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档位骑马机的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109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双档位骑马机的传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维修工具,特别是一种双档位骑马机的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板簧螺栓拆装工具有三类:第一类是扳手,通过扳手对板簧螺栓的螺母施加扭矩来拆装,该类工具费力、费时、工效极低;第二类是手动汽车板簧螺栓拆装器,通过人工输入动力,再经过减速增力对板簧螺栓的螺母施加扭矩来拆装,这类工具太重、操作不方便、工效较低;第三类是电动汽车板簧螺栓拆装设备,通过电动机输入动力,再经过减速增力对板簧螺栓的螺母施加扭矩来拆装,这类设备在拆卸板簧螺栓时输出扭矩恒定,不可调节,减速增力后输出轴的转速很慢,虽然较大的扭矩能保证在初始拆卸时顺利克服螺栓预紧力,将螺栓拧松,但螺栓拧松后,只需要很小的扭矩便可将其旋出,这时仍然保持大扭矩和低转速会浪费大量时间和电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双档位骑马机的传动系统。它解决了现有的变速汽车板簧螺栓拆装器因输出扭矩恒定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及电能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双档位骑马机的传动系统,包括摩擦离合机构、输入端行星减速器、输出端行星减速器、箱体组件及拨叉机构;

摩擦离合机构包括输入轴、中间轴、输出轴、快档接合套、快档摩擦离合器、慢档摩擦离合器及慢档接合套;

输入轴在前端与动力源关联,在后端与输入端行星减速器的动力输入件固接;中间轴在前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快档接合套的内孔中,在后端通过轴承直接或间接安装在传动箱上,其后端与输出端行星减速器的动力输入件固接;输出轴前端与输出端行星减速器的动力输出件固接,并通过轴承直接或间接安装在减速箱b上,其后端从减速箱b中伸出;快档接合套套装并固接在输入轴上,并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输入端行星减速器的动力输出件的内孔中;快档摩擦离合器套装在中间轴上,其与中间轴通过花键配合,并且可在中间轴上滑动;慢档摩擦离合器套装在快档摩擦离合器上,其与快档摩擦离合器通过花键配合,并且可在快档摩擦离合器上滑动;慢档接合套固接在输入端行星减速器的动力输出件的后端;

输入端行星减速器固定安装在减速箱a内,其动力输入件在前端与输入轴固接,在后端与快档接合套固接,其动力输出件在后端与慢档接合套固接;输出端行星减速器固定安装在减速箱b内,其动力输入件固接在中间轴的后端,其动力输出件与输出轴的前端固接;

箱体组件包括减速箱a、减速箱b及传动箱;减速箱a和减速箱b分别固接在传动箱上;

拨叉机构安装在传动箱内,其与慢档摩擦离合器和快档摩擦离合器关联,其通过拨动慢档摩擦离合器在快档摩擦离合器的外壁上滑动,从而控制慢档摩擦离合器与慢档接合套分离或接合;其通过拨动快档摩擦离合器在中间轴上滑动,从而控制快档摩擦离合器与快档接合套分离或接合;且当快档摩擦离合器与快档接合套接合时,慢档摩擦离合器与慢档接合套处于分离状态,当慢档摩擦离合器与慢档接合套接合时,快档摩擦离合器与快档接合套处于分离状态。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快档摩擦离合器上设有拨叉槽a,慢档摩擦离合器上设有拨叉槽b;

所述拨叉机构包括手柄、手柄座、手柄轴、伞齿轮a、伞齿轮b、丝杠、丝母a、丝母b、拨叉a及拨叉b;手柄固定连接在手柄座上;手柄座固接在手柄轴位于传动箱外的一端上;手柄轴在两端通过轴承直接或间接安装在传动箱上,其一端位于传动箱内,其另一端位于传动箱外;伞齿轮a固接在手柄轴位于传动箱内的一端上;伞齿轮b固接在丝杠上并与伞齿轮a啮合;丝杠两端通过轴套直接或间接安装在传动箱上并位于传动箱内部,其上设有第一螺旋丝部和与第一螺旋丝部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二螺旋丝部;丝母a安装在丝杠上并均与丝杠上的第一螺旋丝部旋配;丝母b安装在丝杠上并均与丝杠上的第二螺旋丝部旋配;拨叉a一端固接在丝母a上,另一端伸入快档摩擦离合器的拨叉槽a内,用于拨动快档摩擦离合器在中间轴上滑动,从而控制快档摩擦离合器与快档接合套分离或接合;拨叉b一端固接在丝母b上,另一端伸入慢档摩擦离合器的拨叉槽b内,用于拨动慢档摩擦离合器在快档摩擦离合器的外壁上滑动,从而控制慢档摩擦离合器与慢档接合套分离或接合。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快档摩擦离合器上设有拨叉槽a,慢档摩擦离合器上设有拨叉槽b;

所述拨叉机构包括手柄、手柄座、慢档拨叉轴、慢档齿轮、快档拨叉轴、快档齿轮、拨叉滑动导向轴、快档拨叉及慢档拨叉;手柄固定连接在手柄座上;手柄座固接在慢档拨叉轴位于传动箱外的一端上;慢档拨叉轴在两端通过轴承直接或间接安装在传动箱上,其一端位于传动箱内,另一端位于传动箱外;慢档齿轮固接在慢档拨叉轴位于传动箱内的一端上,并与慢档拨叉上的齿条部b啮合;快档拨叉轴在两端通过轴承直接或间接安装在传动箱上并位于传动箱内;快档齿轮固接在快档拨叉轴上,并与快档拨叉上的齿条部a啮合,并同时与慢档齿轮啮合;拨叉滑动导向轴两端固定安装在传动箱内壁上;快档拨叉下端安装在拨叉滑动导向轴上,上端伸入快档摩擦离合器的拨叉槽a内,用于拨动快档摩擦离合器在中间轴上滑动,从而控制快档摩擦离合器与快档接合套分离或接合,快档拨叉上设有齿条部a;慢档拨叉下端安装在拨叉滑动导向轴上,上端伸入慢档摩擦离合器的拨叉槽b内,用于拨动慢档摩擦离合器在快档摩擦离合器的外壁上滑动,从而控制慢档摩擦离合器与慢档接合套分离或接合,慢档拨叉上设有齿条部b;快档拨叉和慢档拨叉均可在拨叉滑动导向轴上滑动。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其还包括拨叉回位机构;拨叉回位机构包括弹簧、螺栓a和螺栓b;弹簧一端连接在螺栓a上,另一端连接在螺栓b上,且始终处于拉伸状态;螺栓a固定安装在传动箱的内壁上;螺栓b固定安装在慢档拨叉上。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慢档接合套与输入端行星减速器的动力输入件一体成型;

慢档接合套上设有内锥套,慢档摩擦离合器上设有与慢档接合套上的内锥套相配合的外锥套;快档接合套上设有内锥套,快档摩擦离合器上设有与快档接合套上的内锥套相配合的外锥套。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输入端行星减速器包括外套壳a、内套壳a、太阳齿轮a、行星齿轮a及齿轮轴a;

外套壳a呈两端开口的套筒形,其固定安装在减速箱a内,其内孔中设有内齿a;

内套壳a呈空心的圆柱形,其一段活动安装在外套壳a的内孔中,另一段从外套壳a的内孔中伸出并与慢档接合套连接为一体,其位于外套壳a的内孔中的一段有两处支承,一处依次通过齿轮轴a、行星齿轮a及外套壳a支承在减速箱a上,另一处通过轴承和端盖支承在减速箱a上,其一侧端面上开有供输入轴伸入其内腔的轴孔a,其侧壁上设有供行星齿轮a从其内腔中伸出的开口a;

太阳齿轮a套装在快档接合套上并与快档接合套一体成型,并位于内套壳a内腔中心处;

行星齿轮a通过固接在内套壳a上的齿轮轴a安装在内套壳a的内腔中,其数量至少有三个,并环绕太阳齿轮a布置,其部分齿通过内套壳a侧壁上的开口a伸出,其同时与太阳齿轮a的齿轮部和外套壳a的内齿a啮合,从而将太阳齿轮a的动力减速传递至内套壳a上;

太阳齿轮a为输入端行星减速器的动力输入件;内套壳a为输入端行星减速器的动力输出件;

输出端行星减速器包括外套壳b、内套壳b、太阳齿轮b、行星齿轮b及齿轮轴b;

外套壳b呈两端开口的套筒形,其固定安装在减速箱b内,其内孔中设有内齿b;

内套壳b呈空心的圆柱形,其活动安装在外套壳b的内孔中,其依次通过齿轮轴b、行星齿轮b及外套壳b支承在减速箱b上,其一侧端面上开有供中间轴伸入其内腔的轴孔b,另一侧端面与输出轴固接,其侧壁上设有供行星齿轮b从其内腔中伸出的开口b;

太阳齿轮b套装并固接在中间轴的后端,并位于内套壳b内腔中心处,其与环绕在其周围的行星齿轮b啮合;

行星齿轮b通过固接在内套壳b上的齿轮轴b安装在内套壳b的内腔中,其数量至少有三个,并环绕太阳齿轮b布置,其部分齿通过内套壳b侧壁上的开口b伸出,其同时与太阳齿轮b和外套壳b的内齿b啮合,从而将太阳齿轮b的动力减速传递至内套壳b上;

太阳齿轮b为输出端行星减速器的动力输入件;内套壳b为输出端行星减速器的动力输出件。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中间轴上设有供快档摩擦离合器滑动的花键,快档摩擦离合器上设有供慢档摩擦离合器滑动的花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拆卸螺栓时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可通过转动手柄实现快档和慢档的切换,当初始拆卸螺栓时,切换慢档,慢档扭矩大和转速低,确保克服预紧力而拧松螺栓。拧松后切换快档,快档降低扭矩并增大转速,从而将螺栓快速旋出。

拨叉机构中的两个动作执行件(实施例1中的拨叉a和拨叉b,实施例2中的快档拨叉和慢档拨叉)相互关联,同步运动,进而保证当快档摩擦离合器与快档接合套接合时,慢档摩擦离合器与慢档接合套处于分离状态,当慢档摩擦离合器与慢档接合套接合时,快档摩擦离合器与快档接合套处于分离状态。

以下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在慢档接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局部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1在快档接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的丝杠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中的拨叉b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c-c剖视图;

图8为实施例1中拨叉a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d-d剖视图;

图10为实施例2在慢档接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e-e剖视图;

图12为图10的f-f局部剖视图;

图13为图11的g-g局部剖视图;

图14为实施例2在快档接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2中的慢档拨叉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右视图;

图17为实施例2中的快档拨叉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的右视图;

图19为为输入端行星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输出端行星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快档摩擦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的h-h剖视图;

图23为慢档摩擦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3的i-i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9及19-24所示,双档位骑马机的传动系统,包括摩擦离合机构、输入端行星减速器2、输出端行星减速器3、箱体组件及拨叉机构。

摩擦离合机构包括输入轴11、中间轴12、输出轴13、快档接合套14、快档摩擦离合器15、慢档摩擦离合器16及慢档接合套17。

输入轴11在前端与动力源关联,在后端与输入端行星减速器2的太阳齿轮a23通过键连接。

中间轴12在前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快档接合套14的内孔中,在后端通过轴承和端盖安装在传动箱4上,其后端与输出端行星减速器3的太阳齿轮b33通过键连接。

输出轴13前端与输出端行星减速器3的内套壳b32固接,并通过轴承安装在减速箱b42上,其后端从减速箱b42中伸出。

快档接合套14套装并固接在输入轴11上,并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输入端行星减速器2的内套壳a22的内孔中。

快档摩擦离合器15套装在中间轴12上,其与中间轴12通过花键配合,并且可在中间轴12上滑动,其上设有拨叉槽a151。

慢档摩擦离合器16套装在快档摩擦离合器15上,其与快档摩擦离合器15通过花键配合,并且可在快档摩擦离合器15上滑动,其上设有拨叉槽b161。

慢档接合套17连接在输入端行星减速器2的内套壳a22的后端,并与内套壳a22一体成型。

输入端行星减速器2固定安装在减速箱a41内。输入端行星减速器2包括外套壳a21、内套壳a22、太阳齿轮a23、行星齿轮a24及齿轮轴a25。

外套壳a21呈两端开口的套筒形,其固定安装在减速箱a41内,其内孔中设有内齿a211。

内套壳a22呈空心的圆柱形,其一段活动安装在外套壳a21的内孔中,另一段从外套壳a21的内孔中伸出并与慢档接合套17连接为一体,其位于外套壳a21的内孔中的一段有两处支承,一处依次通过齿轮轴a25、行星齿轮a24及外套壳a21支承在减速箱a41上,另一处通过轴承和端盖支承在减速箱a41上,其一侧端面上开有供输入轴11伸入其内腔的轴孔a221,其侧壁上设有供行星齿轮a24从其内腔中伸出的开口a222。

太阳齿轮a23套装在快档接合套14上并与快档接合套14一体成型,并位于内套壳a22内腔中心处。

行星齿轮a24通过固接在内套壳a22上的齿轮轴a25安装在内套壳a22的内腔中,其数量至少有三个,并环绕太阳齿轮a23布置,其部分齿通过内套壳a22侧壁上的开口a222伸出,其同时与太阳齿轮a23的齿轮部231和外套壳a21的内齿a211啮合,从而将太阳齿轮a23的动力减速传递至内套壳a22上。

输出端行星减速器3固定安装在减速箱b42内。输出端行星减速器3包括外套壳b31、内套壳b32、太阳齿轮b33、行星齿轮b34及齿轮轴b35。

外套壳b31呈两端开口的套筒形,其固定安装在减速箱b41内,其内孔中设有内齿b311。

内套壳b32呈空心的圆柱形,其活动安装在外套壳b31的内孔中,其依次通过齿轮轴b35、行星齿轮b34及外套壳b31支承在减速箱b41上,其一侧端面上开有供中间轴12伸入其内腔的轴孔b321,另一侧端面与输出轴13固接,其侧壁上设有供行星齿轮b34从其内腔中伸出的开口b322。

太阳齿轮b33套装并固接在中间轴12的后端,并位于内套壳b32内腔中心处,其与环绕在其周围的行星齿轮b34啮合。

行星齿轮b34通过固接在内套壳b32上的齿轮轴b35安装在内套壳b32的内腔中,其数量至少有三个,并环绕太阳齿轮b33布置,其部分齿通过内套壳b32侧壁上的开口b322伸出,其同时与太阳齿轮b33和外套壳b31的内齿b311啮合,从而将太阳齿轮b33的动力减速传递至内套壳b32上。

箱体组件包括减速箱a41、减速箱b42及传动箱4。

减速箱a41和减速箱b42分别固接在传动箱4上。

拨叉机构安装在传动箱4内。所述拨叉机构包括手柄51、手柄座52、手柄轴53、伞齿轮a54、伞齿轮b55、丝杠56、丝母a57、丝母b58、拨叉a59及拨叉b50。

手柄51固定连接在手柄座52上。

手柄座52固接在手柄轴53位于传动箱4外的一端上。

手柄轴53在两端通过轴承直接或间接安装在传动箱4上,其一端位于传动箱4内,其另一端位于传动箱4外。

伞齿轮a54固接在手柄轴53位于传动箱4内的一端上。

伞齿轮b55固接在丝杠56上并与伞齿轮a54啮合。

丝杠56两端通过轴套直接或间接安装在传动箱4上并位于传动箱4内部,其上设有第一螺旋丝部561和与第一螺旋丝部561螺旋方向相反的第二螺旋丝部562。

丝母a57安装在丝杠56上并均与丝杠56上的第一螺旋丝部561旋配。

丝母b58安装在丝杠56上并均与丝杠56上的第二螺旋丝部562旋配。

拨叉a59一端固接在丝母a57上,另一端伸入快档摩擦离合器15的拨叉槽a151内,用于拨动快档摩擦离合器15在中间轴12上滑动,从而控制快档摩擦离合器15与快档接合套14分离或接合。

拨叉b50一端固接在丝母b58上,另一端伸入慢档摩擦离合器16的拨叉槽b161内,用于拨动慢档摩擦离合器16在快档摩擦离合器15的外壁上滑动,从而控制慢档摩擦离合器16与慢档接合套17分离或接合。

优选,中间轴12上设有供快档摩擦离合器15滑动的花键,快档摩擦离合器15上设有供慢档摩擦离合器16滑动的花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拨叉机构的结构不同。

如图10-24所示,所述拨叉机构包括手柄61、手柄座62、慢档拨叉轴63、慢档齿轮64、快档拨叉轴65、快档齿轮66、拨叉滑动导向轴67、快档拨叉68及慢档拨叉69。

手柄61固定连接在手柄座62上。

手柄座62固接在慢档拨叉轴63位于传动箱4外的一端上。

慢档拨叉轴63在两端通过轴承直接或间接安装在传动箱4上,其一端位于传动箱4内,另一端位于传动箱4外。

慢档齿轮64固接在慢档拨叉轴63位于传动箱4内的一端上,并与慢档拨叉69上的齿条部b691啮合。

快档拨叉轴65在两端通过轴承直接或间接安装在传动箱4上并位于传动箱4内。

快档齿轮66固接在快档拨叉轴65上,并与快档拨叉68上的齿条部a681啮合,并同时与慢档齿轮64啮合。

拨叉滑动导向轴67两端固定安装在传动箱4内壁上。

快档拨叉68下端安装在拨叉滑动导向轴67上,上端伸入快档摩擦离合器15的拨叉槽a151内,用于拨动快档摩擦离合器15在中间轴12上滑动,从而控制快档摩擦离合器15与快档接合套14分离或接合,快档拨叉68上设有齿条部a681。

慢档拨叉69下端安装在拨叉滑动导向轴67上,上端伸入慢档摩擦离合器16的拨叉槽b161内,用于拨动慢档摩擦离合器16在快档摩擦离合器15的外壁上滑动,从而控制慢档摩擦离合器16与慢档接合套17分离或接合,慢档拨叉69上设有齿条部b691。

优选,拨叉滑动导向轴67上设有供快档拨叉68和慢档拨叉69滑动的花键。

优选,拨叉机构还包括拨叉回位机构。拨叉回位机构包括弹簧71、螺栓a72和螺栓b73;弹簧71一端连接在螺栓a72上,另一端连接在螺栓b73上,且始终处于拉伸状态;螺栓a72固定安装在传动箱4的内壁上;螺栓b73固定安装在慢档拨叉69上。弹簧71通过拉力拉住慢档拨叉69,使得慢档摩擦离合器16与慢档接合套17在默认状态下(即不扳动手柄61的状态下)处于接合状态。

本发明中的输入端行星减速器2、输出端行星减速器3、慢档摩擦离合器16及快档摩擦离合器15均为常见且应用普遍的现有技术。

简述实施例1中拨叉机构的原理:

假设拨叉机构处于快档接合状态,现要切换至慢档,扳动手柄51,手柄51转动依次带动手柄座52、手柄轴53、伞齿轮a54、伞齿轮b55、丝杠56转动,由于丝杠56上的第一螺旋丝部561与第二螺旋丝部562的旋向相反,故丝母a57和丝母b58在丝杠56上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将慢档摩擦离合器16拨动至与慢档接合套17接合,同时拨动快档摩擦离合器15与快档接合套14脱离开,完成档位切换。

丝母a57和丝母b58同步反向运动可保证当快档摩擦离合器15与快档接合套14接合时,慢档摩擦离合器16与慢档接合套17处于分离状态,当慢档摩擦离合器16与慢档接合套17接合时,快档摩擦离合器15与快档接合套14处于分离状态。

简述实施例2中拨叉机构的原理:

假设拨叉机构处于快档接合状态,现要切换至慢档,扳动手柄61,手柄转动依次带动手柄座62、慢档拨叉轴63、慢档齿轮64、快档齿轮66转动,慢档齿轮64和快档齿轮66分别与慢档拨叉69上的齿条部b691和快档拨叉68上的齿条部a681啮合,从而使慢档拨叉69和快档拨叉68在拨叉滑动导向轴67上同步反向移动,将慢档摩擦离合器16拨动至与慢档接合套17接合,同时拨动快档摩擦离合器15与快档接合套14脱离开,完成档位切换。

慢档拨叉69和快档拨叉68在拨叉滑动导向轴67上同步反向移动可保证当快档摩擦离合器15与快档接合套14接合时,慢档摩擦离合器16与慢档接合套17处于分离状态,当慢档摩擦离合器16与慢档接合套17接合时,快档摩擦离合器15与快档接合套14处于分离状态。

简述本发明的原理:

通过转动手柄实现快档和慢档的切换。初始拆卸螺栓时,切换慢档,确保克服预紧力而拧松螺栓。拧松后切换快档,将螺栓快速旋出。

慢档传动路线:动力源的动力传递至输入轴11上,再依次通过输入端行星减速器2的太阳齿轮a23、慢档接合套17、慢档摩擦离合器16、中间轴12传递至输出端行星减速器3,最后通过输出轴13输出动力。

快档传动路线:动力源的动力传递至输入轴11上,再依次通过输入端行星减速器2、快档接合套14、快档摩擦离合器15、慢档摩擦离合器16、中间轴12传递至输出端行星减速器3,最后通过输出轴13输出动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