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圈压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9415发布日期:2018-09-25 19:04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封圈压入装置。



背景技术:

密封轴承一般是将密封圈压入轴承密封槽内防止轴承内部的油脂溢出,密封圈压入轴承密封槽后,密封圈的外唇口与轴承外圈密封槽紧密配合,不得有相对运动;密封圈的内唇口与密封槽配合较松,可有相对运动。由于密封圈材料一般为橡胶件,加上轴承的密封槽是通过车削加工成形的,密封圈表面粗糙度值较高,尺寸和形状也不一定完全符合图纸要求,再加上热处理套圈的变形,所以在密封圈外唇口压入轴承外圈密封槽后,密封圈外唇开口很难理想的与外圈密封槽紧密配合。密封圈为保证与密封槽配合的紧密性,采用较大过盈来防止密封圈在外圈密封槽产生相对运动、防止密封圈脱落,但配合过紧,多余的橡胶容易翻出密封槽,形成翻边,影响外观,目前常规的密封圈压入装置,要么压不到位或产生切除未进入密封槽的橡胶,发生切边现象,最终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密封圈压入装置,以避免压不到位或产生切除未进入密封槽的橡胶等问题。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圈压入装置,包括主体与压入轴,压入轴的上端部与下端部均小于压入轴的中部,在压入轴的上端部与中部间及中部与下端部间均形成台阶,压入轴的中部呈倒锥形,在压入轴 的中部外面配合连接主体,所述主体也成锥形。

在主体的下端外缘有向外向下倾斜的喇叭状体;在压入轴中部的下端的外缘有预压入块,所述预压入块的外表面为向外向下倾斜的圆台面;所述喇叭状体位于预压入块的圆台面外面。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高弹性、高强度特殊尼龙材料作为压入主体,主体内部呈倒锥形设计,与主体配合的压入轴成锥形,压入轴为金属材料,主体在压入轴轴向运行过程中使主体产生径轴双向运动,主体利用材料的高弹性进行复位,主体与密封圈接触压入部位成喇叭状,压入密封圈的同时防止密封圈的多余橡胶向密封槽口运动,在主体的双向运动过程中,保证密封圈全部压入密封槽,避免发生未压到位、翻边、切边现象,保证轴承密封性能与轴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压入装置,一次完成将轴承密封圈的压入与整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提升了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 1 所示,所述密封圈压入装置包括主体1与压入轴2,压入轴2的上端部与下端部均小于压入轴2的中部,在压入轴2的上端部与中部间及中部与下端部间均形成台阶,压入轴2的中部呈倒锥形,在压入轴2 的中部外面配合连接主体1,所述主体1也成锥形。

在主体1的下端外缘有向外向下倾斜的喇叭状体3;在压入轴2中部的下端的外缘有预压入块4,所述预压入块4的外表面为向外向下倾斜的圆台面;所述喇叭状体3位于预压入块4的圆台面外面。

本实用新型密封圈压入装置采用一种高弹性、高强度特殊尼龙材料作为压入主体1,主体内部呈倒锥形设计,与主体配合的压入轴2成锥形,压入轴为金属材料,主体在压入轴轴向运行过程中使主体产生径轴双向运动,压完密封圈后,主体利用材料的高弹性进行复位,主体与密封圈接触压入部位成喇叭状体3,压入密封圈的同时防止密封圈的多余橡胶向密封槽口运动,在主体的双向运动过程中,保证密封圈全部压入密封槽,避免发生未压到位、翻边、切边现象,保证轴承密封性能与轴承使用寿命,压入轴2与轴承平面定位台阶与预压入块4采用过盈配合,防止主体弹变过程的弹出现象,同时起到预压密封圈的作用,压入轴头部与轴承内孔利用锥度自动定位找心。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