输出杠杆连接。主动部经连杆与掉耳连接,支撑轴孔中置有支撑轴将整根主动轨道杠杆悬挂在机壳里,所述被动臂轨道与滑动传动装置连接,滑动传动装置与输出曲轴连接,所述输出曲轴经皮带盘再经皮带与发电机连接。

根据上述的发电机结构,本申请还公开上述可循环式发电机所使用的省时又省力的传动方法,包括步骤:

a、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机构传至两个运动方向上下相反或左右相反的分动轴,每一个分动轴的曲柄处设置有行星定位滑轮,所述行星定位滑轮与第一组钢丝绳的一端连接;

b、第一组钢丝绳的另一端先穿过第一省力平衡杠杆的第一组滑轮,与第一组滑轮吻合,再绕过第一组滑轮由下向上至机体顶部与钢丝绳固定座及调整螺丝连接;

第二组钢丝绳与第一组滑轮中的第一省力平衡杠杆的第一组滑轮连接,第二组钢丝绳的另外一端由上而下绕行至第二省力平衡杠杆中的第二滑轮吻合后,再由下向上途经第一省力平衡杠杆中心槽道再往上行至机体顶部与钢丝绳固定座及调整螺丝连接;

第三组钢丝绳与第二级滑轮组中第二省力平衡杠杆的第二滑轮连接,第三组钢丝绳的另外一端由上而下绕行输出轨道杠杆,与处在输出轨道杠杆中部的第三组滑轮吻合后,再由下向上途经第二省力平衡杠杆、第一省力平衡杠杆中心槽道再往上行至机体顶部与另一个钢丝绳固定座及调整螺丝连接;

c、曲柄推动主动轨道张力杠杆以其中心支撑轴孔中的支撑轴为支点左右摆动,使得钢丝绳周期性的弯曲,带动滑轮往上从而撬动第二省力平衡杠杆和输出轨道杠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