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下水连接管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5265发布日期:2018-08-28 22:54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家用水槽的管道,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下水连接管道结构。



背景技术:

下水管道结构作为家庭装修中水槽排水的主要连接部件。目前,市场上所出现的下水管道结构主要由与水槽出水口连接的下水杯,及与下水杯相连接的波纹管组成。其中波纹管一端连接于下水杯,另一端与下水管相连接。由于上述的下水杯与波纹管,波纹管和下水管的连接存在漏的问题。现在,有一种下水管道结构主要由下水杯、下水管和弯管,及起连接和密封作用和紧固螺母和密封垫组成,其中下水杯的底部有外螺纹接口,下水管的上端有外内翻边,紧固螺母将下水管与外螺纹接口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密封垫设置在外内翻边上,外螺纹接口下端与密封垫配合,弯管与下水管的下端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下水杯与下水管、下水管与弯管的连接部件比较多,存在连接部件多,装配不方便,且仍然存在漏水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迅速、使用方便和下水顺畅,及密封效果好的新型的下水连接管道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下水连接管道结构,包括与水槽出水口连接的下水杯、在下水杯上连接有的下水管和在下水管上连接有的弯管。下水管为三通管。其中,下水杯与下水管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第一螺纹连接装置,下水管与弯管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第二螺纹连接装置。下水杯的底部设置有与水槽出水口上的管道连接的梯环口。下水管三通管为直角三通管。直角三通管包括上下相通的直管和在直管上设有垂直于直管的分流管。第一螺纹连接装置包括在下水杯端部设有的第一外螺纹、在第一外螺纹的环口上设有的第一内凹环槽、在直管端部上设有直径大于直管的第一环台、在第一环台上设有嵌入第一内凹环槽的第一环块,及在直管上套有卡于第一环台且内侧面带有内螺纹的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的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相应;所述第一套环的底环口密封第一环台接触位置的第一内翻边。第二螺纹连接装置包括在直管端部设有的第二外螺纹、在第二外螺纹的环口上设有的第二内凹环槽、在弯管端部上设有直径大于弯管的第二环台、在第二环台上设有嵌入第二内凹环槽的第二环块,及在弯管上套有卡于第二环台且内侧面带有内螺纹的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的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相应;所述第二套环的底环口密封第二环台接触位置的第二内翻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流管端部上设置有第三外螺纹;所述的弯管端部上设置有第四外螺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流管上设置有溢流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溢流管的管口上设置有多层的锥形凸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水杯的杯口上设置有放置密封圈的凹位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外围上均设置有便于使用且连续的波浪形突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迅速、使用方便和下水顺畅,及密封效果好的效果。由于在下水杯与下水管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第一螺纹连接装置,下水管与弯管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第二螺纹连接装置。应用时,第一连接装置的第一环台嵌入到第一内凹环槽,之后利用卡于第一环台上且底环口带有第一内翻边的第一套环,将下水杯与下水管两者密封连接在一起。同理,第二连接装置也将下水管与弯管两者密封连接在一起。如此嵌入连接密封方式,远比现有技术中外层卡接的方式效果更加好。另外,分流管端部上设置有第三外螺纹,弯管端部上设置有第四外螺纹。整体实现密封效果的目的,避免了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出现漏水的问题。另外,嵌式包围安装结构直接达到密封作用,省掉传统的防水胶圈,直接封水。又由于在下水杯的底部设置有与水槽出水口上的管道连接的梯环口,使用时管道是直接连接到梯环口上,不用像现有技术那样,在下水杯的底部设置十字过滤架,如此保证了水和残渣排放更加顺畅。另外,分流管垂直于直管,进一步保证了水和残渣排放更加顺畅。还由于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外围上均设置有便于使用且连续的波浪形突起,使用过程波浪形突起能有效地防止握住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时滑脱的缺陷。实现使用方便的效果。还由于下水杯、下水管、弯管及第一螺纹连接装置和第二螺纹连接装置连接螺纹均采用多头螺纹,因此实现了安装过程更加迅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下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有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新型的下水连接管道结构,包括与水槽出水口连接的下水杯01、在下水杯01上连接有的下水管02和在下水管02上连接有的弯管03。下水管02为三通管。下水杯01与下水管02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第一螺纹连接装置04,下水管02与弯管03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第二螺纹连接装置05。下水杯01的底部设置有与水槽出水口上的管道连接的梯环口11。下水管02三通管为直角三通管。直角三通管包括上下相通的直管21和在直管21上设有垂直于直管21的分流管22。第一螺纹连接装置04包括在下水杯01端部设有的第一外螺纹41、在第一外螺纹 41的环口上设有的第一内凹环槽42、在直管21端部上设有直径大于直管 21的第一环台43、在第一环台43上设有嵌入第一内凹环槽42的第一环块44,及在直管21上套有卡于第一环台43且内侧面带有内螺纹的第一套环45。第一套环45的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41相应。第一套环45的底环口密封第一环台43接触位置的第一内翻边46。第二螺纹连接装置05包括在直管21端部设有的第二外螺纹51、在第二外螺纹51的环口上设有的第二内凹环槽52、在弯管03端部上设有直径大于弯管03的第二环台53、在第二环台53上设有嵌入第二内凹环槽52的第二环块54,及在弯管03 上套有卡于第二环台53且内侧面带有内螺纹的第二套环55,第二套环55 的内螺纹与第二外螺纹51相应。第二套环55的底环口密封第二环台53 接触位置的第二内翻边56。分流管22端部上设置有第三外螺纹06,弯管 03端部上设置有第四外螺纹07。分流管22上设置有溢流管08。溢流管 08的管口上设置有多层的锥形凸环81。下水杯01的杯口上设置有放置密封圈的凹位环12。第一套环45和第二套环55的外围上均设置有便于使用且连续的波浪形突起09。另外,下水杯01、下水管02、弯管03及第一螺纹连接装置04和第二螺纹连接装置05连接螺纹均采用多头螺纹,因此实现了安装过程更加迅速。

应用时,第一连接装置的第一环台43嵌入到第一内凹环槽42,之后利用卡于第一环台43上且底环口带有第一内翻边46的第一套环45,将下水杯01与下水管02两者密封连接在一起。同理,第二连接装置也将下水管02与弯管03两者密封连接在一起。如此嵌入连接密封方式,远比现有技术中外层卡接的方式效果更加好。另外,分流管22端部上设置有第三外螺纹06,弯管03端部上设置有第四外螺纹07。整体实现密封效果的目的,避免了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出现漏水的问题。在下水杯01的底部设置有与水槽出水口上的管道连接的梯环口11,使用时管道是直接连接到梯环口11上,不用像现有技术那样,在下水杯01的底部设置十字过滤架,如此保证了水和残渣排放更加顺畅。另外,分流管22垂直于直管21,进一步保证了水和残渣排放更加顺畅。第一套环45和第二套环55的外围上均设置有便于使用且连续的波浪形突起09,使用过程波浪形突起09能有效地防止握住第一套环45和第二套环55时滑脱的缺陷。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