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车转向油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0889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商用车转向油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油管,尤其涉及一种商用车转向油管,具体适用于在增加行程以提高散热效果的基础上,通过散热装置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背景技术:

传统的商用车转向油管主要由钢管构成,转向油经过转向机加热后,油温高。发动机转向油泵离转向机距离较近,散热性能很差,导致转向油温散热不充分,过高的转向油温会加速转向系统密封垫的老化,使密封垫密封性能下降,降低转向系统的转向性能。

授权公告号为CN203186406U,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9月11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散热器的转向油管,其包括分别与转向油壶和转向器连接的两段回油软管,以及连接两段回油软管的回油硬管,其回油硬管采用U型散热铝管,同时铝管上装有类似散热器片的散热器,通过散热器将管路中热量,尽可能的传递到空气中。虽然该设计能通过散热器提高散热效果,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

首先,该设计中的回油硬管采用U型管结构,行程较短,不利于散热;

其次,该设计中的散热装置为一次冲压成型的铝薄片,为多个薄片构成的整体,一旦其中有一个损坏,就得替换整个散热装置,后期维护成本较大;

再次,该设计中的铝薄片与回油硬管的结合方式为套装,连接的牢固度较差,同时,铝薄片自身缺乏增强连接的作用,整体的连接牢固性较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散热效果较差、后期维护成本较大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个散热效果较好、后期维护成本较小的商用车转向油管。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商用车转向油管,包括钢管与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套装在钢管上;

所述钢管为蛇型结构,包括上直管、中直管、下直管、上弧管与下弧管,所述上直管、中直管、下直管两两相互平行,所述上直管的右端与上弧管的顶端相联通,上弧管的底端与中直管的右端相联通,中直管的左端与下弧管的顶端相联通,下弧管的底端与下直管的左端相联通;

所述上直管上近上直管、上弧管相交接处的部位,中直管上近中直管、上弧管相交接处的部位,下直管上近下直管、下弧管相交接处的部位,都外套有一个散热装置。

所述上弧管、下弧管的弧度均小于180度。

所述上弧管、下弧管的长度均小于散热装置的长度。

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轴套与至少两个散热片体,所述散热片体在轴套的外表面上沿轴套的中轴线均匀设置,一个散热片体包括至少两个扇型的子片体,且子片体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

所述子片体的数量为四个,且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

所述子片体的中部开设有散热孔,该散热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散热孔的形状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星形或鼓包形。

所述散热孔的数量为三个,散热孔的形状为腰长于底的等腰三角形,三个散热孔构成一个大三角孔,该大三角孔为腰长于底的等腰三角形,大三角孔中两腰相交所形成的尖端直指轴套的横截面的圆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商用车转向油管中,钢管为蛇型结构,其包括依次联通的上直管、上弧管、中直管、下弧管、下直管,与现有的U型结构相比,增加了行程,扩大了散热距离,提高了散热效果,同时,限定了弧管的数量与位置,避免对散热造成阻碍,此外,还对散热装置的位置、长度进行了限定,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效果较好。

2、本实用新型一种商用车转向油管中,散热装置包括轴套与至少两个散热片体,散热片体在轴套的外表面上沿轴套的中轴线均匀设置,每个散热片体都包括至少两个扇型的子片体,子片体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使用时,一旦某个散热片体或子片体发生损坏,可以进行直接的对应替换,而不像现有技术必须替换整个散热装置,不仅提高了替换效率,而且降低了替换成本。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后期维护成本较小。

3、本实用新型一种商用车转向油管中,子片体的中部开设有散热孔,该散热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散热孔的形状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星形或鼓包形,该设计不仅能够通过散热孔提高散热效果,而且能够降低散热装置的重量,符合车辆轻量化的设计趋势。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效果较好。

4、本实用新型一种商用车转向油管中,散热孔的数量为三个,散热孔的形状为腰长于底的等腰三角形,三个散热孔构成一个大三角孔,该大三角孔为腰长于底的等腰三角形,大三角孔中两腰相交所形成的尖端直指轴套的横截面的圆心,使用时,大三角孔形成一个指向轴套的横截面的圆心的向心力,利于提高子片体与轴套的结合性,从而提高整个散热装置的安装牢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牢固度较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散热装置由散热片体构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散热装置在竖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散热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散热装置1、钢管2、上直管21、中直管22、下直管23、上弧管24、下弧管25、轴套3、散热片体4、子片体5、散热孔6、大三角孔7、尖端7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4,一种商用车转向油管,包括钢管2与散热装置1,所述散热装置1套装在钢管2上;

所述钢管2为蛇型结构,包括上直管21、中直管22、下直管23、上弧管24与下弧管25,所述上直管21、中直管22、下直管23两两相互平行,所述上直管21的右端与上弧管24的顶端相联通,上弧管24的底端与中直管22的右端相联通,中直管22的左端与下弧管25的顶端相联通,下弧管25的底端与下直管23的左端相联通;

所述上直管21上近上直管21、上弧管24相交接处的部位,中直管22上近中直管22、上弧管24相交接处的部位,下直管23上近下直管23、下弧管25相交接处的部位,都外套有一个散热装置1。

所述上弧管24、下弧管25的弧度均小于180度。

所述上弧管24、下弧管25的长度均小于散热装置1的长度。

所述散热装置1包括轴套3与至少两个散热片体4,所述散热片体4在轴套3的外表面上沿轴套3的中轴线均匀设置,一个散热片体4包括至少两个扇型的子片体5,且子片体5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

所述子片体5的数量为四个,且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

所述子片体5的中部开设有散热孔6,该散热孔6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散热孔6的形状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星形或鼓包形。

所述散热孔6的数量为三个,散热孔6的形状为腰长于底的等腰三角形,三个散热孔6构成一个大三角孔7,该大三角孔7为腰长于底的等腰三角形,大三角孔7中两腰相交所形成的尖端71直指轴套3的横截面的圆心。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钢管2与散热装置1构成,其中,钢管2的形状为蛇形,增加了行程,即增加了散热距离,提高了散热效果,同时,散热装置1固定在钢管2外,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从而大大降低了转向油管的油温,利于提高转向系统密封垫寿命,保持转向系统转向性能。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4,一种商用车转向油管,包括钢管2与散热装置1,所述散热装置1套装在钢管2上;所述钢管2为蛇型结构,包括上直管21、中直管22、下直管23、上弧管24与下弧管25,所述上直管21、中直管22、下直管23两两相互平行,所述上直管21的右端与上弧管24的顶端相联通,上弧管24的底端与中直管22的右端相联通,中直管22的左端与下弧管25的顶端相联通,下弧管25的底端与下直管23的左端相联通;所述上直管21上近上直管21、上弧管24相交接处的部位,中直管22上近中直管22、上弧管24相交接处的部位,下直管23上近下直管23、下弧管25相交接处的部位,都外套有一个散热装置1。

实施例2: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上弧管24、下弧管25的弧度均小于180度。所述上弧管24、下弧管25的长度均小于散热装置1的长度。

实施例3: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散热装置1包括轴套3与至少两个散热片体4,所述散热片体4在轴套3的外表面上沿轴套3的中轴线均匀设置,一个散热片体4包括至少两个扇型的子片体5,且子片体5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优选子片体5的数量为四个。

实施例4: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子片体5的中部开设有散热孔6,该散热孔6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散热孔6的形状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星形或鼓包形。

实施例5: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4,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散热孔6的数量为三个,散热孔6的形状为腰长于底的等腰三角形,三个散热孔6构成一个大三角孔7,该大三角孔7为腰长于底的等腰三角形,大三角孔7中两腰相交所形成的尖端71直指轴套3的横截面的圆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