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稳定性锁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6192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高稳定性锁紧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军工、仪器仪表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稳定性锁紧器。



背景技术:

锁紧器的用途在机械,军事,仪器仪表领域极为广泛,如:对于军事飞机,飞机在强烈的振动环境中,航空机箱的锁紧器固定极为重要,其次,对于紧急维修时锁紧器的快速安装与拆卸有一定的时间限制,锁紧后的安全性也非常重要,需要保证不易因保险丝这类物品卡入而引起失效,同时还需耐腐蚀耐高低温,这些都是锁紧器的职能。

本实用新型此类的锁紧器一般用于军用机箱上,原始的锁紧装置采用螺纹直接旋紧,安装和拆卸的时间过长,不利于设备的快速检修,而且不具备防松措施,设备在振动环境中容易退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稳定性锁紧器,以解决现有锁紧器安装拆卸时间过长,不利于检修和易松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稳定性锁紧器包括螺杆、上棘轮和与上棘轮配合的下棘轮;上棘轮和下棘轮上均设有通孔;螺杆穿过上棘轮和下棘轮;上棘轮的通孔内连接有螺套;螺杆穿过螺套;螺套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中空的梯形凸块,梯形凸块的内壁与螺套外表面之间连接有弹性部件;上棘轮的通孔内设有配合梯形凸块的凹槽。

具体地,上棘轮、下棘轮中至少一个的外表面套接有扳手套。

具体地,下棘轮侧的螺杆端部设有安装孔。

具体地,下棘轮的内底部设有用于保护螺杆上螺纹的护片。

具体地,上棘轮侧的螺杆上连接有挡圈。

具体地,上棘轮和下棘轮之间的螺杆上连接有垫圈。

具体地,凹槽对应的上棘轮外表面上设有用于按出梯形凸块的按扣。

具体地,梯形凸块沿上棘轮到下棘轮方向厚度越来越薄。

具体地,弹性部件为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上棘轮和下棘轮相互配合;螺套使螺杆和上棘轮及下棘轮连接更紧密;梯形凸块和凹槽相互配合连接;均使本实用新型工作更加稳定,不易松动,能适应振动环境中使用。

(2)本实用新型中扳手套便于用扳手作用旋转上棘轮或下棘轮,使上棘轮和下棘轮配合的更好,使本实用新型不易松动,不易受振动环境影响,在振动环境中也易推出。

(3)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孔便于将绳索等作用于安装孔上将机箱等安装或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棘轮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螺杆,2-上棘轮,3-下棘轮,4-通孔,5-螺套,6-梯形凸块,7-凹槽,8-扳手套,9-安装孔,10-护片,11-挡圈,12-垫圈,13-按扣,1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高稳定性锁紧器包括螺杆1、上棘轮2和与上棘轮2配合的下棘轮3;上棘轮2和下棘轮3上均设有通孔4;螺杆1穿过上棘轮2和下棘轮3;上棘轮2的通孔4内连接有螺套5;螺杆1穿过螺套5;螺套5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中空的梯形凸块6,梯形凸块6的内壁与螺套5外表面之间连接有弹性部件;上棘轮2的通孔4内设有配合梯形凸块6的凹槽7;本实用新型采用上棘轮2和下棘轮3相互配合;螺套5使螺杆1和上棘轮2及下棘轮3连接更紧密;梯形凸块6和凹槽7相互配合连接;均使本实用新型工作更加稳定,不易松动,能适应振动环境中使用。

其中,上棘轮2、下棘轮3中至少一个的外表面套接有扳手套8;扳手套8便于用扳手作用旋转上棘轮2或下棘轮3,使上棘轮2和下棘轮3配合的更好,使本实用新型不易松动,不易受振动环境影响,在振动环境中也易推出。

其中,下棘轮3侧的螺杆1端部设有安装孔9;安装孔9便于将绳索等作用于安装孔9上将机箱等安装或移动。

其中,下棘轮3的内底部设有用于保护螺杆1上螺纹的护片10;护片10保护螺杆1上的螺纹避免擦伤螺纹,使本实用新型使用寿命更长。

其中,上棘轮2侧的螺杆1上连接有挡圈11;挡圈11用于防止螺杆1窜动。

其中,上棘轮2和下棘轮3之间的螺杆1上连接有垫圈12;使上棘轮2、下棘轮3、螺杆1之间连接更紧密。

其中,凹槽7对应的上棘轮2外表面上设有用于按出梯形凸块6的按扣13;按扣13用于便于取出螺套5。

其中,梯形凸块6沿上棘轮2到下棘轮3方向厚度越来越薄;便于梯形凸块6进入凹槽7。

其中,弹性部件为弹簧14;其也可为其他弹性部件,如弹片。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安装时将螺杆1穿过上棘轮2,下棘轮3通过螺套5固定螺套5和上棘轮2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拆卸时,按下按扣13将螺套5取出,然后分开上棘轮2和下棘轮3,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拆卸;上述安装和拆卸过程简单,能满足快速检修的需要。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