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离的调心游动曲线滚子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267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分离的调心游动曲线滚子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可分离调心游动曲线滚子轴承,可应用于连铸扇形段。



背景技术:

一般连铸扇形段采用的轴承必须兼具球面滚子轴承的自调心能力与圆柱滚子轴承的轴向位移能力。而具有这两项特性的轴承,要么安装不方便,容易散套,要么额定载荷较小。传统的连铸扇形段轴承已经很难满足生产的需求,必须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可分离调心游动曲线滚子轴承,寿命与传统结构相比有所提高,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于连铸扇形段。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分离的调心游动曲线滚子轴承,包括外圈和内圈。

其技术要点在于:

外圈和内圈之间设有保持架。

保持架包括两个圆环形侧梁,两个圆环形侧梁相对设置,通过多个中间梁连接。

多个滚子装入保持架。

滚子为鼓型,鼓型中间为圆柱形段,两侧为圆弧形段。

两侧的圆弧形段接触外圈的内表面两侧。

圆柱形段接触内圈的外表面。

多个滚子为满滚子结构。

在每个圆环形侧梁内侧,相邻的两个中间梁之间设有锁点。

两个相对的锁点与对应的滚子端面凹坑配合。

其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优化了轴承的结构,在保证轴向的位移能力和调心功能的同时,确保径向游隙和调心功能不受轴向位移影响。该结构简单,在保证了轴承性能的前提下,优化了滚子的直径和长度,在同等条件下,使得直径和长度都变长,载荷更大,同时采用满滚子结构,提高了轴承的载荷与寿命。该结构的保持架与滚子形成组件,安装简单,维护便捷,适合在连铸扇形段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扇形段轴承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扇形段轴承受力方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受力方向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持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2,传统扇形段轴承必须整体安装,无保持架,且容易散套。

参见图3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分离的调心游动曲线滚子轴承,包括外圈1和内圈2。

外圈1和内圈2之间设有保持架3。

保持架3包括两个圆环形侧梁8,两个圆环形侧梁8相对设置,通过多个中间梁5连接,保持架3为一体结构,由08AL-GB/T13237或更高性能的钢板冲压而成。

多个滚子4装入保持架3。

滚子4为鼓型,鼓型中间为圆柱形段,两侧为圆弧形段。

两侧的圆弧形段接触外圈1的内表面两侧。

圆柱形段接触内圈2的外表面。

多个滚子4为满滚子结构。可以承受的载荷更大。

在每个圆环形侧梁8内侧,相邻的两个中间梁5之间设有锁点6。

两个相对的锁点6与对应的滚子4端面凹坑9配合。

在每个锁点6的内侧的圆环形侧梁8还设有凸起7。两个相对的凸起7分别位于对应的滚子4两侧,用于限制滚子4在保持架3内的轴向窜动。

保持架3的中间梁5在相邻两滚子4之间靠近内圈2的方向,即位于靠近内圈2一侧。

先将滚子4装入保持架3,形成保持架组件,再将保持架组件装入内圈2和外圈1之间。轴承的内、外圈均可分离。可分离的内、外圈及保持架3,在轴承的装配过程中十分方便。

上述轴承采用满滚子结构,圆环形侧梁8与滚子4端面凹坑9配合,可形成保持架组件。

滚子4母线采用特殊设计修形,两侧为圆弧形段与外圈1球面滚道形成两点接触,如图4上面两个箭头所示。中间段为圆柱形段,轴承内圈2采用圆柱面滚道,与滚子4形成直线接触,如图4下面一个箭头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