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闸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2813发布日期:2018-06-28 03:46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闸阀,具体涉及一种真空闸阀。



背景技术:

闸阀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等,但其自身也存在着缺陷,因结构原因,不能严格密封,这就给现场操作人员带来很多麻烦。目前,在专利号为CN201010605987.1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阀门填料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座、填料箱和填料压盖;该专利通过增加填料的方式来加强阀门内部的密封性能,但在检修、更换填料时,需要彻底拆卸阀门,存在不合理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密封性能,同时维修方便的真空闸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真空闸阀,包括阀体、阀片、阀杆、阀盖、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其中,

阀体具有中空的腔体,该腔体的侧壁上开设具有进出口的阀腔通路,顶部开设有开口,阀盖设置在阀体的顶部开口处,阀杆的一端自阀盖的中心通道伸入至阀体的中空腔体内,阀片螺纹连接在阀杆的伸入端,阀杆的另一端伸出至阀盖外,阀杆上设置有限位凸台,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均套装在阀杆上,第一螺母与阀盖螺纹连接并通过限位凸台限制阀杆的轴向移动,第二螺母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使用状态时,通过旋转阀杆,进而带动阀体在阀杆上往复移动,使得阀体的阀腔通路开启和关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阀体的阀腔通路中部开设有锲型密封面,用于与阀片外侧的锲型结构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阀片与阀杆通过梯形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还包括手轮,其设置在阀杆的伸出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阀盖与阀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垫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一螺母和阀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垫圈,第二螺母与阀杆之间设置有第三垫圈。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漏闸阀,包括具有中空腔体的阀体,所述阀体顶部的中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盖设有阀盖,所述阀盖中穿设有阀杆,其中,阀盖与阀体之间形成有封闭的空腔,阀片与阀体在关闭时紧密接触,以保证闸阀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真空闸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阀片,3-阀杆,4-第一垫圈,5-阀盖,6-第一螺母,7-第二垫圈,8-第三垫圈,9-第二螺母,10-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真空闸阀,包括阀体1、阀片2、阀杆3、阀盖5、第一螺母6和第二螺母9;其中,阀体1具有中空的腔体,该腔体的侧壁上开设具有进出口的阀腔通路,顶部开设有开口,阀盖5设置在阀体1的顶部开口处,阀杆3的一端自阀盖5的中心通道伸入至阀体1的中空腔体内,阀片2螺纹连接在阀杆3的伸入端,阀杆3的另一端伸出至阀盖5外,阀杆3上设置有限位凸台,第一螺母6和第二螺母9均套装在阀杆3上,第一螺母6与阀盖5螺纹连接并通过限位凸台限制阀杆3的轴向移动,第二螺母9与第一螺母6螺纹连接,使用状态时,通过旋转阀杆3,进而带动阀体1在阀杆3上往复移动,使得阀体1的阀腔通路开启和关闭。

具体来说,阀体1内开设有供管路介质流通的阀腔通路,在阀腔的中心部位有与阀腔配合密封的阀片2,阀杆3与阀片2通过梯形螺纹连接,在阀杆3的顶部装有手轮10,通过转动手轮10,阀杆3带动阀片2做升降运动,当阀片2提升高度等于阀腔通路1:1时,阀门被完全打开,顺时针转动手轮10,阀片2下降阻断阀腔通路,通过加载在阀杆3上的压紧力将阀片2压向锲型密封面的阀腔,保证密封面的密封。阀盖5与阀体1通过螺纹连接,在阀盖5与阀体1的连接部位设有第一垫圈4,通过一次性压紧第一垫圈4对阀盖5与阀体1间进行可靠密封。

阀杆3垂直穿过阀盖5,通过阀杆3上的限位凸台与阀盖5配合,限制其相关位置,在阀盖5的端部设有第一螺母6,在第一螺母6与阀杆3之间装有第二垫圈7、第三垫圈8,通过第二螺母9,将其压紧进行轴端的可靠密封。在阀盖5与第一螺母6间用第二垫圈7进行一次性压紧密封。

阀片2可以一次加工成型,具有耐磨、硬度高、韧性好等特点,克服了传统密封闸阀中密封圈脱落导致无法密封的缺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