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稳固的自锁式铆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0433发布日期:2018-08-07 13:17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五金件加工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连接稳固的自锁式铆钉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利用铆钉连接于两个相对旋转的零部件通常较为容易实现,一般铆钉具有帽部和光杆段,将铆钉穿过两个零部件的相应孔位,再将光杆段的端部进行铆压定位即可;然而,对于一个零部件相对铆钉固定,另一个零部件相对铆钉旋转式装设的情形而言,现有的铆钉在连接使用时常常会出现旋转松动现象,难以确保固定零部件与铆钉的连接稳固性,尤其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更易导致松动现象的发生。

因此,急需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稳固的自锁式铆钉结构,其结构设计巧妙合理,连接稳固可靠,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易出现旋转松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稳固的自锁式铆钉结构,包括有自上而下依次一体连接的帽部、光杆段、自锁段及铆压段,所述帽部、光杆段、自锁段及铆压段沿同一轴线延伸设置;所述帽部的外径大于光杆段的外径,所述光杆段的外径大于自锁段的外径,所述光杆段的下端具有延伸超出自锁段外周的环形限位面;所述自锁段的表面具有若干凸凹纹,所述自锁段的外径大于或等于铆压段的外径,所述铆压段的下端面向上凹设有铆压作用凹位,所述铆压作用凹位为半球形凹位,半球形凹位的球心与铆压段的外周所在圆的圆心位于前述同一轴线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铆压段的外周面上端位置凹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内环面与铆压段的外环面两者共中心轴线;所述铆压段的底端自下往上套入有环形垫圈,所述环形垫圈的内径小于铆压段的外径且大于环形凹槽的内环面所在圆直径,所述环形垫圈具有便于环形垫圈变形的间断槽;在铆压段受铆压作用后,铆压段的外周面变形并挤压限位于环形垫圈的底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帽部为球冠状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杆段的外周面上端位置一体往外凸设有环形限位台,所述环形限位台的外径大于光杆段的外径且小于帽部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其主要是利用同一铆钉实现光杆段供枢接、自锁段供固定及铆压段起到加强定位等作用,其结构设计巧妙合理,连接稳固可靠,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易出现旋转松动的问题。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帽部 11、环形限位台

20、光杆段 21、环形限位面

30、自锁段 31、凸凹纹

40、铆压段 41、铆压作用凹位

42、环形凹槽 50、环形垫圈

61、第一零件 62、第二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所述连接稳固的自锁式铆钉结构,包括有自上而下依次一体连接的帽部10、光杆段20、自锁段30及铆压段40,所述帽部10、光杆段20、自锁段30及铆压段40沿同一轴线延伸设置。

所述帽部10为球冠状结构,所述帽部10的外径大于光杆段20的外径,所述光杆段20的外径大于自锁段30的外径,所述光杆段20的下端具有延伸超出自锁段30外周的环形限位面21;所述自锁段30的表面具有若干凸凹纹31,所述自锁段30的外径大于或等于铆压段40的外径,所述铆压段40的下端面向上凹设有铆压作用凹位41,所述铆压作用凹位41为半球形凹位,半球形凹位的球心与铆压段40的外周所在圆的圆心位于前述同一轴线上。

于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于所述铆压段40的外周面上端位置凹设有环形凹槽42,所述环形凹槽42的内环面与铆压段40的外环面两者共中心轴线;所述铆压段40的底端自下往上套入有环形垫圈50,所述环形垫圈50的内径小于铆压段40的外径且大于环形凹槽42的内环面所在圆直径,所述环形垫圈50具有便于环形垫圈50变形的间断槽;在铆压段40受铆压作用后,铆压段40的外周面变形并挤压限位于环形垫圈50的底面(请参照图2所示)。

所述光杆段20的外周面上端位置一体往外凸设有环形限位台11,所述环形限位台11的外径大于光杆段20的外径且小于帽部10的外径。

接下来,大致描述一下本实施例中所述铆钉的安装应用过程:

先将铆钉穿过第一零件61,再利用外力压帽部10,以使得自锁段30穿过第二零件62的相应孔位,同时,也使得自锁段30的凸凹纹与第二零件62的相应孔位的内壁面形成铆合自锁, 第二零件62的相应孔位的内壁面会受挤压变形以挤入凸凹纹31的凹位;

然后,将环形垫圈50于铆压段40的底端自下往上卡入环形凹槽42内;

最后,利用工具铆压铆压段40的底端,在铆压段40受铆压作用后,铆压段40的外周面变形并挤压限位于环形垫圈50的底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利用同一铆钉实现光杆段供枢接、自锁段供固定及铆压段起到加强定位等作用,其结构设计巧妙合理,连接稳固可靠,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易出现旋转松动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