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摩擦轮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5312阅读:16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摩擦轮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摩擦轮传动。



背景技术:

加气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带摩擦导轨的模具车需要使用气动摩擦传动装置进行地面运输,且需要保证每一辆模具车独立运行而不互相发生碰撞,以防止坯体因模具车碰撞而损坏。整个气动摩擦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阀控制气缸顶升,使得摩擦轮与模具车摩擦导轨挤压,电机启动,摩擦导轨随着摩擦轮转动而前进。目前市场上摩擦传动装置的摩擦轮大多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生产,即:先将带燕尾槽的轮芯铸造出来,然后将聚氨酯直接硫化到轮芯上。用这种方法制造的摩擦轮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损坏,尤其是在满负荷高频率的启停情况下,会引起聚氨酯快速挤压产生大量热量,破坏硫化层,导致摩擦轮的外圈撕裂,使聚氨酯构成的摩擦轮外圈从轮芯上脱落。这种情况的发生给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摩擦轮驱动装置,该装置运行可靠,使用寿命长,保证了安全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包括:

底座;

转动连接在底座右端的升降座,所述升降座的左端连接连接件;

连接在底座左端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连接件;

连接在底座上的导杆,所述升降座滑动连接导杆;

连接在升降座右端的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电机的输出端;

固定套装在减速机输出轴上的摩擦轮;

所述摩擦轮为组合式,包括

轮毂;

固定连接在轮毂左端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为环形的圆板,所述第一挡板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若干螺纹孔;

套装在轮毂上的胶轮,所述胶轮为圆环形,所述胶轮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与所述第一挡板上的螺纹孔相对应的若干通孔;

位于轮毂右端可拆卸的连接第一挡板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内径、外径等同第一挡板的内径、外径,所述第二挡板沿圆周方向设置与胶轮上的通孔相对应的若干通孔;

螺栓依次穿过第二挡板上的通孔、胶轮上的通孔后,螺纹连接第一挡板上的螺纹孔。

所述胶轮的内径略大于轮毂的外径,胶轮的外径大于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的外径。

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上的通孔均为8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摩擦轮驱动装置运行可靠,使用寿命长,便于维护维修,保证了安全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摩擦轮主视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包括:

底座1;

转动连接在底座1右端的升降座2,所述升降座2的左端连接连接件3;

连接在底座1左端的升降气缸4;所述升降气缸4的活塞杆连接连接件3;

连接在底座1上的导杆5,所述升降座2滑动连接导杆5;

连接在升降座2右端的减速机6,所述减速机6的输入端连接电机7的输出端;

固定套装在减速机6输出轴上的摩擦轮8;

所述摩擦轮8为组合式,包括

轮毂8-1;

固定连接在轮毂8-1左端的第一挡板8-2,所述第一挡板8-2为环形的圆板,所述第一挡板8-2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若干螺纹孔;

套装在轮毂8-1上的胶轮8-3,所述胶轮8-3为圆环形,所述胶轮8-3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与所述第一挡板8-2上的螺纹孔相对应的若干通孔;

位于轮毂8-1右端可拆卸的连接第一挡板8-2的第二挡板8-4,所述第二挡板8-4的内径、外径等同第一挡板8-2的内径、外径,所述第二挡板8-4沿圆周方向设置与胶轮8-3上的通孔相对应的若干通孔;

螺栓8-5依次穿过第二挡板8-4上的通孔、胶轮8-3上的通孔后,螺纹连接第一挡板8-2上的螺纹孔。

所述胶轮8-3的内径略大于轮毂8-1的外径,胶轮8-3的外径大于第一挡板8-2、第二挡板8-4的外径。

所述第一挡板8-2、第二挡板8-4上的通孔均为8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摩擦轮驱动装置运行可靠,使用寿命长,便于维护维修,保证了安全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