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8676发布日期:2018-07-11 02:29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轮机管路透气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透气止回阀。



背景技术:

空气管头主要应用于各类船舶上,用于保持透气管道畅通,通过透气和吸气使船舱内的气压接近于大气压从而保证船舱压力不超过其本身的设计压力。当船体发生倾斜或遇到风浪时,水流入进气口,空气管头内的浮筒在浮力作用下迅速浮起与密封圈贴合将透气管道关闭,从而阻止水进入船舱;当水流出后,浮筒下落至原位,透气管道继续畅通。

对于半潜船舶而言,为防止压载水通过透气管道在各压载舱室之间串流,舱内透气支管上必须设置兼有透气作用和止回作用的装置,目前船舶上所使用的空气管头仅具有透气作用,不能满足半潜船舶的需求。目前现有技术中用于船柜的透气止回阀,仅对空气管头进行改进,改善其透气作用,而并未涉及止回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船用透气止回阀仅具有透气作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气止回阀,其兼有透气作用和止回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透气止回阀,包括止回阀本体,所述止回阀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止回阀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贯通形成一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可自由活动的浮球;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与所述浮球贴合以防止水从第一开口处流出的密封部件,所述浮球的直径略大于所述密封部件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部件包括密封圈和密封压圈,所述密封压圈压覆在所述密封圈上,所述密封圈设在所述第一开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直线贯通,所述止回阀本体内设有用于防止所述浮球滑出所述空腔的限位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密封部件固定在所述止回阀本体上的螺钉,所述螺钉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螺钉均匀安装在所述第一开口处。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密封所述第一开口的本体盖,所述本体盖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上方;所述空腔包括内腔和外腔,所述内腔的顶部与所述外腔的顶部连通;所述止回阀本体的侧壁上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第三开口不与所述外腔连通,所述内腔中设有所述浮球,所述内腔的上方设有与所述浮球贴合以防止水从内腔的顶部流出的所述密封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内腔至少包括一个腔室,所述腔室内均设有所述浮球,所述腔室的上方均设有与所述浮球贴合以防止水从内腔的顶部流出的所述密封部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密封部件固定在所述内腔上的螺钉,所述螺钉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螺钉均匀安装在所述内腔的顶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填充所述本体盖与所述止回阀本体之间的间隙的垫片。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本体盖固定在所述止回阀本体上的螺栓,所述螺栓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螺栓沿本体盖四周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透气止回阀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利用设置在空腔内的可自由移动的浮球与设在止回阀本体的第一开口处的密封部件的配合使用,使得当压载舱内水位过高时,水和空气从第一开口进入止回阀,再通过第二开口进入透气总管,并通过透气总管分别排入泄放舱和大气,从而实现了透气作用;当其他压载舱的水进入透气总管,且泄放不及时倒流回止回阀时,水从第二开口进入空腔将浮球浮起,通过浮球与密封部件贴合从而实现止回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透气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透气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透气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透气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透气止回阀的工作示意图。

其中,1、止回阀本体,11、空腔,111、外腔,112、第一腔室,113、第二腔室,12、限位部,2、密封部件,21、密封圈,22、密封压圈,3、浮球,4、螺钉,5、第三开口,6、本体盖,7、垫片,8、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透气止回阀,其包括止回阀本体1,止回阀本体1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止回阀本体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贯通形成一空腔11,空腔11内设有可自由活动的浮球3;第一开口处设有与浮球3贴合以防止水从第一开口处流出的密封部件2,浮球3的直径略大于密封部件2的宽度;

利用设置在空腔11内的可自由移动的浮球3与设在止回阀本体1的第一开口处的密封部件2的配合使用,使得当压载舱内水位过高时,水和空气从第一开口进入止回阀,再通过第二开口进入透气总管,并通过透气总管分别排入泄放舱和大气,从而实现了透气作用;当其他压载舱内的水流入透气总管且泄放不及时倒流回止回阀时,水从第二开口进入空腔11将浮球3浮起,浮球3与密封部件2贴合从而实现止回作用。止回阀本体1的规格尺寸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优选地,密封部件2包括密封圈21和密封压圈22,密封压圈22压覆在密封圈21上,密封圈设在第一开口处。通过设置密封压圈22,进一步提高密封圈21的稳定性。

优选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直线贯通,止回阀本体1内设有用于防止浮球3滑出空腔11的限位部12,通过将空腔11设计为直通型,使得当水从第二开口进入空腔11内时浮球3能够迅速上浮与密封部件2贴合实现止回作用。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将密封部件2固定在止回阀本体1上的螺钉4,螺钉4为多个,且多个螺钉4均匀安装在第一开口处,其目的是使密封部件2固定在止回阀本体1上,提高密封部件2的稳定性。

下面结合图1和图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透气止回阀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船舶使用压载泵注入和排出压载水,当压载水注入压载舱时,空气从第一开口进入止回阀,通过第二开口最终汇入透气总管,起到了透气作用;当压载水排出压载舱时,总管内的空气从第二开口进入止回阀,从第一开口流通到压载舱内,起到了透气作用;当压载舱内水位过高时,水和空气从第一开口进入止回阀,通过第二开口进入透气总管,并通过透气总管分别排入泄放舱和大气,当其他压载舱的水溢流到透气总管,且泄放不及时倒流回止回阀时,水从第二开口进入空腔11将浮球3浮起,浮球3与密封圈21贴合从而起到止回作用。

实施例二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透气止回阀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还包括用于密封第一开口的本体盖6,本体盖6位于第一开口的上方;空腔11包括内腔和外腔111,内腔的顶部与外腔111的顶部连通;止回阀本体1的侧壁上设有第三开口5,第三开口5与内腔连通,第三开口5不与外腔111连通,内腔中设有浮球3,内腔的上方设有与浮球3贴合以防止水从内腔的顶部流出的密封部件2;

通过设计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呈直角式,当压载舱内水位过高时,水和空气从第二开口进入外腔111,经过内腔、第三开口汇入透气总管,并通过透气总管分别排入泄放舱和大气,从而实现了透气作用;当水从其他压载舱通过透气总管倒流回止回阀时,水从第三开口进入内腔将浮球3浮起,浮球3与密封部件2贴合从而起到止回作用。

优选地,内腔至少包括一个腔室,腔室内均设有浮球3,腔室的上方均设有与浮球3贴合以防止水从内腔的顶部流出的密封部件2。内腔可根据本体结构尺寸设定为单一腔室或者包括第一腔室112和第二腔室113的双腔室。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将密封部件2固定在内腔上的螺钉4,螺钉4为多个,且多个螺钉4均匀安装在内腔的顶部,其目的是使密封部件2固定在内腔上,提高密封部件2的稳定性。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填充本体盖6与止回阀本体1之间的间隙的垫片7,其目的是填充本体盖6与止回阀本体1之间的间隙,从而防止水从本体盖6与止回阀本体1之间的间隙进入止回阀内。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将本体盖6固定在止回阀本体1上的螺栓8,螺栓8为多个,且多个螺栓8沿本体盖四周均匀分布,其目的是确保本体盖6的牢固性,防止本体盖移位。

下面结合图2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透气止回阀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船舶使用压载泵注入和排出压载水,当压载水注入压载舱时,空气从第二开口进入止回阀,然后由外腔进入内腔,再通过第三开口最终汇入透气总管,起到了透气作用;当压载水排出压载舱时,透气总管内的空气从第三开口进入止回阀,通过内腔进入外腔,再从第二出口流通到压载舱内,起到了透气作用;当压载舱内水位过高时,水和空气从第二开口进入,经过外腔、内腔、第三开口汇入透气总管,并通过透气总管分别排入泄放舱和大气,当透气总管内水泄放不及时倒流回止回阀时,水从第三开口进入内腔将浮球3浮起,浮球3与密封圈21贴合从而起到止回作用。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透气止回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1)按照要求铸造止回阀本体1,并保证光滑无毛刺,然后将浮球3、密封圈21、密封压圈22、本体盖5等依次装配;

(2)对止回阀成品进行密封性试验,确保密封性能良好,并测试浮球的止回作用;

(3)按照安装方向吊装透气止回阀;

(4)对整个透气系统进行气密性试验。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透气止回阀,利用设置在空腔11内的可自由移动的浮球3与设在止回阀本体1的第一开口处的密封部件2的配合使用,使得当压载舱内水位过高时,水和空气从第一开口进入止回阀,再通过第二开口进入透气总管,并通过透气总管分别排入泄放舱和大气,从而实现了透气作用;当水从其他压载舱通过透气总管倒流回止回阀时,水从第二开口进入空腔11将浮球3浮起,浮球3与密封部件2贴合从而实现止回作用。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