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惯性轮有U型环槽结构的硅油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9357发布日期:2018-08-31 21:32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器装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惯性轮有U型环槽结构的硅油减振器。



背景技术:

内燃机在运行时其曲轴系必存在扭转振动,这种扭转振动不仅带来整机震动,并增大了零件间磨损与噪声,使发动机功率受到损失,而当激振力频率与曲轴自振频率成整数倍时,因共振甚至会将曲轴扭断,导致机毁事故发生,为了消减曲轴的扭转振动,多在发动机扭转振幅最大的曲轴前端装置减振器,对大功率的内燃机,常采用硅油减振器,其外轮壳体固联在曲轴前端,与曲轴系统一起运转,内轮惯性轮装在壳体内,可绕耐磨衬套轴承自由转动,内轮惯性轮与壳体间有一定的间隙,间隙内充满粘滞耗能介质硅油,当曲轴系统发生扭振时,由于惯性轮转动惯量较大,它的运动总是滞后于壳体的运动,从而二者产生相对转动,此时间隙中粘滞硅油液体受剪切,将扭振能量通过剪切应力转化为热能,达到消减曲轴系统扭转振动的目的,由于剪切力与硅油液体的液层厚度成反比,为了有良好的的阻尼特性,壳体和惯性轮之间的间隙值是很小的,这对于硅油减振器生产中的注入高粘度硅油极其费时,还会出现注油完成后,内部硅油会往外溢出,影响后道工序注油口的封堵的质量与效果,同时没有设置油温过高警报功能,当油槽内的油温过高时无法及时提醒使用者,且没有设置流量检测功能,使用者无法准确了解注入硅油的量,因此需要一种惯性轮有U型环槽结构的硅油减振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惯性轮有U型环槽结构的硅油减振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惯性轮有U型环槽结构的硅油减振器,包括壳体、带轮槽和惯性轮,所述壳体外侧周围设置有所述带轮槽,所述壳体内部外侧设置有所述惯性轮,所述惯性轮旁侧设置有缓冲板,所述惯性轮周围设置有油槽,所述油槽侧面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端部设置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内侧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所述油槽底面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旁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内部中部设置有内环,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旁侧设置有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旁侧设置有控制键盘。

上述结构中,在所述壳体内的的所述惯性轮平面上增设所述U型槽,所述U型槽与所述壳体的所述注油孔处于同一圆面上,当注入按所述壳体和所述惯性轮之间的间隙值计算所需的硅油量时,使用者通过所述控制键盘发送工作指令,所述控制主机控制所述流量传感器进入工作状态,之后将硅油通过所述注油孔注入所述U型槽,所述温度传感器实时获取所述注油孔处的流量信息并通过导线传递至所述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将流量信息转换为实时注油量并传递至所述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当到达所需的硅油量时,停止注油,硅油可暂存在所述U型槽内,在注油完成后,内部硅油就不会往外溢出,在减振器与发动机曲轴一起运转时,硅油因离心力的作用,所述U型槽内的硅油将充满所述壳体和所述惯性轮之间的所述油槽中,发挥减振阻尼作用,使用者通过所述控制键盘设置预定警报温度值并发送工作指令,所述控制主机记录预定警报温度值并控制所述温度传感器工作实时获取所述油槽中硅油的温度信息并回传给所述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将温度信息通过导线传递至所述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同时所述控制主机将温度信息与预定警报温度值进行对比,当温度信息高于预定警报温度值时,所述控制主机控制所述蜂鸣器发出警报声音提醒使用者硅油温度过热,应及时处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惯性轮有U型环槽结构的硅油减振器的使用功能,所述带轮槽的槽深不超过8mm,车削制成,所述惯性轮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缓冲板的材料为调质橡胶,所述缓冲板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为了进一步提高惯性轮有U型环槽结构的硅油减振器的使用功能,所述油槽的槽深不超过3mm,所述U型槽的槽深不超过6m,铣削制成,所述注油孔为盲孔,钻削制成。

为了进一步提高惯性轮有U型环槽结构的硅油减振器的使用功能,所述流量传感器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注油孔内,所述密封垫的材料为调质橡胶,所述密封垫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油槽内。

为了进一步提高惯性轮有U型环槽结构的硅油减振器的使用功能,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油槽内,所述内环的加工方式为钻削或铣削中的一种,所述蜂鸣器通过卡扣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惯性轮有U型环槽结构的硅油减振器的使用功能,所述控制主机的型号为PLC S7-200,所述控制主机通过卡扣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显示屏胶接在所述控制主机上,所述控制键盘内嵌在所述控制主机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惯性轮有U型环槽结构的硅油减振器的使用功能,所述控制主机与所述显示屏、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所述蜂鸣器和所述控制键盘电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在硅油减振器的惯性轮平面上,增设U型槽,U型槽与壳体上的注油孔处于同一圆上,当注入按壳体和惯性轮之间的间隙值计算所需的硅油时,可通过流量传感器获取实时硅油注入量,方便使用者准确把握,硅油可暂存在U型槽内,在注油完成后,内部硅油就不会往外溢出,且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控制主机和蜂鸣器组成的反馈控制回路,能够在硅油温度过高时蜂鸣器发出警报声音提醒使用者及时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惯性轮有U型环槽结构的硅油减振器的外部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惯性轮有U型环槽结构的硅油减振器的内部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惯性轮有U型环槽结构的硅油减振器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壳体;2、蜂鸣器;3、控制主机;4、显示屏;5、控制键盘;6、带轮槽;7、流量传感器;8、注油孔;9、U型槽;10、密封垫;11、内环;12、油槽;13、缓冲板;14、惯性轮;15、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惯性轮有U型环槽结构的硅油减振器,包括壳体1、带轮槽6和惯性轮14,壳体1外侧周围设置有带轮槽6,带轮槽6用来方便安装传动皮带,壳体1内部外侧设置有惯性轮14,惯性轮14用来组成减振器,惯性轮14旁侧设置有缓冲板13,缓冲板13用来在惯性轮14运转中进行缓冲,惯性轮14周围设置有油槽12,油槽12用来充入硅油,油槽12侧面设置有U型槽9,U型槽9用来暂时储存硅油,U型槽9端部设置有注油孔8,注油孔8用来注入硅油,注油孔8内侧设置有流量传感器7,流量传感器7用来实时获取注油孔8处的流量信息,油槽12底面设置有密封垫10,密封垫10用来密封油槽12,密封垫10旁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5,温度传感器15用来实时获取油槽12内的温度信息,壳体1内部中部设置有内环11,内环11用来方便安装固定减振器,壳体1表面设置有蜂鸣器2,蜂鸣器2用来发出警报声音,蜂鸣器2旁侧设置有控制主机3,控制主机3是装置的控制中心,控制主机3上设置有显示屏4,显示屏4用来显示实时注油量,显示屏4旁侧设置有控制键盘5,控制键盘5用来发送工作指令。

上述结构中,在壳体1内的的惯性轮14平面上增设U型槽9,U型槽9与壳体1的注油孔8处于同一圆面上,当注入按壳体1和惯性轮14之间的间隙值计算所需的硅油量时,使用者通过控制键盘5发送工作指令,控制主机3控制流量传感器7进入工作状态,之后将硅油通过注油孔8注入U型槽9,温度传感器15实时获取注油孔8处的流量信息并通过导线传递至控制主机3,控制主机3将流量信息转换为实时注油量并传递至显示屏4上实时显示,当到达所需的硅油量时,停止注油,硅油可暂存在U型槽9内,在注油完成后,内部硅油就不会往外溢出,在减振器与发动机曲轴一起运转时,硅油因离心力的作用,U型槽9内的硅油将充满壳体1和惯性轮14之间的油槽12中,发挥减振阻尼作用,使用者通过控制键盘5设置预定警报温度值并发送工作指令,控制主机3记录预定警报温度值并控制温度传感器15工作实时获取油槽12中硅油的温度信息并回传给控制主机3,控制主机3将温度信息通过导线传递至显示屏4上实时显示,同时控制主机3将温度信息与预定警报温度值进行对比,当温度信息高于预定警报温度值时,控制主机3控制蜂鸣器2发出警报声音提醒使用者硅油温度过热,应及时处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惯性轮有U型环槽结构的硅油减振器的使用功能,带轮槽6的槽深不超过8mm,车削制成,惯性轮14通过卡槽固定在壳体1内,缓冲板13的材料为调质橡胶,缓冲板13通过卡槽固定在壳体1内,油槽12的槽深不超过3mm,U型槽9的槽深不超过6m,铣削制成,注油孔8为盲孔,钻削制成,流量传感器7通过卡槽固定在注油孔8内,密封垫10的材料为调质橡胶,密封垫10通过卡槽固定在油槽12内,温度传感器15通过卡槽固定在油槽12内,内环11的加工方式为钻削或铣削中的一种,蜂鸣器2通过卡扣固定在壳体1上,控制主机3的型号为PLC S7-200,控制主机3通过卡扣固定在壳体1上,显示屏4胶接在控制主机3上,控制键盘5内嵌在控制主机3上,控制主机3与显示屏4、温度传感器15、流量传感器7、蜂鸣器2和控制键盘5电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