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头控制柄切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8879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水龙头控制柄切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水龙头控制柄切换结构”,尤指一种能避免在误动作下即造成热水流出的水龙头控制柄切换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设有冷、热水双流道设计的水龙头多具有一冷水开关与一热水开关,该冷水开关是用来连接冷水源、热水开关用来连接热水源,以便通过所述冷、热水开关的各别或同时操作,让冷、热水能单独流出,或混合成温水后再一起流出;然因为该热水源通常是滚烫高温的热水,若不小心误触热水开关,就可能会被流出的热水烫伤,该现象在年幼的孩童身上更是常见,使用时实需要多谨慎小心。

是以,如何针对上述已知双流道水龙头所存在的缺点进行研发改良,实为相关业界所需努力研发的目标,本实用新型人有鉴于此,乃思及创作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

已知水龙头若不小心误触热水开关,就可能会被流出的热水烫伤,此乃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

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龙头控制柄切换结构,其包含有:一龙头本体,该龙头本体具有一进水端与一出水端,进水端与出水端间在所述龙头本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冷水阀与一热水阀,利用一把手与该冷水阀做连接、一控制柄与该热水阀做连接,将令由进水端送入龙头本体内的冷、热水能通过该把手或控制柄的操作获得启闭,及该控制柄是具有相结合的一帽盖、一固定销、一弹簧、一限位套与一操作杆,其中,热水阀中央伸出有一阀杆,阀杆外侧设有一凸出所述热水阀侧端的环缘,以该环缘与阀杆的各别设置再互相隔开,便令所述环缘与所述阀杆间能形成有一第一环形空间,在所述环缘上则以适当的旋转角度隔设有一第一固定孔与至少一第二固定孔,及该热水阀是水平放入龙头本体所预留的阀室中,让所述热水阀能在该阀室内获得固定安装,帽盖具有以第二环形空间进行隔开的一盖本体与一内管部,所述帽盖是以盖本体罩住所述热水阀,以便利用第二环形空间提供所述热水阀的环缘做容置、第一环形空间提供所述内管部做容置后,再以内管部与所述阀杆做套接,及该盖本体上是设有贯入所述第二环形空间中的一螺孔,固定销具有一第一端段与一第二端段,所述第一端段与第二端段间设有一扩大的挡缘,该固定销是以第二端段从所述帽盖的螺孔穿入第二环形空间中,当所述弹簧与限位套依序套设在该固定销外周,再将所述限位套与所述螺孔做螺组,并以所述固定销的挡缘与所述限位套的阶状穿孔提供该弹簧的两端做撑抵时,则令该固定销在常态下能受到所述弹簧弹性的撑抵,而一直以第二端段插嵌在所述第一固定孔中,限位套外周设有用来与所述螺孔做螺组的螺纹段,中央贯穿有一阶状穿孔,以该阶状穿孔提供所述弹簧与固定销做穿置,除令所述弹簧能在该阶状穿孔与固定销的挡缘间获得撑抵外,更令所述固定销的第一端段能从该阶状穿孔穿出后,再与所述操作杆做组接,由此,以得到一种水龙头控制柄切换结构。

其中,所述阀杆与所述内管部上设有相对的咬齿。

其中,所述内管部与所述阀杆做套接后,再利用一螺丝的锁入迫抵在所述阀杆外周。

其中,所述操作杆底端形成有一用以提供所述限位套做容置的凹陷部。

其中,所述固定销的第一端段与所述操作杆利用内、外螺纹的螺锁完成组接。

其中,所述龙头本体安装在饮水机上。

其中,所述龙头本体安装在厨房的流理台上。

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提供水龙头控制柄切换结构,其常态下固定销的第二端段是一直插嵌在热水阀的第一固定孔中,让所述操作杆无法被扳动,以通过帽盖带动阀杆一起产生旋转,故纵使不小心误触该控制柄,也不用担心滚烫的热水会无预警流出,该相对能避免误动作下即发生使用者或幼童被热水烫伤的意外,使用上是更具安全性的考虑。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述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操作杆的上拉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以第一固定孔或第二固定孔提供第二端段做选择插嵌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由图1至图3所示观之,其包含有:一龙头本体10,该龙头本体10具有一进水端101与一出水端102,进水端101与出水端102间在所述龙头本体10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冷水阀与一热水阀20,利用一把手11与该冷水阀做连接、一控制柄30与该热水阀20做连接,将令由进水端101送入龙头本体10内的冷、热水能通过该把手11或控制柄30的操作获得启闭,及该控制柄30是具有相结合的一帽盖31、一固定销32、一弹簧33、一限位套34与一操作杆35,其中,热水阀20中央伸出有一阀杆21,阀杆21外侧设有一凸出所述热水阀20侧端的环缘22,以该环缘22与阀杆21的各别设置再互相隔开,便令所述环缘22与所述阀杆21间能形成有一第一环形空间23,在所述环缘22上则以适当的旋转角度隔设有一第一固定孔221与至少一第二固定孔222,及该热水阀20是水平放入龙头本体10所预留的阀室103中,让所述热水阀20能在该阀室103内获得固定安装,帽盖31具有以第二环形空间313进行隔开的一盖本体311与一内管部312,所述帽盖31是以盖本体311罩住所述热水阀20,以便利用第二环形空间313提供所述热水阀20的环缘22做容置、第一环形空间23提供所述内管部312做容置后,再以内管部312与所述阀杆21做套接,及该盖本体311上是设有贯入所述第二环形空间313中的一螺孔314,固定销32具有一第一端段321与一第二端段322,所述第一端段321与第二端段322间设有一扩大的挡缘323,该固定销32是以第二端段322从所述帽盖31的螺孔314穿入第二环形空间313中,当所述弹簧33与限位套34依序套设在该固定销32外周,再将所述限位套34与所述螺孔314做螺组,并以所述固定销32的挡缘323与所述限位套34的阶状穿孔342提供该弹簧33的两端做撑抵时,则令该固定销32在常态下能受到所述弹簧33弹性的撑抵,而一直以第二端段322插嵌在所述第一固定孔221中,限位套34外周设有用来与所述螺孔314做螺组的螺纹段341,中央贯穿有一阶状穿孔342,以该阶状穿孔342提供所述弹簧33与固定销32做穿置,除令所述弹簧33能在该阶状穿孔342与固定销32的挡缘323间获得撑抵外,更令所述固定销32的第一端段321能从该阶状穿孔342穿出后,再与所述操作杆35做组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龙头控制柄切换结构,其中,所述阀杆21与所述内管部312上是设有相对的咬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龙头控制柄切换结构,其中,所述内管部312与所述阀杆21做套接后,是再利用一螺丝36的锁入迫抵在所述阀杆21外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龙头控制柄切换结构,其中,所述操作杆35底端是形成有一用以提供所述限位套34做容置的凹陷部35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龙头控制柄切换结构,其中,所述固定销32的第一端段321与所述操作杆35是利用内、外螺纹的螺锁完成组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龙头控制柄切换结构,其中,所述龙头本体10是安装在饮水机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龙头控制柄切换结构,其中,所述龙头本体10是安装在厨房的流理台上。

通过上述结构,由于常态下固定销32的第二端段322是一直插嵌在热水阀20的第一固定孔221中,让所述操作杆35无法被扳动,以通过帽盖31带动阀杆21一起产生旋转,故纵使不小心误触该控制柄30,也不用担心滚烫的热水会无预警流出,该相对能避免误动作下即发生使用者或幼童被热水烫伤的意外,使用上是更具安全性的考虑,又当要对热水进行取用时,是利用操作杆35的上拉带动固定销32一起上移,并压缩弹簧33,让固定销32的第二端段322能在上移后脱离原本的第一固定孔221(请同时由图4所示观之),使帽盖31不被该固定销32锁定,而能通过操作杆35往一方向的扳动,经帽盖31带动阀杆21一起产生旋转,该在转动后便能利用热水阀20内部阀片对位关系的改变,让热水能获得开启,及待阀杆21转动至热水全开的位置,并将操作杆35放开时,该固定销32就会被弹簧33弹回,并以第二端段322改插嵌入第二固定孔222中(请同时由图5所示观之),让使用者不用一直握住操作杆35,也能让热水产生持续性的流出,该在使用上将更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已达突破性的结构设计,而具有改良的创作内容,同时又能够达到产业上的利用性与进步性,且本实用新型未见于任何刊物,亦具新颖性,当符合专利法相关法条的规定,故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

唯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