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锥形圆尾自攻螺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5166发布日期:2018-07-07 23:52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螺钉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三角牙锥形圆尾自攻螺钉。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三角牙自攻螺钉都是倒角带平尾的形状,无论是机械三角自攻螺纹还是宽形三角自攻螺纹,自攻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有些产品在客户端使用时三角攻不进去而停在原处打滑,客户端用的是自动组装机时,有些产品还会出现尾端刮花配件表面,严重影响外观。总之,常规三角牙自攻螺钉存在因攻不进去而停在原处打滑的现象;倒角平尾的,因导入不太好,所以自动攻入时容易刮坏配件表面。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锥形圆尾自攻螺钉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锥形圆尾自攻螺钉。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锥形圆尾自攻螺钉,包括螺钉头部,所述螺钉头部上端设置有沉头孔,所述螺钉头部下端设置有齿边,所述螺钉头部下方设置有螺钉本体,所述螺钉本体包括上本体和下本体,所述下本体设置在所述上本体下方且与其一体成型,所述上本体与所述下本体均设置有螺纹且螺距相等,所述上本体为圆柱形,所述下本体为锥形,所述下本体与所述上本体的连接端为锥形的大端,所述锥形的大端与所述上本体直径相同,所述锥形的小端设置有峰形结构,所述峰形结构的峰头为圆角。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峰形结构的最大直径为2.5-2.7mm。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下本体的锥形角度为22°-26°。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下本体的螺纹长度占螺纹总长的2/5-3/7。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的三角牙自攻螺钉的结构进行改进,采用锥形圆尾结构,攻入方便且不刮伤配件,解决了传统螺钉攻不进去而停在原地打滑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螺钉头部1,沉头孔2,齿边3,螺钉本体4,上本体5,下本体6,峰形结构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的锥形圆尾自攻螺钉,包括螺钉头部1,螺钉头部1上端设置有沉头孔2,螺钉头部1下端设置有齿边3,螺钉头部1下方设置有螺钉本体4,螺钉本体4包括上本体5和下本体6,下本体6设置在上本体5下方且与其一体成型,上本体5与下本体6均设置有螺纹且螺距相等,上本体5为圆柱形,下本体6为锥形,下本体6与上本体5的连接端为锥形的大端,锥形的大端与上本体5直径相同,锥形的小端设置有峰形结构7,所述峰形结构7的峰头为圆角。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峰形结构7的最大直径为2.5-2.7mm。设置较小的直径可便于螺钉攻入配件。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下本体6的锥形角度为22°-26°。便于攻入且保证了下本体6的强度。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下本体6的螺纹长度占螺纹总长的2/5-3/7。便于有效的攻入配件且保证了螺纹配合的有效长度,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的三角牙自攻螺钉的结构进行改进,采用锥形圆尾结构,攻入方便且不刮伤配件,解决了传统螺钉攻不进去而停在原地打滑的现象。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