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涨紧防松螺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6954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准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摩擦涨紧防松螺栓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的大型工矿企业,有很多大型的旋转设备上和各类大型结构件上如铁路路基的紧固、设备的主轴、卷筒等设备都存在很多紧固件,这些大型的工件在工作中均面临震动、旋转、冲击和不可避免的各类机械因素,时间长久,必然会造成设备上紧固件的松动,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就可能给现场设备或者人员带来重大的损失,给现场安全生产造成严重的隐患。目前国内用于设备在安装中使用的紧固和各类钢铁件的紧固均是螺栓类,基本上采用各类螺栓+弹簧垫圈的形式来达到防震和防松的目的。但是在一些工况恶劣的工作场所和基建战线较长的工程中,利用螺栓+弹簧垫圈的形式来固定的紧固件防震防松效果不理想,同时对已经松动的紧固件也无法及时点检发现,给现场安全生产造成隐患,并带来严重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摩擦涨紧防松螺栓,能够使螺栓在拧紧的过程中,无需另外匹配弹簧垫圈,自行通过弹簧压缩增大螺栓与安装孔附近的摩擦力,从而防止螺栓打滑退丝,结构简单实用,利于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摩擦涨紧防松螺栓,包括螺栓头、螺栓杆、限位槽、涨紧弹簧、缓冲限位圈、摩擦环,所述螺栓头、螺栓杆、限位槽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螺栓杆竖直向下设置在螺栓头的底部,所述限位槽设置在螺栓头的底部,所述限位槽为开口竖直向下的圆环形凹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若干涨紧弹簧,所述涨紧弹簧底部连接有缓冲限位圈,所述缓冲限位圈的底部安装有摩擦环。

作为优选,所述螺栓杆的下部设置有螺纹面,所述螺栓杆的上部为光滑面。

作为优选,所述涨紧弹簧的数量有多个,所述涨紧弹簧均匀竖直分布在限位槽的底部,所述涨紧弹簧均与缓冲限位圈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限位圈为底面水平的圆环形圈,所述缓冲限位圈的宽度与限位槽的槽宽相同,所述缓冲限位圈的厚度为限位槽深度的三分之二。

作为优选,所述摩擦环为底面水平的圆环形圈,所述摩擦环的外径大于限位槽的最大外径,所述摩擦环与螺栓杆不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螺栓头、螺栓杆、限位槽、涨紧弹簧、缓冲限位圈、摩擦环结合在一起,经过实验优化,能够使螺栓在拧紧的过程中,无需另外匹配弹簧垫圈,自行通过弹簧压缩增大螺栓与安装孔附近的摩擦力,从而防止螺栓打滑退丝,结构简单实用,利于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摩擦涨紧防松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栓头、2-螺栓杆、3-限位槽、4-涨紧弹簧、5-缓冲限位圈、6-摩擦环、7-螺纹面、8-光滑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摩擦涨紧防松螺栓,包括螺栓头1、螺栓杆2、限位槽3、涨紧弹簧4、缓冲限位圈5、摩擦环6,所述螺栓头1、螺栓杆2、限位槽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螺栓杆2竖直向下设置在螺栓头1的底部,所述限位槽3设置在螺栓头1的底部,所述限位槽3为开口竖直向下的圆环形凹槽,所述限位槽3内设置有若干涨紧弹簧4,所述涨紧弹簧4底部连接有缓冲限位圈5,所述缓冲限位圈5的底部安装有摩擦环6,所述螺栓杆2的下部设置有螺纹面7,所述螺栓杆2的上部为光滑面8,所述涨紧弹簧4的数量有多个,所述涨紧弹簧4均匀竖直分布在限位槽3的底部,所述涨紧弹簧4均与缓冲限位圈5相连,所述缓冲限位圈5为底面水平的圆环形圈,所述缓冲限位圈5的宽度与限位槽3的槽宽相同,所述缓冲限位圈5的厚度为限位槽3深度的三分之二,所述摩擦环6为底面水平的圆环形圈,所述摩擦环6的外径大于限位槽3的最大外径,所述摩擦环6与螺栓杆2不接触。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螺栓头1、螺栓杆2、限位槽3、涨紧弹簧4、缓冲限位圈5、摩擦环6结合在一起,经过实验优化,能够使螺栓在拧紧的过程中,无需另外匹配弹簧垫圈,自行通过弹簧压缩增大螺栓与安装孔附近的摩擦力,从而防止螺栓打滑退丝,结构简单实用,利于推广应用。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