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控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1555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风控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控阀。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泥熟料的制备的工艺中,篦冷机作为熟料的冷却及热回收装备,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熟料的冷却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熟料颗粒的晶粒特征及回收的热风的热值,冷却效果好,熟料颗粒晶粒细且微观裂纹多,利于水泥粉磨及水泥强度的提高,且热值的回收量大,更是成本节约的直接体现。目前篦冷机已经发展到第五代步进式水平床的结构形式,其篦板的冷却供风采用集中供风的形式,各篦板被分配的风量受流量风控阀的控制。目前流量风控阀的主要结构为活动风帽式或摆锤阀瓣式,但都存在反应不灵敏或实际使用效果不佳的情况,从而造成冷却机上的熟料冷却不均匀结果;其直接的表现就是容易出现红河和漏料的现象,且回收的热风温度不易稳定。因此,风控阀能否根据篦板上面的负载,灵敏的调节风量,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熟料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控阀,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控阀反应不灵敏导致水泥熟料冷却不均匀、冷却效果差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控阀,包括筒体、多个阀板和数量与阀板相等的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设置在筒体内的下部将筒体的下部分隔成多个下导风通道,导流板的外边沿与筒体内表面贴合,所述的筒体内的上部设置有数量与阀板相等、一端与筒体内表面固定的挂板轴,所述的阀板的顶部转动设置在挂板轴上并且阀板可绕着挂板轴上下翻转,所述的阀板将筒体的上部分隔呈多个下导风通道,所述的下导风通道的数量与上导风通道相等,所述的导流板倾斜设置,导流板的顶部位于挂板轴的正下方,每个上导风通道的下端与一个下导风通道的顶端相通。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壳体,通入阀体的风经过导流板与筒体形成的下导风通道自然产生旋转,形成旋流的状态,然后再通过位于其上方的由阀板与筒体构成的上导风通道,阀体采用较薄的钢板,转动设置在挂板轴上,本身重量轻,阀板回转也很灵活,因此对风力的反馈非常灵敏,风通过风控阀后进入篦板,如果篦板上部的阻力小,通过阀体的风速增大,则旋风作用于阀板的力增大,阀板被吹起并减小上导风通道(即风的通过面积),从而减少通过的风量,直到达到平衡,当篦板上部的阻力变大后,通过阀体的风速降低,旋风作用于阀板的力减小,阀板向下翻转,阀体的通风面积增大从而增加通过的风量,直至达到平衡,本实用新型中风控阀根据风通过篦板时的阻力大小,调整上导风通道风通过的面积,自动调整风速,阀板对风速反馈灵敏,所以冷却机上的熟料冷却效果好,水泥熟料不会出现红河和漏料的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立杆,所述的立杆位于筒体的中心处并且沿着筒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导流板的内边沿与立杆的下部固定,所述的挂板轴的另一端与立杆的上部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立杆,一方面方便导流板和挂板轴的固定,另一方面更好的将相邻的上导风通道隔开,将下导风通道隔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的第一挡板紧贴筒体的内表面并且沿筒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第一挡板的顶部支撑挂板轴的一端。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挡板,一方面用于支撑挂板轴,增强挂板轴与筒体之间连接的强度,另一方面也可对挂板轴与筒体的安装进行限位,方便挂板轴与筒体之间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的第二挡板沿着立杆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与立杆固定,第二挡板的顶部支撑挂板轴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阀板的长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挡板,一方面支撑挂板轴,另一方面,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挂板轴以及导流板构成矩形的框架结构,与阀板的形状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挡板的底端和第二连接杆的底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杆,一方面连接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另一方面与导流板的顶部连接,保持上导风通道和下导风通道的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阀板的顶部设置套筒,套筒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挂板轴的直径,所述的套筒套设在挂板轴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阀板顶部的套筒套装在挂板轴上,实现挂板轴与阀板之间的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阀板、挂板轴和导流板的数量均为四根,所述的挂板轴沿筒体内壁均匀分布呈十字交叉状,所述的第二连接杆与导流板的顶部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法兰,所述的法兰上开有贯穿其两侧的通孔,所述的法兰套设在筒体外并且与筒体密封固定,所述的法兰上开有多个贯穿其两侧的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法兰,方便将本实用新型可拆卸的安装在篦板的标准梁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下导风通道的空气形成旋风,由于上导风通道之间由阀板隔开,阀板可上下翻转,因此可通过阀板的翻转调整风的通过面积,从而调整风量,本实用新型中阀板对风的反应灵敏,对水泥熟料的冷却均匀,水泥熟料的冷却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阀板未翻转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阀板未翻转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阀板未翻转状态下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阀板翻转状态下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与水泥篦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1、筒体;2、阀板;3、导流板;4、挂板轴;5、立杆;6、第一挡板;7、第二挡板;8、连接杆;9、套筒;10、法兰;1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风控阀,包括筒体1、多个阀板2和数量与阀板2相等的导流板3,所述的导流板3设置在筒体1内的下部将筒体1的下部分隔成多个下导风通道,导流板3的外边沿与筒体1内表面贴合,所述的筒体1内的上部设置有数量与阀板2相等、一端与筒体1内表面固定的挂板轴4,所述的阀板2的顶部转动设置在挂板轴4上并且阀板2可绕着挂板轴4上下翻转,所述的阀板2将筒体1的上部分隔呈多个下导风通道,所述的下导风通道的数量与上导风通道相等,所述的下导风通道的数量与阀板2的数量也相等,所述的导流板3倾斜设置,导流板3的顶部位于挂板轴4的正下方,每个上导风通道的下端与一个下导风通道的顶端相通。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立杆5,所述的立杆5位于筒体1的中心处并且沿着筒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立杆5为圆柱状,立杆5的长度与筒体1的长度相等,立杆5的上表面与筒体1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立杆5的下表面与筒体1的下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导流板3的内边沿与立杆5的下部固定,本实用新型优选的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导流板3的内边沿与立杆5下部固定,所述的挂板轴4的另一端与立杆5的上部固定。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挡板6,所述的第一挡板6为长方体状,第一挡板6靠近筒体1的表面为与筒体1内表面相贴合的弧面,第一挡板6与筒体1的内表面贴合并且沿筒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挡板6与筒体1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所述的第一挡板6的顶部支撑挂板轴4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二挡板7,所述的第二挡板7呈长方体状,第二挡板7沿着立杆5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与立杆5固定,第二挡板7与立杆5接触的面为与立杆5表面相贴合的弧面,第二挡板7与立杆5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第二挡板7的顶部支撑挂板轴4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一挡板6与第二挡板7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阀板2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第一挡板6与第二挡板7之间的距离略大于阀板2的长度,以不影响阀板2的上下翻转为宜。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连接杆8,所述的连接杆8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挡板6的底端和第二连接杆8的底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杆8与挂板轴4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阀板2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将连接杆8与挂板轴4之间的距离设置为略小于阀板2的高度,以不影响阀板2的上下翻转,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杆8由纵截面为正方形的钢材制成。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挡板6、第二挡板7、挂板轴4和连接杆8构成一个与阀板2的形状相配合的矩形框,可用于收纳阀板2。

本实用新型实现阀板2与挂板轴4之间翻转的具体结构是:在所述的阀板2的顶部设置套筒9,套筒9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挂板轴4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将套筒9的内径设置为略大于挂板轴4的直径,所述的套筒9套设在挂板轴4上,本实用新型优选的阀板2与套筒9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亦可采用铰链连接阀板2的顶端与挂板轴4,实现阀板2与挂板轴4之间的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将所述的阀板2、挂板轴4和导流板3的数量均设置为为四个,所述的挂板轴4沿筒体1内壁均匀分布呈十字交叉状,四个阀板2将筒体1的上部分隔成四个大小和形状相等的上导风通道,四个导流板3将筒体1的下部分隔呈四个下导风通道,所述的第二连接杆8的底部与导流板3的顶部固定,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连接杆8和导流板3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法兰10,所述的法兰10上开有贯穿其两侧的通孔,所述的法兰10套设在筒体1外并且与筒体1密封固定,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在通孔与筒体1外表面的接触部位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一方面连接比较牢固,另一方面两者连接的密封性能好,所述的法兰10上开有多个贯穿其两侧的安装孔11,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安装孔11的数量为四个,可通过螺栓与螺母相配合将本实用新型可拆卸的安装在水泥熟料篦床的标准梁上,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法兰10的形状为矩形。

本发明是通过将进入风控阀内部的气流,通过导流板3的调节作用,产生斜向的流动,气体的斜向流动对阀板2产生水平方向的推力,使阀板2绕挂板轴4定向摆动。当篦板上方物料增多或变密实后,风控阀出口的阻力增大,风控阀内部的气流速度减小,对阀板2的水平推力减小,阀板2在自重的作用下,在竖直方向摆动,对上导风通道的遮挡面积减小,通风面积增大,直到阀板2重新处于平衡位置,使风控阀能通过更多的气流,对其上方的篦板供应更多的气流用于物料的冷却;当篦板上方的物料减少或稀疏时,风控阀出口的阻力减小,风控阀内部的气流速度增大,对阀板2的水平推力增大,阀板2向水平方向摆动,对相邻区间的遮挡面积增大,通风面积减小,直到阀板2重新处于平衡位置,使风控阀通过的气流减少,避免过多的气流将篦板上方的物料吹散,使物料始终能覆盖在篦板上,一方面保护篦板不被新的高温物料烧灼,另一方面避免了篦板群通风的短路,在物料多且密实的部位,自动提供更多的冷却风量,在物料少且疏松的部位,自动减少冷却风量,避免过度篦板群的过度供风,从而提高整体的热回收效率,达到节能的效果。

本发明机构及制造简单,阀板2活动轻盈灵活,对风力变化反应灵敏,相对于现有的风控阀,其灵敏度和调风能力有明显的加强。本发明中,风控阀的安装方便快捷,不需要进行二次的调整,即装即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反应灵敏、与现有设备对接性和互换性良好的特点,是十分理想的篦板群通风量自调节的设备。

以上说明书中未做特别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既能实现。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