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沉管抗震防水接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5899发布日期:2018-08-28 21:40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下沉管抗震防水接口,适用于所有交通、通讯、排污等水下大型管道。



背景技术:

水下沉管一般是用于水下大型管道的交通、通讯、排污等管道,这些管道都是由多根几米、十几米乃至几十米的硬管连接而成,这些水下管道最怕的是地震,因为地震会使这些管道断裂,而且在这些沉管碰到地震时,最易受到影响的是两根沉管连接口,因为地震会使每两根沉管之间的连接处断裂而产生错位或折弯,从而使整个沉管通道大量进水,本发明就是利用两根沉管之间的连接口可以产生一定的错位或折弯而不是断裂,从而保护了沉管的连接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在地震时两根沉管之间的连接管小错位或折弯及两根沉管之间的连接管之间的弹性填料密封的水下沉管抗震防水接口。

水下沉管抗震防水接口,包括左沉管、右沉管和左连接管及右连接管;其特征在于:

1、左沉管和右沉管结构、大小、形状相同,左沉管和右沉管为中空的圆柱形或半圆柱形,圆柱形的圆中空内直径为d,半圆柱形的圆中空内直径为d,半圆柱形的沉管圆弧朝上安装,圆柱形或半圆柱形沉管的中空区为沉管的通道,左沉管的右端头内套安装有一根形状与左沉管一样的圆柱形或半圆柱形左连接管,圆柱形的左连接管外径为d,d=d+k,1mm≤k≤10mm,左连接管的长度为l1,右沉管的左端头内固定安装有一根右连接管,右连接管的形状与右沉管一样,右连接管的右端外径与右沉管内径相等,且右连接管的右端固定安装在右沉管的左端口内,右连接管右端的内径与左连接管的内径相等,但右连接管左端的内径比右连接管右端的内径大,形成一个朝左的小喇叭口状,使右连接管的内径内壁与右沉管的内径内壁成一个α角,从而使左沉管和右沉管相对接时,左连接管的右端及右段能套入右连接管的小喇叭口内,右连接管的长度为l2,l2≤l1;在右连接管的管壁上制作有多个均布的注料孔,在左连接管的右端及右段套入右连接管的小喇叭口内后,从注料孔注入弹性填料,使左连接管的外壁与右连接管的内壁粘接在一起,以防止左沉管和右沉管上的水进入到沉管内,弹性填料为胶类、或胶类与快速凝固水泥的混合物,胶类与快速凝固水泥的混合物中胶类的比例为胶类不少于20%;因此,在这些沉管碰到地震时,两根沉管连接口就会产生错位或折弯,较小的错位或折弯就会使左连接管在右连接管内克服弹性填料的弹性形成较小的移动,从而保护左沉管和右沉管不被损坏,当然,一旦左连接管在右连接管内形成较大的错位或折弯,同样能保证左沉管和右沉管不被损坏,这势必会形成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的不密封而漏水,但这个漏水不会很大,而且能很容易快速修补恢复。

2、左连接管左端头左侧的左沉管内壁上对称固定有多个螺孔柱,每个螺孔柱上都有一个螺孔,螺孔内旋拧有一根螺杆,螺杆的长度大于左连接管的长度l1,使同时旋拧所有螺杆向右移动,从而使移动的螺杆顶移左连接管在左沉管内向右移动,并伸进右连接管的小喇叭口内,最后将左连接管的右端头与右连接管顶碰的内壁处焊接密封,焊缝厚度小于5mm,以防在地震时保护沉管不被震裂,同时将左连接管的左端头与左沉管内壁焊接固定密封。

3、左连接管内套在左沉管的右端口内,在左沉管沉放到已沉入水底的右沉管左侧时,调整左沉管和右沉管之间的距离,使左沉管的右端头和右沉管的左端头之间的距离为l时,l2<l,将左沉管和右沉管按设计角度对好后,旋拧所有螺杆向右移动,使螺杆顶移左连接管在左沉管内向右移动,并伸进右连接管的小喇叭口内,直到左连接管的右端头顶触在右连接管的小喇叭口内壁上,停止旋拧螺杆,然后先从最靠近右沉管的一圈注料孔注入弹性填料,注满后,再从距离右沉管稍远的一圈注料孔注入弹性填料,依次向远离右沉管的注料孔注入弹性填料,直到将左连接管外壁和右连接管内壁之间的空间注满弹性填料,最后在安装完所有沉管并抽干净所有沉管内的所有水后,从沉管的圆中空内将左连接管的右端头与右连接管顶碰的内壁处焊接密封,但左连接管的右端头与右连接管顶碰的内壁处焊缝厚度不超过5mm,使沉管在地震时,较容易震裂左连接管的右端头与右连接管顶碰内壁处的焊缝,从而保护沉管不易受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可以利用在地震时两根沉管之间的连接管小错位或折弯以吸收地震能且不会形成较大的漏水口,从而达到保护沉管及其通道。

2.本发明的弹性填料对于两根沉管之间的连接管产生的小错位或折弯仍具有保护不漏水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接口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1-3中:1、左沉管,2、左连接管,3、右连接管,4、注料孔,5、右沉管,6、螺杆,7、螺孔柱。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水下沉管抗震防水接口,包括左沉管1、右沉管5和左连接管2及右连接管3;其特征在于:左沉管1和右沉管5结构、大小、形状相同,左沉管1和右沉管5为中空的圆柱形或半圆柱形,圆柱形的圆中空内直径为d,半圆柱形的圆中空内直径为d,半圆柱形的沉管圆弧朝上安装,圆柱形或半圆柱形沉管的中空区为沉管的通道,左沉管1的右端头内套安装有一根形状与左沉管1一样的圆柱形或半圆柱形左连接管2,圆柱形的左连接管2外径为d,d=d+k,1mm≤k≤10mm,左连接管2的长度为l1,右沉管5的左端头内固定安装有一根右连接管3,右连接管3的形状与右沉管5一样,右连接管3的右端外径与右沉管5内径相等,且右连接管3的右端固定安装在右沉管5的左端口内,右连接管3右端的内径与左连接管2的内径相等,但右连接管3左端的内径比右连接管3右端的内径大,形成一个朝左的小喇叭口状,使右连接管3的内径内壁与右沉管5的内径内壁成一个α角,从而使左沉管1和右沉管5相对接时,左连接管2的右端及右段能套入右连接管3的小喇叭口内,右连接管3的长度为l2,l2≤l1;在右连接管3的管壁上制作有多个均布的注料孔4,在左连接管2的右端及右段套入右连接管3的小喇叭口内后,从注料孔4注入弹性填料,使左连接管2的外壁与右连接管3的内壁粘接在一起,以防止左沉管1和右沉管5上的水进入到沉管内,弹性填料为胶类、或胶类与快速凝固水泥的混合物,胶类与快速凝固水泥的混合物中胶类的比例为胶类不少于20%;因此,在这些沉管碰到地震时,两根沉管连接口就会产生错位或折弯,较小的错位或折弯就会使左连接管2在右连接管3内克服弹性填料的弹性形成较小的移动,从而保护左沉管1和右沉管5不被损坏,当然,一旦左连接管2在右连接管3内形成较大的错位或折弯,同样能保证左沉管1和右沉管5不被损坏,这势必会形成左连接管2和右连接管3的不密封而漏水,但这个漏水不会很大,而且能很容易快速修补恢复。

左连接管2左端头左侧的左沉管1内壁上对称固定有多个螺孔柱7,每个螺孔柱7上都有一个螺孔,螺孔内旋拧有一根螺杆6,螺杆6的长度大于左连接管2的长度l1,使同时旋拧所有螺杆6向右移动,从而使移动的螺杆6顶移左连接管2在左沉管1内向右移动,并伸进右连接管3的小喇叭口内,最后将左连接管2的右端头与右连接管3顶碰的内壁处焊接密封,焊缝厚度小于5mm,以防在地震时保护沉管不被震裂,同时将左连接管2的左端头与左沉管1内壁焊接固定密封。

左连接管2内套在左沉管1的右端口内,在左沉管1沉放到已沉入水底的右沉管5左侧时,调整左沉管1和右沉管5之间的距离,使左沉管1的右端头和右沉管5的左端头之间的距离为l时,l2<l,将左沉管1和右沉管5按设计角度对好后,旋拧所有螺杆6向右移动,使螺杆6顶移左连接管2在左沉管1内向右移动,并伸进右连接管3的小喇叭口内,直到左连接管2的右端头顶触在右连接管3的小喇叭口内壁上,停止旋拧螺杆6,然后先从最靠近右沉管5的一圈注料孔4注入弹性填料,注满后,再从距离右沉管5稍远的一圈注料孔4注入弹性填料,依次向远离右沉管5的注料孔4注入弹性填料,直到将左连接管2外壁和右连接管3内壁之间的空间注满弹性填料,最后在安装完所有沉管并抽干净所有沉管内的所有水后,从沉管的圆中空内将左连接管2的右端头与右连接管3顶碰的内壁处焊接密封,但左连接管2的右端头与右连接管3顶碰的内壁处焊接厚度不超过5mm,使沉管在地震时,较容易震裂左连接管2的右端头与右连接管3顶碰内壁处的焊缝,从而保护沉管不易受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