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加液机真空保温阀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13938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Lng加液机真空保温阀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LNG加液机真空保温阀箱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化天燃气应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LNG加液机真空保温阀箱。
技术背景[0002]现有的LNG加液机真空保温阀箱加注控制系统采用普通保温方式,一般采用聚氨酯发泡保温,这种保温方式存在以下的缺点(I)保温层厚度需要80-100_,保温后控制系统体积较大;(2)保温效果不好,此保温方式不能完全隔离外界空气传热,加液机下面会产生很多积水;(3)控制系统阀门维修不方便,每次维修都要破坏保温层;(4)加液时间长。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LNG加液机真空保温阀箱,它保温效果好,体积小,阀门的安装、更换方便,还能明显缩短加液时间。[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LNG加液机真空保温阀箱,包括箱体, 在箱体上设有进液口、加液枪头、回气口和回气枪头,在箱体内设有管道,所述管道上设有液相气动阀和单向阀,所述箱体为真空密封结构,所述液相气动阀和单向阀的上方均设有弹簧装置,在每个弹簧装置上均连接有伸出箱体外的检修管,所述检修管的外侧设有薄壁颈管,该薄壁颈管的侧壁与箱体密封连接,薄壁颈管的底端与连接液相气动阀或单向阀的管道密封连接,在薄壁颈管的外侧壁包覆有数层绝热材料。[0005]作为优选,所述进液口上通过管道连接第一三通管,第一三通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加液管道和冷却管道;所述加液管道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二三通管、第一液相气动阀、加液枪头;所述第二三通管的另一端通过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第三三通管、第一单向阀, 所述第一单向阀通过第四三通管连接于第一液相气动阀后;所述第三三通管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第二单向阀、回气管道,所述回气管道包括第五三通管,第五三通管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回气口,在回气口处连接有第四单向阀,所述第五三通管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第三单向阀、回气枪头;所述冷却管道与回气口连接,在冷却管道上设有集中放散管和第二液相气动阀。[0006]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外侧在加液枪头的同一侧设有加液枪座。[0007]作为优选,所述进液管道和回气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一质量流量计和第二质量流量计。[0008]作为优选,所述薄壁颈管的侧壁与箱体焊接,薄壁颈管的底端与连接液相气动阀和单向阀的管道焊接。[0009]作为优选,所述绝热材料为阻燃型保温材料。[0010]作为优选,所述阻燃型保温材料至少为30层。[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以下优点[0012](I)整个控制系统采用高真空多层绝热保温方式,最大限度的减少了 LNG加液机在加液的过程中的热传递,避免产生过多的气体;(2)整个控制系统都集中在一个真空箱体内,结构紧凑,外表美观,最大限度的减少在加液机壳体内占用的空间;(3)整个控制系统的阀门、阀芯可自由抽出更换密封垫,安装维护方便;(4)以普通保温方式在对汽车加液的时候加满一台车一般需要20分钟以上,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方式后在5分钟之内就能加满一台车。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14]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管道结构示意图;[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液相气动阀装配结构示意图;[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单向阀装配结构示意图;[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0]如图I到图5所示,一种LNG加液机真空保温阀箱,包括箱体I,在箱体I上设有进液口 2、加液枪头14、回气口 3和回气枪头15,所述箱体I外侧在加液枪头14的同一侧设有加液枪座20。在箱体I内设有管道,所述管道上设有液相气动阀和单向阀,所述箱体I 为真空密封结构,所述液相气动阀和单向阀的上方均设有弹簧装置24,在每个弹簧装置24 上均连接有伸出箱体I外的检修管25,所述检修管25的外侧设有薄壁颈管26,该薄壁颈管 26的侧壁与箱体I密封连接,薄壁颈管26的底端与连接液相气动阀和单向阀的管道密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薄壁颈管26的侧壁与箱体I焊接,薄壁颈管26的底端与连接液相气动阀或单向阀的管道焊接,箱体I内的其余空间部分即为真空结构28。在薄壁颈管26 的外侧壁包覆有数层绝热材料27,该绝热材料27为阻燃型保温材料,至少为30层。[0021]所述进液口 2上通过管道连接第一三通管4,第一三通管4的两端分别连接加液管道和冷却管道;所述加液管道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二三通管5、第一液相气动阀 6、加液枪头14 ;所述第二三通管5的另一端通过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第三三通管7、第一单向阀8,所述第一单向阀8通过第四三通管9连接于第一液相气动阀6后;所述第三三通管 7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第二单向阀10、回气管道,所述回气管道包括第五三通管11, 第五三通管11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回气口 3,在回气口 3处连接有第四单向阀17,所述第五三通管11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第三单向阀16、回气枪头15 ;所述冷却管道与回气口 3连接,在冷却管道上设有集中放散管12和第二液相气动阀13,所述集中放散管12上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安全阀21、压力表22、压力传感器23。[0022]所述进液管道和回气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一质量流量计18和第二质量流量计19。[0023]在工作时,包括以下的流程[0024](I)大循环流程将加液枪头14插回加液枪座20,此时第一液相气动阀6开启,第三单向阀16开启,其余的阀门关闭,LNG依次流经第一质量流量计18、第一液相气动阀6、软管、加液枪头14、加液枪座20、第三单向阀16,然后循环回站用储罐,当第一质量流量计18 检测到温度达到设定值后,预冷完成。[0025](2)小循环流程如果预冷与加液间隔时间较长,检测到条件不允许加气机时,加气机自动开启小循环流程,此时第二液相气动阀13开启,其余阀门关闭;液体经第一质量流量计18、第二气相液相气动阀13,然后循环回站用储罐,当检测到条件达到设定值,加气机自动转入加液流程。[0026](3)加气、回气流程此时第一液相气动阀6开启,第四单向阀17开启,其余阀门关闭,此时对车进行加气,回气流程也同时进行。[0027](4)集中放散流程此时安全阀21开启,其余的阀门关闭。[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LNG加液机真空保温阀箱,包括箱体,在箱体上设有进液口、加液枪头、回气口和回气枪头,在箱体内设有管道,所述管道上设有液相气动阀和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真空密封结构,所述液相气动阀和单向阀的上方均设有弹簧装置,在每个弹簧装置上均连接有伸出箱体外的检修管,所述检修管的外侧设有薄壁颈管,该薄壁颈管的侧壁与箱体密封连接,薄壁颈管的底端与连接液相气动阀或单向阀的管道密封连接,在薄壁颈管的外侧壁包覆有多层绝热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LNG加液机真空保温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上通过管道连接第一三通管,第一三通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加液管道和冷却管道;所述加液管道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二三通管、第一液相气动阀、加液枪头;所述第二三通管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第三三通管、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通过第四三通管连接于第一液相气动阀后;所述第三三通管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第二单向阀、回气管道,所述回气管道包括第五三通管,第五三通管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回气口,在回气口处连接有第四单向阀,所述第五三通管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第三单向阀、回气枪头;所述冷却管道与回气口连接,在冷却管道上设有集中放散管和第二液相气动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NG加液机真空保温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外侧在加液枪头的同一侧设有加液枪座。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LNG加液机真空保温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颈管的侧壁与箱体焊接,薄壁颈管的底端与连接液相气动阀和单向阀的管道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LNG加液机真空保温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材料为阻燃型保温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NG加液机真空保温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型保温材料至少为30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LNG加液机真空保温阀箱。它包括箱体,在箱体上设有进液口、加液枪头、回气口和回气枪头,在箱体内设有管道,所述管道上设有液相气动阀和单向阀,所述箱体为真空密封结构,所述液相气动阀和单向阀的上方均设有弹簧装置,在每个弹簧装置上均连接有伸出箱体外的检修管,所述检修管的外侧设有薄壁颈管,该薄壁颈管的侧壁与箱体密封连接,薄壁颈管的底端与连接液相气动阀和单向阀的管道密封连接,在薄壁颈管的外侧壁包覆有多层绝热材料。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保温效果好,体积小,阀门的安装、维护方便,还能明显缩短加液时间。
文档编号F17C13/02GK202812788SQ20122039987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2日
发明者唐学锋, 张隆权, 兰泽贵 申请人:成都新连通低温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