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真空阀的液压支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5196发布日期:2018-08-31 20:52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尤其用于在车身上支承汽车发动机的液压支承,包括托簧、隔板和平衡腔,该托簧支撑支座芯体、围绕工作腔且支撑在外环上,该平衡腔通过隔板与工作腔隔开并由平衡膜界定,其中所述平衡腔和工作腔填充有阻尼液且以液体导通方式通过布置在隔板内的阻尼通道彼此连通,其中所述隔板具有上喷口板、下喷口板以及布置在所述上喷口板和下喷口板之间的膜,其中所述膜具有内周、外周以及至少一个阀口。



背景技术:

这样的液压阻尼支承尤其被用于在车身上支承汽车发动机,以便一方面阻尼由车道不平引起的振动且另一方面隔绝声音振动。由车道不平引起的振动通过液压系统来阻尼,在此,该液压系统由液体阻尼的工作腔、平衡腔和连通这两个腔的阻尼通道构成。液压系统的工作方式可以描述如下:工作腔通过托簧的运动来增大或减小,在此,位于工作腔内的液体经阻尼通道被压入平衡腔中。在阻尼通道中振荡的液体造成阻尼。如果相比于平衡腔在工作腔中有负压,则液体从平衡腔流回至工作腔。

由de112013002243t5已公开了一种具有隔离件的振动隔离装置。该隔离件包括在中间部段具有过压阀的膜。带有过压阀的中间部段被设计成比膜主体更薄并在其中心位置具有过压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就不希望有的高振幅噪音生成而言来改进已知类型的装置。

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液压支承来实现。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为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中,所述膜具有至少一个阀口,阀口完全布置在内周和外周之间。该阀口完全被膜材料所限定。

该膜可被如此插入该下喷口板中,即所述至少一个阀口贴靠该下喷口板的材料。在这种配置结构中,具有膜和喷口板的隔板为单向阀。在相对于平衡腔在工作腔内有过压的情况下,该膜被压到下喷口板上。接下来,阻尼液仅经阻尼通道从工作腔流入平衡腔。

然而在相对于平衡腔在工作腔内有负压的情况下,吸附作用作用于该膜,该膜朝上喷口板鼓起。因此在膜和下喷口板之间形成通道。接着,阻尼液可通过下喷口板的喷口结构、膜的阀口和上喷口板的喷孔结构从平衡腔流回至工作腔。由此避免在工作腔中形成高的负压。通过比已知隔板更大的阀口,相对而言地可以有很多的阻尼液在大振幅下输送。由此显著减少空穴和与之相关的不期望的噪音的出现。

有利地,该下喷口板具有用于接纳膜的容纳区,其包括喷嘴结构和材料部。该膜可由此被容纳在容纳区内并无法径向滑动地被固定至下喷口板。

有利地,该材料部具有至少一个突起,该突起被设计成插入该膜的阀口内。该膜为此也不可转动地固定在容纳区内且其在容纳区内的位置被固定。

有利地,该下喷口板具有至少一个定心销,该上喷口板具有至少一个定心孔,其中该至少一个定心销被设计为插入该至少一个定心孔中。所述下喷口板和上喷口板因此相互连接并且不可滑动或扭动地被固定。

有利地,该阀口被设计为长孔。这样的设计进一步容许实现大的容积并进而改善大振幅下的阀行为。

有利地,该阀口的纵轴线相对于径向错开布置。

有利地,该膜以轴向间隙被固定在所述上喷口板和下喷口板之间,由此该膜可更容易地升高或隆起。

有利地,该膜由弹性材料制成。

有利地,该膜具有表面结构,其中该表面结构优选以瘤块形式形成。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如图示意性所示的实施例来详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带有隔板的液压支承的横截面图;

图2示出隔板的膜的俯视图;

图3示出下喷口板的俯视图;

图4示出下喷口板沿图3的剖切线的横截面图;和

图5示出上喷口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用于在未示出的车身上支承未示出的汽车发动机的液压支承10。液压支承10具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托簧11以支撑硫化的支座芯体12。发动机(未示出)固定在支座芯体12上。在支座芯体12内插入螺栓连接件29。

托簧11支撑在外环25上并界定出工作腔13,工作腔借助隔板14与平衡腔17分隔开。平衡腔17由平衡膜15界定,平衡膜也被称为膜片折叠囊。工作腔13和平衡腔17被填充液压液体且通过设于隔板14中的阻尼通道16流通相连。

隔板14具有上喷口板18和下喷口板19。上喷口板18和下喷口板19由塑料制成。膜20被容纳在上喷口板18和下喷口板19之间。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液压支承10的膜20的俯视图。在本例子中,膜20为环形构造并具有内周22和外周23。另外,膜20具有完全布置在内周22和外周23之间的阀口24。由此,该阀口完全被膜20的材料所限定。

在本例子中,阀口24被设计为长孔形。阀口24的纵轴线l关于膜20的径向错开布置,这意味着纵轴线l的延伸并不穿过膜20的中心点。

膜20由弹性材料制成并具有瘤块状表面结构(未示出)。

图3示出了下喷口板的俯视图。图4示出了下喷口板19的沿图3的剖切线的横截面图。下喷口板19具有用于接纳膜20的容纳区26。在本例子中,容纳区26被设计为位于下喷口板19内的环形凹槽。由此,容纳区26被设计成使得图2的环形膜20能够容纳在其中。

容纳区26具有喷口结构27和材料部28。喷口结构27由多个凹槽形成,该凹槽沿环形容纳区26彼此相接。在安装状态下,喷口结构26形成通往平衡腔17的通道。

容纳区26在材料部28上不具有凹槽。材料部28通过下喷口板19的材料被向下封闭。材料部28有两个突起29。突起29被设计成使得它们可插入膜20的阀口24内。因此,将如此安装隔板14,即,膜20将被插入下喷口板19的容纳区26中,以致突起29准确插入阀口24内。

另外,下喷口板19在其朝向工作腔13的一侧具有三个定心销30。在本例子中,定心销30沿着围绕下喷口板19的中心点所绘的圆形路径均匀布置,也就是说分别错开120°。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上喷口板18。在本例子中,上喷口板18具有三个定心孔31,定心孔被设计和布置为使得下喷口板19的三个定心销30可插入其中。由此,下喷口板19容纳上喷口板18。于是,膜20被容置在下喷口板19和上喷口板18之间。上喷口板18还具有喷口结构,其在组装状态下形成通往工作腔13的通道。

当将由下喷口板19、上喷口板18和膜20组成的隔板14安装在液压支承10中时,隔板将工作腔13与平衡腔17隔开,接着,膜20被插入下喷口板19中,通过这种方式,阀口24贴靠下喷口板19的材料。在这种配置构造中,隔板14为单向阀。在相对于平衡腔17在工作腔13内有过压的情况下,膜20被压到下喷口板19上。阻尼液于是经阻尼通道16从工作腔13流入平衡腔17。

在相对于平衡腔17在工作腔13内有负压的情况下,负压通过上喷口板18的喷口结构作用于膜20,从而后者被升高且隆起。因此在膜20和下喷口板19之间形成用于阻尼液回流的通道。于是,阻尼液可以经下喷口板19的喷口结构、膜20的阀口24以及上喷口板18的喷口结构从平衡腔17流回至工作腔13。

附图标记列表

10液压支承

11托簧

12支座芯体

13工作腔

14隔板

15平衡膜

16阻尼通道

17平衡腔

18上喷口板

19下喷口板

20膜

21螺栓连接件

22内周

23外周

24阀口

25外环

26容纳区

27喷口结构

28材料部

29突起

30定心销

31定心孔

l纵轴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