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缓冲水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3203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缓冲水蝶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速度可控且可平缓冲水的平缓冲水蝶阀。



背景技术:

蝶阀常被应用于生活中,实现冲水的功能,而生活中冲水方式常常造成水资源浪费、冲水量大且不可控等不良影响。以马桶水箱为例,马桶是人们生活必需品,而水资源匮乏又是当今社会迫切面临的难题,生活中常见的马桶冲水装置具有两个按钮,按压一个按钮是冲一半水,同时按压两个按钮则为全部冲水量,仅通过两个按钮控制水量大小,控制水量的方式比较粗糙,出水量只有两档选择,不能很好的实现实际节水效果。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速度可控且可平缓冲水、节水效果好的平缓冲水蝶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平缓冲水蝶阀,包括阀体、阀芯、穿过阀体且与阀体连接的阀杆和覆盖于阀芯且与阀杆连接的阀板,所述阀杆具有伸出所述阀体外壁的第一凸出部分;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阀杆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凸出部分上的齿轮、对齿轮进行固定的齿轮固定构件和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定义所述齿条和齿轮啮合处为齿条的第一端,与第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为第二端;所述齿条第二端的末端端面设置有按钮,所述按钮与齿条的接触面具有与所述按钮连接的弹性构件。

所述第一凸出部分套设有与所述阀体连接的阀杆套,所述阀杆套与所述阀杆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凸出部分具有伸出所述阀杆套的第二凸出部分,所述齿轮套设于第二凸出部分上。

所述第二凸出部分具有凸起块;所述齿轮的内侧具有与所述凸起块卡扣在一起的凹槽。

所述齿轮的端面抵顶于所述阀杆套的端面上;定义所述齿轮抵顶于所述阀杆套上的端面为第一端面,则另一端面为第二端面;所述齿轮固定构件抵顶于所述齿轮的第二端面上,所述齿轮固定构件为具有通口且套设于所述第二凸出部分上的涨套,所述涨套内壁抵顶于所述第二凸出部分的弧形面上。

所述齿轮和阀杆套之间垫设有垫片。

所述弹性构件为套设于所述齿条上的压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平缓冲水蝶阀,按压其按钮,由于施加压力,其弹性构件压在水箱上开始发生弹性变形,齿条与齿轮啮合,且带动齿轮转动,由于齿轮固定构件将齿轮卡紧于阀杆上,齿轮的转动带动阀杆转动,与阀杆连接且遮盖阀芯的阀板发生转动打开,水箱的水从阀芯流出,可进行冲水;由于弹性变形时弹性构件产生指向按钮的弹性力,可通过按压强度控制齿条的伸进量,进而控制齿轮的转动角度,便可控制阀板的打开角度,实现水流量的控制,实现节水效果;当施加于按钮的压力撤除时,弹性构件恢复,齿条带动齿轮复位,进而带动阀板恢复遮盖阀芯的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灵活、平稳、可复位的特点,提高了冲水时的节水效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凸出部分的凸起块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位于水箱内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C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阀体

2-阀芯

3-阀杆 31-第一凸出部分

311-第二凸出部分 3111-凸起块

4-阀板

5-齿轮 51-凹槽

6-齿轮固定构件

7-齿条

8-按钮

9-弹性构件

10-阀体套

100-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缓冲水蝶阀,如图1所示,包括阀体1、阀芯2、穿过阀体1且与阀体1连接的阀杆3和覆盖阀芯2且与阀杆3连接的阀板4,阀杆3具有伸出超出阀体1外壁的第一凸出部分31;其改进之处在于:阀杆2还包括套设于第一凸出部分31上的齿轮5、对齿轮5进行固定的齿轮固定构件6和与齿轮5啮合的齿条7;定义齿条7和齿轮5啮合处为齿条7的第一端,与第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为第二端;齿条7第二端的末端端面设置有按钮8,按钮8与齿条7的接触面具有与按钮8连接的弹性构件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平缓冲水蝶阀,按压其按钮8,由于施加压力,其弹性构件9压在水箱上开始发生弹性变形,齿条7与齿轮5啮合,且带动齿轮5转动,由于齿轮固定构件6将齿轮5卡紧于阀杆3上,齿轮5的转动带动阀杆3转动,与阀杆3连接且遮盖阀芯2的阀板4发生转动打开,水箱的水从阀芯2流出,可进行冲水;由于弹性变形时弹性构件9产生指向按钮的弹性力,可通过按压强度控制齿条7的伸进量,进而控制齿轮5的转动角度,便可控制阀板4的打开角度,实现水流量的控制,实现节水效果;当施加于按钮8的压力撤除时,弹性构件9恢复,齿条7带动齿轮5复位,进而带动阀板4恢复遮盖阀芯2的状态。

优选地,第一凸出部分31套设有与阀体1连接的阀杆套10,阀杆套10与阀杆3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凸出部分31具有伸出阀杆套10的第二凸出部分311,齿轮5套设于第二凸出部分311上。由于齿轮5固定于阀杆3的第二凸出部分311,阀杆3可随齿轮5的转动而转动,且存在间隙避免了因阀杆3转动与阀杆套10发生摩擦,损坏阀杆3。

为了加强齿轮5与阀杆3的固定效果,优选地,第二凸出部分311具有凸起块3111;齿轮5的内侧具有与凸起块3111卡扣在一起的凹槽51。

优选地,齿轮5抵顶于阀杆套10的端面上;定义齿轮5抵顶于阀杆套10上的端面为第一端面,则另一端面为第二端面;齿轮固定构件6抵顶于齿轮5的第二端面上,齿轮固定构件6为具有通口且套设于第二凸出部分311上的涨套9,涨套9的内壁抵顶于第二凸出部分311的弧形面上。涨套9膨胀,为齿轮5提供作用力,将其牢牢地抵顶于阀杆套10。

为了防止齿轮5磨损,优选地,齿轮5和阀杆套10之间垫设有垫片100。

优选地,弹性构件9为套设于齿条7上的压簧。压簧环绕于齿条7,在作用效果良好的前提下,节约了空间,结构巧妙。

本实用新型的平缓冲水蝶阀,齿轮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齿条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按钮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压簧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阀杆套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凸起块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凹槽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凸起块的具体形式进行调整和设计;涨套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垫片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