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箱与面板连接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9583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机箱与面板连接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箱与面板连接的铰链。



背景技术:

在机械工程领域中,机箱和面板均是常见的零部件,在现有的机械设备装配过程中,机箱内部一般放置各种机械零部件或电气元件,机箱和面板一般使用铰链连接在一起,面板和机箱之间有的还设置有连接螺栓,以便于维护人员随时检查或排除机箱内部各种机械零部件或电气元件等的故障,需要对机箱内部进行大修时,有时还需要对面板进行拆卸后再进行维修,在对机械设备进行在线维修时,即保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时的维修,若需要将面板从机箱上拆卸下来,仍然需要首先将螺钉取下,再通过面板上的铰链转动一定的角度,方便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操作,但是,实际工作中,一些面板背面仍然会安装很多电气元件,当转动面板时,如果面板上的电气元件与机箱内的电气元件的连接导线不够长时,则会影响机箱内各种机械、电气零部件的正常运行,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转,使维修人员对于故障问题点难于判定,因此,为了维修方便,一些机械设备的面板上安装有滑动导轨,通过滑动导轨使用面板容易被拉出,从而便于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作业,但是,采用这种方法时,面板通常不能翻转一定的角度,使维修人员无法对安装在面板背面的各个电气元件进行检修,也不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机箱与面板连接的铰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机箱与面板连接的铰链,包括第一铰体、第二铰体以及转接体,所述转接体的两端分别设有通孔A和通孔B,所述第一铰体和第二铰体上均设有转接孔,通孔A和通孔B分别通过转接装置与所述转接孔连接。

所述转接装置包括转轴,转轴分别套装于所述通孔A和所述转接孔内。

所述转轴与所述通孔A或第一铰体焊接连接。

所述转接装置包括螺杆和螺母,螺杆的一端设有凸台,螺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转接孔和所述通孔B与螺母螺接。

所述转接装置还包括套装于所述螺杆上的垫圈,垫圈至少有一个端面与所述螺母接触。

所述螺杆是螺栓。

所述转接孔是圆形通孔或腰圆形通孔。

所述第一铰体是L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机箱与面板连接的铰链,使用时,第一铰体和第二铰体分别安装在机箱和面板上,第一铰体和第二铰体上分别设置的转接孔的形状决定了面板打开时的运动轨迹,例如,当第二铰体上为直槽孔,第一铰体上是圆形通孔时,面板可先从机箱内拉出,然后再进行翻转,使维修人员便于进行维修作业,由于面板经过先行拉出,维修人员此时已可以观察到部分机箱内部和面板背面的电气元件的连接情况,从而避免了由于维修人员翻转面板时影响面板背面的电气元件的连接导线,保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检修人员进行在线检修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铰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铰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结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结构剖视图。

图中:1-第一铰体,2-第二铰体,3-转接体,4-转接孔,5-转轴,7-螺杆,8-螺母,9-垫圈,10-转接装置,31-通孔A,32-通孔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机箱与面板连接的铰链,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第一铰体1、第二铰体2以及转接体3,转接体3的两端分别设有通孔A31和通孔B32,第一铰体1和第二铰体2上均设有转接孔4,通孔A31和通孔B32分别通过转接装置10与转接孔4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机箱与面板连接的铰链,使用时,第一铰体和第二铰体分别安装在机箱和面板上,第一铰体和第二铰体上分别设置的转接孔的形状决定了面板打开时的运动轨迹,例如,当第二铰体上为直槽孔,第一铰体上是圆形通孔时,面板可先从机箱内拉出,然后再进行翻转,使维修人员便于进行维修作业,由于面板经过先行拉出,维修人员此时已可以观察到部分机箱内部和面板背面的电气元件的连接情况,从而避免了由于维修人员翻转面板时影响面板背面的电气元件的连接导线,保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检修人员进行在线检修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劳动效率。

转接装置10包括转轴5,转轴5分别套装于通孔A31和转接孔4内。进一步地,转接孔的形状和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转接孔的形状设置为L形时,即可使面板在拉出后再向机箱外侧拨开,为检修人员的操作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方便了操作。

如图5、图6所示,转轴5与通孔A31或第一铰体1焊接连接。当转轴5与第一铰体焊接时,防止了转轴5在使用时的脱落,焊接方法优选使用点焊方式。

转接装置10包括螺杆7和螺母8,螺杆7的一端设有凸台,螺杆7的另一端贯穿转接孔4和通孔B32与螺母8螺接。进一步地,螺杆外侧面与转接孔4之间为滑动连接,配合间隙为0.2-0.5毫米为宜,再螺杆和螺母的作用下,防止了转接体的脱落,并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避免了零部件的遗失。

转接装置10还包括套装于螺杆7上的垫圈9,垫圈9至少有一个端面与螺母8接触。通过垫圈9,增加了转接体与第二铰体之间连接的预紧力,进一步有效防止了转接体在使用时出现脱落的情况。

螺杆7是螺栓。螺杆可以使用六角螺栓、内六角螺栓等普通的螺栓,这些零部件随时可以购买得到,成本低廉。

转接孔4是圆形通孔或腰圆形通孔。转接孔的形状和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转接孔的形状设置为L形时,即可使面板在拉出后再向机箱外侧拨开,为检修人员的操作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方便了操作,此外,第一铰体和第二铰体上的转接孔4既可设置为相同形状,也可以设置为不同形状,当第一铰体和第二铰体上的转接孔4均设置为圆形通孔时,使面板可以完成180度翻转,大大拓宽了维修人员维修作业的空间。

第一铰体1是L形。第一铰体为L形时,便于安装在面板背面,使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和拆卸均十分方便,减少了维修人员进行装卸工作的时间,提高了检修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