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气筒的放水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2175发布日期:2018-08-04 16:00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放水阀,尤其涉及一种储气筒的放水阀。



背景技术:

储气筒为汽车制动系统中的气体储存装置,它用来储存空气压缩机压缩出来的空气以便进行汽车制动或是其它用气。由空气压缩机压缩出来的空气会含有大量油、水等介质,为保证制动系统的可靠性,驾驶员必须定期进行排放,尤其是对于储气筒而言,若储气筒内积水过多,一旦天气变得寒冷后容易导致储气筒内的积水结冰而影响到正常供气。为此,人们设计出了用于排水的放水阀来安装在储气筒的底部,以便驾驶员能够定期对储气筒进行放水。

如中国专利曾提出过的斜拉式放水阀[申请号:201320456503.0],它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排污通道,排污通道内设有芯杆,芯杆位于排污通道轴向的一端设有与排污通道密封的密封头,另一端设有档位销,档位销与阀体之间设有弹性体,阀体的一侧设有与排污通道异通的排污流道及与阀体连接的摆臂,摆臂包括有驱动端、工作端以及连接驱动端与工作端的铰接端,工作端延伸至排污通道设有弹性体的一端处且通过驱动端的驱动与芯杆呈抵触配合。使用时,驾驶员将拉绳与摆臂的驱动端相连接,并在需要放水时通过拉绳来拉动摆臂的驱端而使得摆臂的工作端向上将芯杆向上顶而实现排污通道的开启以进行放水。

该放水阀虽然能够实现较好的放水,但由于放水阀的阀体上端是通过螺纹连接在储气筒底部的,而摆臂是直接铰接在阀体一侧的,那么螺纹连接的方式导致阀体装在储气筒底部后摆臂的驱动端相对于拉绳的角度不是正对的,也就是拉绳无法与驱动端进行正对连接,需要拉绳偏一个角度或是整个从阀体下方绕到阀体的另一侧,具有安装便利性较差的缺陷。

除了上述斜拉式的放水阀外,中国专利还曾提出过一种储气筒放水阀[申请号:201720060439.2],它包括壳体、放水阀总成、回位弹簧以及设置在放水阀总成上的手动拉环,壳体的顶端具有阀口,放水阀总成的顶部设有与阀口相配合的堵头,回位弹簧位于堵头和壳体之间。与上述斜拉式放水不同的是,该储气筒放水阀采用的是下拉式,其中放水阀总成是呈杆状的部件,放水阀总成沿壳体的轴向设置,在使用时通过拉绳直接将放水阀总成向下拉动来实现放水。

由于直接利用拉绳直接与放水阀总成下端连接的原因,使得该放水阀解决了安装不便的原因,然而该放水阀却具有使用可靠性低的问题:放水阀的放水始终是通过拉绳实现的,拉绳是横向连接过来的,而放水阀总成又是竖直设置的,当驾驶员通过拉绳拉动放水阀总成端部时只能使放水阀总成上端向一侧倾斜一个角度来进行放水,这就导致出水量很小,放水效率很低;另外也是由于放水阀总成上端向一侧倾斜一个角度进行放水的原因,导致依靠回位弹簧向上复位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卡阻而无法形成有效关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储气筒的放水阀,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安装更加便利的同时使用可靠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储气筒的放水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端为安装端且在阀体内穿设有能够沿着阀体轴向移动并控制阀的开闭的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下端伸至阀体下端外,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下端为定位端且在定位端外套设有能转动的转动筒,转动筒包括呈筒状且轴向限位于定位端上的筒体以及和筒体连为一体的安装座,安装座位于筒体的外周侧,安装座上铰接有摆杆,摆杆一端为用于与拉绳相连接的连接端,摆杆另一端为顶压端,顶压端位于控制杆下端的下方,当拉动摆杆的连接端时能够使顶压端向上推动控制杆将阀打开。

阀体通过安装端螺纹连接在储气筒的底部,同时将拉绳与摆杆的连接端相连接,正常状态下,控制杆将阀体关闭,需要放水时驾驶员通过拉绳拉动摆杆的连接端以使摆杆的顶压端向上推动控制杆将阀体打开即可。

本放水阀通过在阀体的定位端外套设能转动的转动筒,转动筒包括轴向限位于定位端上的筒体以及和筒体连为一体且位于筒体外周侧的安装座,摆杆铰接于安装座内,那么也就表示驾驶员通过旋转筒体可以任意调节摆杆的连接端相对于拉绳的角度,即起到了万向转动的作用,这样能够使驾驶员更好地对拉绳与摆杆的连接端进行连接,避免因角度偏差而需要将拉绳绕过去连接,很好地提高了本放水阀的安装便利性;同时借由筒体对摆杆的连接端角度进行调节后,能够使驾驶员通过拉绳更顺畅地拉动摆杆的连接端来进行放水,不会因为摆杆的连接端的角度问题而出现拉绳拉不动或是需要很大的力才能拉动的情况,再结合上本放水阀保留了摆杆顶压端向上推动控制杆来实现放水的方式以及筒体轴向限位于阀体上来防止出现驾驶员拉动摆杆的连接端时因筒体轴向窜动而增大阻力的情况,由此在提高安装便利性的同时又提高了使用时的可靠性。

在上述的储气筒的放水阀中,所述的筒体上沿轴向贯穿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的阀体的定位端插入定位孔内且在定位端外侧设有卡簧,所述阀体中部外周侧设有凸出的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的下端面为平面,所述的筒体的上端面与连接部的下端面相抵靠,所述的筒体的下端面直接或间接抵靠在卡簧的上端面。

筒体通过定位孔套接在阀体的下端,通过筒体的上端面与连接部的下端面相抵靠来形成对筒体上移的限制,同时通过筒体的下端面直接或间接抵靠在卡簧的上端面来形成对筒体下移的限制,借由分别对筒体的上移以及下移进行限制而实现了筒体在阀体上的轴向限位,这样可以消除在拉动摆杆的连接端时因筒体轴向窜动而引起的拉动受阻,从而在利用筒体实现摆杆万向转动以提高安装便利性的同时保证本放水阀的使用可靠性。

在上述的储气筒的放水阀中,所述的定位孔的下端口呈扩口状,所述的筒体的下端外侧设有环状凸肩,所述的环状凸肩的下端面与筒体的下端面相齐平,所述的安装座设于环状凸肩的外周侧。

定位孔的下端口设置为呈扩口状,这样可以减小筒体在转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从而保证筒体的顺畅转动,提高了放水阀的安装便利性;而扩口状的设计会导致筒体下端部的壁厚变薄,因此通过在筒体的下端外侧设置环状凸肩且环状凸肩的下端面与筒体的下端面相齐平,这样可以增加筒体下端尤其是定位孔下端口处的筒体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使用时的可靠性更高。

在上述的储气筒的放水阀中,所述的阀体的定位端外侧套设有垫片,垫片的上端面与环状凸肩的下端面相抵靠,垫片的下端面与卡簧的上端面相抵靠。

由于要减少筒体转动时的阻碍而将定位孔的下端口设置为呈扩口状,因此会导致定位孔下端口的内径变大,而卡簧的规格又是根据阀体的定位端外径所决定,因此在定位孔下端口的内径变得较大时卡簧上端面会由于规格所限而无法与筒体的下端面相抵靠来形成对筒体下移的限制。因此在阀体定位端外侧套设垫片,垫片的下端面与卡簧的上端面相抵靠同时垫片的上端面与环状凸肩的下端面相抵靠,也就是说通过卡簧与垫片的配合限制了筒体的下移,再配合上连接部下端面对筒体上端面的上移进行限制,从而很好地实现了筒体的轴向限制,在提高本放水阀安装方便的同时进一步保证了本放水阀的使用可靠性。

在上述的储气筒的放水阀中,所述的安装座包括由环状凸肩的外周侧向外凸出的连接板以及分别由连接板的两侧向下弯折的连接片,两连接片平行设置且摆杆通过铰接轴铰接于两连接片之间。

摆杆通过铰接轴铰接于两平行设置的连接片之间,同时两连接片的上端通过连接板相固连,通过连接板能够增加两个连接片与筒体的连接强度以及两连接片各自之间的使用强度,使得筒体与安装座的整体强度更高,使用起来更加稳定,尤其是连接片不容易受拉力产生变形,在利用筒体提高安装便利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本放水阀的使用可靠性。

在上述的储气筒的放水阀中,两连接片的外侧壁凸出于连接板的外侧壁,所述的摆杆呈L型,所述的连接端为摆杆竖直设置的部分,所述的顶压端为摆杆水平设置的部分,所述的摆杆中部铰接于两连接片之间,所述的连接端从两连接片凸出连接板外侧壁的部分之间向上穿出,且连接端的内侧壁与连接板的外侧壁相抵靠。

一般来说拉绳都是水平的,若是直接将连接片的外侧壁设置为和两个连接板的外侧壁相齐平,那么是无法保证摆杆的顶压端与拉绳呈平行以及摆杆的连接端与拉绳呈垂直状态,这种连接会导致呈L型的摆杆在铰接后的摆动角度较小,这样摆杆的顶压端在拉绳拉动时无法对控制杆下端形成有力的顶压,从而导致放水通道无法形成有效的开启。

本放水阀通过将两连接片的外侧壁设置为凸出于连接板的外侧壁,将呈L型的摆杆中部铰接在两连接片之间时,摆杆的连接端会从两连接片伸出连接板外侧壁的部分之间向上穿出,这样可以保证铰接后的摆杆的连接端与拉伸呈垂直连接状态同时摆杆的顶压端与拉绳呈平行状态,这种连接可以保证摆杆具有较大的摆动范围,从而使摆杆的顶压端在拉绳拉动时能够对控制杆下端形成有力的顶压,保证能够对放水通道形成有效的开启以提高本放水阀的使用可靠性。

在上述的储气筒的放水阀中,所述的安装座还包括两均由环状凸肩的外周侧向下弯折的加强片,两连接片均位于两加强片之间,且两加强片的一侧分别与相邻的连接片的一侧固连,两加强片的内侧面均为圆弧面。

在环状凸肩的外周侧设置两向下弯折的加强片,两加强片的一侧分别与相邻的连接片的一侧固连,也就是说两加强片分别加强了对应连接片与筒体之间的连接强度,这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提高使用可靠性的作用;另外,由于筒体的下端是利用垫片与卡簧的配合实现限位的,因此将两加强片的内侧面设置为圆弧面,这样可以避免在筒体转动时加强片的内侧面与垫片的外缘相接触而影响到筒体的转动,为通过转动筒来提高放水阀的安装便利性提供了保证。

在上述的储气筒的放水阀中,两加强片之间的距离沿连接板的凸出方向逐渐缩小,所述的加强片两侧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缩小,且环状凸肩的外周侧与两加强片上端侧壁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

放水阀安装在储气筒的底部,而安装座又通过两加强片增加与筒体之间的强度,因此将两加强片之间的距离设置为沿连接板的凸出方向逐渐缩小,同时再将单个加强片两侧之间的距离设置为由上至下逐渐缩小,这样可以在筒体的外周侧空出比较多的空间,通过该空间可以在筒体转动过程中起到为储气筒底部的其他零部件的让位作用,避免因为加强片的设置而使筒体的转动受到其他零部件的干涉,以保证本放水阀的安装便利性。

在上述的储气筒的放水阀中,所述的转动筒为一体式结构且采用冲压成型。

一体式的结构使得筒体与安装座之间无类似于焊接点这样的受力后容易变形甚至断裂的连接点,因此也就意味着筒体与安装座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而且整体式的结构也让转动筒在使用时更加稳定,这也是为了在通过转动筒来增加放水阀安装便利性的同时保证放水阀的使用可靠性。

在上述的储气筒的放水阀中,所述的控制杆的上端伸至阀体的上端面外,所述的控制杆上端设有密封垫,阀体的上端面设有放水通道,密封垫抵靠在放水通道的上端口上形成密封,所述的阀体下端面设有安装腔,控制杆下端经安装腔伸至阀体下端外,所述控制杆下端套设有复位弹簧以及挡板且在控制杆下端侧部插设有挡销,挡板的下端面抵靠在挡销上,复位弹簧的上端顶在安装腔的顶壁上,复位弹簧的下端顶在挡板上。

正常状态下,控制杆上端的密封垫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抵靠在放水通道的上端口上而将放水通道关闭。当需要放水时,驾驶员通过拉绳拉动摆杆而将控制杆向上推动以使密封垫与放水通道的上端口相分离,放水通道由此被打开从而使储气筒内的水得以排出。放水结束后,松开拉绳,控制杆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下复位,控制杆上端的密封垫重新抵靠在放水通道的上端口上形成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储气筒的放水阀具有以下优点:

1、本储气筒的放水阀通过转动筒的设置并将摆杆铰接在筒体外周侧的安装座上,使得驾驶员通过转动筒可以任意调节摆杆的连接端相对于拉绳的角度,即起到了万向转动的作用,很好地提高了本放水阀的安装便利性;且借由筒体对摆杆的连接端角度进行调节后不会因为摆杆的连接端的角度问题而出现拉绳拉不动或是需要很大的力才能拉动的情况,很好地提高了本放水阀在使用时的可靠性。

2、本储气筒的放水阀通过将定位孔的下端口设置为扩口状来保证筒体的顺畅转动以保证安装便利性,并借由卡簧与垫片的配合实现定位孔下端口设置为扩口状后的筒体的下移限位以保证使用可靠性;

3、本储气筒的放水阀利用加强片及连接板增强两连接片与筒体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安装座因拉绳的拉动而出现变形,在提高安装便利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本放水阀的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储气筒的放水阀的示意图。

图2是本储气筒的放水阀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是本储气筒的放水阀的剖视图。

图4A是本储气筒的放水阀中转动筒的示意图。

图4B是本储气筒的放水阀中转动筒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4C是本储气筒的放水阀中转动筒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中,1、阀体;1a、安装端;1a1、放水通道;1b、定位端;1b1、安装腔;1c、连接部;1c1、放水孔;2、控制杆;3、复位弹簧;4、挡板;5、挡销;6、密封垫;7、转动筒;7a、筒体;7a1、定位孔;7a2、环状凸肩;7b、安装座;7b1、连接板;7b2、连接片;7b3、加强片;8、铰接轴;9、摆杆;9a、连接端;9a1、连接孔;9b、顶压端;10、卡簧;11、垫片;12、拉环;13、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储气筒的放水阀,包括呈筒状的阀体1,阀体1上端为安装端1a,阀体1下端为定位端1b,阀体1中部外周侧设有凸出的连接部1c,连接部1c呈六角状。安装端1a内沿轴向设置有放水通道1a1,放水通道1a1的上端口位于安装端1a的端面,阀体1的定位端1b设有安装腔1b1,放水通道1a1的下端口与安装腔1b1通过联结孔相连通,连接部1c侧部贯穿设置有与放水通道1a1相连通的放水孔1c1且放水孔1c1是向下倾斜的。

如图1和图3所示,联结孔内穿设有控制杆2,控制杆2上端自放水通道1a1伸至安装端1a的端面外,控制杆2下端自安装腔1b1伸至定位端1b的端面外。控制杆2下端伸出定位端1b的部分套设有复位弹簧3及挡板4,控制杆2下端部侧部插设有挡销5,挡板4下端面抵靠在挡销5上,复位弹簧3的上端顶在安装腔1b1的顶壁上,复位弹簧3的下端顶在挡板4上端面。放水通道1a1的上端口内壁为倒锥面,控制杆2的上端部固定有密封垫6,密封垫6的外侧壁为倒锥面,控制杆2在复位弹簧3的弹力作用下始终具有向下移动的趋势且密封垫6的外侧壁抵靠在放水通道1a1的上端口内壁上形成密封。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阀体1的定位端1b外轴向限位有转动筒7,转动筒7包括筒体7a以及与筒体7a连为一体的安装座7b,筒体7a上沿轴向贯穿设置有定位孔7a1,筒体7a通过定位孔7a1套设在定位端1b外且能够相对于定位端1b转动,定位端1b伸至筒体7a下端外。筒体7a的上端面与连接部1c的下端面相抵靠从而形成对筒体7a上移的限位,阀体1的定位端1b伸至筒体7a下端外的部分外侧设有卡簧10,筒体7a的下端面直接或间接地抵靠在卡簧10的上端面而形成对筒体7a下移的限位,借由筒体7a上移以及下移的限位使得筒体7a轴向限位于阀体1的定位端1b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定位孔7a1的下端口呈扩口状,这样可以减小筒体7a在转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从而保证筒体7a的顺畅转动。同时由于扩口状的设计会导致筒体7a下端部的壁厚变薄,因此在筒体7a的下端外侧设置环状凸肩7a2并保证环状凸肩7a2的下端面与筒体7a的下端面相齐平,利用环状凸肩7a2增加筒体7a在定位孔7a1下端口处的强度;而由于将定位孔7a1的下端口设置为呈扩口状会导致定位孔7a1下端口的内径变大且最大内径要大于卡簧10外径,这样为了保证正常地对筒体7a的下移形成限制,在阀体1的定位端1b伸至筒体7a下端外的部分外侧套设有垫片11,垫片11的上端面抵靠与环状凸肩7a2下端面相抵靠,垫片11的下端面与卡簧10的上端面相抵靠,也就是说通过卡簧10与垫片11的组合使用来实现对筒体7a下移的限制。

如图2、图4A、图4B以及图4C所示环状凸肩7a2的外侧设有安装座7b,安装座7b包括由环状凸肩7a2的外周侧向外凸出的连接板7b1以及分别由连接板7b1的两侧向下弯折的连接片7b2,两连接片7b2之间通过铰接轴8铰接有摆杆9,借着安装座7b的设置使得摆杆9能够与筒体7a定位在一起,这样一来不仅使得摆杆9可以通过筒体7a实现万向转动,同时又可以使摆杆9通过安装座7b实现正常的操作。

如图1、图2、图3、图4A、图4B以及图4C所示,两连接片7b2的外侧壁凸出于连接板7b1的外侧壁,摆杆9呈L型,摆杆9中部铰接于两连接片7b2之间,摆杆9竖直设置的一端为连接端9a,连接端9a从两连接片7b2凸出连接板7b1外侧壁的部分之间向上穿出,且连接端9a的内侧壁与连接板7b1的外侧壁相抵靠,连接端9a的端部设有连接孔9a1,连接孔9a1内穿设有拉环12,拉环12用于与拉绳相连接。摆杆9水平设置的一端为顶压端9b,顶压端9b位于控制杆2下端的下方,当拉动摆杆9的连接端9a时能够使顶压端9b向上推动控制杆2使密封垫6与放水通道1a1的上端口相分离,从而实现放水通道1a1的打开,这样储气筒内的水就会通过进入放水通道1a1内并经由放水孔1c1向外排出。

如图2和图3所示,铰接轴8上套设有扭簧13,扭簧13的一端顶在连接板7b1的下端面,扭簧13的另一端顶在摆杆9的顶压端9b上端面,借由扭簧13的设置可以对摆杆9形成复位力,当驾驶员松开拉绳后,摆杆9可以在扭簧13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同时控制杆2在复位弹簧3的弹力作用下向下复位而重新将放水通道1a1的上端口关闭。

阀体1通过安装端1a螺纹连接在储气筒的底部,摆杆9的连接端9a通过拉环12与拉绳形成连接。由于摆杆9铰接在转动筒7的安装座7b上,而筒体7a又套接在阀体1的定位端1b外,那么也就表示驾驶员通过转动筒7可以任意调节摆杆9的连接端9a相对于拉绳的角度,即起到了万向转动的作用,这样能够使驾驶员更好地对拉绳与摆杆9的连接端9a进行连接,避免因角度偏差而需要将拉绳绕过去连接,很好地提高了本放水阀的安装便利性;同时借由筒体7a对摆杆9的连接端9a角度进行调节后,能够使驾驶员通过拉绳更顺畅地拉动摆杆9的连接端9a来进行放水,不会因为摆杆9的连接端9a的角度问题而出现拉绳拉不动或是需要很大的力才能拉动的情况,再结合上筒体7a轴向限位于阀体1上来防止出现驾驶员拉动摆杆9的连接端9a时因筒体7a轴向窜动而增大阻力的情况,由此在提高安装便利性的同时又提高了使用时的可靠性。

如图4A、图4B以及图4C所示,转动筒7为一体式结构且采用冲压成型,安装座7b还包括两均由环状凸肩7a2的外周侧向下弯折的加强片7a3,两连接片7b2位于两加强片7a3之间且两加强片7a3的一侧分别与相邻的连接片7b2的一侧固连,借由与加强片7a3的一侧固连可以使对应的连接片7b2增强与筒体7a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两加强片7a3的内侧面均为圆弧面,这是为了避免在筒体7a转动时加强片7a3的内侧面与垫片11的外缘相接触而影响到筒体7a的转动。

由于放水阀安装在储气筒的底部,而安装座7b又通过两加强片7a3增加与筒体7a之间的强度,这样会导致两加强片7a3占去转动筒7外周侧较多的空间,从而使筒体7a在转动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储气筒底部其他零部件的限制。为此,如图4B和图4C所示,将两加强片7a3之间的距离沿连接板7b1的凸出方向逐渐缩小,每个加强片7a3两侧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缩小,且环状凸肩7a2的外周侧与两加强片7a3上端侧壁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环状凸肩7a2的外周壁与两加强片7a3和连接片7b2固连的另一侧壁呈圆弧过渡,这样可以在筒体7a的外周侧空出比较多的空间,通过该空间可以在筒体7a转动过程中起到为储气筒底部的其他零部件的让位作用,避免因为加强片7a3的设置而使筒体7a的转动受到其他零部件的干涉。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