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冻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0476发布日期:2018-08-07 22:48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来水管道防冻设备,尤其是一种通过排空型式来达到防冻效果的阀门,具体为一种防冻栓。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自来水管道传统的保温形式为缠绕保温层,或者采取常流水的方法来达到防冻效果,缠绕保温层材料会造成环境污染,并且使用寿命短,几年就得换,然而通过长流水的方法会很大程度的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冻栓,该防冻栓的使用,有效解决了自来水管道冬季结冰的问题,采用根本防冻栓,通过排空实现防冻,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效果好,解决了目前缠绕保温材料防冻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寿命短的问题,解决了通过长流水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防冻栓,包括扬水管,以及设置在扬水管顶部的上的上阀芯和上阀体,所述扬水管底部设有下阀芯和下阀体,且设有能够将扬水管内水体排放的排水口。

作为优选,所述下阀芯用于控制进水口与排水口的连通与关闭。

作为优选,所述上阀芯和下阀芯之间为联动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上阀芯和下阀芯之间的联动控制为拉杆,所述拉杆与阀芯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上阀芯和下阀芯同轴设置,所述下阀芯底部设有能够将进水口封堵的凸台,所述凸台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凸台与进水口之间设有进水口补芯,所进水口补芯成环形设置在进水口顶部,所述进水口顶部设有安装进水口补芯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顶部设有向内凹陷的限位凸起,所述进水口与下阀体底部之间设有第四O型圈。

作为优选,所述下阀体套装在扬水管底部,并通过螺纹和卡槽连接,所述下阀芯位于下阀体内,所述下阀芯顶部设有与拉杆连接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拉杆下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拉杆下端旋入安装孔内,所述拉杆上还设有用于锁紧拉杆与下阀芯的第一六角螺母。

作为优选,所述下阀芯底部设有能够将排水口封堵的凸台,所凸台外圈上设有环形设置的用于密封作用的第一O型圈;所述凸台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设有用于过水的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为若干个,所述排水口为贯穿下阀体的通孔,所述下阀体上还设有弯头,所述弯头通过螺纹、焊接中的一种与下阀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上阀芯安装在上阀体内,所述上阀体底部通过螺纹与扬水管的上端连接,所述上阀体上设有贯穿上阀体的出水口,所出水口上接水嘴,所述上阀体顶部设有控制拉杆上下移动的手轮轴,所述手轮轴通过矩形螺纹与上阀体连接,所述手轮轴底部设有螺钉孔,所述螺钉孔内安装有内六角螺钉,所述内六角螺钉上还套装有上阀芯,所述上阀芯外圈与上阀体顶部之间设有环形设置的第二O型圈,所述上阀芯底部还设有用于固定上阀芯的六角法兰螺母,所述上阀芯与手轮轴之间设有点O型圈。

作为优选,所述内六角螺钉尾部还套装有上连接体,所述上连接体为U型,底部设有通孔,套装在内六角螺钉上,并利用内六角螺钉的尾部限位,所述上连接体与六角法兰螺母之间设有第二平垫,所述上连接体的两个侧壁之间设有螺钉孔,并通过连接轴与拉杆连接,所述连接轴为第一十字盘头螺钉,并配合设有第二六角螺母,所述手轮轴顶部延伸至上阀体顶部外侧,并通过第二十字盘头螺钉接有手轮,所述第二十字盘头螺钉与手轮之间还设有第二平垫,所述手轮轴与上阀体顶部设有第三平垫。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有效解决了自来水管道冬季结冰的问题,采用根本防冻栓,通过排空实现防冻,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效果好,解决了目前缠绕保温材料防冻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寿命短的问题,解决了通过长流水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防冻栓的结构示意图(下阀芯封堵排水口,利用上阀体排水状态)。

图2为防冻栓的结构示意图(凸台封堵进水口,利用下阀体排水状态)。

图中所示:1、手轮轴,2、上阀芯,3、上阀体,4、第二O型圈,5、第二平垫,6、六角法兰螺母,7、上连接体,8、内六角螺钉,9、十字盘头螺钉,10、拉杆,11、扬水管,12、第一六角螺母,13、下阀芯,14、下阀体,15、进水口,16、进水口补芯,17、第一O型圈,18、第四O型圈,19、手轮,20、排水口,21、第二六角螺母,22、第三O型圈,23、第三平垫,24、第四平垫,25、第二十字盘头螺钉,26、水嘴,27、凸台,28、弯头,29、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防冻栓做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中所示,一种防冻栓,包括扬水管11,以及设置在扬水管11顶部的上的上阀芯2和上阀体3,所述扬水管11底部设有下阀芯13和下阀体14,且设有能够将扬水管11内水体排放的排水口20;所述下阀芯13用于控制进水口15与排水口20的连通与关闭;所述上阀芯2和下阀芯13之间为联动控制;所述上阀芯2和下阀芯13之间的联动控制为拉杆10,所述拉杆10与上、下阀芯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上阀芯2和下阀芯13同轴设置,所述下阀芯13底部设有能够将进水口15封堵的凸台27,所述凸台27上下移动;所述凸台27与进水口15之间设有进水口补芯16,所进水口补芯16成环形设置在进水口15顶部,所述进水口15顶部设有安装进水口补芯16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顶部设有向内凹陷的限位凸起,所述进水口15与下阀体14底部之间设有第四O型圈18;所述下阀体14套装在扬水管11底部,并通过螺纹或卡槽连接,所述下阀芯13位于下阀体14内,所述下阀芯13顶部设有与拉杆10连接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拉杆10下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拉杆10下端旋入安装孔内,所述拉杆10上还设有用于锁紧拉杆10与下阀芯13的第一六角螺母12;所述下阀芯13底部设有能够将排水口20封堵的凸台27,所凸台27外圈上设有环形设置的用于密封作用的第一O型圈17;所述凸台27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设有用于过水的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为若干个,所述排水口20为贯穿下阀体14的通孔,所述下阀体14上还设有弯头28,所述弯头28通过螺纹、焊接中的一种与下阀体14连接;所述上阀芯2安装在上阀体3内,所述上阀体3底部通过螺纹与扬水管11的上端连接,所述上阀体3上设有贯穿上阀体3的出水口29,所出水口29上接水嘴26,所述上阀体3顶部设有控制拉杆10上下移动的手轮轴1,所述手轮轴1通过矩形螺纹与上阀体3连接,所述手轮轴1底部设有螺钉孔,所述螺钉孔内安装有内六角螺钉8,所述内六角螺钉8上还套装有上阀芯2,所述上阀芯2外圈与上阀体3顶部之间设有环形设置的第二O型圈4,所述上阀芯2底部还设有用于固定上阀芯2的六角法兰螺母6,所述上阀芯2与手轮轴1之间设有第三O型圈22;所述内六角螺钉8尾部还套装有上连接体7,所述上连接体7为U型,底部设有通孔,套装在内六角螺钉8上,并利用内六角螺钉8的尾部限位,所述上连接体7与六角法兰螺母6之间设有第二平垫5,所述上连接体7的两个侧壁之间设有螺钉孔,并通过连接轴与拉杆10连接,所述连接轴为第一十字盘头螺钉9,并配合设有第二六角螺母21,所述手轮轴1顶部延伸至上阀体3顶部外侧,并通过第二十字盘头螺钉25接有手轮19,所述第二十字盘头螺钉25与手轮19之间还设有第四平垫24,所述手轮轴1与上阀体3顶部设有第三平垫23。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