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加肋双色螺旋波纹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1089发布日期:2018-06-30 04:55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双层加肋双色螺旋波纹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加肋双色螺旋波纹管。



背景技术:

目前,聚乙烯螺旋波纹管因其具有良好的管土共同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市政排污管道工程建设中。

现有聚乙烯螺旋波纹管一般是由多个带状板材缠绕粘接而成,其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通过侧面粘接形成管体,相互粘接的侧面形成封闭腔及其内的加强肋,这种结构制成的管体,不仅对粘接的技术要求高,粘接后易脱落,报废率高,导致生产效率低,而且加强肋由两部分粘接而成,导致加强肋易歪斜、变形,结构强度不高,影响产品整体的环刚度,造成承压能力不足,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

另一方面,在管体内壁粘接缝处容易累积污垢,不仅不方便清理,而且容易造成渗漏,影响波纹管的使用寿命。管道内需要定期进行清理工作,管道内漆黑一片,不利于清理工作的进行。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双层加肋双色螺旋波纹管,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层加肋双色螺旋波纹管,包括由带状板材螺旋缠绕并相互粘接而成的管体,所述带状板材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中部的封闭腔,且基板与封闭腔一体成型,该封闭腔内设有加强肋,在带状板材螺旋缠绕时,基板的相接面形成水平方向的粘接面,所述管体内壁设有一层与管体颜色不同的内层。

作为优选,所述封闭腔左侧的基板为左基板,右侧的基板为右基板,左基板的底面与右基板的顶面齐平。

作为优选,所述封闭腔为矩形结构,其底端与基板相接,且相接处为弧形过渡,封闭腔顶端两侧转角采用弧形过渡。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肋为竖直设置在封闭腔内中部的加强筋。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肋为V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肋为X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内层为塑胶内层,其颜色为桔色或黄色。

作为优选,所述塑胶内层采用挤出成型的方式复合在管体内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封闭腔与基板一体成型,使得封闭腔内的加强肋结构稳固,不易歪斜变形,从而提升波纹管的承压能力和环刚度;

2. 将传统在封闭腔内的粘接面改变到封闭腔两侧,粘接面由竖直方向改为水平方向,降低了粘接技术和工艺要求,有利于加工成型,降低报废率,提高生产效率;

3.封闭腔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在保证环刚度的情况下有利于减小加强肋的壁厚,从而降低生产用料,进而节省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4.管体内壁设置有塑胶内层,塑胶内层光滑平整,不仅有利于污水的通过,不易结垢,而且掩盖了带状板材之间的粘接缝,从而避免了从粘接缝处的渗漏,整体提高了管体的密封性能;

5.塑胶内层采用桔色或黄色,在光线的照射下,管内视线良好,有利于清理工作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带状板材粘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成型后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带状板材粘接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成型后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4至图6所示,一种双层加肋双色螺旋波纹管,包括由带状板材螺旋缠绕并相互粘接而成的管体,所述管体内壁设有一层与管体颜色不同的内层5,该内层5为塑胶内层,其颜色为桔色或黄色。所述塑胶内层采用挤出成型的方式复合在管体内壁。所述塑胶内层内壁光滑平整,不仅有利于污水的通过,不易累积污垢,而且掩盖了带状板材之间的粘接缝,从而避免了从粘接缝处的渗漏,提高了管体的密封性能。塑胶内层采用桔色或黄色,在进行井下管道清理作业时,不仅容易分辨管体位置,而且在光线的照射下,管内视线良好,有利于清理工作的进行。

所述带状板材包括基板1以及设置于基板1顶面中部的封闭腔2,且基板1与封闭腔2一体成型,该封闭腔2内设有加强肋3,在带状板材螺旋缠绕时,基板1的相接面形成水平方向的粘接面4,具体的讲,所述封闭腔2左侧的基板为左基板101,右侧的基板为右基板102,左基板101的底面与右基板102的顶面齐平,在螺旋缠绕粘接时,左基板101的底面与右基板102的顶面相接形成粘接面4。

所述加强肋3为竖直设置在封闭腔2内中部的加强筋,封闭腔2是由一个底端开口的矩形凸起部与基板1一起围成,矩形凸起部底端与基板1相接,且相接处为弧形过渡,矩形凸起部顶端两侧转角采用弧形过渡。该矩形凸起部与基板1通过模具一次性整体成型,因此,矩形凸起部与基板1围成的封闭腔2内的加强肋3也是一次性成型,加强肋3的中线与基板1中线重合,从而有效保证加强肋3的结构强度,避免其歪斜变形,提升波纹管的承压能力和环刚度。

带状板材在螺旋缠绕粘接时,左基板101的底面与右基板102的顶面相接形成粘接面4,从而降低了粘接技术和工艺上的要求,有利于加工成型,降低报废率,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粘接面的位置,将传统在封闭腔内的粘接面改变到封闭腔两侧,在提升产品承载力和环刚度的同时也降低了加工制造的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粘接完成后,粘接面4隐藏在内部,外形美观。

由于粘接面位置改变,使得加强肋3能够一次性成型,因此,在保证产品承载力和环刚度的情况下有利于减小加强肋的壁厚,从而降低生产用料,进而节省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加强肋3为水平设置的V形结构。

实施例三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加强肋3为X形结构。

实施例四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加强肋3为竖直设置的V形结构。

实施例五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加强肋3为倒置的V形结构,且加强肋3的顶端与封闭腔2内壁不接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