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摔移动通信终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9300发布日期:2018-09-14 21:24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终端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摔减震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工信部统计,截至2017年4月末,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3.5亿户。曾有一个调查显示,85%的用户每年至少摔过1次机,而摔过3次及以上的用户更是高达55%。随着智能机的不断发展,屏幕越做越大,移动手机的使用频率和摔震概率大大增加。

常见的移动通信终端装置不具有防摔的功能,使用者在使用时不小心将移动通信终端装置摔落可能会造成装置内部电子元件的损坏,不仅影响了正常的使用,而且会浪费一笔较大的维修费用,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如何保证移动终端设备的安全也是每个设备生产厂商关注和头疼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摔减震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装置,避免摔震对移动通信终端装置内部电子元件的损坏,降低了因为摔震造成移动通信终端装置内部器件接触不良的影响,有效地解决了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摔移动通信终端装置,包括移动通信终端主体和连接在移动通信终端主体下方的缓冲减震装置,所述缓冲减震装置包括安装板、减震板和两个分别设置在安装板与减震板之间的防摔减震器,所述安装板的两端通过导向限位装置与减震板连接;所述导向限位装置包括固定板、导向板和限位滑块,所述固定板上端与安装板下端面连接,所述导向板下端与减震板上端面连接,且导向板位于固定板外侧,所述导向板内侧面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块与固定板外侧面连接,且限位滑块定位在限位滑槽中并可沿限位滑槽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防摔减震器包括上减震杆、下减震杆、减震弹簧、缓冲杆、缓冲弹簧和缓冲套管,所述上减震杆和下减震杆一端通过转轴相互铰接,上减震杆远离铰接端的另一端通过上安装块与安装板连接,下减震杆远离铰接端的另一端通过下安装块与减震板连接;所述减震弹簧连接在上减震杆和下减震杆之间;所述缓冲杆一端与转轴垂直连接,缓冲杆另一端定位在缓冲套管的内腔中,所述缓冲套管远离缓冲杆的一端为盲端;所述固定板的内侧面设有滑动槽,缓冲套管远离缓冲杆的一端定位在滑动槽中并可沿滑动槽上下移动;所述缓冲套管的内腔中还定位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一端与缓冲套管的盲端连接,另一端与缓冲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上减震杆靠安装板的一端设有用于定位减震弹簧的上安装槽,下减震杆靠减震板的一端设有用于定位减震弹簧的下安装槽,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通过上弹簧固定块定位在上安装槽中,减震弹簧的下端通过下弹簧固定块定位在下安装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安装板和减震板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两个辅助弹簧;所述安装板和减震板上均开有供移动通信终端主体通风和散热的通风孔。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摔移动通信终端装置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摔移动通信终端装置通过设置缓冲减震装置,实现了防摔的效果,使用者在使用时不小心将移动通信终端装置摔落时起到了减震缓冲的作用,避免摔震对移动通信终端装置内部电子元件的损坏,降低了因为摔震造成移动通信终端装置内部器件接触不良的影响,不仅节省了一笔较大的维修费用,而且大大增加了移动通信终端的使用寿命,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杆、缓冲套管、缓冲弹簧和滑动槽相互配合,当防摔减震器受力压缩时,将会推动缓冲杆压向缓冲弹簧,从而起到了缓冲减震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减震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风孔,增强了移动通信终端主体底部的通风效果,起到了散热的作用,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板和减震板之间还设置有辅助弹簧,起到了辅助减震的作用,增强了减震缓冲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摔移动通信终端装置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摔移动通信终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防摔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移动通信终端主体,2-安装板,3-导向限位装置,31-固定板,311-滑动槽,32-限位滑块,33-导向板,331-限位滑槽,4-防摔减震器, 41-上安装块,42-上减震杆,421-上安装槽,422-上弹簧固定块,43-转轴,44-缓冲套管,45-缓冲弹簧,46-缓冲杆,47-下减震杆,471-下安装槽,472-下弹簧固定块,48-下安装块,49-减震弹簧,5-减震板,6-辅助弹簧,7-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摔移动通信终端装置,包括移动通信终端主体1和连接在移动通信终端主体1下方的缓冲减震装置。

所述缓冲减震装置包括安装板2、减震板5和两个分别设置在安装板2与减震板5之间的防摔减震器4,所述安装板2的两端通过导向限位装置3与减震板5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导向限位装置3包括固定板31、导向板33和限位滑块32,固定板31的上端分别与安装板2下端面靠两端的位置连接,导向板33的下端分别与减震板5上端面靠两端的位置连接,且导向板33位于固定板31外侧,所述导向板33内侧面垂直方向上设有限位滑槽331,所述限位滑块32与固定板31外侧面连接,且限位滑块32定位在限位滑槽331中并可沿限位滑槽331上下移动。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摔减震器4包括上减震杆42、下减震杆47、减震弹簧49、缓冲杆46、缓冲弹簧45和缓冲套管44,所述上减震杆42和下减震杆47一端通过转轴43相互铰接,上减震杆42远离铰接端的另一端通过上安装块41与安装板2连接,下减震杆47远离铰接端的另一端通过下安装块48与减震板5连接;所述上减震杆42靠安装板2的一端设有用于定位减震弹簧49的上安装槽421,下减震杆47靠减震板5的一端设有用于定位减震弹簧49的下安装槽471,所述减震弹簧49的上端通过上弹簧固定块422定位在上安装槽421中,减震弹簧49的下端通过下弹簧固定块472定位在下安装槽471中;所述缓冲杆46一端与转轴43垂直连接,缓冲杆46另一端定位在缓冲套管44的内腔中,所述缓冲套管44远离缓冲杆46的一端为盲端;所述固定板31的内侧面垂直方向上设有滑动槽311,缓冲套管44远离缓冲杆46的一端定位在滑动槽311中并可沿滑动槽311上下移动;所述缓冲套管44的内腔中还定位有缓冲弹簧45,缓冲弹簧45一端与缓冲套管44的盲端连接,另一端与缓冲杆46连接。

当移动通信终端摔落时,减震板5受到冲击力,在导向限位装置3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并压缩防摔减震器4,上减震杆42和下减震杆47的铰接端向外侧移动,带动缓冲杆46挤压位于缓冲套管44内的缓冲弹簧45,连接在上减震杆42和下减震杆47之间的减震弹簧49给减震板5一个反作用力,并且缓冲套管44内的缓冲弹簧45也给缓冲杆46一个反作用力,减小减震板5向上压缩的冲力,通过减震弹簧49和缓冲弹簧45卸掉了摔落时受到的冲击,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避免了摔落时的震动直接传递至移动通信终端主体1内部的电子元件上,从而避免了装置内部电子元件的损坏,增加了移动通信终端主体1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板2和减震板5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两个辅助弹簧6,通过设置辅助弹簧6起到了辅助减震的作用,增强了减震缓冲的效果。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板2和减震板5上均开有多个通风孔7,以增强移动通信终端主体1底部的通风效果,起到了散热的作用。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列举的形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