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扳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1724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扳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动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扳阀。



背景技术:

手扳阀是管路流体输送系统中控制部件,它是用来改变通路断面和介质流动方向,具有导流、截止、调节、节流、止回、分流或溢流卸压等功能。阀门可以在压力、温度或其它形式传感信号的作用下,按预定要求动作,或者不依赖传感信号而进行简单的开启或关闭,阀门依靠驱动或自动机构使启闭件作升降、滑移、旋摆或回转运动,从而改变其流道面积的大小以实现其控制功能。

现有的手扳阀中,阀杆的活动使得套设于阀杆上的密封圈与阀体的内壁频繁摩擦,造成密封圈破损无法使用而停止工作,影响手扳阀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手扳阀,其结构简单合理,在阀体内壁上设置密封圈,套筒固定密封圈将阀腔分隔成5个腔体分别与通道对应,在阀杆移动过程中能够防止密封圈与阀体内壁产生摩擦,延长手扳阀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手扳阀,包括阀体、设于阀体上的前盖和后盖,阀体内形成有阀腔,阀腔内设有阀杆,阀体壁上设有与阀腔连通的第一排气孔、第二排气孔、第一工作孔、进气孔及第二工作孔,前盖内设置有推杆,推杆与前盖铰接,推杆的一端与手柄固定连接且外周设置有橡胶套与前盖卡扣连接,推杆的另一端与阀杆活动连接,阀体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密封圈,每两相邻密封圈之间通过套筒固定,密封圈将阀腔分隔成5个腔体分别对应第一排气孔、第二排气孔、第一工作孔、进气孔及第二工作孔,阀体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压紧套筒和密封圈的压块,阀杆包括封堵部和连接部,封堵部与密封圈的内周相抵,阀杆穿过压块、套筒和密封圈活动设置于阀腔内,通过切换连接部而实现阀体对应通孔的导通和关闭。

进一步地,第一排气孔、第二排气孔、第一工作孔、进气孔及第二工作孔的内端均为圆形。

进一步地,第一排气孔、第二排气孔、第一工作孔、进气孔及第二工作孔内均设置有铜接头,铜接头的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后盖内形成有容置腔,容置腔内设置有第一弹簧压块、复位弹簧和第二弹簧压块,复位弹簧设于第一弹簧压块与第二弹簧压块之间,第一弹簧压块与压块相抵,第二弹簧压块与容置腔内台阶相抵,阀杆穿过第一弹簧压块且与第一弹簧压块内的台阶槽相抵,阀杆穿过第二弹簧压块且通过螺帽与第二弹簧压块相抵。

进一步地,前盖与后盖均通过螺钉与阀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阀体内壁上设置密封圈,套筒固定密封圈将阀腔分隔成5个腔体分别与通道对应,阀杆在移动过程中能够防止密封圈与阀体内壁产生摩擦,延长手扳阀的使用寿命;将第一排气孔、第二排气孔、第一工作孔、进气孔及第二工作孔的内端均设置为圆形,能够增大阀内的气流量,孔内均连接头规格相同的铜接头,方便安装,节省材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增大阀内气流量,方便安装,节省材料,防止密封圈与阀体内壁产生摩擦,延长手扳阀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图中:1、阀体;2、前盖;3、后盖;4、阀腔;5、阀杆;6、第一工作孔;7、第二工作孔;8、第一排气孔;9、进气孔;10、第二排气孔;11、推杆;12、手柄;13、套筒;14、密封圈;15、压块;16、第一弹簧压块;17、弹簧;18、第二弹簧压块;19、台阶槽;20、橡胶套;21、封堵部;22、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手扳阀,包括阀体1、设于阀体1上的前盖2和后盖3,阀体1内形成有阀腔4,阀腔4内设有阀杆5,阀体1壁上设有与阀腔4连通的第一排气孔8、第二排气孔10、第一工作孔6、进气孔9及第二工作孔7,前盖2内设置有推杆11,推杆11与前盖2铰接,推杆11的一端与手柄12固定连接且外周设置有橡胶套20与前盖2卡扣连接,推杆11的另一端与阀杆5活动连接,阀体1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密封圈14,每两相邻密封圈14之间通过套筒13固定,密封圈14将阀腔4分隔成5个腔体分别对应第一排气孔8、第二排气孔10、第一工作孔6、进气孔9及第二工作孔7,阀体1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压紧套筒13和密封圈14的压块15,阀杆5包括封堵部21和连接部22,封堵部21与密封圈14的内周相抵,阀杆5穿过压块15、套筒13和密封圈14活动设置于阀腔4内,通过切换连接部22而实现阀体1对应通孔的导通和关闭。其工作原理与现有二位五通阀基本相同,通过扳动手柄带动二位五通阀阀杆在阀体内左右移动,实现二位五通阀阀杆对于阀体对应通孔的导通和关闭。

第一排气孔8、第二排气孔10、第一工作孔6、进气孔9及第二工作孔7的内端均为圆形,能够增大阀内的气流量。

第一排气孔8、第二排气孔10、第一工作孔6、进气孔9及第二工作孔7内均设置有铜接头,铜接头的规格相同,方便安装,节省材料。

后盖3内形成有容置腔,容置腔内设置有第一弹簧压块16、复位弹簧17和第二弹簧压块18,复位弹簧17设于第一弹簧压块16与第二弹簧压块18之间,第一弹簧压块16与压块15相抵,第二弹簧压块18与容置腔内台阶相抵,阀杆5穿过第一弹簧压块16且与第一弹簧压块16内的台阶槽19相抵,阀杆5穿过第二弹簧压块18且通过螺帽与第二弹簧压块18相抵,前盖2与后盖3均通过螺钉与阀体1固定连接,由于复位弹簧17的作用,阀杆5的复位较快,通道导通和导出效果较好。当阀杆5向右移动时,带动第一弹簧压块16压缩复位弹簧17向右移动,此时第二弹簧压块18与容置腔内台阶相抵,完成工作后阀杆5通过复位弹簧17复位;当阀杆5向左移动时,带动第二弹簧压块18压缩弹簧向左移动,此时第一弹簧压块16与压块相抵,完成工作后阀杆5再次通过复位弹簧17复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