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松螺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1767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松螺丝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松螺丝。



背景技术:

螺丝作为一种常用的紧固件被广泛运用到各个行业,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因为设备的震动、或者外界油污渍渗入,导致螺丝与螺母或被紧固件脱落,从而引发机械故障甚至是重大的安全事故。因此,人们设计了各种防止螺丝松动的方法。目前,为了提高螺丝的防松性,通常将螺纹设计得很细以提高对振动的缓冲性,此方法的缺点在于:使用时比较费时费力,且细螺纹螺丝在使用时容易滑丝或扭丝,更不利于重复使用。另外,市面上还有将螺母的孔口做得比较小,以增强螺丝的抗冲击力,此种方法制作成本较高,使用起来也较费力。

鉴于以上弊端,实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松螺丝以克服以上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松螺丝,增强螺丝的防松效果,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重复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松螺丝,包括螺丝头部和一端固定在所述螺丝头部上的螺杆、上垫片及下垫片,所述螺杆上设有外螺纹;所述上垫片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上垫片套设在所述螺杆上并抵靠于所述螺丝头部,所述上垫片远离所述螺丝头部的一侧设有上齿牙;所述下垫片开设有第二圆孔,所述下垫片套设在所述螺杆上且远离所述螺丝头部,所述下垫片设有与所述上垫片的上齿牙对应配合的下齿牙,所述上垫片和所述下垫片通过所述上齿牙和所述下齿牙啮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防松螺丝的一种改进,所述上齿牙和所述下齿牙均为斜锯齿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防松螺丝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垫片的上齿牙和所述下垫片的下齿牙的齿角相等且大于所述螺杆的外螺纹的螺牙升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防松螺丝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垫片的第一圆孔和所述下垫片的第二圆孔的直径一致且与所述螺杆的外径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防松螺丝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垫片与所述螺丝头部相连的一面设有防滑层,所述下垫片远离所述上垫片的一面也设有防滑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松螺丝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带有上齿牙的上垫片和带有下齿牙的下垫片啮合的方式,增强螺丝的防松效果,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松螺丝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区域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松螺丝的上垫片和下垫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松螺丝100,包括螺丝头部101和一端固定在所述螺丝头部101上的螺杆102、上垫片20及下垫片30。所述螺杆102上设有外螺纹103。

请同时参考图2和图3,所述上垫片20为圆环形且开设有第一圆孔201,所述上垫片20套设在所述螺杆102上并抵靠于所述螺丝头部101,所述上垫片20远离所述螺丝头部101的一侧设有上齿牙202。所述下垫片30为圆环形且开设有第二圆孔301,所述下垫片30套设在所述螺杆102上且远离所述螺丝头部101,所述下垫片30设有与所述上垫片20的上齿牙202对应配合的下齿牙302,所述上垫片20和所述下垫片30通过所述上齿牙202和所述下齿牙302啮合连接。具体的,所述上垫片20的第一圆孔201和所述下垫片30的第二圆孔301的直径一致且与所述螺杆102的外径相等,所述螺杆102远离所述螺丝头部101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上垫片20的第一圆孔201和所述下垫片30的第二圆孔301。所述上齿牙202和所述下齿牙302均为斜锯齿形。所述上垫片20的上齿牙202和所述下垫片30的下齿牙302的齿角B相等且大于所述螺杆102的外螺纹103的螺牙升角C,此设计方便拧紧螺丝且防松效果好。此外,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垫片20与所述螺丝头部101相连的一面设有防滑层,增强所述上垫片20与所述螺丝头部101之间的摩擦力;所述下垫片30远离所述上垫片20的一面也设有防滑层,增强所述下垫片30和被固定物之间的摩擦力,起到一定的防松效果。

使用时,首先,所述螺杆102远离所述螺丝头部101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上垫片20的第一圆孔201和所述下垫片30的第二圆孔301;然后,将所述上垫片20设有防滑层的一面抵靠在所述螺丝头部101上,所述下垫片30设有防滑层的一面抵靠在被紧固物上;最后,所述螺丝头部101转动带动所述上垫片20转动,直至上垫片20的上齿牙202与所述下垫片30的下齿牙302啮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松螺丝,通过带有上齿牙的上垫片和带有下齿牙的下垫片啮合的方式,增强螺丝的防松效果,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