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便捷性上下体连接金属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8976发布日期:2019-01-02 21:36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高便捷性上下体连接金属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模块,尤其是涉及一种高便捷性上下体连接金属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汽车挂档板金的连接及安装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在安装过程中不能对螺丝孔位进行准确的测量。因此在安装挂档板金的时候经常出现安装错位及螺丝打斜导致挂档板金的报废率非常高。现基本采用1个工人安装打螺钉2个工人扶着对准孔位,这样极大的增加的人工成本及在安装的时候出现螺丝打斜导致挂档板金报废的材料成本。

中国专利CN 202659686 U公布了一种用于车身钣金件上的铆接螺母以及车身钣金件,该铆接螺母包括:螺母本体、贯穿所述螺母本体的具有内螺纹的通孔以及设置在所述螺母本体的一端部的外边缘上的铆接限位凸台,所述螺母本体的外壁由与所述铆接限位凸台连接的端部开始向另一端部渐进变粗。该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用于车身钣金件上的螺母的安装效率和安装精度。但是该铆接螺母结构较为复杂,且安装使用不是特别方便。

中国专利CN 102758817 A公布了一种膨胀螺栓,包括带有螺帽的螺杆和螺母,所述的螺母和螺杆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套的内外螺纹,所述的螺帽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的螺帽相对于螺杆的另外一端还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多个膨胀片,所述的螺杆穿插螺帽与膨胀片螺纹连接。该膨胀螺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制造容易,撑胀紧固效果好。但是这种膨胀螺栓固定钣金件的原理与普通螺栓螺钉固定相似,对于被焊接钣金件空间较小或焊接钣金件厚度较薄的情况下,紧固连接的强度不够。

中国专利CN 203926307U公布了一种用于钣金件快速连接的嵌入式安装螺母,包括上平板、螺母本体及侧部卡持件,上平板的中部设有开口,螺母本体固定在上平板的下侧,且螺母本体的螺孔与上平板的开口连通,侧部卡持件设有两个,分别位于螺母本体的两侧,侧部卡持件的一端与上平板弹性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侧部卡持件包括第一侧面板、第二侧面板及卡持板,第一侧面板的上端与上平板弹性连接,第一侧面板的下端与第二侧面板的下端弹性连接,第二侧面板与第一侧面板平行设置,第二侧面板的上端与卡持板的下端连接,卡持板的上端为自由端,并向第一侧面板弯曲。但是该实用新型侧部卡持件仅能够与装配件卡设连接,连接稳固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稳固性高的高便捷性上下体连接金属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便捷性上下体连接金属模块,用于实现上体与下体的连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左顶板及右顶板,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分别设置在底板左右两侧,所述左顶板设置在左侧板上方,所述右顶板设置在右侧板上方,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通过螺钉固定下体,所述左顶板盖在右顶板上方,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形成导向结构,该导向结构用于插接到上体的插接孔内,进而实现上体与下体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右顶板上开设有弧形孔,所述左顶板上开设有弧形孔,右顶板上的弧形孔与左顶板上的弧形孔位置相对,右顶板上的弧形孔与左顶板上的弧形孔围成的孔洞位于螺纹孔的正上方。设置弧形孔的目前在于可以从弧形孔内放入螺钉或利用螺丝刀操作,便于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右侧板中间被切割出弹片,所述弹片上端与右侧板的主体连接,所述弹片下端与右侧板的主体分开,所述弹片的前后两端与右侧板的主体分开。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中间被切割出弹片,所述弹片上端与左侧板的主体连接,所述弹片下端与左侧板的主体分开,所述弹片的前后两端与左侧板的主体分开。

进一步地,所述弹片为弧形弹片,其前后两端低,中间高,形成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右侧板上设有圆孔,所述左侧板上设有圆孔,右侧板上的圆孔与左侧板上的圆孔在同一高度,且左右向相通。设置圆孔可以减轻重量,还可以实现其他安装或连接方式,比如可以在圆孔内插接其他链接件,或者通过圆孔使其固定在其他结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左顶板及右顶板宽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宽度比左侧板的宽度宽。

其中,左侧板与右侧板构成用于插接到上体的插接孔中的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可以在安装过程中更容易操作及准确的安装到位,该导向结构插接入上体的插接孔后,弹片被压缩,当插入深度达到弹片的下端时,弹片再回弹,这样弹片的下端就卡在插接孔的里面,所以弹片的下端构成卡位点,卡位就是安装到一定的位置弹片弹开使部件不会出现脱落现象,而再往深入插接时,由于底板的宽度比左侧板的宽度宽,因此底板进入不了插接孔内,因此底板位置构成止位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工人安装过程中方便快捷的完成其装配任务,首先利用螺纹孔,用螺钉均匀的锁定在下体上(比如下体可以为挂档板金的一个内饰件),然后将左侧板与右侧板构成的导向结构对准上体的插接孔(比如挂档板金上的一个个方孔),往上顶一下直到其听到“咔,咔”的两声就说明弹片已经插入了插接孔内,并被弹开了,表示安装已经到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一、使用范围广:由于汽车挂档板金必须安装内饰的塑料件,而直接用螺钉锁在汽车挂档板金骨架上的话其工作效率非常低,而且容易把螺钉锁歪掉,而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模块刚好起到连接的关键作用。

二、安全可靠:在安装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也充分考虑了其安全性。

三、检修方便:本实用新型如内饰件安装过后发现内饰件存在问题,也可以非常容易的将其拆卸下来更换,因此其安装拆卸以及检修方便。

四、通过导向结构方便的插入,并通过卡位结构进行卡位,另外一个连接端是通过螺纹孔配合螺钉连接,因此,该连接金属模块连接稳固性高,连接强度大。

五、该连接金属模块为一体成型的结构,用于实现上体与下体的连接,制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高便捷性上下体连接金属模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高便捷性上下体连接金属模块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高便捷性上下体连接金属模块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高便捷性上下体连接金属模块,如图1、2、3所示,用于实现上体与下体的连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包括底板1、左侧板2、右侧板3、左顶板4及右顶板5,左侧板2与右侧板3分别设置在底板1左右两侧,左顶板4设置在左侧板2 上方,右顶板5设置在右侧板3上方,底板1上设置有螺纹孔6,螺纹孔6用于通过螺钉固定下体,左顶板4盖在右顶板5上方,左侧板2与右侧板3形成导向结构,该导向结构用于插接到上体的插接孔内,进而实现上体与下体的连接。

其中,右顶板5上开设有弧形孔,左顶板4上开设有弧形孔,右顶板5上的弧形孔与左顶板4上的弧形孔位置相对,右顶板5上的弧形孔与左顶板4上的弧形孔围成的孔洞位于螺纹孔6的正上方。设置弧形孔的目前在于可以从弧形孔内放入螺钉或利用螺丝刀操作,便于操作。

其中,右侧板3中间被切割出弹片7,弹片7上端与右侧板3的主体连接,弹片7下端与右侧板3的主体分开,弹片7的前后两端与右侧板3的主体分开。

其中,左侧板2中间被切割出弹片7,弹片7上端与左侧板2的主体连接,弹片7下端与左侧板2的主体分开,弹片7的前后两端与左侧板2的主体分开。

其中,弹片7为弧形弹片,其前后两端低,中间高,形成弧形结构。

其中,右侧板3上设有圆孔8,左侧板2上设有圆孔8,右侧板3上的圆孔8 与左侧板2上的圆孔8在同一高度,且左右向相通。设置圆孔可以减轻重量,还可以实现其他安装或连接方式,比如可以在圆孔内插接其他链接件,或者通过圆孔使其固定在其他结构上。

其中,左侧板2、右侧板3、左顶板4及右顶板5宽度相同。

其中,底板1的宽度比左侧板2的宽度宽。

其中,左侧板与右侧板构成用于插接到上体的插接孔中的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可以在安装过程中更容易操作及准确的安装到位,该导向结构插接入上体的插接孔后,弹片被压缩,当插入深度达到弹片的下端时,弹片再回弹,这样弹片的下端就卡在插接孔的里面,所以弹片的下端构成卡位点A,卡位就是安装到一定的位置弹片弹开使部件不会出现脱落现象,而再往深入插接时,由于底板的宽度比左侧板的宽度宽,因此底板进入不了插接孔内,因此底板位置构成止位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工人安装过程中方便快捷的完成其装配任务,首先利用螺纹孔,用螺钉均匀的锁定在下体上(比如下体可以为挂档板金的一个内饰件),然后将左侧板与右侧板构成的导向结构对准上体的插接孔(比如挂档板金上的一个个方孔),往上顶一下直到其听到“咔,咔”的两声就说明弹片已经插入了插接孔内,并被弹开了,表示安装已经到位。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