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防冻管道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0900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温防冻管道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装置,具体为一种低温防冻管道保护装置,属于热水循环设备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冬季时,环境温度比较低,各种液体输送管道会呈现不同程度的冻堵现象,以至发生爆裂,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并且随着建筑公用设备比例的加大,外部设备的增加,使原本复杂的管道系统越来越多地暴露在相对开放的空间中,冰冷的天气随时会给这局部管道带来损伤,而这种损伤关于建筑管道总体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当前的热水系统缺少比较好的防冻措施,大多只是在管道外部包裹上保温棉,这种方法保温能力很有限,不能够实现主动防御。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低温防冻管道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低温防冻管道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低温防冻管道保护装置,包括制热环以及保护环;所述制热环包括从内到外依次粘合的固定铝带、电加热层、第一保温层和第一PVC层,所述电加热层电性连接控制器,且控制器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和电源,所述制热环的两端设有第一定位板;所述保护环包括从内到外依次粘合的第二保温层和第二PVC层,所述保护环的两端设有第二定位板,且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之间通过螺栓或卡扣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温层和所述第二保温层内部均填充有防水塑料膜、离心玻璃棉以及PF泡沫。

优选的,所述电加热层为电热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管道外部安装管道保护装置,能够有效的降低外界环境对于管道的影响,并且在制热时,能够保证管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降温至冰点,实现高效防冻;设有的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管道的温度,温度低时,能够立即启动电加热层,实现对于管道的加热,防止管道被冻住,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停止加热,并且电热层仅在管道的一半设有,能够对管道进行局部加热,从而可在保证水管防冻的前提下降低能耗;制热环与保护环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便于工人安装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加热层连接示意图。

图中:1、管道,2、制热环,201、固定铝带,202、电热膜,203、第一保温层,204、第一PVC层,205、第一定位板,3、保护环,301、第二保温层,302、第二PVC层,303、第二定位板,4、螺栓,5、卡扣,6、温度传感器,7、控制器,8、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低温防冻管道保护装置,包括安装在管道外的制热环2以及保护环3;所述制热环2包括从内到外依次粘合的固定铝带201、电加热层202、第一保温层203和第一PVC层204;所述制热环2的两端设有第一定位板205;所述保护环3包括从内到外依次粘合的第二保温层301和第二PVC层302;且所述保护环3的两端设有第二定位板303。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层202为电热膜,所述电热膜电性连接控制器7,且控制器7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6和电源8。利用电热膜实现对管道的加热。

本实施例中,所述制热环2的一端的第一定位板205和所述保护环3的一端的第二定位板303之间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所述制热环2的另一端的第一定位板205和所述保护环3的另一端的第二定位板303之间通过卡扣6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制热环2和所述保护环3的内壁均与所述管道1的外壁之间紧密贴合连接,能够对管道进行局部加热,从而可在保证水管防冻的前提下降低能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保温层203和所述第二保温层301内部均填充有防水塑料膜、离心玻璃棉以及PF泡沫,能够有效的降低外界环境对于管道的影响,并且在制热时,能够保证管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降温至冰点,实现高效防冻。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安装时,将制热环2紧密的贴合在管道1外部,然后再将保护环3贴合在管道1的外部,并通过螺栓将第一定位板205和第二定位板303固定在一起,安装完成后接通电源,当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环境温度低至警戒值时,控制器7便会立即启动电加热层202对管道的一半进行制热,从而升高冷水温度,防止管道被冻住,保温层能够有效的减少热量流失,提高制热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